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东南的地脉暴动,如巨石坠入静潭,涟漪千层。
然这滔天之势在皇权意志下,竟被强行压制,不过旬日,水面已重归镜平。
官家邸报只轻描淡写地书了句"前朝遗构年久失修,致地气泄溢",又道女帝陛下与神殿大祭司及时出手,化险为夷。至于那位引发天地异象的"全域青晶契主"陈谷雨,则被推至台前,成了京中舆论新贵。
赞誉与质疑,好奇与审视,如千丝万缕,缠绕周身。
在这暗流涌动间,天工学院开学的日子,如期而至。
学院坐落京城西郊,依山傍水,亭台楼阁隐于苍松翠柏之间,飞檐斗拱错落,既有恢弘气象,又不失清雅风骨。
今日学院门前车马盈门,来自大周各地的学子经过层层遴选,或矜持或雀跃,在家仆簇拥下踏入这方学术圣地。
陈谷雨一行来得不早不晚。
她依旧身着那件半旧青衫,并未因获封"全域认可"而更改装束,唯眉宇间沉淀着往日未见的凝练。神殿配给青晶长老的卫队留在了承平坊栖梧苑——那是神殿赐予契主的宅邸,如今住着她的老师李素心、谢氏分支族人,以及谢晚舟的幼弟念安。
随行只带了书童谢桐并两名贴身侍卫。
正当她要踏入那扇朱漆大门时,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唤:
"谷雨——!"
陈谷雨身形微滞,蓦然回首。
只见人群外,风尘仆仆的三姑婆正用力挥着手。
身旁立着一位身着棉布长衫的青年,不是谢晚舟又是哪个?
数年不见,他清减了许多,面容却更显坚毅。
那双眸子依旧清澈如初,此刻正定定地望着她,千言万语凝在眼底——思念、忧惧、关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久别重逢的释然。
陈谷雨只觉得心口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
连日来的紧绷竟在这一刻冰消雪融。
她几乎要迈步迎上去。
然而脚步将动未动之际,数道若有实质的目光已从门房、街角等处扫来。那是女帝的耳目。陛下允她入学,破格收录谢晚舟,这份"恩典"的背后,是无处不在的监视。
陈谷雨生生收住脚步,只立在原地,朝着三姑婆与谢晚舟的方向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目光流转间,已传递了千言万语:"我无恙,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谢晚舟何等聪慧,立时感知到那无形的桎梏。
眼底的波澜迅速平复,他垂眸深吸一气,再抬眼时已恢复了平素的温润沉静,唯有袖中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了心底的悸动。
他朝着陈谷雨轻轻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姑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活了大半辈子的她立即明白了什么,脸上的激动化作带着心疼的无奈,只低声念叨:"都好,都好,见着面就好。"
陈谷雨偏首对身侧书童低语:"谢桐,你先送三姑婆回栖梧苑安置。素心师傅与念安都在那儿,告诉她们一切安好,不必挂怀。"
"是,契主。"谢桐恭敬行礼,朝三姑婆走去。
这时学院内走出几位身着青色学袍的执事,引导新生按学部列队,办理入学事宜。
人群开始流动,推着陈谷雨与谢晚舟朝不同方向行去。
恰在此时,陈谷雨瞥见不远处立着个熟悉的身影——苏沐阳带着侍从阿明静候一旁。
她心念电转,趁着人流涌动的间隙快步走到谢晚舟身侧,低声道:
"晚舟,那位是苏沐阳苏公子,我在京中结识的友人,将入医部修习。你二人在这女子居多的学苑中皆为少数,不妨相互照应。"
又转向她走近的苏沐阳:"苏公子,这是我家夫郎谢晚舟,将入农部求学。"
谢晚舟与苏沐阳相视一笑,彼此拱手见礼。
在这满园钗裙之间,两位年轻公子的相遇,自然生出几分惺惺相惜。
"幸会,谢兄。"
"幸会,苏兄。"
见二人已相识,陈谷雨心下稍安。
此时执事催促声又起,她只得与二人匆匆别过,朝着地脉科的方向行去。
交错而过的瞬间,衣袂相触,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万事……小心。"
谢晚舟的声音轻若蚊蚋,却清晰地落入陈谷雨耳中。他目视前方,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语。
"你也是。"陈谷雨的回应同样轻缓,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安心求学。一切有我。"
再无多言。
在周遭喧嚣与人流裹挟下,三人如被浪潮推开的小舟,各赴前程——陈谷雨前往学院深处那象征神秘与力量的地脉科;谢晚舟与苏沐阳则向着男部院落行去。
三姑婆在谢桐陪伴下,回头望着那几个年轻人克制而隐忍的背影,忍不住抬手拭了拭眼角,喃喃道:"这京城...唉..."
谢晚舟与苏沐阳并肩走在青石小径上。
苏沐阳信手折了支垂柳,在指尖转了个圈,笑吟吟地看向谢晚舟:"谢兄可知,咱们天工学院为何选址于此?"
见他摇头,苏沐阳将柳枝轻轻一点他鼻尖:"古语有云'凤非梧桐不栖'。传说初代院长立院时曾言,此地乃凤脉所钟,只收能让凤凰回眸的英才!"
