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 第15章 舅父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第15章 舅父

作者:我羡春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05:24:05 来源:文学城

开春后,王昉之拟定了表字——雁秋。

薛秋义久不动笔墨、亦不作文章,亲自为她题字,一时引得雒阳纸贵。

“秋字萧瑟落拓,倒不如魏冉的堂春生机。”话虽如此,薛秋义还是将那幅字仔细裱装后才送出去。

父亲、皇后亦增了礼,倒不如魏冉用心。他寻了块寿山石,亲手刻印送来。

淅淅沥沥的春雨将东都笼在云渺之间,万物催发,采葛早早将几支迎春花插入瓶中,竟看一室生机。

因是倒春寒的缘故,王昉之仍穿了宝青色云气纹氅衣。见魏冉推门,她便搁下笔迎过去。

“何事这样忙碌?”魏冉解下披风,就着她的杯子饮了口茶。

自人日后,孛阳公主当众许下聘妇之约,他来司空府已是轻车熟路。

“采薇不日便要出嫁,傧相名单尚未拟定,东都贵人之众,不可厚此薄彼。”王昉之顺势拽他落座,又苦恼道,“若母舅仍在,何有此一愁。”

魏冉忽地想起廷狱中那腿脚不好的杨家郎。

自刘晏辞大赦天下后,杜廷尉便将此事向上通禀。

十年之久,东都历经变故许多,就连皇帝都已经换到了第三人,区区一个党祸遗臣,早已不记其人不记其事。

因弘农家业早已付之一炬,杨家郎便居于城外一个杨栾名下的庄子中,由王应礼的部曲严加看管,就连魏冉也难近其身。

王应礼并未将此事告知长女,也许是在魏冉故意入狱,而他从采荇口中得知消息后,便开始筹谋部署。都说天家情谊难得,可司空府这等明面上便是父不仁子不孝之家,也是少年。

魏冉一时犹豫,不知应不应当全盘托出。

可人精如她,哪能不懂他踌躇之处,伸手攀上他腰际,“你顾忌他做什么。”

总归是令她拿住了魏冉短处,他极其怕痒,见佳人有此作势,只得揽住她的肩膀连连告饶:“弘农杨氏,尚有一脉存焉。”

见王昉之当下心急,他才想起为何而来,取出袖袋中的印,轻轻置在她掌中。

“那个手炉既然赠我,便绝不能还你了。”

他指尖有一道刻刀留下的裂痕,已渐愈合,微微粗粝的触感掠过她的手心。她玩闹般将他手指拢住,反手取来印泥,在他手背上盖下私印。

“这印刻的不够大。”她蜻蜓点水般触了触那道红痕,又停留于他唇上,“应叫东都人人皆知,魏侯为我所有。”

许是为了将人看在眼皮子底下来安心,幽囚杨崇的庄子并不算远。庄上管家佃户均听闻过自家女公子的雷霆手段,见她与魏冉二人前来,便也犹豫不决。开罪其实属没有必要,可主君的吩咐亦不敢忘记。

王昉之并不等他们思索,抽过魏冉的佩刀便架在庄头脖子上,“我素日不来,竟不知养出你们这等奴大欺主的东西。再不放行,这庄头位置我便再选个可心的来坐。”

庄头苦着脸,起先倒并不想应,可等脖子血线惊冷,才后知后觉磕头认罪。

王昉之牵着裙裾步入室内,简陋无匹的屋子甚至连柴火也舍不得燃,只放了盏枯涸油灯,和一床近于千疮百孔的芦絮被。

“十余年亦不可消你愤恨吗?”垂首的杨崇并未注意到来人是谁,紧紧攥着一卷书,再读一遍。竹片沉重,刻以小篆,压在双膝上,却毫无知觉。

王昉之并不大认得面前人的容貌,幼时母亲并不常带她去外大父家,只路上听魏冉说此人名为杨崇,才堪堪有些印象。

她最小的舅舅,一向颇有傲骨,不是个会迫于形势而俯首称臣的人。

“舅父之言,雁雁听不大懂。”

