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拯救一个将军 > 第15章 Chapter 15 珍珠手钏

如何拯救一个将军 第15章 Chapter 15 珍珠手钏

作者:阳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45:05 来源:文学城

岭南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他们走时京城还乍暖还寒的,等他们再回来已经有了些初夏的热意。

比萧芾的队伍先一步到京城的,是陈郡守的折子。

他在折子中夸赞萧芾在岭南的诸多所做作为,还感谢了陛下对岭南灾情关心,承诺明年之前一定带人将横阶灌溉的法子实施到位。

萧芾回京那日,萧桓专程在宫中摆了酒宴为萧芾庆功。宴席上,觥筹交错,在百官面前,萧桓龙颜大悦,他毫不吝啬地夸赞,“不愧是朕的儿子,虽然年龄小但有朕当年的风范——这可是大功一件,让朕好好想想怎么赏你。”

可惜萧芾还不到加封爵位的年纪,加封的话恐有逾制之嫌,但这么大一个功劳,只赏些金银财帛的话又太俗了,配不上这份功劳。萧桓想了想,心中有了计划,“这样,原先一直拘着你也是怕你受伤,朕看你现在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朕许你出去在军营里正经学点拳脚上的东西,骑马射箭只要你喜欢都能学。”

这听上去不算是什么天大的封赏,实际上暗藏玄机。这一纸诏书等同于是给了萧芾一个光明正大接触军队,结交将领的契机,也是变着法地给萧芾培养军队中的势力。

“儿臣叩谢父皇隆恩。”

萧芾只是性子有些软弱,在萧桓说出这份恩典的时候,他瞬间就明白父皇的意思。于是他恭敬地叩首谢恩,退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待他坐定后,薛蓝在旁边捧起他的脸看了又看,心疼不已,“出去一趟怎么黑了这么多?”

他握住母亲的手,温言向她解释:“母后,岭南日头要比京城毒,儿子天天在忙着,肯定会黑。这又没什么,捂一捂过个冬天就白回来了。”

“真是的,一个人出去就要注意一点,别让母后担心。”

这种时候,萧芾认错的态度一般都很积极,“是,叫母后担忧,是做儿臣的不是。”

对于随行副使谢翊与薛宁的功劳,萧桓的意思是私下对着他俩再说——其实主要是谢翊,薛宁怎么都好应付,而谢翊实在是封无可封,确实是一个麻烦事。

宫宴还在进行,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的下,萧桓不动神色地吩咐内侍传诏传这两个人到书房来面圣,他早一步离席,结果来的只有薛宁一个人。萧桓皱眉啧一声,“谢翊那个小兔崽子又跑了?”

传诏的内侍跪在旁边,战战兢兢地把谢翊的话带到,“回陛下,靖远侯回话说……他有点事要处理,稍后就来。”

“行吧行吧。”萧桓挥挥手,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谢翊溜得比兔子还快,经常一转头就找不着影了,萧桓也是习惯了他这样,“随他去吧,横竖不会闯出什么大祸来。”

随后萧桓转而看向面前恭敬地垂首而立的薛宁,“你想要什么恩典啊,薛家小子?”

这句话看似是问他,又似乎直指他背后的薛家。

薛宁掀袍跪下,挺直脊背,将心里打过无数次腹稿的话说出来,“回陛下,臣想留在御史台为陛下做事。薛宁只是薛宁,是陛下的臣子,臣不想旁人再提起臣就是薛家了,而是凭借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这话说出来有点打皇帝的脸——刚才皇帝还以他暗指薛家,这下薛宁却要和薛家切割。

不过萧桓没恼,他有些好奇,毕竟薛宁也算得上他的侄子,于是顺着薛宁的话头,与他说起薛平威,“先不说这个,你父亲——你还没回来他就几次三番宣扬你是大功臣,此事你怎么看?”

朝中看不惯薛平威这个“国舅”仗着自己的身份作威作福的官员可不少。

此次南下,萧芾还没回来,他就开始四处吹嘘他儿子在此事中出力甚多,陛下的奖赏要什么就有什么,甚至扬言薛家替代那些百年世家只是时间问题。

薛宁上半身伏在地,将姿态放得极低,心中暗暗怨念自己的父亲做事不想后果,只图面子,“回陛下,此乃欺君之罪。若论功劳,首在皇子殿下与陈郡守,再者是靖远侯,最后才是臣。家父所言实是妄言,请陛下明察!”

看见薛宁的态度,萧桓板着的脸上才难得露出一丝欣慰,“怪不得薛蓝要把你要来给芾儿做伴读,果然是有本事的。”他话锋一转,“那朕再问你一件事,你怎么看待芾儿和薛家?”

