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愿隔世 > 第7章 这不是退婚,是悔婚。

如愿隔世 第7章 这不是退婚,是悔婚。

作者:鲷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20:07:41 来源:文学城

崔氏气手中团扇几乎握不住,指尖泛白,正欲发作,身旁老妈妈却悄然上前,按住她手腕,极轻摇头,低声劝道。

“大娘子莫要被他们带偏了去。”

她这才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将怒意压下,嘴角扯出一抹冷冷笑意,缓缓开口。

“怎么?你们柳家今日不是来谈退婚之事,倒是来撇清关系,反咬一口的?好啊,你们既是要鱼死网破,那我也奉陪到底!此事若传出去,我倒要看看大家伙到底是信谁?”

语罢,她团扇一甩,扇面“啪”的一声跌落在地发出轻响。

柳倾阮却依旧端立如初,神色未变,她缓缓抬眸,目光如水平静:“我们自是和和气气来谈退婚之事的,可谈,也得有谈的规矩,也是要当事人坐下来好好理论才是。”

“我家姐姐尚且坐在这呢,怎不见你家二公子?正好,把他叫出来也当面同我对质一番…”

说到儿子,崔氏下意识眼神闪躲:“他…他惹了风寒,不便见人。”

柳倾阮见状,轻笑出声,“梁二公子究竟惹没惹风寒,此刻在哪?又在做什么?崔大娘子自是比我们要清楚的,既是心知肚明,那我也就不多说了。”

堂中几人皆朝她看去,柳家母女自是茫然,可崔氏脸色却是由青转白,她知晓柳倾阮点的是何事,只是未曾想此事竟败露,还被一毛头姑娘给唬住了。

柳倾阮微微一笑:“婚事讲究门当户对,若梁家本就不愿结亲,直说便是,可借我之口,污我柳家清白,坏我柳家名声,将退婚之责推于我姐姐头上……未免,太狠了些。”

说罢她缓缓敛袖,福了一礼:“大娘子既说有什么便说,那我说完了。”

“至于眼下该如何处理此事,您应当有所定论了。”

崔氏的脸白得吓人,却再也说不出一字。

马车缓缓启动,轱辘声碾过长街,柳如茵坐在靠窗边,望着梁府朱门渐远,心下仍是为着方才那一幕震惊。

她这四妹妹向来不学无术,曾把来教书的私塾先生气走了好几次,成日也不喜念著书,只喜爱看话本。可如今竟是这般条理清晰,能言善道,令人找不出错处,还把退婚这儿事办的如此妥帖,堵的梁家无话可说。

柳倾阮这般为她出头,柳如茵心下道不明的感动,就好似回到了她们幼时,那时她便时常被柳倾阮护在身后,更甚她的命,也是柳倾阮救的。

所以既便她后来做过多少错事,柳如茵都不放在心上,因为她总觉着那不是柳倾阮。

但如今,从前的柳倾阮又好似回来了,她只感到莫名之安心。

“妤儿,你方才在梁府说的究竟是何意,母亲怎一个字也没听懂。”

江映蓉话落,柳如茵探了头,也想听听那究竟是何意。

柳倾阮靠在椅背上,柔声开口,“母亲,我昨夜便派人查了梁家近日往来的宾客和梁二公子的行踪,这才发觉早在半月前,梁二公子便频频出入南巷的钱府。”

“而后又遣人去打听了一番,这钱府,通的是京城礼部侍郎府家的道。”

梁家在京的亲戚就任太仆寺少卿,掌管车马仪仗,虽非一品二品,却也是正四品上的实权官员,平日里常出入宫禁,与京中各大府往来密切,与礼部侍郎素来交好。

而那侍郎大人,正是新近得宠的东宫讲读官,官家亲信,梁家若想更进一步,这门亲,自然比和柳家这样的小门户来的好。

她顿了顿:“他们梁家无非是觉着,有了更好的选择,于是便想将这退婚之责,尽数推到我们家身上,这也怪我从前品行不端,辱了柳家门风,不然他们也不会想出这法子…”

“方才崔大娘子不阻止我说话,便是觉着我还同从前一般会说些火上浇油的话,对他们有利,这才由着我说,好叫外人更确信是柳家之过,而非他们梁家悔婚。”

“说到底他们不是不要这门亲,而是想换一门更贵的。”

前世柳倾阮在春阁时时常也会招待些高门大户的公子哥们,这些事儿耳濡目染,如今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欺人太甚!”

江映蓉眼中怒火翻涌,声音陡然拔高:“他们梁家这哪是要退婚,分明就是悔婚!这是想踩着我柳家和儿女们的名声去攀富贵!”

“掉头!我要回去梁家,再好好和他们理论一番!”

她说着便要起身,柳如茵见状吓得赶忙伸手将她拉住。

“母亲莫要动怒,方才在殿上,妤妹妹并未将事情挑明,为的是叫两家都好做人。既是未挑明了,那梁家若还有半分良知,自会三思。他们也有错,想来也是不愿将私事闹得满城风雨,叫旁人看了笑话,他们自己也下了面子。”

“姐姐说的是。”柳倾阮轻轻扶住江映蓉的手臂。

“今日我们来,本就不是为了结仇怨,此事若真闹大了,咱们反倒落了下乘,不如……就此作罢,让梁家知道我们手中也有把柄,他们自是得掂量轻重,两家平和了,有些谣言不攻也会破。”

江映蓉胸膛起伏,眼中仍含怒火,终是长叹一声,“罢了,此事解决了也好,什么梁家,我们还瞧不上呢!你们姐妹二人的婚事日后我定要好好绸缪才是。”

