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教主公做事 > 第36章 告白

如何教主公做事 第36章 告白

作者:罐装可可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8 19:40:29 来源:文学城

襄国的国君向来温雅持重,少有失态的时候。

有了朝会一遭,群臣难免凑在一块儿议论两句,揣摩一下君心。

最后一致认为,君上大抵是从来勤政,身边不曾有过侍女相伴,陡然提起婚嫁一事,脸皮尚薄,不免害羞了。

小事,多提提就好了。

众臣想通之后,豁然开朗,纷纷回去写呈文上奏。

襄君坐在书房里批阅文书。

翻开一篇呈文,“公室衰微”。

再翻开一篇呈文,“国无储君”。

又翻一篇呈文,“诸侯聘女”。

下一篇呈文,“望君上早日婚娶,以安社稷”。

闵煜默默地放下笔,既有些怀疑自己的手气,又有些怀疑眼前这堆竹简里写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他襄国群臣已经这么闲了?

他头疼地按了按自己的额角,随后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翻起那成堆的简牍,从不知哪里找出了戚相的那份。

打开一看,还是熟悉的襄国事务,字迹铁画银钩,鸾翔凤翥,未改半分。

襄君将那竹简看了又看,没有找出半个催他婚娶的字眼,不由得松下口气。

随后唤来宫侍:“将这些呈文退回去,就说先公三年丧期未过,此事不必再行进谏。”

国丧为重,国君此话一出,群臣的确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正妻未娶,妾室可以先纳嘛!

他们又一次商讨之后,一致怀疑国君是尚未开窍,若是领略过世间温柔乡的情致,绝无推托娶妻的道理。

于是襄君发现,自己的公务中虽少了很多恼人的呈文,生活里却横生许多“妙趣”,令他猝不及防。

兴许襄国民风粗犷之故,女子求爱亦是花样百出。

文有香囊传情,武有掷果盈车。

还有些路子野的,更是出其不意。

有落水被救要对他以身相许的。

有不小心把茶水泼他身上求他治罪的。

还有离谱些的,从桂花树上落在他怀里,带了满身花香袭人的。

真就袭人。

差点当成刺客。

这姑娘还挑了园子里最高的那棵树。

也就是他还有两分内功,换了别人,这会儿估摸着又得国丧了。

据那位姑娘所说,本来想选棵桃花树的,不仅花朵更为娇美,寓意也好,可惜花期不对,只好退而求其次。

国君听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和善地提醒她,擅闯王宫是死罪,要夷族的。

并在姑娘花容失色,连声告罪之下和声问她,是想夷三族,还是想夷九族?

连唬带吓,给自己换来了几天太平日子。

有时候闵煜都开始怀疑,自己自幼习得一身武艺,可能就是为了用来防这明刀暗箭的。

当真是习武千日,用武一时。

这天,上茶的侍女又一次把茶水泼在了他的衣袖上。

此刻正跪伏在地向他请罪。

闵煜扶着额头,叹口气道:“再有下次,就真要治罪了。”

那宫女抬起头悄悄看他,露出灵动的一双眼,见国君并未真的动怒,立刻浮起三分笑意,染得整张脸明艳极了,脆声应喏。

襄君像是没看见似的,摆摆手让她退下。

她眨眨眼睛,也不做纠缠,离去的碎步迈得颇有几分活泼雀跃。

常英正好前来觐见国君,将这幕收入眼底,不禁笑道:“君上鸿福。”

闵煜抬眼看他,脸上神情变换,似乎有那么一刻抑制不住怨念,想要开口痛斥两句,最终还是被良好的修养压了下去。

国君长叹一口气:“先生真会打趣。”

说完,他又有些幽怨地开口:“这都深秋了。”

还来这一手。

出这馊主意的人,不想想茶水泼在身上有多凉,更不想想那池塘水有多凉。

难怪他还年纪轻轻就催他储君之事,照这么折腾下去,确实不好说。

他不得不开始反思,是否是自己平日待他们太宽仁了,以至于逐渐失了分寸?

常英笑吟吟地向他见过礼,在襄君示意下入座。

“国君若是困扰,常英愿为分忧。”

“常先生,有何高见?”

常英只是笑,并未答复。

见完国君后,调转马车,去了戚府。

“常英今日怎么来见我?”戚言问。

曾经的薛国大商行过礼,笑得谦谨:“有一事,纵观襄国,恐怕唯有戚相能办成。”

戚言请他坐下:“说来听听。”

“戚相大概也知晓,前些日子,大臣们都上奏,请国君早日婚娶。”

戚言抬眸,看向他:“国君不是说了,以国丧为重。”

“国丧三年,至今才过了不到一年。以国君的年纪,连位继承人都没有,只怕襄国根基不稳。”

常英眼含笑意,给自己倒了杯水,一边继续道:“襄国不比他国,本就公室凋敝,如今国君不愿婚娶,恐怕前路堪忧。”

“戚相为襄国殚精竭虑,一手挽其于倾颓,又倾注心血苦心经营,想来不是只为一时煊赫。”

常英为襄国献上全副家财,自然也不是为了襄国一世而亡。

他是商人,戚言又何尝不是权臣?

