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媚嫔。
跪过来。
缚开,让爸爸好好看看媚嫔的手腕疼了没有。
缕 兰:爸爸。
不疼。
媚嫔高兴。
媚嫔任由爸爸。
爸爸喜欢媚嫔就高兴。
现在女人多好。随性,能放开。
桃花源:是呀,现代社会,女人、人,能够放开、张扬,人性得到充分的呵护。
这是古代皇权时代的女人没法想象的。
缕 兰:又想起悲惨的卫子夫了。
桃花源:是呀。
巫蛊之祸的卫子夫,是极其悲惨的。
武帝晚年,征和元年,震惊朝野,前后几十万人受到牵连,开始就数万人被诛,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相继自杀,皇子、皇孙多人遇害的巫蛊之祸爆发。
巫蛊之祸的起因版本很多。
一说巫蛊之祸是武帝为防止太子即位后外戚卫氏家族干政,针对皇后卫子夫及其家族精心谋划、布署的灭族大案。
至少,也是有目的的纵容下肆意牵连扩散的。
只是太子起兵、自杀一节超出了剧本。
此时,武帝已入晚年,外戚家族卫氏权势日盛。
是役,阳石公主(一说是卫子夫女儿)和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卫青家被抄家。
女儿卫长公主之子被害。
卫子夫姐夫丞相公孙贺、外甥公孙敬声死狱中,满门抄斩。
太子刘据自杀。
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遇害,幸存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刘询(又称刘病已,后为汉宣帝)。
太子一家几乎被灭门。
儿孙死亡的消息传到宫中,卫子夫自杀。
缕 兰:确实悲惨。
爸爸。
桃花源:武帝宠爱卫子夫,除了她善解人意,还有就是她出身低微,故卫子夫为人低调,美丽温婉。
子夫在宫中生活49年,任皇后38年,恭谨克己,
而且后来武帝宠幸别的女子,卫子夫也保持恭顺贤良,兢兢业业打理着偌大的后宫,从未干涉朝政。
可是武帝怎么就不能容忍她了呢。
这就是皇权、君主**的残酷。
后元二年,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
子幼母壮,立子杀母。此前,处死了刘弗陵母亲钩弋夫人。
缕 兰:帝王家。
桃花源:秦二世胡亥,更加残暴。
始皇的子女,几乎被胡亥杀光。
据记载,一共杀死了33位,对皇位没有威胁的姐妹,也没有放过,并且处死的手段极其残忍。
据说他的10个姐妹,都是在野外全部肢解而死。
始皇后宫的妃子有一万多,但有子嗣的女人很少,没有子女的妃子全部殉葬。
黄老道家致力于以“无为而治”有限、规范君权;
董仲舒、董胡儒学寄望于由“天人感应”、借用“天”来戒惧皇帝,使之自敛。
这都不能从根本上规范君主的权力、施政,特别是交接以及纠偏。
君权层面,一直是君主**、中央集权最大的不确定性,最大的隐患。
强秦的二世而亡,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缕 兰:嗯。
桃花源:说到了这里,
就再细细说说**集权内蕴着自身无法化解的内在悖论吧。
缕 兰:嗯。
桃花源:**集权内蕴着自身无法化解的内在悖论:
压制个体性,就会失去活力,窒碍发展;
强盛国家,就要发展,个体性就会释放,就会扩张,就要消耗红利。
这种悖论还包括:**集权为防止权力旁落,官僚擅权,土地兼并,及打击豪强、地方势力,只能尽可能集权,特别是到了朝代后期;
而越集权越窒息,同时集权本身更带来权力**;
且越是到了朝代后期,集权越困难,集权的阻力越大。
个体性存在条件下的**社会的主体形态是自耕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其演变趋势、演变形态是,
不断分化为地主、雇主(作坊、商贾)及其“士”与佃农、雇员及流民两大社会阶层。
地主、雇主和佃农、雇员及流民体现着社会的基本面貌。
地主、雇主、豪强是社会成长力量的主要体现;
它与**皇权的冲突、对抗导向着个体性存在条件下的**社会的基本演化、演进走向。
这是社会演进的主线,明线。
地主、雇主与佃农、雇员及流民两大社会阶层不断的分化及其存在形式是社会的基础特征。
这两大社会阶层及其分化是不断深入、不断加剧的,
这种分化以自我循环体、依存共存于一体的形式不断滚动、演进。
缕 兰:剖析得很清晰。
很深刻。
很到位。
也很新颖,很独到。
很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爸爸。
桃花源:**社会的周期性形式,体现为社会主体形态根本性的中断及轮回。
主要是底层民众的抗争,
特别是流民面对生存危机时颠覆性、全社会性的农民大起义,全社会性的暴力、军事颠覆及外族的倾覆,
表现为周期性的大动荡、大破坏、大分裂、大瓦解、大崩溃。
个体性存在的**社会,地主、雇主、豪强是社会成长力量的主要体现,
它的不断膨胀会影响、冲击到**权威,
它的不断扩张会摧伤着自耕农而致破产。
个体性存在条件下的**社会的延续周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主、雇主与佃农、雇员及流民两大社会阶层不断的分化、分化形式及其存在形式。
缕 兰:石破天惊!