随即她眸光柔和的看向柳倾阮,欣慰道:“妤儿如今竟是真长大了,懂得护着姐姐了……母亲很高兴。”

柳倾阮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轻笑着:“母亲女儿是真长大了。”

从今以后,那个骄横跋扈的柳倾阮不会再出现了……

暮色渐合,青石长街被斜阳镀上一层薄金、马车轱辘声渐歇,车帘轻掀。

“妤儿。”

柳倾阮正要踏进府,便听见柳如茵唤她,故而驻足。

“今日之事真是多谢你了,若非你从中周旋,此事断不会如此顺遂。”

柳倾阮闻言,眉眼弯弯上前一步,轻轻挽住她的手:“姐姐莫要再说谢字了,此事本就是我的错。从前我年少无知,任性妄为,做了许多蠢事,伤了你的心,如今想来,几日前落水,阎王老爷不收我,想来是嫌我罪过未赎,特意留我在这世间,从头做人呢。”

“往后若有谁敢欺你,我便同你一起怼他们,两个臭皮匠,虽说未必臭死诸葛亮,可把那些小人熏得掩鼻逃窜,倒也是绰绰有余。”

柳如茵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眼尾微红,似有薄雾氤氲,“你如今是真长大了,日后若是无聊,便来我院寻我。”

可又忽而想起柳倾阮本不喜自己去寻她,也不喜来她院子的,生怕她生气,柳如茵又赶忙道。

“我只是随口一说,你不必放在心……”

她话还未讲完,就听柳倾阮打断:“那便太好了,姐姐也是呢,若是闲来无事也可来寻我。”

话落,柳倾阮心底莫名涌上一种难言的熟悉感,方才那话怎会如此似曾相识,好像曾经也说过一般。

不过也只片刻她便释然,这定是曾经柳倾阮脑中存在的记忆。

怎会与她有关……

夜色如墨,悄然浸染城中的飞檐翘角,万籁渐歇,唯有更鼓声远远传来,三更天的梆子敲得人心微颤。

翡月居内,青瓷莲花灯静静燃着,烛火摇曳,将柳倾阮的身影投在素白的纱帐上,纤细而静谧。

她端坐书案前,一袭月白中衣,外罩素色褙子,案上铺着澄心堂纸,她执笔悬腕,正临着王右军的《兰亭序》。

“冬儿。”

她忽而轻声开口,“可打探到……他的消息了?”

冬儿正立在门边整理熏笼,闻言连忙上前,低声回道:“姑娘,奴婢正想您说这事儿呢。”

“听茶水楼的那些听客们闲聊,说是……小侯爷生了好大一场病,高烧不退,连太医院的孙太医亲自去了都说他脉象微弱,恐难回天,药都换了三副,皆没见起色。”

啪——

一滴墨,猝不及防地从笔尖坠落,在雪白的宣纸上迅速晕开,柳倾阮的手微微一颤,笔尖悬在半空,指尖泛白。

她猛地抬眸,眼中掠过一丝极深的惊错:“他……然后呢?!可是……救起来了?”

“姑娘莫急!那些人说了小侯爷是自己醒的!如今脉象已稳,人没事的。”

柳倾阮闻言,紧绷的肩线骤然松懈,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那便好……”她低语,眸光微闪,缓缓搁下笔,轻触那团墨渍,指尖微凉。

上一世边关战报传回,说小侯爷率三千轻骑夜袭敌营,以少胜多,大破北狄主力。捷报入京,满朝欢庆,皇帝龙颜大悦,亲自于太和殿设宴,赐他金甲银枪,随后便下旨——命他起统领禁军,掌皇宫内外防卫,一时间风头无两,权势滔天。

第二年裴熠科考,又高中了进士,众人皆倒是前途无量,许多达官贵人家也开始打探他可否婚配,争着想把女儿嫁到裴家,只不过都被裴熠一一退了罢。

想到这她不由得轻轻一叹,又执起笔,笔尖无意识地滑动,纸上已悄然写下一个“裴”字,她竟未察觉,只怔怔望着窗外残月,唇边低喃:“什么时候能见你一面啊……”

你我此世并未有所瓜葛,若我寻到了你,你可还会心爱于我?

“姑娘,您这纸都污了一块了,”

冬儿见她呆楞在原地,将端着的烛台置于一旁,轻声说道,“奴婢给您换一张罢。”

“嗯?“柳倾阮笔一抬,骤然回过神,忙将那纸攥入掌心:“别……别丢,烧了罢。”

冬儿一愣,随即点头:“是,奴婢这就去。”

她接过那张纸,正要退下,忽又笑着补了一句:“不过姑娘今日练字这般用心,大公子若见了,定是要夸您的。从前您最怕临帖,一提笔就喊头疼,如今竟能静坐半个时辰,大公子知道了,怕是要欣慰得落泪呢。”

“大哥哥……可是在偏院?”

“回姑娘,大公子如今在柳家郊外的庄子上呢,说是那儿清静,无俗事烦扰,也静得下心读书,好为秋闱做准备。”

柳倾阮轻轻点头:“那改日我叫上三姐姐,一同去看他。”

她顿了顿,忽觉今日府中格外安静,又问道:那……二哥哥呢?今儿怎的没见他?”

前几日柳穆朝时不时就来寻她,给她带了糕饼和果子,可没说两句话后,又总是用种奇怪的眼神瞧着她。若非他神经大条,只当妹妹是真被撞傻了,柳倾阮还真怕被他看出什么来。

冬儿闻言神色微变,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姑娘竟还不知道?”

“二公子……被禁足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