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沙井迷案 > 第10章 植尸蛊

沙井迷案 第10章 植尸蛊

作者:黄扬苏幕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30 17:23:47 来源:文学城

(一)偏方本

“我一回镇上就看他躺在水潭里,把他拉到岸边后我也没劲儿了,就回来找宋老七帮忙,老七现在开车去接黄子佩了。”老七酒家二楼客房内,孙迟一边为躺在床上昏迷的韩海辰揩拭额头因发热渗出的汗珠,一边满脸担忧地看向窗外。现在天已经完全放亮,强烈的阳光让孙迟皱了皱眉头。

我坐在案边,同他的视线一道望向窗外。斜对面就是阴娘的门面,二楼正巧也是我和段真的屋子。透过玻璃窗,暗红色的窗帘是严密拉上的,我刚刚回去看了眼,段真还在熟睡。我回想着那声奇怪的声响,六角水池以及同样是把人从地下冲上村口的水潭,觉得这一切一定不是巧合,喃喃道:“等他和段真醒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探讨一下这件事。”

“我现在真是有点儿信你们的鬼话了,”孙迟也自言自语道,“什么水浮在天上,什么被冲到水潭的,没想到这地方真有这么邪门儿。”

“我们说的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我郑重其事道:“同样是被困在这里出不去,我们没有必要撒谎。可是,铁背鱼肉能去毒这种事还不知道真假。”

孙迟顿了顿手上的动作,无奈地笑了一下,说:“我在海辰带回了铁背鱼。他下坠的时候渔具被抛弃在地面,所以他就用背包把鱼装回来,已经炖着了,我一会儿去看火。这里没有医院,说白了我们也是在赌。”

“他找到了铁背鱼?”我惊奇道:“说明他下坠的地方是地下水渠?”

“不知道,”孙迟摇摇头,“只能等他醒后问他。”

“你说这样一个小村镇,为什么没有医院或者类似的机构?那村里人出了事要怎么办才好?”

“或许……”孙迟想了想,“这里偏远,可能不兴西医那一套。你还记得那天祭典上看到的女的?或许她就是这里的‘医生’?”

“可那不是封建迷信吗?她难道真能治病?”

“那可说不准,这里人那么信这套,说明有用。”

我想了想,觉得听凭传说用铁背鱼并不保险,既然这里远离现代城市文明,信传说,也信神鬼,还能保这个村子这些年,那就试试这里的一套。

“不如我去找她。”

“怎么找?”孙迟就像听到了笑话一般,“‘圣女’可行无影去无踪啊。”

“我去找阴娘问清楚,”我起身,“把这里的一切都问清楚。这里太怪异了,没有医院就算了,分明与世隔绝,根本就没有旅客,为什么这条街两边都是旅店?这镇上的食物、衣物等物资都是怎么来的?还有,村口的水潭难道是唯一连接外界的通道吗?”

当我下楼来到老七酒家门口,第一步跨出去就被阳光刺了眼睛。我无法突然适应这样的强光,连忙撇过头,将眼镜取下用衣角擦了擦,缓了缓再戴上。一转头,看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

是段真。她正坐在斜对面阴娘家的门槛上,就这么不远近地看着我。

“段真?你醒了?”我快步走到她面前,将手心贴在她额头,“还发烧吗?”

她不回答,也不动弹。看她状态不对,我连忙挡在她面前:“不是吧?你在这儿坐了多久,晒成傻子了?”

她慢慢转头看向我,我清楚地看见她的眼睛还是红红的。她将一团叠得无比小的纸团扔到我胸口:“晏客卿,你真行,这算什么,行为艺术吗?”

我捡起那个纸团,只拆开一半,就忽然记起我凌晨走前给她留下的那封“善后信”,突然觉得无地自容。

“早上的时候你还昏迷着,韩海辰不是也得了这种病,我们得去找铁背鱼……”我声音越说越小。

“你们找到鱼了?”段真问。

我突然又自信了起来:“找到了!韩海辰带回来了!正在炖呢,马上就好!”

