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无溯 > 第479章 一灯梦 恸声凄切,千里传音

山河无溯 第479章 一灯梦 恸声凄切,千里传音

作者:忆枝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8 16:25:05 来源:文学城

“隙月崩摧,随殉故旧……弦尽高山,音绝水流……”

战报末端没了“长思”二字,取而代之是韩凛手里这张纸。

他既不打算唉声叹气,也不愿假惺惺落泪。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韩凛心里只有雀跃与庆幸。

“陛下,穆王到了。”小半时辰过去,承福推门回禀。

动静传得远了些,惊起喜鹊叽叽喳喳。

韩凛合上奏疏,将眼一抬道:“请皇叔进来!”

姿态却远不如语气急切。

直身、撩袍、迈步,一举一动便好似云中游鹤、画里真仙。

与穆王那风风火火做派一撞,当真两相交融、各有看头。

“微臣参见陛下。”穆王音色洪亮、腿脚麻利。

果是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老话。

“皇叔大病初愈,切勿多礼。”韩凛一面迎,一面架起手臂扶道:“快快坐下说话。”

来人颔首领命,并不着急落座。

借由彼此间站位,谦恭道:“偶染微恙!有劳陛下挂怀,实乃微臣失职!”

承喜呈上新茶,步子比雀鸟啄米还轻。

就着满屋清新,韩凛将穆王引至下首桌椅处。

“不敢劳动陛下!”对方坚持着。

把手横在自己与中州帝之间,一看就是有话要说。

韩凛转正身姿,不再勉强。

粲然一笑道:“皇叔有何赐教,侄儿洗耳恭听!”

一句话便把两人关系,重新拉回骨肉至亲。

穆王仰起头,一双眼睛好似两团燃着的火球。

韩凛记得自己见过这个表情,在很多很多年以前。

那时陈大人初入永安。

一番阔论高谈,恰如仙乐暂鸣,使人忘餐废寝,浑然不觉日夜。

“中路大军攻克苍兰,委实大功一件!”但见穆王精神抖擞、声如洪钟。

哪里看得出,半点儿缠绵病榻之相。

“而今三线汇合在即,先取卢荫、再下齐昌!百年未有之宏业,近在眼前,近在眼前啊!”

说至兴奋处穆王双袖一展,胡须迎风飘动,像城头挂着的旗。

如此表现,使韩凛多少有些吃惊。

印象中,自己这位皇叔一向胸有城府、老于世故。

人前人后,从不轻易泄露喜怒。

今日这般,确是等久了,也盼急了。

不经意间,让话儿牵了心儿走,倒多了几分家常亲近。

韩凛将对方让了,自己则与旁边落座。

距离如此之近,怕是还要追溯到大位初登那年。

“皇叔所言极是!”韩凛笑着说。

“然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临近尾声,越要沉得住气,以免事败垂成、功亏一篑。”

穆王点点头,欠身拱手道:“陛下思虑周全,微臣实不可及。”

接着落下胳膊,略作思量后继续说:“眼下确有一件要务——处理得当,事半功倍;安置不妥,劳而无功。”

韩凛当然知道,穆王口中“要务”为何。

奏疏是两天前收到的,由南夏太师授意,徐铭石发起,联合先前扣押四众。

当庭直言秦家父子擅专太过,与南夏官员来往甚密。

上表请求朝廷早作安排,以防秦氏一门恃宠生骄、拥兵自重。

“依皇叔看,此事如何料理为妥?”回想被生生截断。

韩凛不动声色,把球踢回了穆王那边。

对方手握茶杯,头脑渐渐冷静下来道:“本就是出假戏,自然不可真做”。

话罢沉吟半晌,方才往下言语:“换将缴权什么的,就留给太师梦里头想吧。倒是徐大人建议派遣监军,不失为妙计良方。”

韩凛将手一点桌面,呵呵乐道:“朕正有此意!”

边说边转头看向身旁:“今日请皇叔过来,便是为了监军人选一事!”

穆王撒开茶杯,忙不迭趋近对方。

急声道:“此事越快定夺越好!却不知陛下中意何人,担当监军一职?”