不待谢晚舟反应,他便兴致勃勃地继续道:"当年创立凤鸣阁的初代阁主妇夫,便是学院最早的学生。那时全院仅有七人,史册尊称'天宫七凤',也正是如今七大学部的雏形。"
"原来如此。"谢晚舟恍然。
三人行至溪边,阿明俯身掬水,接口道:"可惜时移世易。如今真正的神殿凤鸣阁人丁单薄,许多契主觉醒后便疏于精进。"
苏沐阳闻言,神色微黯,随手抛了颗石子入水:"是啊。便如医道,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她们感应到地脉后便固步自封,哪像我们——"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针身缠枝莲纹精巧绝伦,"这银针须经九九八十一遭淬炼。上月我研制的新式灸具,将传统灸法与地晶石相结合,疗效倍增,更能清心宁神。"
"苏兄果然医术精湛!"谢晚舟由衷赞道,眼中闪着钦佩的光。
"谢兄过奖。"苏沐阳笑着摆手,"医理与农学本就相通,日后定要多多切磋。"
日头渐西,远山叠翠间隐现飞檐斗拱。
苏沐阳指着那片建筑:"那便是天工学院的学舍了。男弟子居青梧院,着月白长衫;女弟子住紫竹苑,披绛紫深衣。"
阿明忽然转身,衣袂翩飞:"最要紧的是——学院后山的凤凰花每年只开一季。若有人能在花开时让最高处那朵并蒂绽放,便是得了凤凰认可,可实现一个心愿!"
谢晚舟望着暮色中渐清晰的楼阁,但见百鸟归林,绕梁而飞,果真应了"天宫"之名。他悄悄握紧怀中那本边角磨损的旧册——上面还留着她幼时歪歪扭扭写下的他的名字。
在这陌生而充满审视的环境里,这是最真切的慰藉。
阿明似有所觉,轻抚他肩头:"谢公子不必忧心,明日入学试不过是走个过场。您既得陛下与陈长老举荐,必是才华出众之辈。"说着变戏法似的掏出个油纸包,"尝尝,这是我府上苏婆婆亲手制的桂花定胜糕,吃了保准明日旗开得胜。"
晚风送来清越鸾铃,三人踏着满阶落英,身影渐渐融入那片凤栖之地。
另一厢,地脉科玄机阁作为神殿凤鸣阁内阁,已为陈谷雨安排妥当。
与想象中不同,地脉科学子不过二十余人,皆为女子,个个气度不凡,眼神中带着或多或少的傲气与审视。她们或出身神殿祭司世家,或来自传承悠久的隐世地脉宗门,陈谷雨这个"半路出家"却声名鹊起的"全域青晶契主"置身其间,反倒显得格外突兀。
负责接待的是位面容古板、目光如电的中年女讲师,姓赵。
她一丝不苟地验过陈谷雨的契主令牌与入学文书,视线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公事公办道:"陈长老居所安排在'听涛苑'甲字三号。这是课程玉简、学袍与规训册,三日后辰时初刻,于此地集合开课。学院之内,严禁私斗,不得擅闯禁地,违者严惩不贷。"
"谢先生指点。"陈谷雨双手接过,神色平静。
赵先生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地脉玄奥,纵为契主亦需静心参悟,望您好自为之,莫负...陛下厚望。"
陈谷雨眸光微动,颔首称是。
而在农部百谷堂,谢晚舟的到来引起了些许波澜。
他温润的气质与清俊的容貌在农部学子中颇为出挑,加之是破例收录的男弟子,更由陛下与新晋"全域青晶契主"联名举荐,想不引人注目也难。
负责农部的是一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老夫人,人称禾先生。
她笑着对谢晚舟道:"谢晚舟?陈长老举荐信中盛赞你于农棉、天时观测颇有见地。我农部最重实务,盼你在此能学以致用,莫要拘泥陈规。"
"学生定当勤勉修习,不负先生与举荐人之望。"谢晚舟恭敬长揖。
领取物品,分配住处。
谢晚舟的学舍在农部院落僻静处,是个清雅的单间。
他放下简朴的行装,行至窗边,推窗可见远处地脉科依山而建的层层飞檐。
距离遥远,人影渺茫。但他知道,她就在那片飞檐之下。
听涛苑,甲字一号房。
陈谷雨临窗而立,同样遥望着农部方向。学院内有阵法限制,晶识无法随意延伸,她感知不到他的具体气息,但那个方向,足以令她心安。
案上是崭新的学袍与玉简,窗外是陌生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学府深苑。
女帝的注视、神殿的审视、同窗的质疑......前路艰险,需步步为营。
但此刻,想到晚舟与苏沐阳在这座学院中可相互扶持,想到栖梧苑中有素心师傅照料着小念安,想到她们都在同一片苍穹下安然度日,陈谷雨的心中便升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她轻轻握住那枚象征着"全域认可"的青晶长老令,目光穿越窗棂,望向无垠天际。
暮色四合,天工学院的灯火次第亮起——
宛若星河倾落,静静照亮这片孕育着未来与希望的深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