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人间道 > 第1章 告别

人间道 第1章 告别

作者:我成心的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2:42:54 来源:文学城

青月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孩童在夕阳的映照下嬉闹。

木棍为剑,土块作石,这是在玩“打仗”的游戏,打得尘土飞扬,欢笑声四溢

“我是谢先生!让我来救你们!”一个眉眼清秀却灰头土脸的男孩手持一根细长树枝作弟,横在嘴边假装吹奏,在“战场”上穿梭自如,见到倒下的同伴就蹲下“治疗”,被治好的小伙伴,摸了一把小脸,又嘻嘻哈哈的回到游戏中

“哈!我是燕先生!我最会打仗了!”这声音是从另外一边传来,一个略显消瘦、眼神却格外机灵明亮的男孩儿正躲在一堵矮墙后。

他的面前用小石子和树枝摆出来一个复杂的阵图。他一边移动石子,一边压低声音,学着大人的腔调发号施令:“看我诱敌深入,把你们全部打败!”

燕先生和谢先生起初配合无间,一个在前线“救死扶伤”,另一个在后方运筹帷幄,将敌军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分歧很快出现

“要先救人!”谢先生急得跺脚。

“要先打赢!”燕先生叉腰气鼓鼓地反驳。

“要先救人!!”谢先生又强调了一遍,指着刚倒下的“伤兵”对矮墙后喊,“他都死三次了!!!”

“要先打赢!”燕先生头也不抬,专注于面前的沙盘“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不能因为他一个人毁掉这一整局!”

“待我打败了敌军,自然天下太平,再无伤亡了。”他又补充道.

“不行!现在就要救!”

“不能救!赢了再救!”

两个平日里最要好的小伙伴,此时此刻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燕先生气不过,带着几分赌气和委屈抓了地上一把沙子,扬了谢先生一身。

谢先生愣住了。细沙钻进了他的衣领,迷了他的眼。

他没有苦恼,只是默默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眯了眯眼,然后转过身,蹲下来继续固执地救治他的伤员,却再也不看燕先生一眼,也不再与他说话了。

燕先生看着他倔强的背影,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似乎又被他咽了下去,最终只是瘪了嘴,也没了排兵列阵的兴致,哼一声一脚踢散了自己耗时耗力布置的阵法,一个人闷闷地蹲到老槐树底下,拿着树枝在地上胡乱划着。

旁边摇着蒲扇正纳凉的王老伯,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了然与温和的笑意。他抿了一口粗茶,对身边的老伙计悠然叹道:

“嘿!瞧见没?这台大戏,甭管是谢先生还是燕先生,到了娃娃们这儿,都一个样儿。能玩到一块儿时,那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可这根子里的东西不一样,闹起别扭来,也真是没法子......”

老伙计嘿嘿笑道:”谁说不是呢?就像当年......”

他这话头一转,时间就仿佛回溯好几年前一般。两人的交谈声,顺着风儿自然飘进了旁边茶棚里几个歇脚的外乡人耳中。

......

“欸,你听说了吗,咱们那山上的那个道观,散伙了!”

一个瘦高个儿压低声音,带着分享秘闻的兴奋。

“啊?”他对面坐着的黑壮汉子瞪大了眼,“咱们这穷乡僻壤的,还有这等清修之地呢?”

“有啊,你记得不...”旁边一个精瘦的汉子插嘴,“咱们这儿前两年一场暴雨,河堤是眼瞅着就要垮了!咱这一些人死马当活马医,冒雨跑去山上求助,嘿!还真求来那些人帮忙了,这才免了一桩灾啊!”

“是吗?那我咋从来没印象?那观叫啥名儿啊?”

“好像叫什么......什么虚来着?”精瘦汉子皱着眉回想。

“清虚观!”

旁边一个一直沉默的老头儿,冷不丁插了一句,声音沙哑却笃定。他在这镇上活了一辈子,啥事都知道点。

“哦对!是叫这个来着” 精瘦汉子一拍大腿。

王老伯眯着眼:“那观啊,年头不短了,香火不旺,架子不小。咱们平时也就能看见他们那个山脚下的小庙,供着个什么祖师爷,听说里头金身刷得挺亮堂,不过好像因为那场暴雨,塌了,连带着那像儿”

他顿了顿,接着说:“那观本来没啥人注意的,嘶......十几年前吧,一个号称自己是山上清虚观弟子的人来这里给人看病”

“我嘛,当时也凑过去看了看,那看着就像乳臭未干的稚童,这不是闹着玩吗?当时没啥人搭理他”

“那小孩儿穿着挺干净的,估计是那家有钱的小少爷看了什么闲书拿咱们寻开心罢了”

“那后来呢?”

