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贯众去了客栈对面的药材铺,毕竟要赚钱的话,还是得从自己的本职入手,所以他要先去了解了一下市场。
他昨天就被这个店铺的名字吸引了,但是太晚了,所以就没去,趁着现在有时间,打算进去看看。
这个药材铺的名字叫--王不留行,居然是以中药命名的。
不知道和留行客栈有没有什么关联。
这药铺应该是最近三年才开的,如果早开了,这么有意思的名字,他应该有印象才对。
林贯众还挺想认识一下老板的,只是进到店里没有看到人,他观察了一下,药材种类还挺多的,很齐全。
没多久从帘子后面出来一个40多岁很面善的男子,笑着和他打招呼“郎君要抓点什么药吗?可否有带药方?”
林贯众叫他抓了生白术(50文一两)、砂仁(20文一两)、茯苓(5文一两)、茯苓粉(10文一两)、莲子(5文一两)。
这里的药材价格比他想象中的要高。
“看来郎君家中的娘子在待产?敢问是哪家郎中交代您抓药的?”店家见他没有拿着药方,不确定是什么症状,不敢抓药给他,万一吃错了来找麻烦可不好了。
林贯众摇摇头“不是,是住在我们家隔壁的妹子,现在已经孕晚期了,我见她脸色暗沉,应该是脾胃负担加重了,导致脾虚湿蕴,所以我给她抓点药调理一下。”
他之前给石念弟诊脉的时候就说过,去镇上帮她拿药,毕竟之前孙洪和孙望祖很照顾原身,这份恩情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林贯众还有点纠结要不要再买点黄芪、党参、茯神、远志、木香和当归,熬归脾汤补一补。
他和秦艽两个人之前落水,虽然修养了几天,但是还比较虚,归脾汤刚好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非常适合他们,而且石念弟生产之后也可以喝。
但是这药材好贵啊!当归居然要200文一两,要是买了,秦艽肯定又要说他败家了,好纠结。
林贯众内心交战了一下,想想还是算了,装备齐全之后去后山找找看吧。
在原身的记忆里面,他记得在深山里面,有一个很隐蔽的地方长了黄芪和党参,当时他想挖走的,但是爷爷说再给这些药材长长,因为年限越久,药用价值会更高。
已经三年过去了,不知道这两味药材被人采走了没有。
店家恍然大悟“小郎君是郎中?只是这白术熟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店家给出建议,这个郎中之前好像没见过呢。
林贯众摇头“爷爷是郎中,从小和他学了些,现在靠采药郎为生,白术我会炒,所以买生的可以省一点钱。”
他也知道熟白术的药效会好一些,但是熟白术要80文,买生的回去处理一下,还能省30文呢。
林贯众现在已经知道秦艽疯狂砍价的良苦用心了,这些钱迟早会花完的,现在他们没有一份能赚钱的生意,花完了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原来如此,郎君会炮制药材?”店家眼睛发亮。
少爷近期都愁坏了,一直在找会炮制药材的人,因为南周镇药铺的药材一直发霉,药材损耗太大了,一直在亏钱,
今年少爷一直今周府、石河镇和南周镇来回跑,想找解决的办法,他感觉少爷最近都瘦了。
“我们家也收药材,要是您有晒干的药材可以拿来给我们看看,炮制得不错的话,我们给的单价也会相对高一些”店家见他懂得还挺多的,如果他炮制的药材不错,倒是可以长期合作,还可以把他引荐给少爷。
“会点炮制之术,不知道掌柜可收野菊花?”林贯众试探性地问了一下。
林贯众昨天路过的时候,看到他们晒在外面的野菊花,感觉他们不太会炮制,野菊花应该是要阴干的效果会更好,他们却直接丢在外面,这样晒出来的菊花会流失原本的香味和减轻药用效果。
有条件的话,最好在把菊花烘干一下,这样能存放得更久,还能保留药性和把香味最大的留存下来。
林贯众之前有一篇论文就是写中药材的炮制术的,当时他做了很多实验和研究。
很多药材炮制不好,保存不当,会容易发霉,并且放不久,会大大导致药材铺的成本,这也是他们回收单价低,却卖出去高的原因。
野菊花遍山都是,但是很少有人能炮制好,而且放一段时间就会发霉,所以损耗比较高。
不过野菊花晒干后香而甘,很多贵人喜欢拿来泡茶,所以他们也收,只是单价给的不高,店家回答了林贯众的问题“野菊我们收3文钱一两,如果您送炮制好的过来,单价会更高一点”
林贯众了然,这里的野菊花卖得还挺贵的,要30文一两“到时候拿一些自己炮制的野菊花,带来给您看看,到时候您在定价”
“麻烦您先帮我抓2两生白术,砂仁抓2两,茯苓2两,茯苓粉5两,莲子抓一斤(1斤=10两,方便药材计算)”林贯众看了眼天色,感觉很晚了,要快点回去了。
他出来的时候没有和秦艽说,等下秦艽洗完澡没见他,不知道会不会着急。
掌柜按照他的方子,把药材分类包好递给他“一起250文,您是新客,收您230文吧”
林贯众道了谢,带着抓好的药急忙回去。
秦艽托着腮,盯着眼前的三菜一汤看,林贯众还没有回来她不敢先吃,鱼和猪脚发出来的香味,一直充斥着她的鼻腔,她已经等得望眼欲穿了,肚子一直在‘咕咕’的叫。
林大夫去哪了,怎么还不回来。
等下菜都要凉了!鱼凉了就腥了!
