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图 > 第19章 交替下

山河图 第19章 交替下

作者:月华为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4:57:50 来源:文学城

黑暗笼罩下的建康城犹如一个猛兽,在不停的吞噬着城内的众人。渐渐的建康城中迷漫着血腥味,而禁卫军与身穿铠甲的士兵,犹如摄魂的鬼怪,在各个地方穿梭,只要被他们对视的人,就会失去性命。直到鸡鸣声响起,禁卫军与士兵们停止摄魂,返回到城中央列队。

不久后,司马邺骑着马走来,他看向谢炜"你回王宫复命,并禀告陛下,本王去城外送王大将军。"

"臣,遵命。"谢炜话落,带着禁卫走向王宫。

同时,司马邺带着士兵,向城门奔去。

被鸡鸣唤起的百姓们,打开宅门见到门口穿着铠甲的士兵,惊慌的关上门。片刻后,再次打开门,门口安静如常。这时,曙光穿破厚厚的黑幕,洒向建康城内,照亮眼前的一切。百姓们见无其他动静,以为眼花,他们如常的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生计。

众臣们心事重重的走进朝堂,大家面面相觑,却又讳莫如深。

不一会儿,雍元帝上朝,直接宣旨"豫州之战,祖堃率领豫州军斩杀敌军十万余众,此乃扬眉之战,弘雍朝之国威。特此,封祖堃为元帅,执掌天下兵马。原大将军王讼,救援豫州有功,改封幽州刺史,镇守幽州。"

众朝臣一脸震惊,有的看向祖堃,有的看向王师。

王师率先跪地,叩谢隆恩。

片刻后,祖堃从震惊回过神,跪在地上叩谢隆恩。

之后,满朝文武跪地称赞陛下圣明。

下朝后,祖刺史看向王师,王师点头示意。

祖刺史急忙跑出皇宫,骑上马奔向王府,却被告之王讼已离开。他再次骑马奔向城门,被守在城门的王垚拦住"大伯父说,祖元帅定会相送,但在朝为官,需聆听圣意,京中不比豫州。"

祖刺史只觉胸闷难耐,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直到胸腔的鲜血涌到喉咙,才惊觉张口呼吸。他咽下鲜血,看向王垚"只王大将军一人启程去往幽州?"

"大伯父只带了几个护卫...大伯父说,幽州苦寒,他先去探探路,待他治理好幽州,定请诸位前去做客。"王垚说到此处,抬起头笑了出来"祖元帅,我们王家人,生性洒脱,从不计较一时得失。二伯父说了,等过一段时间,就让王家子弟去幽州历练,省的养出一批目光狭隘,逞口舌之快的子弟。"说完,伸手牵祖刺史的马,向祖府走去,边走边宽慰祖刺史。

王讼轻装简行,带着六个护卫骑着马向外北方奔去,待到郊外的长亭处,见到一列士兵守在长亭处。他看向身后的护卫"你们在这等着。"说完,驱马来到长亭前,下马走进长亭内,躬身参拜"老臣王讼,拜见邺王。"

司马邺忙扶起王讼,请他坐到石座上"今日,无王爷也没大将军,只有小辈送长辈。"说完,给王讼倒上一杯酒。

王讼受宠若惊的起身,无意间撞倒桌上的酒杯,酒全洒在桌上。

王讼慌忙请罪,司马邺叹口气,扶起王讼"王大将军,晚辈司马邺送大将军远行。"

"不敢,老臣如今是幽州刺史,大将军之称,不敢当。"

"大将军在洛阳被沦陷,愍帝被辱致死时,执掌雍朝的兵马,抵挡住石勒与刘聪的攻势。王尚书令更是力压百官,扶陛下登基,守住雍朝最后的根基,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本王时常在想,当时若没大将军的力缆狂澜,如今天下会乱成何种样子..."

王讼听此,慌忙下跪"陛下登基,乃天下所归,黎民所盼。陛下是天命之人,臣只是顺应天命。叛军不敢进犯,乃是惧怕陛下的威严。老臣只是借陛下威严,威慑叛军罢了..."