“你们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但是,如果鱼没有用,”段真站起身,无比平静地说,“那是不是你们这么辛苦都白费了。”

这句话让我非常失望。如果病人都不相信药有用,那什么才能治病呢。

“无论如何,你试一试,”我拉住了段真的胳膊,“万一就好了呢。”

“客卿,我在想,”段真轻轻地晃了晃胳膊,往客栈里面走,“这一路上我们都在一起,而韩海辰他们三个也是一路的,为什么我们两队人,都各只有一位感染了这种怪症?”

“我也想不通,得弄清这东西你俩是什么时候感染上的,那时候人在哪儿,发生了什么,”我说,“你的眼睛好像是我们包车横穿沙漠那时候就有了一些轻微的症状,而韩海辰,好像是他上一次从鬼窟回来感染上的。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得找医生瞧瞧你俩究竟得的是不是一种病。”

“这里是沙漠,哪里来的医生。”段真说。

“那个祭典上的‘圣女’,你还记得吗?”

“当然,那天我还与乔装的韩海辰发生了冲突,”段真说,“后来他们告诉我,是觉得那‘圣女’手中端着的水盆不对劲,他们怀疑有类似催眠的作用。”

“这事情的确很玄乎,我们都认为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会存在医学文明,但是如果没有行医的人,这个村庄应该早就没落了,”我说,“‘圣女’说不定就是‘医生’。你这种毒症或许可以找她瞧瞧。”

“或许我们不需要大费周章去找她瞧,”段真神神秘秘地从胸口的衣服里拿出一叠发黄的纸本,“我今早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本以为就是普通的读物,谁知道,竟是一本记录疑难杂症的偏方本。”

我连忙接过那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书本,挺厚,有些分量,但书本身并不大,像是笔记本。它已经没有封面了,看起来年代很久,被水浸过,一些纸页甚至有烧痕和撕痕。书页上有一股草药的气味。内容非常诡异,基本上是墨水作的图画,但画的是什么完全看不出来,可以说像《山海经》一样似乎画的是不存在的事物,图画边配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和看不懂的符号。但奇怪的是,有些文字看起来像是小孩写的,歪歪扭扭甚至还有多余或遗漏的笔画,但有些文字却是成熟的连笔。

“你管这叫……偏方本?”我问。

“你看这里,”段真将我手中的画本拿去,仔仔细细地翻页,“在这里!你看,鬼铃兰,幼年鬼铃兰藤汁液能解眼红体热之症;再看这里,变态人参榕,取其二钱叶,晒干,可与一两泉水配合入药可解温毒。最重要的是,这里虽有铁背鱼和七星草的记载,但只有图片和名称备注,并没有说怎么入药,所以我怀疑,铁背鱼能解七星草毒这种说法,是不是只是传说。”

“可你瞧这字迹,像是个小孩子在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并不像是真的,”我给段真泼了一盆冷水,“而且,那个什么……鬼铃兰,什么……变态什么的,这都是什么东西?闻所未闻。”

“这本书的来历我们得找阴娘问一问。”段真说。

“哦对,阴娘去哪儿了?”

“她去采买食材和衣物。”段真说。

我奇怪道:“他们用人民币吗?”

“嗯?”段真显然没有意料我会问这个问题。

“镇子就这么大,一天下来采买的钱可能都会流经每个人的手。”

“你的质疑很有道理,我问过阴娘,他们是以物换物的交易,有点像……原始社会。”

“以物换物的话,阴娘要用什么去换呢?她家没有田地,也就是说,她至少不卖菜;她也不纺织,现在要封路了客栈也没有旅客生意。”

“或许是用老物件换?我也不清楚,这是个好问题,但或许有些私人了。即使我们去问她,她也没有义务跟我们说。”

这时,敲了敲客栈的门,我和段真向门口望去,是黄子佩。

“咦?段真醒了?”黄子佩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陶瓷罐子,跨过门槛,将罐子放在客栈里的木桌上,打开了盖子,一股热气腾出:“我来给你们送鱼汤。我看海辰喝了,有奇效嘿,眼睛不红了,段真也快喝。”

“好香啊,孙迟这么好手艺?”我问。

“嗐,他干了什么,一直在照顾海辰。汤都是宋老七做的,”黄子佩去厨房找来碗勺,开始舀汤,“你别说,这汤嘿,有奇效,海辰喝了没两口,眼睛真就不红了。不过他还是很疲劳,估计晚上能好全喽。”

段真接过黄子佩递来的那碗汤,吹了吹升腾的热气,慢慢地饮尽。

“感觉怎么样?”我和黄子佩一直盯着段真的眼睛。

段真放下碗,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黄子佩:“没有感觉。”

“为什么你的眼睛还是红的,”黄子佩若有所思,“难道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这药效有延时?”

