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肉系帝王养成实录 > 第16章 第十六回 戏楼月冷藏痴意 驿路风暖动凡心

回前诗

金殿辞行赐玉章,转头抛却入行囊。

驿楼酒暖笙歌沸,戏苑灯红笔墨香。

公子掷银追月影,美人敛衽避锋芒。

须知前路风波起,一骑红尘惹乱常。

三日后的朝奉门,檐角悬着的鎏金铃被晨风吹得轻响,文武百官按品阶列成两排,朝服下摆扫过青砖,落着层薄薄的霜气。齐王向荣踩着靴底的积雪上前,腰间玉带扣撞出清脆的声儿:“桂宁侯此番奉旨巡境,统管燕蓟、齐鲁至江淮数地,不知侯爷打算从何处为始?”

桂宁侯王世烈裹着件玄狐领的锦袍,手揣在暖炉里,笑着上前两步:“自然先往燕蓟。那地界挨着突厥,边军的冬衣、粮草,总得亲眼验过才放心;再转道齐鲁,漕粮刚入仓,成色数目可不能含糊;至于江淮——”他眼尾扫过人群里的吏部尚书,话里带了点漫不经心,“听说近来有新鲜歌谣在传,正好去听听百姓的‘心里话’。”

丞相孙幽古捻着花白的胡须上前,棉鞋在雪地上踩出浅浅的印子:“侯爷心思周全,既顾着军政要务,又念着民间舆情,此番巡视,定能为陛下选出些实心办事的好官。只是燕蓟风烈,齐鲁霜重,侯爷不妨让工部先差人去沿途驿站,把炭盆备得足些,别冻着身子。”

王世烈撩着圆领袍的前襟,躬身对着百官拱手,腰间蹀躞带上的玉佩轻轻相撞,语气里满是惶恐:“诸臣公齐聚朝奉门为我饯行,臣实在愧不敢当!劳烦各位大人冒寒早起,这等礼遇,臣万万担不起啊!”

齐王向前迈了两步,伸手虚扶他起身,锦官服上的暗纹鸾鸟在晨光里若隐若现,眉眼间带着热络的笑意:“哎,侯爷说是哪里的话!”他刻意扬高了声量,目光扫过两侧百官,“侯爷是太后的本家兄弟,忠心赤诚朝野共睹,本就是国朝一柱!此次巡视地方,吏部尚书内举不避亲,力荐侯爷担此重任,这正是侯爷才堪大任的明证啊!”

话音落,齐王转头看向身后的文武百官,声调更扬了几分:“诸臣公说,是不是这个理?”

百官纷纷挺了挺广袖,或拱手、或颔首,脸上堆着附和的笑,齐声应和:“正是!侯爷才堪大任!”“此去定能安定地方,为陛下分忧!”声浪顺着朝奉门的朱红廊柱散开,连檐角悬着的铜铃都被震得叮当作响。

丞相孙幽古捻着颌下的长须,广袖在身侧轻轻一摆,语气里满是赞许:“是啊,齐王所言极是!古有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传为千古美谈。今吏部尚书有此果敢之举,不避亲疏、唯才是举,当真有古之大臣的风骨啊!”

王世烈闻言,忙拱手笑着回话,圆领袍的下摆随动作轻晃,腰间的佩玉撞出细碎声响:“哎,丞相过誉了!我虽是太后的本家兄弟,可终究是我大周的臣子,食君之禄,自当担君之忧。幸得吏部尚书不弃举荐,此番出巡,我定当竭尽所能,报效国朝、不负陛下的托付!”

吏部尚书连忙上前两步,拍了拍王世烈的肩,脸上堆着爽朗的笑:“侯爷何出此言!为国举荐贤才,本就是我等臣子的本分。待侯爷此番巡查归来,政绩卓著之时,我等再摆下宴席,为侯爷庆功,届时定要让这庆功宴办得热热闹闹、百应喜成!”