“臣、臣不敢妄言皇子芾。”薛宁上半身伏得更低了,额头几乎挨到地上,一股寒意渗透五脏六腑,背后渗出一身冷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算了,朕不为难你了,”萧桓见他吓得够呛,示意他起来,问起他刚才所要的恩典,“你想呆在御史台这件事,皇后知道吗?怎么说你是她专门带进宫来给芾儿做伴读的。”

薛宁如蒙大赦,连忙回道:“临行前,臣已经将心志禀告皇后,皇后也准许臣此后在御史台做事。”

“行,朕允了。你先退下,回去静候诏书吧。”

薛宁退下后,书房内归于寂静,萧桓又问刚去传召的内侍,“靖远侯也没说他去哪?”

“回陛下,靖远侯说,他要有事要去见少傅一面。”

少傅府此时是难得的清净,陆九川正靠在屋内的躺椅上看书,今日他并没有赴宴,一个人待在府上难得偷了个闲。

房中香炉里点着檀香与桌上的茶香交缠着萦绕鼻尖,窗外几丛翠竹随着微风摇曳着,竹影婆娑沙沙作响,里外交相呼应着,可谓悠闲自得,岁月静好。

“先生。”呼唤声打破了寂静,门被推开时多了几声清脆地铃铛响。

陆九川知是有人拜访,坐起身后发现是谢翊从外面进来,他放下书卷,从躺椅上坐到桌边,略有些诧异,“这时候宫中有庆功宴,将军不在宴上受百官敬贺,到我这来做什么?”

谢翊神秘兮兮地走到他身边坐下,一手背在身后,冲陆九川露出一个笑容,“劳烦先生伸下手。”

陆九川不明所以,但还是依照他说的做,对着谢翊手心朝上,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手腕忽然一凉,陆九川低头一看,腕上多了一串光泽温润,圆润饱满的珍珠手钏,他微微一怔,“你这是做什么?”

“岭南多产珍珠,当日在镇上闲逛无意看见这串手钏,瞧着温润雅致,便觉得与先生的气质相衬,顺手就买了。今日一看,我眼光果然不错。”谢翊的目光落在陆九川腕上,似在欣赏一件完美的搭配,语气里带着些得意。

陆九川听后忙要摘下来还给谢翊,“这么贵重,我不能收,你快拿回去吧。”

刚摘了一半,谢翊按住他的手,带着不容拒绝的力度,执意要把手钏重新戴到他的腕上,骨节分明的白皙手腕与珍珠堪称相得益彰,“我听说先生为了书阁的事忙了很久,还有前段时间的请先生帮的忙。小小赠礼,聊表心意,算是我给先生的答谢,所以先生一定要收下。”

陆九川看着手腕上温润的光泽,又抬眼看着谢翊极为认真的神色,他也不好再拒绝,将手收回去,还是不忘叮嘱:“此物贵重,多谢下次不必了”陆九川顿了顿,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既然你来了,我想问你一件事,关于皇子芾。”

谢翊眉头微蹙,表情颇有几分为难,“做臣子的私下妄议储君的人选,这怕是不妥吧……”

陆九川端起面前的茶杯,吹去上头的浮茶,轻呷一口,心说你面对陛下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小心翼翼,面上仍平静道:“你就当我做少傅的,想知道学生的近况就行,虽然信中你偶尔也写了皇子芾,但我还是想知道具体的。”

听他如此说,谢翊这才放下顾虑,毫不保留地将这几个月自己与萧芾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说了出来,末了,他停顿了片刻,又说:“恕我直言,为君者,需要的不仅是仁心仁德,更需在复杂局面下洞察利害、权衡轻重又能够当机立断的魄力与手腕。皇子芾的仁德的确叫人敬佩,但有些时候这份仁德太过优柔寡断,可能会有些无力。”

“好,我明白了,多谢将军。”

谢翊估摸着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向陆九川告辞,匆匆离开少傅府,往皇宫去给萧桓复命了。

皇宫书房内,灯火通明。萧桓坐在御案后,看着匆匆赶来的谢翊,佯装责问道:“你跑哪去了?连朕的诏见都敢耽搁”

“陛下恕罪,臣刚去少傅府见陆先生了。”

呦呦呦,还陆先生。

萧桓心中冷笑,鼻腔里“哼”了一声,“写给你的信收到了?九川为了你那个书阁跑上跑下,都不见得他对朕有这么上心,以朕对你的了解,肯定得去先见他。”

“臣谢陛下体谅。”谢翊也不辩解,只顺着话头应承。

书房里备着为来议政大臣准备的紫檀木太师椅。萧桓刚开口赐座,话音未落,谢翊早已眼疾手快地选了离他最近的那张椅子,一甩衣摆大大方方地翘着腿坐下。

“给朕说说,你给陆九川都送了什么好东西啊?”萧桓饶有兴致地追问道。

“就一串珍珠手钏而已,有什么稀奇的。”

“珍珠手钏?!咳!”萧桓刚喝进嘴的茶被呛住,差点全喷出来,即便咳嗽个不停,他也非要对着谢翊吟出一首《诗经》,“……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谢翊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萧桓到底想说什么,“陛下想说什么?”

