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无溯 > 第457章 红莲夜 上元佳期,离别在即

山河无溯 第457章 红莲夜 上元佳期,离别在即

作者:忆枝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08:30:13 来源:文学城

新一年上元佳节,来得格外阴也格外冷。

一如这局势,波诡云谲、反复无常。

洪行严落下最后一笔,窗外天色将亮未亮。

“十日为期——十日后仍不见我回来,立马上报朝廷,速速找人接替安阳太守一职。”

与书信一并落定的还有身形。

新茶冷热刚好,接过来品上一口,真真舒心解乏。

红枣香甜伴着白茶醇厚,化作一声馨香轻叹缓缓吐出。

“大人呐,此去迷津千难万险,就让老奴陪您一块儿吧!”老管家侍立一旁。

幽咽悲啼、字字泣泪。

“不行。”拒绝直截了当,语调平静无波。

洪行严将茶杯捧在手里,又补了句:“这府里也离不了人,你办事谨慎周密,还是留下帮着四处打理吧。”

老管家原想再劝,然而几个“可”字出口,却不知该接些什么。

只得重重点头,一边拭泪一边答:“哎……您说的,老奴记下了……”

洪行严靠在椅背上,脑袋向后仰着。

许是此去生死难料又许是节日盛会当前,平日里话不多的他,也愿念叨上两句了。

“陛下去岁派的差,耽误到今日还没办成,真是愧对朝廷信任、百姓托付。”他说着,眉心渐渐拧了起来。

“大人,这怎么能怪您呢?”老管家心中一急,声调跟着高了。

“第一回您带人自商道入云溪,雾气大到面对面都瞧不见模样!转了整整三天,才勉强拢起人马摸索着出来!”

老人越说越激动,袖子攥在手心儿里又皱又热。

“第二回您说要去攀梦蝶山,结果大风刮得遮天蔽日,砂石花叶直往脸上招呼!”

“迷路七天七夜,勾坏衣裳崴了脚,好容易绕到平地儿上,这些您都忘了吗?”

洪行严笑着摆摆手,像听见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事儿那样乐道:“使命完不成,总说这些倒没意思了。”

“可您也犯不着,非要一个人跑去渡迷津海啊!”老管家忍不住,总算把心里话掏出来。

“当下情势迫在眉睫,北边儿随时可能打过来。早一日争得云溪支持,朝廷就能早一日放开手脚部署。”

洪行严不想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实话实说。

“玄马非善,有口无天……北辰南坠,齐昌永安……”他轻声吟着,一下比一声沉,直到没了声响。

“唉……”悲叹朽迈,踉跄着掉在后头。

老管家垂下眼皮,心里比药罐子还苦。

的确,如果只有檄文,陛下与朝廷还不至难做到这般田地。

他默默想着,气息呼出来全是凉的。

那童谣,才是真的诛人心性。

一招别名一手拆字,就能让陛下与太师齐齐遭殃。

还顺道儿污蔑了南夏官员,皆是群贪赃枉法、刮骨抽筋之辈。

连建都百年的齐昌城,也被拿来做文章。

竟说什么需靠着北面军队,才能换来繁荣安定,当真滑天下之大稽!

对了,中州都城似乎就叫“永安”。

老人琢磨着,恨不得把歌谣里,每一个字都切碎分析。

世面儿上的解读,更是五花八门。

一会儿说,巫马一族奸佞祸国。

前有太师把持朝政,后有椒房掌管内宫,南夏帝早已被架空。

一会儿又说“吴姓当家,百姓无家”。

指责南夏帝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苛捐杂税,只为喂饱自己一张嘴。

这张嘴不除,南夏将永无天日。

老人想到气血上涌,眼看要压不住咳。

好在此时洪行严说话了,语气清淡如水。

“总之是不能再等了,不管迷津海渡不渡得过去,我都要试一试。”

老管家心知再劝无用,只颔首低眉拜了眼前人。

但他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许那雾那风本就有意阻挠,故意不肯让南夏接近云溪。

“老、老爷,京城来人了,说是专、专程替陛下传口、口谕的!”呼唤从门外炸开。

喘息声惊魂未定,像刚点燃爆竹时冒出的“滋滋”声。

瞧了眼天儿又算了下时辰,洪行严与老管家不由双双变了脸色。

老人眼疾手快打开门,洪大人几步跨过。

如此速度,倒叫传话小厮唬了一跳。

支吾间,根本来不及组织语言。

还是老管家经验丰富,佯装责备实则垫话道:“这么急做什么?圣上派人传旨,不是常有的事儿?”

“回老爷,是储将军!储将军来了!”小伙子瞬间厘清思路,急匆匆汇报道。

“什么!你说谁来了?”这一遭,显然出乎洪行严意料。

两国交战在即,身为青羽主帅、骠骑将军的储陈,怎会亲自前来?还天不亮就登门?

难道说,朝廷跟陛下那儿,出了什么要紧事!