段真将那个“偏方本”拿出来,递给黄子佩:“正好你也在,不是说研究西域吗,你看看这个能认出是什么吗?”

“这……”黄子佩接过“偏方本”,推了推眼镜,皱着眉头仔仔细细地辨认着字迹:“这些植物……”

“这上面记录了很多可以入药的动植物和菌类,但是对于七星草和铁背鱼却没有备注。”

黄子佩疑惑地摇摇头:“我对中药是有一些了解,但这本书上的植物的名称……闻所未闻。况且,这些字也太难辨认了,有时像孩子的字,有时像大人的字,这,这本书你们从哪儿找的?”

“厕所。”

“厕所?”黄子佩惊讶地将本子放在了凳子上,“那放回去吧,怪不得呢,厕所读物不都是天马行空的……”

“宋老七在家吗?”段真问。

“在,你要过去吗?”黄子佩问。

“嗯,找他问问。”段真拿起本子。

“可不兴问啊,老七是个哑巴!你,你要他怎么回答你啊?”

我好奇道:“那你们平日里怎么跟他交流?”

“老七是哑巴,又不聋,”黄子佩说,“我们要出门就招呼一声,平日里哪有那么多对话。”

“大不了用手势。”段真撂下一句,两腿一迈,已经进了老七酒家。

(二)不是中毒

我紧跟着段真进入斜对门的老七酒家,段真掀开通向后院的门帘,见一个没有关门的房间有动静,看陈设像是厨房,便径直而入。只见一个身影佝偻的老汉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背对我们,正在用炉火煮着一个汤锅,不断用扇子掌握着火候。黄子佩从我们身后哼哧哼哧疾步走来,对那老汉说:

“老七,这是住在阴娘家的俩姑娘,跟我一样是从外面来的,她们有事问你。”

我和段真跟宋老七问好。老汉转身看了看黄子佩,又瞧了瞧我和段真。那老汉约莫有七十岁,头发灰白,浓密的灰胡子打着卷布满下巴。他将扇子放在一旁,站了起来。他个子不矮,看样子要是不驼背能有个一米八五。他举止很怪异地冲段真走了两步,似乎在仔细打量段真。我和段真本能地后退了一小步,但他却又往前走了一步,这下段真有些不适了,转头看向黄子佩,眼神是在问“他这是做什么?”。

黄子佩收到了段真的信号,拦在了段真跟宋老七中间,对宋老七说:“老七啊,段真可能也是中了七星草的毒,我刚把你炖的鱼汤给她送去喝了,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

这时,宋老七竟然一把捉住了段真的手腕,段真本能性地反击,宋老七往后趔趄几步,竟打翻了炉火上的汤锅,随着一声闷响,冒着热气的汁水被泼了一地。

“老七!”黄子佩连忙扶住宋老七,转身取来抹布帮他擦拭身上的汤汁。

“段真你没事吧!”我急忙拉着段真连退几步。

段真不说话,但是眉头已经锁紧。

“宋老七你这是做什么?”我冲对面质问。

老七仍然盯着段真。他是哑巴当然不会用语言回答,但是看起来大气不喘,无比镇定。

“段真,你也没必要推人啊,”黄子佩斥责道,“老七那么大岁数要是给你推出个好歹?而且他煮的那是铁背鱼汤啊,海辰现在还没痊愈,现在打翻了,谁再给你下地去捉鱼啊?”

