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傻子 > 第89章 089最大的傻子

傻子 第89章 089最大的傻子

作者:迎接太阳的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9:55:57 来源:文学城

还是孙兴国办事儿呀,先让人去把那个女孩找来,然后才打电话报往县局。

女孩今天休班,从宿舍找过来的,等到了供应站这边,看着铐到柱子上的王金方,再听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人也一时间傻了,一头扑倒王金方怀里,放声大哭,来回絮叨着一句话“你傻呀,你打他一顿就行了,怎么把他打死了。你要是再有个好歹,叫我怎么活呀”。

等女孩情绪稳定一下后,再从她这里了解一下情况,和大家所知道的没什么区别。女孩叫王艳丽,与王金方两人都是农村的孩子,两人之间还是同事介绍认识的。两人的性格都内向,不怎么爱说话。

王艳丽被胡万财挤兑,受不了他的挤兑,就向王金方诉说。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自己在厂的里最贴心的人吗。那时候王金方就说要揍胡万财,当去年夏天的一个夜班,王艳丽被胡万财叫出车间,在两车间之间的料堆边强行侵占了王艳丽。

王艳丽被辱后,整日里以泪洗面,但是却不敢告诉王金方。别看王金方平日里不怎么说话,把前后的事情想一下,再想到胡万财的作风,也就明白了。从那时起,他就喊着要杀了胡万财。

有句话不是叫老实人办大事儿么。今天这事儿就是这样,王金方是个老实孩子,你真让他杀人他敢么,他绝对不敢。就是打架揍人,他会么,他也不会。就像巡逻队刚成立,要打人的时候都是李永军和范文正先动手呀,那是做个示范,下手要有轻重,别打出毛病了。

王金方一个打架都不会的人,下手根本就不知道轻重啊。只是想着解气了,拿管钳卯足了劲一下打在后脑勺上,不死才怪。就是打在屁股上,估计也得坐骨骨折。王金方是在铸造车间整日里干体力活儿的人啊,再下手没有轻重,那能有个好吗。所以胡万财就一下子就给送走了。

事情前后原因弄清楚了,事情经过有那么多的目击证人,也都清楚了。造成后果的原因也分析清楚了。孙兴国和刘冬生走出供应站,两人站到黑影里商量一下。本来想着这几天就收拾胡万财的,没想到就出这事儿了。两人感觉到痛恨不已,要是早点处理胡万财,把他弄到一个没人的闲职上,比如说让他去看果园,看鱼池,也许就不会出这事儿了。可是,世上没有如果。

如今既然事儿出了,他们也知道起因全部是因为胡万财。所以,商量着要保一下王金方这小伙子。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是杀人了,这个事儿还真不好办。

王金方被带走了,王艳丽哭的死去活来,高喊着我等你回来。这件事长达近一年的时间调查取证,厂里力保王金方,动员原来车工五车间的一些受害者,前去公安局说王金方那是为民除害了。最后王金方被判了个无期徒刑,王金方被判以后,没有两三年的时间,王艳丽也就找人结婚了。

这在厂里年轻人之间一时间说起来,评价王金方是世上最大的傻子,冲冠一怒为红颜,结果就是自己进去了,红颜跟着别人跑了。

胡万财死了,六月十二日庞正文退了,厂里的科级干部一下子空出两个名额来。多少人开始眼红起来。

现在的红光厂属于市直属单位了,这些事情当然少不了请示汇报。最后安全科长是有市里下放了一个副科长,来到红光厂升任正科。而车间主任在本厂提拔了一个,这场官位的争夺才算是结束了。

就这事儿忙活的,能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首先说影响河水下降,影响施工的原因知道了,是上游修建水库储水。估计十几年的时间里,红旗河断水了。其实,在得到这确切消息前,河里就已经断水了。

红光厂按照早就准备好的预案,在钳工车间抽调青工,组建了十支打井队。陆月梅任队长,十个队再各自选出一个小队长。队伍就这么组建起来,这么多的队伍开始在厂里的几处施工工地练手,打井。

这么多的队伍成立起来,可不是像当初孙兴国想的那么简单。打完一口井,几个人扛着东西就走。不是那么简单了,只好从车队拨出一辆解放单卡给了打井队。这样一来,也就不需要从巡逻队往外抽调摩托了。结果是皆大欢喜的。

十个小队呀,每个小队打一口井,算是锻炼了。最后,陆月梅这高材生,经过查阅当年的资料,和一些别的数据后。一次性成功,在厂里打出了一口甜水井。井深三十三米多,也在当时的东兴县创下了历史记录,第一口这么深的井。也正是因为这口井,红光厂打井队一下成名,周围的乡镇都来请他们去打井。陆月梅的工作一下子忙了起来。

这期间,还有两件事儿发生。孙玉珍参加成人高考了,成绩不错,被省里的一所高校录取,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件事在巡逻队当成了喜事儿。大家凑份子请了孙玉珍好几顿,孙玉珍自己也恢复了以前的品行,咋咋呼呼,又和大家闹在了一起。

校区那边已经建起了十几排宽敞明亮,砖瓦到顶的房子。经厂里到商量,等暑假过后,先把小学搬回来。

当初的吴市长和王有贤,都答应过学校建成后,市里、县里帮忙出老师的。可是现在老师这个职业,人员缺少啊。只好,市里出了一名,当人家听说来这大荒地,还坚决不来。东兴县出了三名老师,都是今年本县师范毕业生,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教学经验。

最后没办法了,在本厂职工里面挑选文化高的,暂时成为老师。杜春梅是高中生呀,就被挑选到了学校当老师去了。

最后,市里、县里都来看了学校的规模,决定把周围几个村的小学也一起迁过来,连带老师一起过来。因为一个村也就十几个,最多四五十个孩子么。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老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等事情安排下来,孙兴国打电话把吴市长好一通骂呀。到现在,他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学校选址要离开厂区那么远。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刘营镇的孩子前来就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