“哈哈哈!说得好!”“定要为侯爷贺!”文武百官纷纷跟着大笑起来,朝奉门的晨光里,满是热闹的谈笑声,连檐角的铜铃都似跟着晃出了轻快的节奏。

一位四品工部侍郎忽然从队列中快步出列,正是周宝奎。他撩着青色官袍的前襟躬身行礼,帽檐下的目光透着几分热络:“王爷、侯爷、尚书大人、丞相大人,桂宁侯此番巡视地方,乃是为国奔波的壮行之举!我等百官齐聚相送,若是无酒相赠,既失了礼仪,也枉费了这份心意啊!”

齐王闻言,转头对着周宝奎上下打量了两眼,随即拍掌笑道:“对对对!周侍郎这话在理!饮酒壮行,方能显我等心意,侯爷,你可不会拒绝吧?”

王世烈忙拱手笑着应道:“哪里敢!哪里敢!诸位大人盛情相邀,我怎敢不从?理当举杯为敬!”他转头对身后的侍从扬声道,“快!别只取三杯,每位大人都备上一杯,今日咱们共饮这杯壮行酒!”

酒杯刚在晨光里撞出清脆的响,忽闻远处传来震天的鼓乐声——编钟浑厚、箫管清亮,层层叠叠顺着风卷来,文武百官手里的酒杯猛地一顿,皆下意识回头望向朝奉门入口,脸上满是诧异。

只见红毯从门外一路铺到阶前,两侧禁军手持长戟、铠甲鲜明,腰杆挺得笔直;八个内侍抬着明黄色的凤辇缓缓行来,辇上绣着的金线凤凰随着步伐轻晃,缀在辇角的珍珠串子垂落下来,每动一下都洒出细碎的光。凤辇前后,宫女们捧着香炉、拂尘,脚步轻缓如蝶,连衣袂摩擦的声响都透着规整的仪仗感。

“太后驾到——!”随着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凤辇稳稳停在阶下。文武百官瞬间乱了阵脚,忙将酒杯塞给侍从,齐刷刷撩袍跪地,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臣等恭请太后圣安!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凤辇上的锦帘被宫女轻轻掀开,皇太后扶着大太监秦怀意的手,踩着铺好的锦垫缓缓下辇。她身着绣金凤的深青色褙子,领口袖口滚着一圈紫貂绒,头上的点翠珠钗随着动作轻晃,每一步都走得沉稳端庄,连垂在身侧的手,指尖都保持着规整的弧度。

她目光扫过跪地的百官,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诸臣公请起。”待众人起身垂首站定,她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看这阵仗,你们是来送桂宁侯出巡的?”

“太后圣明!”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比方才更显恭敬。

皇太后微微颔首,款步走向王世烈。随着她的脚步,两侧官员下意识往后退了退,竟在中间让出一条笔直的路来。她站在王世烈面前,抬手理了理他圆领袍的领口,动作间满是长辈的关切,语气却透着朝堂的庄重:“世烈,你此番巡视燕蓟、齐鲁至江淮,身负的可不是寻常差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声音陡然沉了几分:“如今我大周外有突厥、吐蕃环伺,内有水患盗匪,地方官或昏聩、或推诿,百姓早有怨言。你是哀家的亲弟,更是大周的桂宁侯,此番出巡,不单是为朝廷选贤任事,更要替哀家、替陛下,好好看看地方的实情——哪处官吏贪腐,便查!哪处百姓困苦,便抚!”

说到这儿,她伸手从宫女手中接过一枚鎏金令牌,递到王世烈面前,令牌上“太后亲授”四个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这枚令牌你拿着,沿途各州府若有不配合者,可先斩后奏。记住,你代表的是朝廷的威仪,更是皇室的脸面,切不可辜负了哀家和陛下的托付。”

太后抬手从袖中取出一方叠得齐整的素色锦帛,帛边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指尖捏着帛角轻轻展开——上面是她亲笔所书的字迹,墨色浓淡相宜,笔锋间透着几分端庄大气。她将锦帛递向王世烈,声音压得略低,带着长辈的叮嘱:“这是哀家昨夜写的几句诗,你路上再慢慢看,记在心里就好。”

