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声钟响。
距离来到这里,已经过了整整七个小时。
台樛几乎将赛德镇的南部与中部区域走了个遍。
小镇的道路如同盘根错节的古老树根,相似的拐角与岔路不断重复,足以让任何初来者晕头转向。
好在他方向感还不错。
虽然有些累,但心里更多的是说不上来的怪异与无尽的疑问。
这一路上,除了那个金发少女和那个狡黠的小男孩,他竟然再未遇到过任何一个活人。
不仅仅是当地居民,连少女口中曾频繁出现的异乡人,也一个未见。
这极不寻常。
按照少女的说法,以往镇上有许多异乡人。
但异乡人具体指什么?
是特指像他这样来自地球的人类,还是泛指所有非赛德本土出身的人?
台樛暂且倾向于后者。
若单指地球人,他的东方面孔自是显眼好辨认,但若来的是欧洲人呢?
同属白种人,语言在系统加持下又毫无障碍,本地人如何能精准分辨?
仅凭容貌与语言,似乎难以完全界定。
不可能来这个副本的异乡人,都是黄种人或者黑种人。
看服装吗?
不,他们进入副本时就已经穿上了系统分配的、符合这个时代的衣物。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异乡人指代所有外来者这一解释更为合理。
虽然这么解释,又有新的疑问困惑着台樛。
赛德镇规模不小,本地居民不可能彼此熟识,可以精确认出镇上的每一个人。
这又引申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遇上同样白皮肤蓝眼睛、说着一口流利本地话的外来白种人,又如何能立刻识别对方是异乡人?
还是说,他们其实根本认不出来?
这个问题细究下去难有答案,台樛只能暂且搁置,转而思考更深奥的问题。
少女提及以往异乡人众多。这个时期的交通并不发达,陆路以碎石铺路和木桥为主,水路依赖河流和港口。
结合赛德三面临山、南面临海的地理位置,显然,这是一个港口城镇。
她面对他这张典型的东方面孔并未表现出过多惊讶,这说明她早已习惯见到各色人种。
以此推断,赛德绝非普通小镇,地位在这个国家绝对颇有分量,才能够和别国外交往来。
按照少女所说,平日里人们没有生活物质需求就不会出门,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已经半荒废了的港口。
但即便如此,也解释不通。
以中世纪欧洲的航海技术,航线难以远达亚洲或非洲,大量其他人种在此登陆,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暂且抛开画风不同的伊丽莎白塔不提,这个副本的其他历史细节都非常真实,值得起推敲。
台樛认为,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副本,但是它是有相当可考的原型存在的。
甚至制作者非常用心地制定了每一个细节,想要传递某一种信息。
中世纪欧洲的糖主要通过阿拉伯贸易从印度和地中海地区进口,价格昂贵,属于贵族和教会的专属奢侈品。
13世纪糖的价格与香料相当,只有精英家庭才能消费得起。
专门的糖果店虽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商业形态,但与糖相关的甜味食品已有一定发展。
他们口中的糖果店,指的便是与糖果相关的商业形式。
从这个角度来讲,赛德所处的时代应该正是中世纪后期,这里的一切还是相当符合时代特征的。
之前信封上写的是拉丁文,然而池壁上刻的又是英文“Leto”。
更巧的是,公元1362年《诉讼程序法令》出台以后,规定英语可用于法庭诉讼。
虽然只是象征性的,拉丁语和法语在政府文件和法律中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5世纪后期甚至更晚,英文才逐步代替拉丁文和法文正式成为官方行政语言。
但这也足够说明,这时候的人们已经在使用英语了。
这也正是为何致伯爵的信封上用的是更为正式的拉丁文,而民间摆放的雕塑却使用的是英文。
从服装、建筑、书信到雕塑、生活用品都高度贴合时代特征。
至于钟楼,那时已经诞生了哥特风且正值顶峰,所以细究起来,维多利亚哥特风建筑虽然跨时代存在在这片土地上有些突兀,但也并非格格不入。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时的人们还并没有这种审美风潮,他们更倾向于反叛神秘的艺术风格,而维多利亚哥特风相对来说更加复古优雅。
所以在他们眼中,对于这栋享誉天下的钟楼的美学价值,显得并不那么认可。
由此可以清晰地推断出,赛德很可能存在于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金雀花王朝到兰开斯特王朝的更替时期,也就是黑死病席卷欧洲之后。
那时英法百年战争正酣,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交流都充满变数,与亚洲边缘地带的交流更是稀少。
一个普通的英格兰城镇,绝无可能常年出现大量其他种族的面孔,这一点非常不合理。
由此可见,少女口中的异乡人,绝不仅仅指来自赛德之外、甚至英格兰之外的人。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他们指的是这片土地之外的人。
或者说,是副本之外的人。
既然系统明确说明,这是人类第一测试空间,是地球人类首次降临,而这个副本却早有异乡人的传说和痕迹。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在他们之前,已有来自其他测试空间的人,降临过这个副本。
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
首先以及最重要的问题,这里的居民,究竟凭借什么来精准识别异乡人?
肤色?不。
语言?不。
穿着?不。
暂时想不到。
其次,那些曾经到来的异乡人,他们最终都去了哪里?是否还存活于世?
台樛更倾向于都死了。
他一直在思索副本的机制:副本关闭后,任务完成者自然可以离开,回到新园。
那么失败者呢?
只知道没有完成任务的人都被淘汰了,至于淘汰的结果尚不清楚。
可能是永远留在副本内无法逃离,也可能直接死亡。
如果是第一种,他必须设法找到那些曾经的异乡人,他们身上必然带着答案,许多谜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是第二种,他唯有拼尽全力,成为活下来的那一个。
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应该都不会再以异乡人的身份活着。
还有,此刻,这个副本之内,是否还有其他的异乡人?
根据少女的描述,一个时期可以同时涌入大量异乡人,他们之间必然有过接触,不可能对彼此的存在毫不知情。
否则,昔日小镇那种生机勃勃、人流如织的景象便无法成立。
也绝不存在从副本开启到关闭,始终只有一位异乡人的情况。
他们必然是同时被投放到这片土地上的。
这不是一个独立副本,而是一个联机副本。
既然如此,他必须尽快弄清楚,除了自己,当前副本内究竟还有多少同类。
以及,为什么来这里的异乡人的数量会断崖式下跌。
这个小镇是如何从昔日的繁荣鼎盛,一步步沦落到今天这般万物萧条、人迹罕至的境地?
这是台樛最想不通的问题。
按照常理,进入副本的玩家就是异乡人,而参与这种副本是创世神的强制行为,并非玩家自我意愿可以控制。
那么,拥有绝对权限可以操控玩家的系统,明明能够定数投放,为何会做出减少参与人数的选择?
他心里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测。
创世神把玩家强制塞入副本肯定需要达成某种目的,而现在这个副本的某个情况导致它难以实现或者不划算。
全世界的资本家都知道不做亏本的买卖。
也就是说,当初肯定发生了某件不可控的事情。
他突然抬头看向天空。
第九声钟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