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日出江花 > 第3章 第三章

日出江花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西伏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10:25:23 来源:文学城

“宣京华公主觐见。”

招阳无趣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那日接到了父皇旨意,说是请自己入勤政殿议事,相必是前些日子遇袭之事有了进展。

不出所料招阳在勤政殿殿外见到了宋荷钧,这下更证实了心中的猜测,要么父皇是有了一些猜测,要么就是找到了一些证据。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宋荷钧在此次遇袭中其实更像是运气不好被随机挑选,当日若招阳不是去看状元游街,而是去看其他人,兴许当日倒霉的就是其他人了,不过也是自己的幸运,若是跌倒于其他人马下,兴许自己就不能全须全尾地回宫了,为何父皇每次与自己讨论此时都要叫上宋荷钧呢。

两人已有一面之缘,见到了自然不能好似不认识般,两人见过礼,还未多寒暄,孙公公便出殿来引他们进去,大殿之内如上次在辉湘阁偏殿一样,只有孙公公在内侍候,不见其他宫女太监,二人进殿后,孙公公也退了出去。

“朕今日召见你二人,依然是为了公主遇袭事件而来,经过多日探听,朕认为背后之人所图甚大,其狼子野心不仅仅是想谋害朕的公主,更是想以此事动摇大晋江山。”招阳心里一惊,对于父皇的推测,招阳心中隐隐有所察觉,今日便得到了父皇的证实。

“你们是关系最大的人,将此事告知于你们,其一是给你们提个醒,不论是居于深宫的公主,还是尚未入仕的状元,都已经不能置身于朝堂之外了。”崇盛帝顿了一下,开口道:“其二,查明此次遇袭事件的真相,朕想让你宋荷钧主办,招阳协助,望你二人能携手秘密查明。”

崇盛帝这话说出来,两人都没有立即回话,一个是深宫的公主,一个是刚考完科举的进士,想不通皇上是为何如此安排。

“此次事件,不知是朝堂中人制衡朕的手段,还是另有所图,便也不能大张旗鼓的调查,朕信任你父亲的人品,在朝堂中并无什么私交,你也还未进入官场,与朝臣牵扯不多,朕才想着要将此事交给你来办。”

宋荷钧似是要说什么,还没开口,崇盛帝接着道:“朕知你二人都尚且年幼,有些顾虑也是正常,朕不会让你二人单枪匹马调查此事,此事除了不能让朝堂中人知道外,朕会派人协助你们,除此之外,阿明在这段时间也会帮助你们,爱卿还有什么问题吗?。”

崇盛帝话已至此,二人便不再推脱,崇盛帝应该是最想查出此案真凶的人,不会儿戏,想必自是有自己的考量,且说那暗卫阿明,就定不会是虚有其表之徒。

二人虽接下重担,却不知从何开始。

“殿下,您是否可以召见当日在场的侍卫宫女,从了解当时的情况入手。”

“自然是可以的。”招阳并无头绪,宋荷钧愿意先做决定,自己自然是欣然应予,既然接下了任务,虽不知路在何方,但向前走总是对的:“不如就在的当日的聚宾楼,定在十五可好。”

离十五还有四日,也是给二人一个理理思绪的时间。

回到宋府,宋荷钧思量着如何调查此案,对此事最清楚的就是当日公主身边的丫鬟和暗卫,那些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招阳身上。脑中灵光一闪,宋荷钧立刻派人去请韩青过来,当日韩青正在自己后方不远处,也许能有别的线索。宋荷钧想着是否要叫父亲当日派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小厮前来问话,但又约摸着此事更大可能是针对公主而来,与自己干系不大,告诉父亲,便是给父亲平增烦躁,还是算了。

不多时,小厮便引着韩青来了,宋荷钧也不多说,开门见山问道:“韩青,你还记得那日在街上跌落于我马下的女子吗?”

“自然是记得的,此事已过去多日,今日如何又提起了?”韩青不知当日隐情,自然认为是当日人群推搡的导致的事故,既无人伤亡,便不多放在心上。

“思及当日之事,终归是让人受了惊吓,这几日甚是繁忙,如今得闲,细细思索来,却觉着有些怪异,遂请你来回忆回忆当日究竟是什么情况。“不便告知实情,宋荷钧只得编造一个还能看的过去的理由了:“我听小厮们说,那女子应该是被一乞丐妇人无意推搡才跌倒的。”

韩青却甚是不解:“妇人?当日那女子身后确实是有一乞丐,但那是男子啊。”

“男子?”宋荷钧此时是惊诧极了,以阿明的眼力,不会说将一名男子看成女子,这又是怎么回事。

“是的,那人虽然身材臃肿,并且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但那就是个有喉结的男子,似乎年纪还不小呢。”

宋荷钧微微一愣,眉心微微蹙起,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棘手的问题。

“如何?此人莫非有什么蹊跷?”

