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拯救一个将军 > 第2章 Chapter2 天子开恩

如何拯救一个将军 第2章 Chapter2 天子开恩

作者:阳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45:05 来源:文学城

在朝内,除了统领政事的丞相,陆九川是另一位可以不奉诏不通传就能进宫面圣的天子心腹。

虽然没得到准确的回答,但谢翊已经从陆九川的沉默中知道了答案。

起初萧桓设立大将军一职本就是为了节制诸将,奉命替皇帝使行兵权的,现在天下太平,谢翊功高盖主,皇帝收回去兵权也是应该的。

抛开这些不谈,陆九川自打皇帝登基以来便深居简出,从不掺和朝堂上的事。

“这事恐怕要将军失望了。陆某虽身担少傅之职,但只教授皇子功课,已经许久不问政事了。”

谢翊颓然地坐回去,似乎是被抽走全身的力气。半晌,他轻呵一声,自嘲时忍不住带上怨气,“我竟不知,陛下以不信我至此。”

当然不是这么算的。如果有心将两年前论功行赏的名册拉出来,从上往下看直到结束,大将军的年岁都小得可怕——他的冠礼还是陛下提议要办的。

陆九川还未来得及开口劝他,就听谢翊继续道,“我谢翊发誓愿得此生常报国,若从此不能领兵还有什么好活的,倒不如现在就自戕!”。

他们这位大将军什么都好,偏偏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脾气。

“你要找办法就好好坐在这陪我下完这一局,要闹事就去陛下面前闹,说不定真能遂了你的愿,以大不敬治你死罪。”

陆九川话说的重了点,但动作依旧不疾不徐,他蹲下身去,把刚才谢翊撞到地上的棋子一颗颗的重新捡起拢在在掌心,放回棋盒。

语气平静,目光投向对面只用做隔档视线的屏风。

如果陆九川没猜错,那边站的人影是皇帝贴身的羽林卫,特地拨了几位给谢翊说是保护,实为监视。

“生与死我从不在乎,”谢翊从未想过自己能善终,他们这些人造的杀孽太多,哪怕战死都是好的归宿,“我只要得到这个答案。”

这一个月来,朝中关于谢翊被收束兵权的事一直闹得沸沸扬扬,不少胆大者想揣摩圣心,曾旁敲侧击问过陆九川。

早年他在军中素有“算无遗策”的名号,因此都想知道他对此有何高见。

陆九川早说过此事与他无关,哪怕有一天谢翊真的找上他之后,他也不会干涉这件事。

可真看见谢翊萎靡不振、伤痕累累地坐在自己面前时,陆九川还是心软了,甚至隐隐地为他哀伤着。

曾饮血破敌的利刃,如今生生折断了锋芒,被塞进一个镶金嵌玉的剑匣里。

那时的谢翊何等意气风发。战旗烈烈长旌蔽空,十万兵马枕戈待战,阵前挥剑引兵北上破敌的正是他;不久之后,他更有两万大败二十万这样以少胜多的佳话。

难不成真要看着如此一位天纵之才,就此在猜忌与囚禁中郁郁而终吗?

一子落下,谢翊的黑棋胜,似乎是宣告了陆九川的妥协。

“我明日借给两位皇子授课的机会,探探陛下的口风。”

有了这句承诺,谢翊的眼中重新有了光亮,身子也坐直了,连带着那灰败的病气都似乎被驱散了几分,气色都能好些。

“我只是探探口风,”陆九川看着他的反应,心中叹息更甚,出言提醒谢翊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陛下要真的只想叫你当个闲人,你也得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谢翊现在被迫养伤,连早朝都去不得,难不成是提剑踏上大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质问皇帝,再骂两句抒发不满,然后被赐死的准备?

那还是直接自戕更好一些,大殿之上,血溅三尺,在史书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翊的心思一丝不拉地被陆九川全部收进眼底,他还是太年轻了,年轻到连微小的喜怒哀乐都藏不住。

年长者收拾着棋盘,抬眼对着谢翊的眼睛淡然开口,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的声音,语出惊人,“真这样你不如直接谋反来得实在。”

谢翊的呼吸滞了一瞬,他难以置信地想从对方脸上找出一丝玩笑或试探的痕迹。

这句惊世骇俗的提议轻飘飘地飘在空气中,旋即又被长久地沉默压了下去,再无下文。

陆九川面色如常,重新垂下眼帘,将棋盘上的两色棋子分别收起来,只余棋子落入棋盒的清脆声响,好像刚才只是棋局终了时,一句无关痛痒的感慨。

平淡到仿佛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与吃食。

他甚至不再给谢翊追问或反应的机会,将最后的酒为两人添满,一饮而尽,“谢将军还带着伤,早些回去歇息,在下明日还要进宫授课,自然也得回去准备一下。”

翌日,陆九川照常进宫给萧芾与萧菁两位皇子授课,课业结束后,萧桓问起两人今日的学习情况。

陆九川送走两位皇子,并未先说起今日的学习状况,倒是先和坐在萧桓兜了个圈子,“启禀陛下,治国之法,不止儒法道墨之说,更有捭阖纵横之道。陛下也知道,九川昔日乃一介谋士,长于谋算,从未读过兵书,又如何教授公子这些?”