韩凛慢悠悠漾开个笑,并不急于给出答案。

那笑真是美极了,比艳阳下的海棠还要清丽灵秀。

“呵呵呵……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声音也像从春景里捞出来,闲适悠然、和煦恬淡。

穆王张张嘴,似乎没有多少惊讶。

毕竟是从小看大的孩子,自问能够揣测几分。

若论这里头没半分假公济私,穆王不相信。

可要说全为着那小将军,穆王更不相信。

他虽未当过帝王,但这么多年下来,瞧也瞧够了。

从父亲到兄长,从兄长到子侄,龙椅上的灵魂总是孤独而寂寥。

无论身边陪着多少人,那份落寞始终如影随形,连死亡都无法将其收结。

对方真正想见的,其实是吴煜——

他们素昧平生,却心意相通;他们陌路殊途,又惺惺相惜。

他们相见即是永诀,分离亦是重逢。

茶凉下去了。

穆王挪挪脚,起身朝韩凛拜道:“此去路远,还望陛下珍重龙体!随行护卫职责紧要,千万大意不得!”

干干脆脆两句话,喜弯了对面眉眼。

韩凛托起穆王手臂,细语叮咛着:“朝中之事全凭皇叔做主,紧急军务连夜呈送,切不可迁延耽搁。”

“臣遵旨!”穆王郑重应下,转念一想道。

“眼下战局尚不明朗,为防节外生枝,先拿旧疾突发、闭门静养的由头,顶一阵子吧。”

韩凛仍是那样笑着,口中满是承应:“就按皇叔意思办!多事之秋,朕就不留皇叔用饭了!”

“臣告退。”穆王拜别韩凛,回程脚步与来时一样快。

孙著陪在身侧,差点儿失了礼数。

批阅完案上奏疏,韩凛茶也来不及用。

匆匆吩咐承福、承喜道:“给朕收拾几件外出衣裳,午时初刻上路!”

小内监答着,腿上倒比嘴里还忙。

一串“是”字没等敲进韩凛耳朵,就变了黄莺邕邕和鸣。

内宫中,陈子舟正端坐书房,誊写着《万里行纪》。

门户开启声爽利清脆,只不能打动女孩儿分毫。

“哎,别用功了!备些应用之物,一个时辰后出发!”韩凛这头儿,像是拿火燎过。

直催得陈子舟眼冒金星,才肯停下笔来。

却瞧其不紧不慢,把手往腮下一垫。

七拐八绕道:“兄长这回来得,可够慢啊!枉费小妹早早整理行装,不成想还要再等一个时辰!”

被人指点过一番,韩凛眼珠子也定住了。

四下打量,却见旁边桌上摆着两个包袱。

一大一小,很明显是子舟跟采薇的。

“义妹人在书斋、心系四方,真真大家风范!在下佩服,佩服!”打趣之语顷刻而至,好一招输人不输阵。

所幸陈子舟走南闯北,嘴皮子早练出来了。

瞧她将纸一压,三两步走近韩凛,笑声仿若夜莺轻啼。

“只许兄长料事如神,就不许小妹未卜先知?”说完抱着肩膀,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口里机锋韩凛自问还没输过谁,对面既有兴致,自己这厢也不好扫兴。

他背起手,做出派倾耳注目的虚心态度。

笑语盈盈问:“义妹如此能掐会算,可否替在下新占一卦?断一断此行何往、目的何在?”

如此微末伎俩,怎能难倒陈子舟。

只见她手都懒得抬一下,话赶话跟上道:“兄长这是考我呢!目的不同,自然往处不一,兄长想听哪个?”

韩凛脸上滑过惊异之色,好在女孩儿不欲计较。

笑嘻嘻顺茬儿道:“兄长心怀天下,自然要往阵前去!小妹挂念家中老父,后裕旧地最为相宜!”

钦佩与感激盘旋在韩凛心头,教他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自南北开战以来,陈瑜亭作为丞相,身兼数职、宵衣旰食。

常常忙得昼夜颠倒、水米难进。

陆司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屡次上疏请求韩凛相劝一二。

可日日陪在跟前的人都管不了,宫里旨意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是以不管韩凛如何苦口婆心,陈瑜亭处照旧点灯熬油,片字儿听不进去。

借此南下之机,他好容易想出这么个法儿——教女儿去管父亲。

从今往后,照着太阳办事,别总盯着月亮了。

谁知不等自己说出来,女孩儿就明白了其中深意,着实令人叹服。

赤轮高升、熏风初动。

陈子舟头戴帷帽、身骑白马,与韩凛一行径自南投。

路上早尽午来昏又至,良宵才过还侵晨。

不上几日光景,即到了分道扬镳之地。

陈子舟勒着马,静等韩凛嘱托。

对方亦是快人快语,简要分析遍利害,就把那万斤重担,全数交给了女孩儿。

“打下来是一回事,治理是另外一回事!难的还在后头呢!”陈子舟用心听着。

遇见重要字句,则会在心里默念,用以加深印象。

“嗯!兄长说的,小妹记下了!”确认过再无遗漏,女孩儿撩起薄绢,向韩凛投出自信一笑。

紧跟折起缰绳,抱拳相送道:“时辰正好,请兄长早些上路!”