“哦,没什么,只是按你所说,此人是一老叟,能挤到前排去也是费劲。”

“哈哈哈哈,连老叟也是想一睹状元郎风姿呢。”韩青笑的前仰后合,眼泪都笑的出来了,转眼便将宋荷钧异常的神色抛之脑后。

宋荷钧嘴角也向上提起,那双明亮的眸子里,似乎却压着沉甸甸的石头。

转眼便来到了两人所约定的十五,此时正值五月,京城已经逐渐热了起来,日光炙烤着大地,闷的人透不过气来,京城内黎江穿城而过,到了日落之后,百姓甚是喜爱端上板凳到黎江旁乘凉,更有怕热的人,直接端上家中竹床,晚上就睡于黎江旁。

所幸聚宾楼就位于黎江旁,江风穿堂而过,甚是凉快,越是炎热,聚宾楼生意更是好,招阳便早早来到聚宾楼等候。

招阳虽甚少在百姓面前露面,每年例行祭天却不得缺席,为避免被人认出来,招阳特地选了临江包厢,许是专程为京城达官贵人准备,聚宾楼的包厢甚是隐蔽,也是个不打眼,能问话的好地方。

“臣来迟了,让公主等候多时了。”

“无碍,是我来早了,和你无关,这江边凉风,比宫中凉爽多了。”两人怕天气炎热不便出门,便约在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江面被染上了一抹金黄,波光粼粼。江水持续流淌。轻轻拍打着江岸,百姓在此中游泳戏水、乘凉,影子被日光拉的长长的,与波光粼粼的水面共同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招阳从江边收回眼神:“还请宋公子不要叫我公主,此地百姓众多,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宋公子不介意的话,可以直接叫我小姐或者俞小姐都可。”

俞乃当今国姓,如此称呼,显眼了一些,宋荷钧从善如流道:“小姐,前几日,我询问了当日同我一同游街的探花郎韩青,却是得到了些与我们了解到的不一样的信息。”

宋荷钧看着招阳的眼睛忽地亮了起来,便听到:“正好,我的侍从里也有人见到了些特别的事,不如公子先说说你的发现。”

“发现谈不上,只是据韩青所言,他当日在街上看见的乞丐是一老叟,便是与当日阿明所见的中年妇人不同。”宋荷钧说完这句话后,招阳没有发表想法,而是将双手放于胸前,眉毛微蹙,视线透过窗户,凝视着江边的景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招阳身后的几位侍从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是在交流什么信息。

大约是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招阳开口道:“公子确定吗?”

宋荷钧回:“确定,我与韩青虽并未认识太久,但是此人是光明磊落之人,定不会欺骗我,想必他也没什么理由骗我。”

“公子既然如此信任此人,那我也是信任公子的,我并未怀疑韩公子有欺瞒你我二人的嫌疑,只是当时跟随我的几位侍从也有注意到此人的,倒是说了些其它的事。”招阳解释道,边叫出一人来。

“小姐,公子,当时小人于人群中奉命保护小姐,当日那乞丐正是从小人面前经过,人群中此人被人推搡,还是小人扶了此人一把。那人甚是奇怪,确实是男子的面相,身上却格外臃肿,似是里三层外三成穿了棉衣,小人便多注了一些。”游街当日正是个艳阳天,虽是乍暖还寒时节,但却不至于穿棉衣,此举确实奇怪,“那人从身上跌出一件东西,我捡起来本是准备交还此人,但此人确是眨眼就不见了,也就被我保存下来。”

此时石竹拿出一枚铜钱放在桌上:“二位请看。”

铜钱本无什么奇怪,确是给宋荷钧看的一惊,铜钱上的年号竟是“黎安”。

大晋已当政百年有余,历代大晋皇帝励精图治,如今百姓安居乐业,而在大晋入住中原之前,前朝国号正是黎。黎朝后期,多位皇帝苛法峻刑、大兴土木、赋敛无度,百姓们苦不堪言,国家岌岌可危,黎朝后期的朝政混乱无比,诸多皇帝均是短命皇帝,更替极快,百姓在不稳定的政权的生活可谓是水深火热。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黎宣帝算得上黎朝的最后一点余晖,此人坐上皇位仅仅四十多天,在这四十多天里,黎宣帝是宵衣旰食,企图挽大厦于将倾,但当时的大黎已经五脏俱腐,非一木可支,仅仅四十天,大晋开国皇帝便攻入都城,黎宣帝也吊死在了宫内,黎宣帝在朝时的年号便为“黎安”,算得上是黎宣帝对黎朝的期望。

黎宣帝在位仅四十多天,当时的工业几乎全面停止,制造出来的钱币也极少,大晋自建朝开始,便要求历代皇帝要以史为鉴,不要像黎朝最后几位帝王一样只顾享乐,不顾百姓,反之对此黎宣帝去却很敬佩,据说当日开国皇帝晋高祖看见黎宣帝的遗体时,在遗体旁发现一封遗书,大概内容则是希望继任者不要伤害百姓,以及为一些宫女太监后妃们求情的话,据说晋高祖看见遗书时潸然泪下,为黎宣帝为国为民的情怀所感动,亲自抱下黎宣帝的遗体并厚葬于黎朝皇陵中,此事也是大晋佳话一件。

为告慰黎宣帝,也因为这短短四十天铸造出来的钱币并不多,大晋并未销毁黎安年号的货币,只是不作为大晋通用货币,因此黎安币在大晋只有收藏价值。因当时混乱的局面,本来就不多的黎安币更是所剩无几,大晋达官贵人甚是喜爱到处搜集此钱币,作为自己财力地位的象征,如此珍贵的钱币,就连许多高管名爵都找不到,如何出现在乞丐的身上。

当日街上人多眼杂,除了这位侍卫捡到这枚铜钱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有什么异状,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