“一看就是年龄小,这都不懂,男女之间赠送贴身的饰物是——”

“陛下——!”谢翊猛地把自己从太师椅上弹起来,歇斯底里地把萧桓的调侃打断了,声音萦绕在书房内久久不散。

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看来他是错怪当日卖他东西的摊主了,谢翊此刻不求萧桓在儿女情长这种事上能说出什么正经的话,只求陆九川千万别想多……

萧桓被他这一声震得头疼,忍不住揉了揉耳根和额角,没好气地斥他,“行了行了!声音小点,吼得朕头疼。”

“朕不和你扯这种有的没的了。”萧桓的语气严肃起来,“说正事,这次出去你觉得薛宁这个人怎么样?可以重用吗?”

谈起正事,谢翊也收敛起他那副不关己事的模样,坐回椅中去,“薛宁为人沉稳,做事很圆滑,少年老成,假以时日培养,必成国之重臣。”

“你对他的评价还挺高?”萧桓挑了挑眉,这个回答对他而言似乎有些意外。

“还有一点,恕臣直言,薛宁与薛家还有皇后之间的关系藕断丝连,不可不顾虑——臣的意思是,薛宁是个孝顺又重情义的孩子,他的所想所行有时会因为外界而改变,这与他本心无关,被约束了太久,有时也容易看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

萧桓静静听着,时不时回应一声。他其实很喜欢谢翊这种性子,他说话有点直,有时候是不太中听,但仔细想想他眼光很毒,有些话确实是一针见血。

他继续问道:“那你觉得,朕把他放在御史台,如何?”

谢翊略一思考,如实说:“御史台不适合他,在御史台为官,能力都是次要,最主要的是刚正不阿——若说官职年龄相似,臣倒有个更好的人选。”

不用谢翊再过多解释,萧桓也已经猜出来他说的是现在任尚书侍郎的柏彦。这几个月柏彦代领尚书令职务,他的所作所为萧桓也都能看见,点头道:“那个小子确实适合,不过朕已经答应薛宁让他继续在御史台任职了。”

“这也不难,”谢翊接下话,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臣之见陛下不妨寻个由头,多安排他与柏彦接触,两人性格行事互补,若能因此各自取长补短,于朝廷而言实在是善事。

“此言有理。”萧桓话锋一转,说出了叫谢翊来书房的目的,“朕叫你来不是为了这个。那这次你的功劳怎么算?”

谢翊对此浑不在意,双手抱在脑后,往椅背上靠了靠,“陛下要是觉得不好算就先欠着,回头哪天要臣死的话记起来这事了免臣一死。”

他这话是开玩笑的,这功劳比起他之前那些小了不是一星半点,但萧桓在御案后沉吟片刻,异常郑重的对他说,“你真想要朕现在就可以给你。”

“陛下是说什么?”谢翊一时没反应过来。

只见萧桓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写下四个字,随后他举起这张纸,正对着谢翊,指着这四个字道:“免死金牌,朕今日便赏赐给你。”

丹书铁契,免死金牌。此乃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褒奖功臣与重臣的信物,凭此可庇佑功臣及后裔,所谓“使泰山如砾,黄河如带,国祚无尽,尔等永宁。”

只是这对谢翊并不是什么好东西,谢翊心里比谁都清楚。免死金牌只免死不免罪,更妄提是“谋逆之罪”。

书房中的氛围忽然变得沉重,他以为自己触到天子的霉头,忙从太师椅上起身,撩袍端正跪下请罪,“臣失言,望陛下恕罪。”

“恕什么罪,”萧桓把这张纸放回桌上,“朕真心想给你免死金牌,毕竟你立下如此功勋,为何反倒不敢要了。”

当初的功臣们现在手中大多都有一枚丹书铁契,以庇佑祖孙后辈,那时候谢翊不在京中,萧桓便想着等他携大军凯旋后再给他,结果诸事繁杂,一直拖到了现在。

谢翊不知道在想什么,跪在那低着头一言不发。

萧桓顿时觉得无趣,将他打发走,“行了不给你了,这两日你休息一下,然后就到书阁给朕干活去吧。”

感谢野生收藏君(贴贴贴)感谢喜欢[抱抱]

铭文并非纯原创

感谢您的阅读[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Chapter 15 珍珠手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