万般思量不过转瞬之间,她道:“在其位,食其禄,我自当谋其职。”

两人一番话,皆是点到为止。

常英走后,戚言取了一份空白竹简,笔尖蘸了墨,悬于半空,却久久未能落笔。

翌日,戚言单独拜会主君。

闵煜见她来,眼睛一下子亮了,忙不迭起身相迎:“戚相怎么来了?”

“有事相奏。”

“快先请坐。”

国君近来“琐事”缠身,已经许久未能与戚言单独相见,此时心中欢喜,亲手为她斟了茶。

那双眼睛期盼又专注地看着她,眼中的笑意盛也盛不下:“什么要事,劳烦戚相亲自走一趟?”

戚言望着那双眼,恍惚想起二人在靖国相见的时候。

那时的闵煜一身刺客打扮,夜行衣上滚了不少尘土血迹,灰扑扑的,唯有一双眼睛实在明亮极了,宛如天上的星辰。

如今他已贵为一国之君,笑眼看来时,却与过去无二。

怀中的竹简似乎烫手起来,只是呈文既已书就,她还是拿了出来,递给国君。

襄君对她的上书向来看重,此时见了,立刻双手郑重接过。

“这回竹简厚重,”他笑言道,“是什么……”

他打开竹简,顿住,笑意逐渐消散。

这份文书里所写的,赫然是劝谏婚娶之事。

戚言还在道:“依照礼节,诸侯一聘九女,娶一国而二国媵之,结两姓之好。今,襄国与岐、钺皆有盟约,国君可以考虑两国公室女。”

“若是不喜岐钺两国,尚有南方异姓国……”

戚姑娘的声音沉如流水,涓涓潺潺,本来是怎么听都悦耳至极的。

可今日却听得他胸中淤堵,头脑发蒙,好似隔了层云雾,听不真切。

呈文上的字看进去了一些,可又看不下去更多,闵煜只觉得浑浑噩噩,双手冰凉。

戚姑娘还在为他解说,可以选谁,又有哪些考量,如何能够合纵连横,如何能够争求更多利益。

他并不想听,可又无法充耳不闻。

似乎是过了许久,又大概不久,他抬起头,勉力笑道:“戚相。”

戚言停下自己的话,征询地看着他。

“国丧为重。”他旧话重提。

“国丧之后,国君就愿聘娶吗?”

谁都能看出来,这不过是国主的托词。

闵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脸上的笑容自如些,却忍不住鼻间发酸:“上卿,我一世为襄国而生,自当鞠躬尽瘁、尽心竭力,唯独婚娶一事,实在做不到全无情谊,而只为联姻。”

戚言沉默一息,道:“国君婚事,亦是家事,我并无意强迫。然而以国君的年纪……”

她本想说该有位继承人。

襄君如今二十有几,膝下却无子嗣,放眼诸国的确少有。

可话到嘴边,她却问:“国君怎么想?”

怎么想?他能怎么想?

戚姑娘智周天下,难道真的看不透他心中方寸之地吗?

又或是早已知晓,但并不在意?

闵煜心中难受,唇角微颤,一时放纵了心绪,脱口道:“并非不愿婚娶,只是心有所属,难容他人。”

戚言目光微晃,握着杯子的手,食指微微敲动两下,略一思索:“这也不难办,纵有礼仪,也不是人人遵从。”

亦或是该说一句礼崩乐坏,诸侯一聘九女,而后不再娶的规矩,鲜少有人恪守了。

似岐王那样一娶再娶,也不过被人唾一句荒唐。

国君若是只想娶一人,那便只娶一人。

总没有统御一国,却连这点家事都无法做主的道理。

可她这话听在襄君耳中,好似全然置身事外。

此时,她是谏臣,是相国,是要为国事参谋,便如曾经商谈的任何一件公事。

徒留他一人,沉沦于情爱的牵绊中,诚惶诚恐,患得患失,不得体面。

他便勉强扯了扯嘴角,算是浅笑:“戚相言说不难,只怕也难,心上人如天上月,煜德疏才浅,恐怕求不得。”

戚言审视着他。

襄国国君向来是谦逊的,可远不至于自轻。

是哪家的女郎,令一国之君也自惭形秽?

戚言问:“国君属意之人,是哪国女子,今在何处,又是什么来历?”

襄君唇畔扬起一抹清浅笑意,却带着些苦涩。

他注视着眼前人,眸光温柔缱绻,仿若能滴出水来。

他缓缓说道:“她本是靖国人,如今正在襄国,受上卿,佩相印。”

“戚姑娘才情动人,煜见之倾心,仰慕已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