王世烈忙双手高举过额,恭敬地接过锦帛,指尖触到帛面的细腻质感,只觉分量沉甸甸的。他不敢多看,立刻转手递给身后侍从,低声吩咐:“用锦盒仔细装好,莫要折损了。”侍从连忙捧来描金锦盒,小心翼翼将锦帛收入其中,盖紧了盒盖。

随后王世烈猛地甩袍跪地,额头几乎触到青砖,声音带着几分激动:“臣定将太后的教诲刻在心上,不负太后与陛下的托付,此番出巡,必为国家选贤任事,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太后微微颔首,抬手虚扶:“你且安心去吧,家中之事有哀家在。”

王世烈再拜起身,理了理圆领袍的褶皱,迈着沉稳的步伐转身离去。晨风吹起他的袍角,身影渐渐消失在朝奉门外的长街尽头,只留下渐远的脚步声。

太后望着他的背影,沉默片刻,才对身旁太监道:“回宫吧。”凤辇再次启动,鼓乐声缓缓远去,文武百官也依次拱手散去。

丞相孙幽古缓步走到齐王身边,捻着长须笑道:“此次桂宁侯出巡,王爷竟能秉公举荐,倒让老朽有些惊诧。”

齐王转头看他,眼底带着几分笑意:“老大人有何惊诧?桂宁侯虽是外戚,却有吏部尚书力荐,且他身份尊贵,确能镇住地方场面,我等怎好因‘外戚’二字便拒了?自然该秉公推荐。”

孙幽古闻言,抚掌大笑:“王爷这话,颇有汉代袁盎‘直不避害’之气啊!”

齐王也跟着笑起来:“老大人过誉了,不过是做臣子的本分罢了。”

而此时王世烈的侍从怀中,锦盒里的锦帛上,正是太后亲笔所书的八句诗:

“昔有晏婴节,缁衣守素心。

汲黯言无隐,张汤法自循。

疆场烽烟紧,黎元盼太平。

莫贪千里禄,辜负姊兄恩。”

王世烈行至白水桥,抬手从侍从捧着的锦盒里抽出那方素色锦帛,指尖捏着帛角轻轻展开,扫过上面“莫贪千里禄”的诗句,忽然嗤笑一声:“哎,我这姐姐,总是这般不放心我。”他说着,随手将锦帛揉成一团,扔回锦盒,语气里满是不屑,“陈芝麻烂谷子的叮嘱,收了收了!”

侍从连忙盖紧锦盒,躬身退到一旁。王世烈撩着锦袍下摆,稳稳坐上备好的软辇——辇身铺着厚厚的狐裘垫子,两侧挂着绣金线的暖帘,连车轮都裹着棉絮,行起来平稳无颠簸。他靠在软垫上,对外面扬声道:“鸣鼓启程!”

“咚!咚!咚!”厚重的鼓声立刻响起,前导的侍卫高举着“桂宁侯出巡”的朱红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这百十来号人的队伍,哪里有半分巡视地方、体察民情的样子:侍卫们腰间挂着酒囊,时不时相互说笑;侍从们捧着食盒、暖炉,脚步慢悠悠的;连王世烈的软辇后,都跟着两辆装着古玩玉器的马车——分明是借着出巡的名头,一路游乐。

队伍走得格外松散,十里便找个驿站歇脚,二十里就寻家客栈住下。每到一处,王世烈要么在驿站里呼朋引伴喝酒取乐,要么拉着侍从去街上搜罗新奇玩意儿,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消息顺着驿道传得飞快,沿途各郡的郡守早闻风而动。有的连夜翻修驿站,备下珍馐美馔;有的提前搜罗当地的奇珍异宝,只盼桂宁侯能到自己的郡地;还有的托人给王世烈的侍从递话,想提前攀个交情——毕竟是太后的亲弟,这趟能讨得他欢心,日后在朝堂上定能多几分助力。