顾不得询问更多,洪行严脚下像生了风般,一路穿宅过院往正堂去。

岂料对面更是个急性子。

考虑到事关重大,并未老老实实等在前头,而是抬脚跨过重重庭院。

及至二人碰面,环绕周身的风竟卷起股气浪,抖起衣裾摇曳、衣袂翻飞。

“洪大人,云溪您不必去了!陛下已收回成命,特地命我来告知您!”

安阳太守一礼还未行完,青年将领就火急火燎交了底。

可洪行严毕竟不是毛躁小子,照旧耐着性子走完礼数。

待气息稍匀才张口道:“朝局危难,对外寻求盟友实属当务之急。请陛下放心,微臣处已备好车船,不日便可经由水路再探云溪。”

眼瞅对方一脸认真,储陈心下不禁感慨,太师果然先见之明。

洪大人这脾气,旁人来了还真未必劝得住。

“大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里头说话吧!”年轻人笑容爽朗、言语温煦。

三两句间,一扫连日阴霾湿冷,使人如沐春风。

“好,将军请!”安阳太守将手一伸,引着对方来至书房。

他听懂了储陈的言外之意——眼下安排,实有本源来历。

上过香茗糕饼,洪行严遣退众人。

他虚虚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朝着储陈方向。

拱拱手道:“其中缘故,还请将军明言。”

青年将领直视对面,下巴却始终略微收着。

搭在桌边的手时紧时松,似乎在考虑该以何种方式进行讲述。

洪行严看在眼里,便不好再催。

捧起茶杯抿过几下,顿觉清芬拂面、幽香满口,紧绷的肢体随之稍显放松。

“云溪与中州,怕是早已达成一致、互为同盟了。”储陈没有选择复述太师的话,而是直奔正题。

谁让这一场上,他既是亲历者,还是罪魁祸首呢?

洪行严僵住了。

他想过千百种可能,甚至怀疑过云溪那不寻常的天气。

可猜测是一回事,被人当面说破又是另外一回事。

何况这还是件,大到足以干涉朝局的要事。

“消息确实吗?”疑问出口的当下,洪行严脑中闪过几副画面。

正是前些年,盛棠风波传到安阳时的画面。

难不成,就是那个时候?

储陈摇摇头。

“虽无切实消息,可来之前晚辈特地派人,去临仙城外看过。已然白茫茫一片,寻不得云溪半点儿踪迹。”

安阳太守死了心,仰头长叹一声:“是携灵者做的……朝廷到底晚了一步啊……”

手搁在桌沿上,被储陈攥得生疼。

悔恨犹如怒海狂潮,席卷着年轻的心脏。

他喃喃道:“全怪晚辈当年一时疏忽……明明察觉到不对,却不管不顾、意气上头……”

洪行严没有打断年轻人,目光慈爱地停在储陈身上。

他知道,这番话对方已经憋了太久太久,是该找个地儿好好发泄一场了。

“呵呵……呵呵呵……”笑声凄迷,比落雪还冷。

“后悔啊,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两年多了,地底下只剩一副骨头架子,什么也问不出,什么也查不到了!”

诉说戛然而止,像首没奏完的曲。

青年将领抒发完心内郁结,眸光重回澄澈清明。

唯余残笑一抹挂在眉梢,凝成毕生无从弥补的遗憾。

“当日之事,安阳亦有耳闻。”洪行严回忆着过往种种。

鬼使神差般问:“只是不知,能说动整个云溪与中州结盟的大才,究竟何许人也?”

储陈目光再度温和下去,话念在嘴里好似柔波四散、晨风掠面。

“那的确是位,谪仙般的人物啊……”

与此同时,他口中这位世外仙人,正远在千里外的中州都城,默默整理着行囊。

辰光微明,照亮内室一角。

萧路动作很慢,一起一落尽显清逸风骨。

玉笛握在手上,更不知摩挲过多久。

明天就要启程了。

那将是天下终局的大幕起始,亦是他与秦淮间的诀别序曲。

这种感觉,让萧路觉得奇怪。

他并不悲痛也不紧张,整个人仍是那样淡淡的,一心盼着上元节里的爆竹和花灯。

“就这样走下去吧……”