店家见林贯众走了,他撩开帘子进入隔间“少爷,刚刚那个采药郎还挺厉害的,没想到他抓的药,都符合症状”
在他的印象中,采药郎一般都不会对症下药,他们只是会识别草药而已,都是根据经验用药,很少会判断症状。
王不留行和连翘面对面坐在茶桌前。
林贯众进来之后,他一直在药铺的隔间偷摸的看着林贯众。
连翘把刚泡好的茶递给他,提醒他“小心烫。”
他在思考问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听到连翘的提示,端起茶杯直接喝了“噗!”把对面的张庆喷了一脸茶水。
张庆:有人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连翘!你就不能提醒一下本少爷,这个茶很烫吗!”王不留行赶忙喝了一口凉水,烫死老子了,舌头不会要起泡了吧。
张庆默默拿袖子擦干脸,不敢作声,毕竟少爷不是故意的。
王不留行委屈的看着她,觉得连翘就是故意的。
连翘欺负我,呜呜呜呜......回今周府的时候,定要去花香院找小莲姑娘安慰才行。
连翘很无语,明明都提醒他了!而且自己摸着茶杯,难道没有感觉吗?
大哥你现在是21岁,不是2岁。
她没办法,谁让他是少爷,他发银钱他最大呢“是,少爷,我知道了,下次等茶放凉在给您。”
“和我去了那么多次花香楼,你能不能学学小莲姑娘,每次小莲姑娘都会把茶水直接喂给我”王不留行顺势提出他认为合理的要求。
小莲每次都会靠在他身上,把茶水喂给他喝呢,连翘和他去了那么多次,真是一点也学不会!
心里盘算着着要多带她去几次,学到会为止。
王不留行在畅想着,反正小爷什么都没有就是钱多。
连翘内心的白眼已经翻上天了。
也不知道王不留行什么爱好,每次去花楼都要她女扮男装在旁边看着,真的很无语,要是喜欢小莲姑娘,把她纳回家不好吗?
两个人还能天天腻在一起!
钱难挣屎难吃具象化了,但是她的面上依旧恭敬“是,少爷。”
下次不是烧开的水,不喂!烫死他算了。
王不留行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回答张庆的话“能不厉害吗,他的爷爷可是林砚。”
他又喝了一口连翘重新递过来的茶。
这次温度刚刚好,孺子可教!
“如果以后他带什么药材来这里卖,你都要收,而且要给他高于市场的价格”顺便看看林贯众炮制出来的药材,能否达到他的要求。
在他小的时候,记得林爷爷撰写过一本“药材炮制术”,但是他小时候比较贪玩,只记住了一小部分,那本书应该可以帮他解决目前的困境。
王不留行交代完张庆,就带着连翘去对面的留行客栈了。
他想起四年前,林砚爷爷当时找到他父亲,嘱托父亲一年后,帮忙照顾一下林贯众。
还让他们不需要过多打扰林贯众,怕会有别有用心之人,让他惹上麻烦。
后来林爷爷真的失踪了,生死不明,失踪的时间,刚好是一年后,叫照顾林贯众开始。
王不留行的父亲,如今在今周府做知府,今周府离石河镇很远,来回一趟的话要十几天。
今周府事务繁多,他父亲一直抽不开身,以知府的名义给石河镇镇长去信,加上林爷爷的交代,除了按时送钱就没有过多关注了,有知府这一层身份,底下的人应该不会出纰漏。
所以找人交代了石河镇的镇长石大器,让他每半年给林贯众发放救济粮和钱,但这钱,其实是从他们王家账房出的。
来了这么多次石河镇,这次他终于等到林贯众了。
但是他又好愁啊!他很听林爷爷的话,不敢过多打扰林贯众,但药材炮制的问题,只有林贯众能帮他。
自己内心纠结了一下,随后又得意起来。
小爷真是做好事不留名啊!觉得自己棒棒的。
文中出现的药材药效均及中药汤均参考《药材学》、《中药方剂》,不在一一叙述了,累了,不过对于出现的药材还是会做一些科普,不过仅供参考哈,因为我比较懒,没有把药效写全,只是写了一部分的功效而已。
文中药材部分药效:黄芪(补脾益气)、党参(益气健脾)、茯神(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木香(理气醒脾)和当归(补血活血)、人参(补五脏,安精神)、白术(燥湿利水)可熬制成归脾汤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利尿通淋)、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