可世上的事,从来都是只等你撞着,不等你算着。当夜,暮色沉沉如墨,桂宁侯王世烈歇脚的驿站却亮如白昼——廊下挂着的羊角灯笼连缀成串,将庭院照得纤毫毕现,屋内更是暖意融融,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裹着满室酒香与脂粉气。

一倡优正跪坐在锦垫上唱曲,她身着水绿色罗裙,裙摆绣着细碎的白梅,随着垂首抬眸的动作,鬓边插着的银钗轻轻摇晃,坠着的米粒大的珍珠晃出细碎的光。她生得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肤若莹润白玉,唱到婉转处时,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不自知的柔媚;声音清亮如溪涧流水,顺着炭盆的暖意淌进人心里,连窗外的寒风都似被这歌声挡在了门外。

王世烈斜倚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手里把玩着一只玉杯,听得入了迷,待曲子唱罢,才慢悠悠开口,语气里满是赞许:“确是好听。你这嗓子,倒是难得的清亮。”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女子鬓边的银钗上,“不知你是哪里人啊?”

女子连忙起身躬身行礼,罗裙裙摆扫过地面,带出一阵淡淡的香风:“回侯爷的话,奴婢是城阳郡人氏。”

“哦?城阳郡?”王世烈挑了挑眉,指尖在玉杯沿上轻轻敲着,“那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水土养人,难怪能出你这般有嗓子的姑娘。”

女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连忙顺着话头笑道:“侯爷您真是博古通今!不过奴婢这点微末技艺,在城阳郡实在算不得顶尖。我们郡里有位张姐姐,名唤翠喜,那才是真正的绝人——她生得一副鹅蛋脸,肤如凝脂、鬓若堆云,眉梢眼角带着说不出的风情,尤其是一双杏眼,含水凝光,只轻轻一瞥,便似能勾人心魂。身段更是绝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穿起石榴红的罗裙时,广袖轻扬间竟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姿态,走在巷子里,连风吹着裙摆的弧度都恰到好处。”

她咽了咽口水,想起张翠喜唱歌的模样,眼神更亮了:“至于歌喉,更是绝了!她开口时,声音似浸了清泉的玉磬,清越婉转;唱到柔处,又像春蚕吐丝般缠绵,细细密密绕在人心上;若是唱些豪迈的曲子,竟又带着几分金石之音,脆生生能穿透院墙——郡里人都说她这是‘天籁入喉’,奴婢跟她学了半年,连她三成的韵味都及不上呢!”

王世烈原本半眯着的眼猛地睁开,坐直了些身子,玉杯往榻边的小几上一放,语气里添了几分兴味:“哦?是吗?城阳郡竟有这等人物?”

“那是自然!”女子忙点头,“奴婢这点本事,全是那位张姐姐调教出来的!”

“哼。”王世烈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榻上的狐裘,却没再多问,只对着女子摆了摆手,“知道了。你再唱首曲子来听听,就唱方才那首。”

女子连忙应下,重新跪坐回锦垫上,指尖拨动身前的琵琶,清亮婉转的歌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王世烈的目光却落在了窗外摇曳的灯笼光影上,眼底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盘算。

琵琶作响,歌声悠扬,那清越婉转的调子顺着敞开的窗棂飘出去,连客栈外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侧耳听着这浸了暖意的歌声,纷纷驻足赞叹:“这是谁家的姑娘在唱曲?简直是天籁之音啊!”屋内炭盆的火光映着倡优的侧脸,她指尖翻飞,琵琶声与歌声缠缠绵绵,将满室的酒香都衬得温柔了几分。

而此时的城阳郡内,暖乐楼里更是热闹得掀了顶。楼中最显眼的戏台中央,张翠喜正身着一袭石榴红的罗裙,鬓边斜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抬手拨弦的动作,步摇上的珠玉轻轻摇晃,晃出细碎的流光。她跪坐在铺着锦垫的高台上,怀中琵琶斜抱,指尖一挑,清亮婉转的歌声便顺着琴弦淌了出来——时而如清泉漱石,脆生生沁人心脾;时而如弱柳扶风,软悠悠绕在人心尖上。

楼里满座的宾客,上至郡里的官吏,下至富商子弟,无不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在戏台中央的身影上。待一曲终了,张翠喜垂首敛衽,微微躬身行礼,楼内先是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叫好声:“好!唱得太好了!张姑娘这嗓子,真是神仙听了都要醉啊!”