“后来啊,那孩儿还挺犟......”

“咱这儿也没啥郎中,轻的熬过去,重的只能等死。他就蹲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谁来问都仔细说,也不管人信不信。起初大家当他放屁,直到……老王头家那个咳血咳了半年的儿子,吃了他的草药,愣是缓过来了!还有张寡妇家那头快病死的牛……嘿,邪了门了,也让他给鼓捣好了!”

“啊!俺想起来了!”一个面色蜡黄的大娘惊呼道

“早些年,邻镇有个赵铁匠,他婆娘病得快不行了,刚巧那小孩不在,但就是听说这小孩在那什么观里,背着人爬那老高的山,终于找见了,但结果连人都没让进!说是’尘缘孽障,自有定数,道门清净之地,不惹尘俗’。我呸!”大娘啐了一口。

“嚯!这么不近人情?!”

“对啊!” 旁边一个一直没说话的农妇忍不住补充,“所以这小道长跟别的念经人不一样!而且他不光动嘴皮子,是真下手啊!”

“李老二家房子漏雨,他爬上房顶帮着铺茅草,那手法,比老手都不差!我家的地,他还来帮着看过土,说的那些个门道,什么土质啊,肥力啊,比我这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还在行!你说怪不怪?一个在山上念经的小道士,哪来的这些经验?”

棚里渐渐安静下来,众人都被这陈年旧事吸引了。

“再后来,他就不常来了。风里来雨里去,就背个药篓,拿根木笛,隔几个月露一次面,总是一个人。直到两年前……”

老头儿顿了顿,看向镇子那头“他一个人下了山,没穿道袍,就一身白衫,在镇子最偏僻的那头,租了个快塌的铺面,挂了块牌子——回春堂。”

“哦!回春堂!谢先生!”

这下,好几个人都反应过来了。

青月村可以不知道清虚观,但没人不知道回春堂的谢先生。

他医术好,心肠更好,穷人看病常常不收钱,还教孩子们识字,看天时,甚至帮着琢磨怎么让田里多打粮食。

“所以……谢先生就是当年那个小道童?清虚观的大弟子?”

有人恍然大悟,语气里充满了敬意。

“可不是嘛!”老头儿叹了口气,“如今道观散了。唉,也是好事,那道观冷冷清清的”

......

青月村的晨雾尚未散尽,回春堂的门板却已早早卸下。

案柜上零散放着几捆药包,上面分别束着很多人的姓名,包子铺徐大娘、木匠陈加元、面铺连于叶......

少年林有将最后几包捆扎好的药包放入药柜,转身看向庭院。他的先生,谢云衡,正将一本手抄的《农时精选》递给闵妹,那个心思缜密的少女接过书册,眼眶有些泛红。

“知行合一,而非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谢云衡声音温和如常,“水利图谱在此,日后若有山洪改道,应该因地制宜,不可拘泥。”

他的目光扫过眼前这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林有的用药已然能够独当一面,闵妹的天象观测明察秋毫,还有负责调解邻里纠纷的王印,组织修筑水渠的张平......不过两年光阴,当初懵懂无知、一字不识的少年少女,已然能够自力更生,甚至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

“先生......您真的要走吗?”林有终究没能忍住,问出了其他人心中憋了已久的话。

谢云衡轻轻一笑,安慰道

“两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让人触目惊心,正因为你们夙兴夜寐、夜以继日,才令这里欣欣向荣。往后,还得多靠你们的学有所得,成为乡亲们的依靠。”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缠绵的告别。就如同他两年前悄然而至,如今,谢云衡只是背起一个简单行囊,收起随身的木笛,便踏上了镇外那条通往未知的管道。

弟子们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目送那身着白衣的身影渐行渐远。

身后,学堂传来了孩童们的朗朗读书声,炊烟在各家屋顶袅袅升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