这时宋老七拍了拍黄子佩的胳膊示意他不要再说,跨过地上的汤汁慢慢走出了厨房,黄子佩瞪了段真一眼,紧随其后。

宋老七和黄子佩来到大堂的木桌边,宋老七拿出一叠草纸和一支外壳已经颜料斑驳的钢笔,示意我和段真坐下。他快速地在纸上写了一行字,递给我和段真看。

“你中的不是毒,是蛊。”

我与段真大为震惊。

段真问:“您是说,我身上这症状与韩海辰不一样,所以不能用铁背鱼来治?”

宋老七点点头,目光仍盯着段真。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您的意思是,您是通过我眼睛的症状来判断我中的是蛊的?”

宋老七点头,接着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当地叫它‘影子蛊’,中蛊者有类似流感的症状,但是吃寻常药物并不会好转,中毒者眼睛发红、脉搏快且强烈。”

段真反应过来:“所以您方才在厨房是为了探我脉搏?”

宋老七点头。

“刚刚真抱歉,我不该那样反应过激,”段真道,“那么您知道这种蛊的解法吗?”

宋老七叹了口气,下巴上的胡须颤了颤。他摇了摇头。

“那您是怎么知道这种蛊的?”段真追问,“您确定这是蛊吗?”

“我刚来这里时中过这种蛊。”宋老七写道。见我和段真无比惊讶,又有许多问题,宋老七示意我们稍等,他自己掀开帘子进了后院。

“这不是在难为老实人吗,”黄子佩眯着眼看着我和段真,“你俩的问题太多了,人家来不及写。”

“如果真能问出点什么,或许真有办法能出去,”段真若有所思,“为什么我和韩海辰中的还是不一样的毒,真奇怪,这几天你们到底去过什么地方?”

“我和孙迟都是在客栈里等海辰,海辰这两天是在跟踪那个胡杨林广场上的蒙面女子,但不知为什么跟到了鬼窟,”黄子佩问:“你俩呢?都去过什么奇怪的地方?”

“嚯,我俩一路上去的都是奇怪的地方,”段真看看我,又看向黄子佩,“奇怪的是,客卿似乎并没有奇怪的症状出现。”

“或许她中了呢?”黄子佩神秘兮兮道,“只是症状不明显,或者是还没有爆发出来?”

“我呸!”我气道,“在沙漠里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还希望我出事不成?”

“我只是提出一种猜想,让你也得注意。”黄子佩垮起了脸。

“客卿,他说的不无道理,”段真看向我,“这几天我们一直在一起,但却只有我出了问题。如果你有任何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我点了点头。

段真问黄子佩:“你刚刚说,这几天你跟孙迟一直没出过村子,只是韩海辰在追查那个神秘女子的行踪并跟到了村外?”

黄子佩说:“是啊,我在看专著,孙迟在捣鼓他的仪器。”

“你们三个不是一直都一起行动的吗?怎么会让韩海辰只身赴险?”段真问。

“追查神秘女子这事怎么好全军出动,况且只是跟踪,看她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而已,”黄子佩说,“况且镇上所有人都见过我们仨的面孔,突然有一天,啪!三个人都不见了,这不打草惊蛇吗。”

“为什么那女的这么吸引你们?”段真问。

“据这里的村民说,是‘圣女’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资,我们好奇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圣女’究竟是怎么与外界联系的,或许对我们出去有帮助。”

“这圣女的职能是活菩萨?”我问。

“物资包括哪些?”段真问。

“没有细问,应该就是食物、生活用品、药品之类的。”

“对,很奇怪,”段真说,“她是从哪里搞来这些的,而且你说药品,她的确会治病?这里的人原来是找她治病。然而她却如此神秘,基本上见不到人,这怎么让病人及时找到她?”

“我们也问过,村民说有需要她就会自己出现,”黄子佩说,“再问他们就不知道了。”

“什么?”我惊道,“难道她能够占卜病弱和生死?”