“多多保重自己……路上别那么赶……”韩凛上前扶正陈子舟帷帽,语气、目光悉如长辈。

“无论去哪里,无论走多远,记着常写家书回来……”这句话他念得很慢,像一场不肯轻易落幕的告别。

南北征伐终结之日,便是女孩儿起行之时。

今朝一别,再见已不知何时,心里难免惦记。

陈子舟有些错愕。

她抬头去看韩凛,却从对方眼神中读出了千言万语。

那是自己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如今总算到时候了。

“有朝一日,我定会踏遍天下!把《万里行纪》带到天涯海角!”

女孩儿说着,嗓门洪亮、眸光飞扬。

整个人宛若振翅雄鹰,柔风自周身散开,卷起青丝如羽。

“咱们一言为定!”陈子舟率先伸出拳头。

那是韩凛惯用方式,被她借来订立盟约。

“一言为定!”对面力气很大。

骨节撞在一起,跟拿小石子打似的。

女孩儿喜欢这种感觉,全然得坦诚、全然得信任,以及全然得自由。

翻身上马的动作很娴熟,铜策一挥立时驰出好几丈远。

采薇慌手慌脚跨上马鞍,边追边喊:“陈子舟!你等等我啊,陈子舟!”

与尘沙一同滚落的,是女孩儿银铃般的笑声。

“多好啊……从此刻开始,她只是她自己……她只做陈子舟……”

韩凛想着,旋即策马登程。

迟景未尽、斜晖弄影,随漫天晚霞一起染红的,还有秦川脸颊跟额头。

这病有几天了?

骠骑将军算不过来,只记得是苍兰血战后落下的。

高热使他浑身酸痛,破了口的地方,更是针扎样疼。

秦川坐在桌边,拿手支着脑袋,身上披了件衣服。

他用拇指抵住当阳穴,想以此减轻里头打鼓似的旋律。

这病说来也怪,黄昏必至、暮起晨消。

白日间万事如常,一到傍晚全身便像着了火。

军里城里的大夫,更不知瞧过多少。

除药汤子越来越苦,并不见一丝好转。

亏得秦川心大,完全不当回事儿,只急坏了齐王、淳王,还有其他几位将军。

三路汇合于两日前,遵朝廷旨意立地整休。

待监军到任,一鼓作气攻下卢荫与齐昌。

大帐那儿,秦川已很久没去了。

为保其静心安养,齐王处一早下令,非紧急军务不得惊动骠骑将军。

昨日起,更是连茶饭都要送到嘴边。

若不是秦川执意不肯,戍守兵丁恐怕真能,一勺勺给他喂进去。

“一定是韩冶那家伙,出得什么馊主意!”秦川摩挲着脑门儿,呼吸比前一刻更短更急。

帐子里越来越暗,他却不想点灯。

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到了帐篷外面。

“进来吧。”送饭时间,秦川不问也清楚。

他整理着衣衫,挺直腰杆儿,尽可能表现如常。

可面上的诡异潮红骗不了人,即使帐里比外间还暗,士卒仍能辨出额上冷汗。

“朝廷派的监军还没到吗?再晚几天,士气可就养疲了!”秦川接过筷子,搁在碗沿儿上。

他不饿,还不想吃东西。

“监军大人已经到了!”兵丁如实回禀。

“眼下正跟齐王、淳王、秦大将军等人叙话呢!”

“你说什么?”秦川猛一下站起来,甩掉肩头披的衣裳。

一面寻着战甲,一面质问道:“这等要紧事,为何不早早回报?”