萧路展颜一笑,轻轻对自己说。

如此开始,如此结束;如此厮守,如此记住。

好好念句“珍重”,趁还在的时候。

好好说道声“告别”,在该分离的时候。

手指拂上音孔,又是一曲无声的《长相思》。

自云溪回来后,萧路就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多么隐秘浪漫、多么寂寥孤绝。

一如他与秦淮的相爱,从来都无需看客或听众。

第二遍时,院子里响起笛声——是秦淮来了。

就坐在那片竹林前,素衣青笛、纯雅写意。

《长相思》吹得幽婉缠绵,和着凤尾森森、回飘细细,愈发显得岁月从容、年华静好。

就像往昔生辰,初次听对方弹奏一样。

清溪掺进桃花瓣,萧路面容顷刻便挂上了艳色,眉山远黛、彤霞芳菲。

他推开门跑出去,鞋尖擦过木坎,脚步踉跄了一下。

笛声依旧,却因着心上人的到来,更添几分旖旎情愫。

萧路走下石阶坐到栏台上,隔着些距离望向秦淮。

他还是记忆里,与自己初见的样子。

像是故意要将光阴重头走过一遍,秦淮今日穿着,正是辰和元年登门求师时的衣衫。

他眉目慈和安宁,仿佛含着世间一切太平完满,一切蓬勃昌盛。

春华飒飒、骄阳朗朗。

万物聚集在周围,斗转星移、乌飞兔走。

唯秦淮端坐其中,浩然一点、快哉千里。

“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萧路站起身,一面缓步前行一面轻声念诵。

笛音绕梁,经久不绝。

恍惚间,秦淮眉宇似有竹叶飘零。

一曲终了,他弯起眼睛笑对来人道:“知我者,先生也……生死之美,莫过于此……”

萧路同样弯起眼睛,将手伸向对方,焕然一笑说:“进来吧,我给你煮茶。”

“好。”秦淮牵住那只手,答得轻快欢悦。

进屋前特地环顾四周,心想这一去,大概就再没机会回来了吧?

萧路房里仍旧比别处冷些。

窗下一方小桌裹在光里,煞是亲切可爱。

他发上炉子,移过粗陶碗盏。

举手投足间,雅人深致、芳兰竟体。

秦淮不觉看迷了眼,一手托腮斜靠窗边。

将醉玉颓山之情态,松风水月之本色,彰显无疑。

不一会儿水滚开了,萧路拈起盖子下好茶。

果然是两人初次对饮时的白茶。

秦淮帮忙摆好杯子,拾起颗红枣笑道:“还记得吗,那一天你我也是这般凭轩而坐。茶喝进肚子里,比酒醉得还快。”

萧路捏过那枚枣子,揭开壶盖投了进去。

边笑边说:“这怎么能忘呢?那时候的秦将军,还正经些!”

“呵呵呵……”言罢两人都笑了,一声比一声高,像顶开的沸水。

衣袖轻摆带起茶香阵阵,时光又一次停驻于指尖。

伸掌礼纯熟文雅,仿佛风沙抚摸过年轮。

秦淮握住茶杯,倾尽所有感受着这抹暖与温。

他鼻尖有些酸,心里却甜出了蜜。

“我问过小松了,他保证能照顾好自己。”许是怕对方窘迫,萧路试着转移开话题。

只冷不防想起当年一顿饭,那孩子是如何陪在两人身边,以新奇童语化解了彼此拘谨。

“嗯,有钟礼钟廉在,相信出不了什么事儿。”秦淮一同回忆着。

千般万般衷肠,尽数没入无言之中。

第二壶茶颜色更好了,枣气甘香铺了满屋子暖。

寂然良久,秦淮重新衔起笑容,捡了新话题道:“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小松都长这么大了。”

“可不是!”提起这个,萧路也不禁乐出声来。

一边用手扶着陶杯,一边看向窗外:“那孩子前几天还跟我说,将来想去朔杨!”

秦淮闻言,笑意愈深:“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还总记着第一天来时,你伸手抱他下车的样子!”

“呵呵呵,我也总想起那时候的秦川。”萧路又为对面斟上一杯。

“率直天真,坦荡荡一副赤子心肠。”

新水开了,咕咕噜噜倒似好些人在耳边吵,聒噪又热闹。

秦淮先一步抓起壶把儿,似模似样忙活着。

“陈大人跟黄大人那儿,有消息了吗?”追忆到此结束。

大战当前,自该把功夫多花在眼下。

“嗯,听说前几日就到了。”秦淮回答。

沏茶声清泠爽脆,真真好听得紧。

“这个年啊,也不知多少家顾不上过……想想他们,咱们这样儿,已不知好了多少倍……”

萧路点点头,笑得愈发开怀。

“要说中州朝廷,上上下下是真行!敢让将士们回家过完元夕再集结,就不怕半路出个什么茬子,耽误了进程?”

秦淮俯身摆弄着炭火,语调悠然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从陛下亲上华英山寻得陈大人开始,中州与南夏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望着眼前越烧越旺的火,秦淮想起流芳阁中那场酒局。

他缓缓垂下眼眸,抬起时变了语气和表情。

“上下一心、内外同欲!这一仗,中州没有贪功逐利,没有争荣夸耀,只有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哈哈……哈哈哈……”萧路一面乐一面从秦淮手上抢过壶。

顺手在对方脑门儿上点了两下,半喜半嗔道:“秦将军志在四方固然好,可也别拿我的茶撒气啊!”

秦淮猛然回神,却瞧炉中木炭,不知何时已被自己翻得乱七八糟。

不由憨笑起来,急忙转移话茬问:“对了,这么些年都没问过你,为何独独偏爱这白茶?回回还必要放红枣?”

萧路见他转得生硬拙劣,只不与其计较。

将手一靠道:“一位朋友教我的……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红莲夜——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7章 红莲夜 上元佳期,离别在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