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山河布相思 > 第9章 豆蔻华年(八)

山河布相思 第9章 豆蔻华年(八)

作者:温二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29 09:58:07 来源:文学城

大约有一个时辰左右,早前巷道边的那辆马车,在主人的指引下不疾不徐的出现在了一个地方。

大兆姜黄河是大兆乃至天下最肥沃的水域,自南而下,贯穿了大兆界内十几座城池,沿途还分支了几条支系河流。

姜黄河上游的东侧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山峰,名为月山,因自不知何时起就有伸手便能触月的传说而得名…

以月山为中心,四周分部着大大小小,数十几座大小山峰,山与山之间连接着姜黄河中游和中下游的几座城池,皇城便在这中游。

云安镇同皇城接壤,自然而然也位于此,苏家所创办兼治理的七庐书院就坐落在中游地带山峰中最出名的一座—五菱山的东南脚下。

藏在一片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山光水色之中。

七庐书院一开始建立之时,也仅仅是在山林僻静之处有几间学舍而已,而且所用之银两大多数都是由云安镇的富户或是有德之人捐赠。

后来一是随着苏家的名声日渐起来了,二是从书院出去的诸多学生也颇具美名,慢慢的,书院的名气就大了起来,招收学生的数量才开始逐年增加。

人数一上来,那几间学舍也就不够用了,经过好几年的扩建,现在的七庐书院可能比皇城的国子监还要大一些…

就在马车停稳之际,一道轻快又活泼的女子声在车里响起,她问着:“姑娘…你为何突然想要来书院啊?咱们吃完早食不是就该回府了,我记得老太师昨日说让你今日早些过去陪他下棋…”

她口中说着的老太师,就是苏家的苏清华老先生,也就是苏耦几人的祖父。

先帝归天之后,新帝顺应帝心民意登基,时值朝局稳定,百姓安居,老太师已过半百,早已无心无力了,便以年老为由辞官归家了。

现如今老太师在云安镇瓜田李下,不问世事,虽已不在官场,但家中人大多都还尊称其一声老太师。

能和苏老太师有如此亲近自然的接触,又是女子,如此境况下,眼下这辆马车里这两人的身份也就瞬间不言而喻了,正是苏家这辈唯一的女儿—苏耦。

同苏耦说话的这位年轻女子是她的贴身侍女,名唤石栾,石栾是家生子,比苏耦大两岁,是苏家老管家和苏大老爷乳母的孙女,父母在她年幼的时候去世,自幼同苏耦一同长大。

她祖母前段时间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作为唯一的孙女,自然是要侍奉左右的,所以也就没陪着苏耦一起来云安。

半月前,她祖母渐好转了,她也就放心的来了云安,和苏耦他们几人从庙会回云安的时日前后脚。

今日起时,苏耦突然想吃西市这边她常吃的一家馄炖,石栾本是想让外门上的小厮去买回府的,但苏耦不愿,馄炖这种吃食费时买回府里时已经失去才出锅的那种鲜味了。

所以主仆两人梳洗之后,和府上知会了一声就出门了,陈典吏一行人这事发生的地方,刚好离苏耦她们吃馄炖的铺子不远。

石栾向来爱凑热闹,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临走的时候还是央求着苏耦让她去瞧瞧。

苏耦对她一惯纵容,也就没有多加阻拦,就那么刚刚好,宗明旌和石栾差不多前后过去,他的身影也刚好被苏耦看了个正着…

这才有了她突然有心思出现在七庐书院这个举动…

和石栾的轻快相比,这一刻的苏耦声音里还多了点浅浅的温柔笑意,她揶揄着:“怎么…让你出来解解闷还不好?这几日你不是总和她们抱怨说在府上待着无事可做…”

石栾眼眸微顿了一下,随后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的轻声辩解着:“姑娘…我没有…”

苏耦没接话,只眉梢微扬,似笑非笑的看着她,眼里满是故意的逗弄之意。

石栾被她看的更是红透了脸,一时半刻又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多年的习惯使然,她下意识的凑近了苏耦,讨好的笑着,熟练的向自家姑娘撒起娇来…