口吻威严,吓坏了送饭戍卫。

“齐、齐王殿下有令,不必为此惊、惊动您……”年轻小伙子有点儿磕巴。

“后来监军大人也、也这么说……秦大将军才、才同意的……”

“哦,原来是这样。”秦川垂下手,低头站在架子前。

他在找隙月。

上上下下翻遍才想起,那刀已随储陈埋进了土里。

“你下去吧……是我没搞清状况,对不住啊……”听动静似乎很疲倦,年轻兵丁想。

他没再说什么,行过礼便退了出去。

秦川扶着桌沿挪回椅子上,适才情急,顶得他头昏脑涨。

冷汗顺下颌流进脖子,像极了那天的血。

四围黑下来,伴着逐渐凉掉的饭菜。

秦川没什么胃口,又看不惯如此浪费之事。

他抄起筷子,木木樗樗往嘴里扒拉着,直到碗盘见底。

囫囵个的米面,冷哇哇的菜蔬,便是铁打肚肠也遭不住。

绞痛突然,似乎没什么难以理解。

秦川站起来,步子摇摇晃晃。

几轮寒颤令他膝盖一弯,险些撞到桌腿儿。

抓着边上花枪,腕子一翻就是个圆。

目光投向前方深黑,像是看见了什么,更像是什么都没看见。

以往这种情况,莫说生病发热,即使断胳膊少腿儿,自己也绝不会缺席。

到底是怎么了?

秦川默默问着,将眼再往暗处送进几分。

他感觉自己的某些部分,似乎被盖到了地下。

夜深人静时,甚至能听见虫子在骨头上爬。

许是不满这过于丰富矫情的想象,秦川攥紧枪杆。

背身拧过几圈花,回手就是一招海底捞月。

转瞬间,龙离南浦蟒出潭,寒光四起煞冲天。

秦川舞着,不要命般将力气搡进四肢。

耳啸轰鸣盘旋于头顶,让他看不清更听不清。

等意识到有人来时,对方已悄无声息站在了身后。

秦川心情不好,身上又疼得厉害。

他厌恶不请自至的访客,鬼鬼祟祟,好像做贼。

“谁?”秦川背对来人,枪尖却未曾落下。

他语调冰冷,夜色下隐隐可见霜气。

没有等来回答,气息也一并消失了。

耐不住心头恼怒,秦川撤步出枪,目标正是对方伸在斗篷外的手。

拦截发生在半途,瞧那速度,真一点儿不比自己慢。

秦川心下纳罕,营里竟有如此高手,从前怎么没见过?

撞击声冲破耳中嗡鸣。

就着帐外月光皎洁,他看清了刀柄上的字——长命百岁。

“是他……他来了……他真的来了……”秦川揉揉眼,想将来人看得更清楚些。

叫嚣语无伦次,堵在喉头,不知要说给谁听。

“是我……我来了……我来看你了……”来人除下风帽。

只一眼便发觉秦川瘦了,瘦了很多。

韩凛略略走近,二众间未有任何肢体接触。

他有情绪要发泄,还有朋友要告别。

自己能做的,除了陪伴便是等待。

枪头摔在地上,秦川挣扎着哭出声来。

呜咽悲戚,切碎了本就凌乱地倾诉。

“我们胜了……飞骑营胜了……”泪水滚落,比发热的脸还烫。

“我知道,我都知道!”韩凛应着,伸手拭去那滴泪,指尖却越来越湿。

“储陈托我照顾长安……我没做好,我拦不住它……”秦川哭喊着,嗽声将人撕扯的摇摇欲坠。

“储陈不会怪你!他比你了解长安,明白它的选择!”韩凛托住他,任由眼泪沁满掌纹。

“还有隙月……隙月断了……对不起,对不起……”拥抱牢不可破,于身后凝成一场深刻的绝望。

“没关系,我们还有斜明!一炉锻造、同日而生,你难道忘了吗?”韩凛拍拍秦川,一下下捋着对方的背。

哭泣少了言语,听上去愈发沉重凄凉。

韩凛搂住爱人,隔着衣服,轻吻其肩膀。

这些天,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些话,又憋了多久?