萧桓点头“唔”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更何况臣这身子骨,陛下是知道的……”语毕还适时咳嗽了两声,彰显他真的身体不好。

听了他这番话,萧桓目光在陆九川脸上停留片刻,“陆九川,跟朕绕什么弯子?要问朕谢翊的事大可以直接问,拽那些文绉绉的劳什子话,朕也听不懂。”

萧桓行伍出身,没读过几本书,却是天生的政治家。

他起兵之后刚好赶上了第一波起义的浪潮,与手下一路走来的的臣子都是称兄道弟,当了皇帝还是改不了原本沾染上的草莽气。萧桓索性就不改了,只要子孙能好好读书,懂得要克己复礼,别学他就行。

见皇帝并不忌讳提及谢翊,陆九川便顺水推舟。

“自陛下登基以来废前朝爵位制度,只留诸侯,列侯与关内侯三等,论功行赏。谢将军战功赫赫,陛下现下只给了一个关内侯,恐怕会寒了诸将的心。”

“本来就是做给别人看的,按个什么名头让他呆在京城哪都别去就行,讲究那么多干嘛。”萧桓还疑惑陆九川在京城安逸几年,怎么连这个都看不明白了,突然想到什么,眉头紧锁语气严肃,“那小子找上你了?”

“……”

“朕就知道,你每次在他的事上就要心软。”萧桓恨铁不成钢,“那小子到底有什么本事让你一次次为他破了底线。”

“臣惶恐。”

眼看迂回试探是没办法了,陆九川起身后退几步跪地叩拜,“陛下,此时北疆战乱未平,各地还有前朝余孽蠢蠢欲动,此时……怕不是好时机。”

这是把他萧桓当什么了!

萧桓加重语气,“朕是没当过皇帝,自知不比尧舜禹,但也不是枉杀功臣的昏君。”

如果收束兵权和押解回京是皇帝的忌惮,那么亲自将谢翊带出大狱又赏赐行宫做谢翊的府邸,就叫外人看不懂圣心了。

陆九川问道,“恕臣愚钝,陛下此为何意?”

萧桓琢磨了一会,与陆九川说起自己的顾虑。

“朕舍不得总行了吧。谢翊领兵今世无人出其右,百年罕有,就为了这个朕都不可能直接杀了他,好歹让他教出来几个可用之才再杀。”

大将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威名在外,是皇帝开疆扩土时最锋利的一把剑。

外人看来,这柄剑现在是被皇帝束之高阁了,但只要再出鞘那就是要饮血的。

饮的谁的血,大家心知肚明。

萧桓继续说道,“他年轻,张扬,二十多岁的开国大将,战功彪炳,将来定是青史留名。朕当然知道他忠心耿耿,可朕在时尚且压得住他,可朕百年以后呢?”

他示意陆九川往近凑点,掰着指头说起两个储君的人选。实际上,对于两人,萧桓都不是很满意。

“芾儿秉性温良,宽仁有余而刚断不足;菁儿倒是果敢,能成大事,终归年岁太小。但无论萧芾和萧菁,他们两人谁能掌控得了谢翊?朕不能不为江山社稷,子孙后代考虑。”

陆九川回道,“臣明白,臣斗胆替谢将军问一句,陛下真不打算叫他领兵了吗?”

“朕不叫他继续打仗留着他的命做什么,留着他等除夕宫宴吃饭?”萧桓真觉得陆九川今天莫名其妙。

但这话就说的有些违心了。都是一起打下天下过来的,陆九川也懒得再和皇帝演一段君臣礼教,看下人都散去了,毫不留情地戳穿了萧桓的话,“恕臣多嘴,敢问陛下是真舍不得谢将军的能力,还是舍不得谢将军这个人?”

萧桓仍在嘴硬。

“朕是想借他这事,敲打敲打其他人,反正他们这些兵权都得收回来;况且谢翊……年轻人太自负,不好,朕想让他收收脾气。”

百般利弊,权衡良久,最后萧桓重重叹口气,“但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大约是两人说起谢翊,皇帝的话匣子突然就被打开了,他随意坐到旁边的台阶上,颇有些怀念地比划着一个高度,满眼都是怀念,“朕第一次见谢翊,那小子就这么高,比芾儿大几岁,但特别聪明——他的冠礼还是朕给办的。”

后来,天下一统,皇帝登基后为他亲手束发及冠,又给大将军剑赐名“承岳”寓意承江河山岳之重,这可是天底下绝无仅有的的一份殊荣。

因为在萧桓心中,谢翊不止是普通的将军或者帅才。他是萧桓亲手培养起来,又一步步看着他成了大将军立下不世战功的,自然如子侄一般亲近。

皇帝从桌上一大堆的折子里翻出来他留在靖远侯府的眼线递上来的,将折子丢给陆九川,“再这样下去,不用等什么鸟尽弓藏,他自己就把自己毁了。”

那折子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靖远侯是如何一蹶不振,又是如何怨怼皇帝的。

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指着陆九川翻看着的折子,愠怒却也无可奈何,“当年被围,他胸前中的一箭都没要了他的命,如今这京城里最大的宅子,最好的东西都有了,他反而把自己折磨成这个样子。”

可在再大的宅子也比不过广阔无垠的天地,再好的赏赐也比不及上兵伐谋,攻城略地的畅快。

陆九川眼前又闪过昨日谢翊来见他时颓然苍白的脸色,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已经看不清昔日的模样了。

他原意本就只是替谢翊问那句话的,此时忽然改变了主意。他想要再帮谢翊一把,至少要帮他再回军营里去。

感谢您的阅读[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Chapter2 天子开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