被她这幅模样惹的朗笑一声,苏耦不在逗她了,开口说着让她快下车的话。

与此同时,大兆皇宫内正在例行每日一次的早朝。

大兆今时朝堂总体可分为三大司部,一是以参知政事为主所设立分管的六部,这其中五部分别为吏、户、工、礼、刑以及最后可有可无的兵部。

至于为何独独说兵部可有可无,这源头就要回到先帝时期了…

老国公宗泽于先帝初掌握政权期间创立飞鹰军,新番制本应按照规制由兵部直辖其诸多事宜,可偏偏老国公的身份太特殊了。

当时的兵部便是由老国公主持各项事宜,在加之先帝对老国公的信任和支持等等不可言说的情分,也就导致握在老国公手上的权利太大了…

不用其他人对此诟病,就是老国公自己也明白这其中弯弯绕绕,所有老国公自请辞了兵部尚书一职位,又曾在朝堂上言明飞鹰军依旧归兵部管控和调遣,而后就专心起了完善飞鹰。

可事实上,因为这些原因,从头至尾,兵部对飞鹰军的管辖…向来是镜中月水中花。

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飞鹰,因为老国公,在大兆百年的朝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身为六部中唯一受皇帝直接指令,也是朝堂上最为重要的兵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分割了一部分权利给到飞鹰。

也就是说,从那之后,飞鹰军便是一个新的“兵部”,而且是直隶属国公府的兵权…

这便是现今朝堂的第二大司部—太枢院的由来。

早在飞鹰军成立后的第七年,也是飞鹰军战功最为显赫的那一年,老国公对大兆军队的话语权就已经凌驾在兵部之上了…

同年,太枢院出现在了大兆朝堂。

自此以后,兵部便开始慢慢的退出朝堂,甚至是六部了…

最后一个就是谏院,顾名思义,谏院就是皇室用来监察百官的工具,现任谏院谏察御史正是苏耦的父亲—苏冀。

除去这三处外,还有一处也值得单拎出来说…那便是太师一职。

大兆太师这一朝官早前是由储君少师过渡而来,最初是专门为辅佐储君而设,因其最能左右和引领帝王之心,权势日渐滔天。

到了这一朝,当今许太师在朝堂的地位非比寻常,对朝堂诸多事宜皆有把控,甚至已经有压过其他三处的迹象了…

只不过许太师的上位和从前略微有所不同,今上不算是先帝最初的承继人选,在潜邸的时候,先帝也没有按照储君的规制给他安排辅佐之人,所以在老太师辞官之后,大兆的太师之位便一直悬而未决。

至于最后为何会轮到许太师,大概和他的女儿,当朝许贵妃脱不了干系…

许氏一族,如今算是大兆的新晋门户,除去许太师一人官运恒通外,许家大小姐自入宫以来也是一路晋封,兆帝对其宠爱有加,在后宫之中也算是一家独大了,现如今已是贵妃,仅次于中宫皇后。

其膝下育有两位皇子,其中一位虽是受皇命抚养,不是亲子,但也是上了皇室玉簿的皇子。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提,苏老太师辞官之前,曾在兆帝面前提过朝中可担大事之责的人,当时还是六部中礼部尚书的许太师便首当其冲。

有这个前提在,在加之许贵妃的影响,入主太师一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今日朝上其他几处都风平浪静,只有太枢院早早的就准备好了需要呈上的奏本。

待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政事汇报完之后,太枢院今日上朝的执吏,一个身材略显矮小的中年男人便弯腰上前,恭敬的将手上的奏本朝上,朗声道:“启禀陛下…国公传回的关于匪患的奏报已整理完毕,请陛下过目。”

其余一众人皆敛声屏气,神色各异…

不多时,寂静的宫殿里有一道沉稳浑厚的声音,自高位之处响起:“呈上来。”

这声音的主人便是大兆当今皇帝—祁庸,二十二岁继位,时至今日,在位整十五年,年号昭历,乃是先帝第三子。

兆帝为子期间,非嫡非长,本无储君之命,却最终登上这高位,很多人都说兆帝大智若愚,但只有极少数老臣知道,这个登储的路程,国公宗鸿功不可没!

甚至一些先帝同辈的皇室族亲曾亲口表示,若不是国公宗鸿,先帝绝不会选择兆帝继承大统…

御前伺候的太监飞快的将奏本接了过去,大概一盏茶后,兆帝面色如常的合上奏本,他抬眸去看着底下等候的执吏,微顿了一下后,语气淡淡的吩咐道:“…替朕给国公爷回话,告诉他朕已悉知,一切由国公自行做主!”

兆帝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神情皆是变了又变,有人疑惑,有人好奇,有点紧张,更有人…担心…

终归是有那么个不聪明的没忍住,现任六部中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他向兆帝打探着:“陛下…国公已到北边月余,臣斗胆一问,匪患一事可是有什么进展了?”

兆帝瞬间面色一凝,他紧紧盯着这位户部尚书,看了片刻后才开口道:“王尚书…你想说什么?”

虽然兆帝的语气不是多冷峻,但御前之人大都不傻,这一下王尚书就觉得害怕了。

他知道,兆帝这是不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