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山河布相思 > 第78章 豆蔻华年(七十七)

山河布相思 第78章 豆蔻华年(七十七)

作者:温二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5-11-09 09:42:22 来源:文学城

约三日后。

昨日夜里皇城下了一场大雨,陆陆续续的下了许久,清晨后的皇城,雨后迎来了阳光普照。

好天气总是能让人的心绪,不由自主的变得兴奋、开心起来。

而除此之外,今日的大兆皇城,还另外有一件更令全城百姓瞩目和向往的事…

此事便是在大兆百姓心中,大兆朝堂绝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之人…他回来了。

毫无疑问,今日正是忠靖国公府的国公爷宗鸿受命剿匪的归来之日…

国公爷约年初时离开,历时几月剿灭匪祸,平定收复了边城的消息早在一月前便传遍了皇城上下。

忠靖国公府在全大兆百姓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不外乎国公府的几辈人在黄沙飞扬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己血肉之身守护大兆的边境门户,为大兆国朝的安稳和繁荣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心血。

老国公和现任国公爷,两父子更是一手奠定了大兆战力最强的飞鹰军,先帝时期大兆几次举国揪心的边境战役,皆是由老国公两父子力挽狂澜。

时至今日,国公府已然是大兆百姓心中最信任的武将门户,是大兆所有人都认可的,当之无愧的战神!

今日不仅是大兆朝堂因此而百官齐聚一堂,就是皇城内的诸家门户也为此驻足。

国公宗鸿回城一事,乃是今日皇城内最大的一件盛事…

其实昨日国公爷便已经到了皇城百里外的飞鹰军大营,但因着时辰不对,便未继续入城,今日一早天还未亮,一行人便往皇城飞奔而来。

因皇城也早已收到国公方传回何时回城的消息,护卫皇城的宫外禁军也一早就肃清好了东门,宽广的城道上空无一人,四周虽有许多百姓观望,但无一人敢在此作乱,或是敢不守规矩的冲上城道。

辰时三刻,太枢院负责国公回城一事的领头人,带着一干人等于东门外静候着国公一行兵马的到来…

虽说国公此行是由兆帝亲自命令,也是领兵远赴边城剿匪,但其实并不是大兆朝堂所一贯认为的“出征”,国公走时也只带走了一万飞鹰军,所以今日的“接风宴”与以往大兆军队的班师回朝有所不同。

一是并未有皇室宗亲,或是朝中重臣的城外迎接,也无皇城外立时三刻的设宴于将领士兵,二也是国公回城也只有一部分的将领可以随行,其余士兵与收归后的那些匪人皆于城外等候。

国公进城后没耽搁多久便入了宫,随行的那一部分将领则于皇宫外等候宫中旨意,若是兆帝要召见便可快速入宫,若是不召见,也会有宫中内侍出来告知。

兆帝沉默的这一时片刻,整个大殿的气氛突然急转急下,因太过于寂静而变得诡谲不明起来。

一众人的心口皆是绷不住的狂跳不止,各个都有种深处深渊里一般的阴冷和不适…

国公立于一干朝官的位首,他右侧分别是许太师和参知政事肖老大人,左后侧的那位面色平静的男子则是苏家大爷苏冀,算上国公爷,眼下这四人应当是现下大兆朝堂的几位最为得圣心,也是众百官公认的肱骨之臣。

此时此刻,几人的神色皆是有所不同。

大约一盏茶前,国公向兆帝呈上此次北行剿匪的奏报,这份奏报中除了对匪患一事前因后果的详细说明外,也提到了许多方面,涉及诸多朝政,譬如边城的官员天高皇帝远不作为,边军的身体素质和军械不具备战力等等…

诸如此类的这些言语,皆未引起朝堂百官甚至是高位上的兆帝如何过多关注,毕竟国公奏报中就此次匪患所要说的那些情况皆是事实,所言之策也是为了边城安稳着想,没人可以言语置喙什么。

只除了一处…

而这一处正是兆帝的沉默和眼下群臣不对劲的缘由所在。

当国公同兆帝言语完此次关于北行剿匪的全部事宜后,兵部正四品官右侍郎林守业突然上前一步,拱手向兆帝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下意识一愣的话。

他那句话是:“陛下…微臣斗胆一问,国公此次所收编的匪人应当归于何处?”

兆帝眼眸一顿,面色如常,他语气平淡:“…林侍郎此话是有何高见?”

朝堂之上,任何动静皆不会是巧合和无心之失…

此人所言语的这些话,是他故意而为!