司马邺眼中露出惊讶,扶起王讼,又再次叹口气。他看了看火红的太阳"王大将军,时辰不早了,本王就不耽搁大将军。"

"老臣谢邺王送别之情,老臣告辞。"王讼说完,转身走出长亭,骑上马,向北奔去。他的护卫,追在他身后,一起向北奔去。

司马邺看着王讼的背影,感慨道"本王说的都是实话,他的功绩堪比霍光。"

司马邺旁边的护卫,看向奋力奔跑的王讼,淡淡道"霍光最后被宣帝灭族了。"

司马邺转头看向桌上的酒"白止,你不会下毒了吧?"

"属下没下毒,是王大将军自己不敢喝,毕竟他清楚,他离京之后,京中的权柄会到您的手上。"白止道。

"错,是陛下,是太子,是司马家。毕竟,本王体寒多病,要权柄,还不如要几处有温泉的宅子。"司马邺说完,走出长亭,看到不远处的桓季。

同时桓季也看到了司马邺,他立即驱马跑到司马邺前,下马参拜道"桓季,拜见邺王殿下。"

司马邺扶起桓季,见他双腿如常的站立,惊讶道"你走两步,让本王瞅瞅。"

桓季闻言走了起来,直到司马邺喊停。

司马邺惊叹道"桓季,你在哪儿找的神医,快告诉本王,本王亲自去请,给本王瞧瞧这体寒的毛病。"

"季在豫州城无意间碰到的,是一位十五岁左右的丫头,叫余若。她说能治好季的腿,季想多少名医束都手无策,本没抱有希望,就让那丫头试试,未曾想到,竟治好了。对了,祖元帅也认识,祖元帅还封了余若做了瑶光将军,带两千将士,守住了象山。 "

"一个十五岁左右的丫头,竟如此厉害?不仅能行医救人,还能当将军,可是奇女子啊...她现在可在京中?陛下给她封了何赏?为何未曾陛下提过我朝有个女将军?"

"豫州之战,胜利后,余若就离开了豫州,不知去向。季与王垚派人去找过,一直未见踪迹。"桓季遗憾道。

"哦,原来是看破世俗的方外之人,看来需要缘分。改日,本王去相国寺,找卓然大师给本王卜卦,算下本王与此女子缘分何时能到。"司马邺说完,看了看天上日头"本王乏了,先行一步。"说完,骑马离开,周围的士兵,立即排队列好,跟在司马邺的马后奔跑。

桓季等司马邺的背影消失,转身骑上马,返回桓府,在门口见到吴冲,吴冲指向不远处的茶楼。桓季欣喜的向茶楼奔去,走上二楼一个包厢,只见纪珡正坐在包厢内。

纪珡见到桓季如常的站在眼前,不敢置信的走向桓季面前,看着他的双腿。

桓季开心的在房内走了几圈,然后又运起轻功去抚房梁。

"你不仅腿好了,武功也恢复了!老天听到了我的祈求,把你的腿治好了!"纪珡激动道。

"嗯,我好了。"桓季笑道。

纪珡笑着笑着,眼中掉下泪珠"若不是为救了我,你何至于遭罪..."

"你看你,好好的又说这。我早就说过,与你无关,一切都是自愿。何况,现在好了,更无怪罪你的道理。"桓季不忍道。

"大哥说你还在怪我,不然在豫州为何把大哥与父亲拒之门外。"

"戴越勾结羯族,欲乱豫州趁机夺取豫州兵权,此乃铁证如山。之后理应彻查,揪出同党,但戴越非但无事,反倒被带回建康。故,季怀疑京中有奸细...."

"奸细?你的意思是..."纪珡震惊道。

桓季点头"是刘癸。避免打草惊蛇,只能对三伯与三哥闭门不见..."

纪珡低头,脑中联想最近朝中之事,惊呼道"昨夜,朝中被杀的那些人..."

"对,都是奸细,或嫌疑之人。避免错漏,陛下让一起处理了。这些人,之前都是陛下亲近之人,陛下爱护颜面,故未声张..."

"原来如此...可为何,王大将军成了幽州刺史?"

桓季闻言,眼神暗了下来,他伤感道"那些人都是陛下的亲信,陛下本就疑心王大将军,名单无论谁呈上,都认为心怀不轨。如今朝中人心不一,再让奸细祸害,会引起内忧。故,王大将军拿着名单,与陛下谈了笔交易..."

"原来如此...王大将军忠君为国,陛下何至于疑心他..."纪珡皱眉道。

这时,尤红走了进来,小声道"太子妃,该回去了。"

纪珡闻言,不舍的看向桓季"我要回去了..."