第一次聆听到这样的真知灼见。
爸爸。
桃花源:**帝国对任其发展会影响到**权威的地主、作坊、商贾、地方豪强、割据势力,
是打压和控制;
对“士”是利用和管控;
对自耕农是防止他们破产并禁锢。
在这里,
过分打压他们社会就会失去活力;
放松控制就会不断发展、膨胀。
在这里还有地主和自耕农土地兼并与破产的矛盾。
缕 兰:嗯。
桃花源:具体来说,
其一,个体性及其不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本身具有扩张的内在张力。
其二,社会的控制总会有盲区;
还有,社会在实际运行时,日积月累,个体性及其新的社会阶层便总慢慢蔓延起来,并基于一系列意外的和偶然的变故使控制出现漏洞和懈怠,从而得以进一步扩张;
虽然期间会有反复,不断扩张是总的趋势。
这种扩张会呈加速度趋势,并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呈现失控状态,
这时扩张趋势便很难再加以制止,除非又有新的意外变故。
**集权内蕴的自身无法免疫的四大顽疾都呈现这种趋势。
其三,当社会经过大乱后,个体性及其新的阶层的程度很低,如汉初。
这时为他们的扩张腾出了空间,这是**皇权容忍朝代初期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社会原因。
真正的问题是:
在休养生息,不断发展,造就繁荣的盛世过程中,冲击**皇权的社会因子、能量在同时不断积累。
休养生息,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动荡能量的过程,这是**集权内蕴的自身无法化解的内在悖论。
这就决定了每个**王朝的红利、红利空间是有极限的,
造就繁荣的盛世过程同时就是消耗红利,积累动荡能量,相应地走向极限的过程。
缕 兰:精辟!
爸爸。
桃花源:纵观**帝国演进史,
社会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新的豪强世族势力的增长不断弱化,**社会的禁锢和**程度则是越来越强化。
到唐朝,豪强世族的势力,比汉晋弱化很多。
到明清,豪强世族对**皇权几乎没有多少威胁了。
这时**帝国的困顿,主要体现为**帝国的皇权、官僚及暴力本质的军队、军权等自身的顽疾、腐朽、败坏,
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兼并,自耕农破产。
由于社会控制能力的提高,中央集权**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
对社会底层的管控和禁锢进一步强化,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同时也压制了社会的活力;
豪强世族等各类离心**集权的社会势力都受到严格的管控和禁锢,这些社会势力极其弱化无从发展起来。
这时**社会作为社会主体形态根本性的中断及轮回、重建的周期性形式,
只能是底层民众的抗争特别是流民面对生存危机时颠覆性、全社会性的农民大起义,全社会性的暴力、军事颠覆和外族的倾覆,
表现为全社会性的大动荡、大破坏、大分裂、大瓦解、大崩溃。
特别是由于豪强世族势力的不断弱化,发生动荡时社会的承接、缓冲能力弱,又由于**控制能力的强化,动荡能量的积累更强、更大,
这时社会大动荡的周期短,可强度、烈度大, 这时的大动荡不再是长期分裂的形式,如三国两晋南北朝,
而只能是直接的倾覆。
由于豪强世族等各类离心**集权的社会势力都受到严格的管控和禁锢,
这些社会势力极其弱化无从发展起来,
**社会这时这种社会主体形态根本性的中断,只能是凭藉暴力、军事,只能诉诸武力,诉诸纯粹的激烈的暴力革命,
由此武力、暴力特征只能也必然带入它之后的重建、轮回,
由此重建起来的必然是暴力性质的新的暴力**集权模式。
由此**帝国后期陷入了自身无法摆脱的自我闭合的暴力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