国公的奏报中对此次收编的千余匪人是有所言明的,虽未明确表示已收入飞鹰军,但朝上之人都不是傻的,那个摸不清楚这其中的隐晦之处。

以国公同兆帝的情分,关于这千余人的去留,国公并未于奏报中分说个清楚明白,而身为帝王的兆帝也没有追究的意思,在大臣们看来,这就是兆帝同国公爷的君臣默契。

旁人不可,也不该将此事拿到明面上去说,而这位兵部右侍郎…当真是胆子大到极致了…

说起来,这右侍郎非要与国公府,与飞鹰军“作对”,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一是因为兵部同太枢院的恩怨纠葛,二也是林守业自己自以为是的和国公府有所龃龉。

兵部逐渐被太枢院所代替,于这些兵部官员来说,可谓是非常难以接受,但他们无法,也不敢忤逆皇权…

在今时今日的大兆朝堂,他们这些兵部大臣始终是可有可无,都是些顶天立地的男儿,好些人还是上过战场的,怎么会对国公府毫无怨言和抵触。

这位由兆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右侍郎,便是其中的代表…

林守业本是一平头百姓,幸得一恩师教导后才有了入主官场的机会,这位恩师于他便是再生父母,虽是受教的时间不长,但他对其异常在乎,他这位恩师便是被先皇封为武安将军的李回老将军。

先帝时期的国公府,要战功有战功,要帝心有帝心,一时间风头无两,无人可以望其项背,而当时的武安将军府…

李回老将军早已离世,其三子皆无才能,府中已经隐约有破败之迹了。

当初老国公为了飞鹰军自请退出兵部,兵部尚书之下的两位左右侍郎,头一个便是武安将军府的大爷,其人武功不行,也向来粥粥无能…

先帝本就看不上其人,再加上老国公对此人的才能直言不讳,这兵部下一任主事之人便从未与这位将军府的大爷有关。

自那之后,武安将军府便逐渐开始在朝堂上可有可无了,再加上后来太枢院的出现,兵部本身的权利被分走,作为曾经除开国公府和镇南王府外的第三大武将势力,也就开始慢慢的退出大兆军政了。

林守业执拗的以为,先帝即便是不喜武安家的大爷,但若不是老国公的那些话,武安将军府不会就那么彻底的颓败下去,至少不会是如今这般的景象…

此人性情耿直,向来心直口快,自入朝为官开始,把他自己对国公府的“怨念”一直摆在明面上,从来不遮掩自己对国公府的“质疑”,更是不分场合的言语老国公和国公爷对大兆武将是排斥异己,是想要把控大兆所有的军权。

若不是他当真是个有能力有才干,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怎么可能如今还活跃在朝堂上…

大兆建国初,武将多,兵权也就四处分散,经过几朝帝王的精心设计,武将手中的权利便慢慢的被帝王所掌握。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大肆削弱武将的权势,致使到先皇时期,大兆朝堂可用的武将被削减了一大半。

那个时候的大兆,虽有兵,却无能将!

这也是老国公在先帝初要组织建立飞鹰军的一大部分的原因…

他要为大兆重新培养一批新鲜的将军,可以支撑大兆未来百年的军将!

而现在的大兆,除去国公府和镇南王府外,朝中可用的,有实力的武将,屈指可数。

林守业虽有些私心,但也确实是军事上的一把好手,兆帝也因此才会将他调至兵部,毕竟大兆的军队番制并未全部交与太枢院,有些事还是需要兵部把控的。

兆帝说完之后,林守业依旧一副不心虚的从容模样,他道:“回陛下,微臣以为…不若将这些匪人全部归入成州军旗下,一来飞鹰军如今的兵力已是相当庞大了…

二来也是成州距离匪患兴起的北城不远,在成州地界为我大兆效力,于这些匪人来说应当更愿意一些。”

“再来就是成州军是我大兆的第三大军队,却与其余两处有较大的实力差别…陛下,成州军的兵力确实该有改变了。”

他这些话一出来,所有人的脸色皆是一变,即便是兆帝的眼眸也瞬时有了变化,可整个朝上,依旧有两人的神情怡然不动,便是国公和许太师…

微顿了片刻后,兆帝看向了国公:“国公以为此事可行?”

国公爷似乎早已有准备,他不疾不徐的抬眸看向了兆帝,淡声道:“回陛下,微臣并未异议…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兆帝还未就国公这些话说什么,林守业便毫无规矩可言的一口接住:“国公能如此想,甚好…”

“难怪人人都说…国公是咱们大兆对陛下最忠心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