人群中,几个穿着素色戏服、腰间系着绣带的汉子也跟着拍手,他们是城阳郡“庆喜班”的人——暖乐楼的戏台本就是庆喜班的常驻场地,张翠喜是班中最拔尖的角儿,班主特意让他们来撑场面、维护秩序。此刻见她引得满堂喝彩,为首的汉子咧嘴一笑,对身旁的弟兄道:“咱班主没看错人!张姑娘这嗓子、这身段,真是把暖乐楼的人气都带起来了,比上个月旺了三成不止!”

暖乐楼的堂下,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身着青衫的俊美书生,他面如冠玉,眉梢带着几分温润,指尖捻着茶盏,目光却一瞬不瞬地落在戏台中央的张翠喜身上,连茶水凉了都未察觉。

待一曲唱罢,他立刻叫来身旁的小厮,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锦袋,“哗啦”一声倒在桌上——四锭足秤二十两的白银,在烛火下泛着莹润的光。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推辞的语气:“把这些拿上去,给张姑娘送去,就说……莫让她唱累了,先歇一歇,喝杯热茶。”

小厮盯着桌上的白银,眼睛都直了,连忙躬身回话,语气里满是恭敬与感激:“李公子,您这都在楼里泡了一个多月了,每次听张姑娘唱曲,出手都这么阔绰,我们暖乐楼上下,真是全仰赖您的照拂啊!”

李公子闻言,只是淡淡摆了摆手,目光又飘回戏台,眼底满是痴迷:“这无妨。张姑娘这般才貌双全的人,声如天籁,貌若天仙,我若能得她青眼,成为她的知己良友,便是花再多银钱,也不枉此生了。”

他说着,又从袖中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素笺,小心翼翼递到小厮手中,指尖轻轻摩挲着笺纸边缘,语气带着几分期许:“把这个也一并交给张姑娘,这是我昨夜为她写的一首小诗,略表心意,算不上什么贵重东西。”

小厮连忙双手接过素笺,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字迹清秀俊逸,写着一首七言律诗:

“昔见章台柳,今逢洛浦游。

旋裳随鼓歇,清唱入云流。

转袖惊鸿影,凝眸月半钩。

唯期常作客,一曲忘千愁。”

诗里句句写着张翠喜唱曲时的模样——转裳的轻盈、清唱的悠扬、转袖的惊艳,末句更是直白道出“唯期常作客”的心意。小厮看罢,连忙揣好素笺与白银,快步往后台走去,心里暗叹:这位李公子对张姑娘的心意,真是比楼里的烛火还要炽热,只是不知张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

而戏台上的张翠喜刚接过侍女递来的热茶,就见小厮捧着白银与素笺进来,听他说完李公子的话,又展开素笺读了那首诗,她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对李公子厚待的感激,有对自身优伶身份的无奈,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她轻轻将素笺折好,递给身旁的侍女收好,再看向小厮时,语气已恢复了平日的温婉:“替我谢过李公子,告诉他,心意我领了,只是唱曲本就是我的本分,实在不敢劳他如此破费。这些银子……你替我还回去吧,就说我心领了。”

小厮面露难色:“姑娘,这……李公子的心意,若是退回,怕是会伤了他的心啊。”

张翠喜轻轻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里,声音轻却坚定:“收下才是真的不妥。你就照我说的做,多谢他的抬爱便是。”

戏罢,楼里的宾客三三两两地散去,烛火渐次熄灭,唯有堂下靠窗的位置,李公子仍独自坐着,青衫下摆垂落在凳脚,指尖还捻着方才小厮退回的素笺,纸上似乎还留着张翠喜读过的温度。