“这太玄乎了,但无论如何这只是村民的一面之词,”段真说,“要是世界上真有这种人,那我们可真要去见一见。”

这时,宋老七拿着一本用牛皮包裹着的本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翻到了一页,示意我和段真去翻看。

段真轻轻地拿过本子,那里面夹着一些报纸碎页和泛黄、缺口的黑白照片,段真小心翼翼地翻看。黄子佩坐到了我们这边,扶了扶眼镜,跟我们一起被这本老旧的、记载着一段尘封往事的记事簿吸引。

(三)尘封的日记

1965年1月12日

我跟国家组织的调查队来这里研究沙漠盐碱矿质,驻扎在敦煌以北三百公里的婆罗村,这是个原始村落,人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但却很友好。

“原来您是六十年代国家派来甘西的调查队成员,” 黄子佩感叹道,“这么长时间了,我终于见到了新中国第一批西域开拓前辈。”

1965年1月15日

这里气候严寒干燥,风刮得人吸不了气,一起风到处都是沙砾。洗衣的时候总觉乏力。

1965年1月16日

头有些许发烫,应是感冒了。太冷了。随行的几位同志也不太舒服。

1965年1月17日

头晕,乏力,张同志说我眼睛越来越红了,同行的十六名同志只有他一个没事。这里没有医生,我们只能喝姜汤。好冷。

“这连续几天的病症与你的很像,段真,”我对段真说,“你看这儿,头发烫、头晕、乏力、眼发红,这基本就是你现在的情况。”

段真点了点头,说了句“没错”,继续往下看。

1965年1月20日

小张说我眼睛红得要滴血。这几天幸亏有他照顾。

1965年1月23日

这里的一位叫阿吉的姑娘治好了我和其他同志的病,她汉话不好,但总会讲一点。她讲我中了一种叫“影子蛊”的蛊毒,这种蛊是从很早传下来的,是为了区分族内外人。一旦外人进了村子就会感染上。但她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感染上的,她说解药的名字用的是当地话,音是“马吉儿多”,她给我看药渣,我们这没有同志熟悉药学,只觉得味道很冲。虽说这种手段也是为了保护族人,但却很阴毒。

“影子蛊?”黄子佩思索到,“西域倒真是有几种蛊毒,但是这种叫‘影子蛊’的,倒还真没听说过。”

“日记中说了,是很早传下来的,族里为了区分族内外人,”段真道,“所以应该是族人对这种蛊有耐用,但是外人却易感。这样阐述,听起来就像是现代的病毒,可能古代人们不知道病毒,又觉得跟毒症不同,便把它归类为蛊了。”

“可惜因为语言文字不通,老七当年也没能想那位姑娘问出解法。”我看向宋老七,宋老七摇摇头。

1965年8月24日

太遗憾了!太遗憾了!那场沙漠风暴掩埋了那个村落,婆罗村没了!虽然派了救援队,但一无所获!

段真惊讶道:“婆罗村没了?那我们现在在哪里?”

宋老七摇摇头,拿过记事簿。这本记事簿并不是每日都有记录,宋老七将本子往后翻了几页,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

1966年10月1日

项目组在离那座村落五十公里处建立了这个村落,纪念被沙暴掩埋的婆罗村。这个村落也被成为“婆罗村”,但却没有一个从婆罗村来的人,都是驻留的调查队人员和附近城镇为免受迫害而潜逃来的居民。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一般隔绝了所有斗争,我想我会在这里找到我的安宁。真想念那个老村子,那里的人可真好,特别是那位为我救命的姑娘,不知道她是否还在人世,祝福她吧。

“所以,这里并不是原有的婆罗村,而是六十年代新建的。”段真看向宋老七,他点了点头。

黄子佩等不及多往后翻了几页,一目十行却总结出了关键信息:“后来由于国家政策,这里变成了旅游地,这里的广场、客栈、餐馆,都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由于沙漠风暴,这片区域在每年的3月到5月会封起来不再迎客,每户人家都备好物资不再出门?”

宋老七又点了点头,他用手指着门口,双手左右挥舞着,模拟着风的动态,又将双手一合,表示关闭。

“您是说,现在风暴要如期来了,很快店面就会关闭?”

宋老七点点头。

段真悄悄靠近我,在我耳边说:“我们的调查,要加快速度了。”

“先得把你的病治好,我们首先要去找那位‘圣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