韩凛不愿想,更不敢想。

他将自己贴上秦川,以温柔承载伤悲,用鲜活祭奠枯萎。

韩凛很明白,储陈带走的不仅仅是隙月,还有秦川一部分生命。

仿佛某种,秘而不宣的殉葬。

帐篷里越来越潮了,水汽几乎没过头顶。

韩凛把自己想成一条鱼,徜徉在清泪积聚的海洋深处,每一口都粘着苦涩。

“将军!齐王传令,说有要事相商!”通禀言简意赅,眨眼便止住沉哀。

秦川松开手,直身时嘴唇擦过韩凛面颊。

“等着我,很快就回来。”他低声叮嘱,眸中燃起眷恋的火光。

“哎,外头凉!披件斗篷再去!”韩凛忙拽几步,拾起披风为秦川系好。

再用掌心试试额头,似乎没先前那么烫了。

“知道啦,真是小唐僧!”浅笑和着调侃之语,递进韩凛眼底。

兜兜转转多少遭,如今竟也落了个,唠唠叨叨、婆婆妈妈的外号。

夜风果有几分凉意,秦川搓搓手又抹抹脸。

只觉身上没那么沉了,脑壳里鼓点儿亦消停不少。

就是眼睛有些胀,鼻子像用湿手巾捂着。

好在有生病这个借口,不至于露什么马脚吧?

秦川边琢磨边走,不时拿拇指顶顶眼眶。

大帐内灯火通明,齐王、淳王并秦淮三人居中,两侧分别是冯异、寇恂,以及朱佑、岑彭。

“大家伙都在!出什么事儿了?”秦川暗自思忖,眉头拧了起来。

待要行礼,却被齐王出声制止。

“骠骑将军身体抱恙,没用的客套就免了吧。”语调平和,明显经过修饰。

“怎么了?”秦川望着韩冶,继而转向秦淮。

他需要一个答案,由谁来说并无所谓。

“卢荫城部署有变。”开口的是岑彭。

在秦川印象里,此人从不多话,精炼明了好似军情塘报。

骠骑将军咯噔一下,心中愈加纳闷。

战时调整实属常态,何况是卢荫这等险要重地。

如此兴师动众,必然另有蹊跷。

“难道是?青羽军!”念头穿脑而过,便再也抑制不住。

储陈那家伙,连这部分都算到了?

“最新消息,青羽残部退据卢荫,与当地驻军一起倚城固守。”像是有意印证猜测,韩冶说话了。

他当然能看到对方通红的双眼,大致原因也猜出个七七八八。

可如今这情况,哪还顾得上其他。

“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青羽现存多少人马。”秦淮处神色如常。

单凭语气,完全猜不出在想什么。

“两千三百余人!”秦川立即报出数字,就事后清理战场而言,已经相当精确了。

“但守城不比郊野对战——”骠骑将军接着说:“千余猛士,足够教人吃尽苦头!”

朱佑在旁点头道:“骠骑将军所言极是!卢荫城有门十二座,摸清具体布置,方可对症下药!”

秦淮捏捏腰间宝刀,再度将目光转向秦川。

“飞骑营才历大战,本该好生将息。眼下看来,却不得不再当一回陷阵先锋了。”

骠骑将军控身拱手:“末将领命!”

没有任何多余问题。

这是飞骑营跟青羽军的最后较量,必须做个了结。

“诸位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待众人相互交换过意见,齐王出面收场。

“只是天色已晚,还请各自安歇吧。”

的确,能商议的早就讨论完了。

再往后,比的可就是侦查与搜集能力,这方面中州不缺人才。

秦川走出大帐,秦淮在前,后头是冯异和寇恂。

他不想多说什么,耐着性子应付几句,匆忙抄近道折返。

他要快些回去,快些回帐篷里去,韩凛还在那儿等着自己!

秦川一路小跑,连日病痛令他脚底虚浮、头昏眼暗。

前番种种愈加如梦似幻、真假难辨。

“怎么会?怎么会没有灯?”秦川停住步子,心一下凉了半截。

焦渴自喉咙深处传来,烤的人口干舌燥。

“真的……只是一场梦吗……”他犹疑着掀开帐幔,渴望嗅到一丝迦南香气。

然而失灵的鼻子,跟花掉的眼睛一样不中用。

秦川什么都没闻见,也什么都没瞧见。

光圈如花蕾,一朵挨着一朵绽放。

他摩挲着,从一面到另一面,还是什么都没有。

秦川很颓唐、很失意,他搞不懂问题出在哪里。

拥抱坚实有力,肌肤相贴的触感如此细腻真实。

怎么会……怎么会是假的……

一灯梦——

《贺新郎》(宋)蒋捷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9章 一灯梦 恸声凄切,千里传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