小厮提着一盏羊角灯笼走过来,语气带着几分为难:“李公子,我们这都歇场了,炭火也快灭了,您瞧着天儿也晚了,外面风大,该回去休息了。”

李公子却摇了摇头,目光定定地望着后台的方向,语气带着几分执拗:“不,我再等等。我就想与张姑娘见一面,说几句话,就几句,见一面我就走。”

小厮耐不过他的坚持,又念着他平日出手阔绰,是暖乐楼的贵客,只好叹口气:“那您在这儿稍等,小的这就去请张姑娘。”

后台里,张翠喜刚卸了钗环,换上一身月白色的素裙,听得小厮来报,指尖系腰带的动作顿了顿。身旁的侍女低声劝道:“姑娘,这都夜深了,李公子虽说是贵客,可这般日日来、次次留,难免引人闲话,若是被庆喜班的班主知道了,怕是会多心……”

张翠喜却轻轻摇了摇头,理了理裙摆,声音温婉却透着几分清醒:“他是客人,也是咱们楼里的仰仗之人,总不好驳了面子。罢了,我去见他一面,说几句话就回来,免得他一直等着。”

她提着裙摆,缓步从后台走出来,月白色的裙摆在昏黄的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走到李公子桌前,她微微躬身行礼,语气平和:“李公子何故这般晚了还停留在此?可是有什么事?”

李公子见她出来,猛地站起身,脸颊竟泛起几分微红,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张姑娘……在下对姑娘倾心已久,这些日子日日来听你唱曲,今日,只是想与姑娘见一面,亲口说几句话,问问你……你是不是不喜那首诗?”

张翠喜闻言,缓缓直起身,眼尾带着几分疏离的温和,轻轻摇了摇头:“李公子说笑了。公子的诗写得极好,字里行间都是抬爱,只是我不过是个卖唱的优伶,身份低微,实在配不上公子这般才情斐然的诗作。公子的心意,我心领了,只是这诗……我实在当不起。”

“不是的!”李公子急忙辩解,声音都微微发颤,“我从没想过身份的事,我只是……只是觉得姑娘这般好,不该只在戏台上唱曲,该有更好的归宿……”

张翠喜眼底的疏离又重了几分,她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明显的距离:“多谢公子关心,只是我早已习惯了这般日子。若公子没有别的事,天色已晚,我便要歇息了,庆喜班明日还要排新戏。”

李公子闻言,身子猛地一倾,似乎想伸手留住她,喉结急促地滚动了两下,那些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的话——想说“我愿为你赎身”,想说“我想护着你”,到了嘴边却像被堵住一般,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张翠喜提着裙摆,转身缓缓走向后台,月白色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帘幕之后。

“我怎么这么笨!”李公子狠狠抬手打了自己一嘴巴,语气里满是懊恼,“话到嘴边都不会说,真是没用!”他站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戏台,愣了好一会儿,才一步三回头地挪出了暖乐楼,连脚步都显得有些踉跄,腰间的素笺被夜风吹得轻轻作响。

待李公子走后,张翠喜才从帘幕后走出来,缓步走到方才李公子坐过的桌前。桌上还残留着茶盏的温度,旁边放着那首被退回的诗,素笺被烛火映得泛着暖光。她弯腰拾起诗笺,指尖轻轻拂过上面“唯期常作客,一曲忘千愁”的句子,忽然低低笑了笑——那笑意里有几分对李公子痴情的无奈,也有几分对自身命运的怅然。

笑罢,她将诗笺轻轻放在桌角的烛台旁,没有收起来,也没有丢弃,就那样静静摊着。随后,她吹灭了桌上的烛火,转身走进了沉沉的夜色里,只留下满室的寂静,和那首浸在月光里的诗,还有暖乐楼外渐起的寒风,似乎在预示着,一场关于权贵与风月的风波,即将在城阳郡悄然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