"季,恭送太子妃。"

纪珡还要再说,被尤红扯了扯衣袖,纪珡无奈,只得转身离开。

桓季看着纪珡的背影,眼中虽有不舍,但心中已无痛楚。良久之后,他走出茶楼,回到桓府。

桓母听说桓季见了太子妃,愁绪涌入心头,她让人请来卫兰心,让她帮忙物色名门贵女,给桓季说亲。卫兰心只得应下,不时带着一些小姐妹,来桓府串门。

十日后,王讼带着两个护卫来到南阳郡边界,走进一个茶馆饮茶,不久后,一阵晕眩袭来,王讼三人晕倒在地。

这时,店里出来四个孔武有力之人,把王讼与两个护卫身上的钱财搜刮完,见到金子玉器,四人眉开眼笑,然后把三人扔到地窖中。

身体下坠过程中,王讼等人睁开眼,并轻松着地。王讼见地窖中一堆人骨,与带血的屠刀,他目光冷凝,看向两个护卫。护卫转身,运起轻功,飞出地窖,向那四人攻去,三下五除二,四人被打倒在地。

这时,王讼从地窖走出来,下令道"处理了。"

两个护卫闻言,扬起刀,把四人就地正法。

王讼看向不远处的大树"戏看完了,还不现身?"话落,一人从树上下来,此人正是余若。

余若含笑走到王讼不远处,可惜道"我本打算来个路见不平。"

王讼看向余若双眼,双眸一凝"原来是你。"

"大将军好记性,竟还记得我?"

"老夫还以为小丫头长残了,年龄越长越干蠢事,未曾想到,有人鱼目混珠...此事是谁所为,可否让老夫给你出气?"王讼道。

"往事随烟,遇风已散,如今我叫余若。今日来此,是来打听,钟后葬在何处。"

王讼诧异道"你要钟后的尸身,何用?"

"家父与钟后有渊源,钟后的尸身,乃他生前之念...朝中经历过东海王政变之人,只余大将军,故来此一问。"

王讼盯着余若沉思,余若坦然对视。良久后,王讼道"可见你去过金庸城,未找到钟后尸身...不错,钟后尸身被老夫移走,至于葬在何处,需你拿东西来换。"

"何物?"

"虎符。"

余若皱眉,不解问"军中竟无虎符?为何从未听闻过此事?"

"自钟后死于金墉城,虎符便不知去处,东海王翻遍整个洛阳,未曾找到虎符...东海王身死后,王家家主王含扶东海王棺椁回洛阳,被石勒埋伏,精锐受屠尽亡,即使归降之人也被斩杀,那种惨烈,是雍朝之哀..."王讼说到此处,伤感的看向夕阳。

"故此,洛阳沦陷时,你们王家按兵不动,并私自拥立元帝登基。"

"不只王家,是各地兵马都未前往洛阳,谁愿去救勾结叛军杀朝中精锐之君。何况,石勒本就是怀帝养肥的,被他养肥的狼崽子吞噬,也算顺应了天道。"

"你现在为何又想要虎符了?"

"洛阳沦陷,元帝在建康称帝,放弃了北方。北方被石勒等异族占领,异族残暴嗜血,根本是一群未开化的畜生,他们肆意残杀汉人,更甚者以吃汉人为荣。如今北方的汉人,快被残杀殆尽,无汉人的北方,就没了华夏的根...老夫后悔了...上层权力的斗争,最终承受的是无辜的百姓,是我们华夏之魂..."

余若看向王讼"这也是你为何不计后果,也要救援豫州的原因?"

"是,老夫不愿再听到被异族屠城的消息..老夫要虎符,要集结雍朝的所有兵力,老夫要北伐收回失地,赶走那些异族..."

"可,我不知虎符在何处。"

"钟后虽残暴贪权,可护惠帝之心为真。老夫在想,若是钟后知她命不久矣,定会把虎符交给惠帝,并会千叮咛万嘱咐。惠帝清明之时,你恰巧在他身前,他的荷包老夫猜测是为钟后所留,只是一直浑浑噩噩,未曾交出去..."王讼说到此处,从怀中掏出惠帝的荷包,交给余若"此荷包还给你。老夫等着你的虎符。"王讼说完,转身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