杨崇猛然抬头,望向逆光处的女郎。她清瘦得好似一叶柳,却伫成一棵松,是他阿姐唯一的骨肉。

当年已将党祸之羽剪尽,王应礼甘愿俯首背叛,成为先帝的捉刀人。会有另一个女子继承阿姐的遗志吗?哪怕她流淌着叛徒的血脉。

杨崇看不出王昉之的来意。可见小辈得此相似容貌,尖利了数十年的心不由得放软一二。

当年阿姐有身孕时,已诊出是个女儿,一直愁苦应当给她取什么小名,便是杨崇道:“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不如唤她雁雁吧。”

他亲手抱过那柔软弱小的婴孩,又与阿姐拉钩。他的阿姐并不信任王应礼,便嘱托他要照顾好雁雁。

可党祸并非一句不知情便能独善其身的。荣辱当系家族一身,若非答应阿姐,他本该自戕。

“雁雁···”他有片刻怆然,却仍要钻回冷硬的躯壳,“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王昉之向他盈盈俯身,道:“正是倒春寒时候,雁雁来为舅父添衣。”

他们来时为避免惊动太多人,便只带了个车夫。魏冉将新被与棉衣搬到屋内,又将破褥丢给庄头,才觉得亮畅许多。

“我只等着引颈就戮,何须身外之物。雁雁,并非舅父不愿见你,只是不当见。”他将那卷竹简推至一旁,“弘农杨氏树倒猢狲散,余我残生,不过是为见证你父高楼再起,见证他当年投靠昏君何其正确。”

先帝曾评价,杨崇这样的硬骨头,就算丢弃给野狗,也难遭啃噬。

王昉之曾经也深觉父亲冷血,可促膝长谈后,也明白他之苦衷。可立场不同,自然没有相劝必要,更何况此恨亦成杨崇活下来的动力。

“舅父,人非草木,雁雁今日前来并无所求。只为探视,只要舅父一切仍好,我便心满意足了。”她的演技并不算高深,甚至有时更觉自己有一脉相承的冰冷触觉。

杨崇却被这眩目春光刺伤,他伸手挡住双眼,不敢看亦不敢求。他的阿姐熟知千年前后之变,可身死前唯一的心愿,便是顾全自己的女儿。

她不是王应礼,不可以粗言秽语伤害。可她亦不是阿姐。

世上本不该有另一个阿姐,白白为不堪世道牺牲。

他挥了挥道:“既已相见,便就此别过吧。若此小獠再带你来见我,我当以残躯挥简牍驱之。”

“舅父的心意,雁雁明白了。”王昉之出门前又问,“若日后成婚,舅父可会来?”

但她并不期待得到回答。

魏冉心下暗喜,没想到她说了那么多,最后蹦出来这句话。

她要成婚,能与谁成婚,还不是和他。介时三书六礼,隆重之在比起她妹妹只能多不能少,最好能让母亲入宫为她请个封邑,譬如县君。

……

更深夜漏,骤雨如屑。

薛秋义乘一顶竹舆到了畅安阁。

他与王应礼本就是师生,没有刻意避人耳目。

早已等候在外的仆从恭恭敬敬将他请进去。

“老师来了。”王应礼早已备好了茶,他多年病弱,喜饮姜汤,屋中飘开一丝辛辣味道。

薛秋义一贯客随主便,轻呷一口,周身寒意一驱而散。

“前些日子我得了一株梅,被匠人弯折成古虬形状。学生想起老师当年时常赞颂梅花高洁,便想请老师来一观。若是老师喜欢,明日我便叫人移栽去老师院中。”

“梅花高洁,本应自有形状,若被匠人束缚,又哪是其本身。”薛秋义皱了皱眉,“有话直说吧,徽崇,绕弯子不是你的风格。”

闻言,王应礼忖度道:“老师说的是。”

他在家学开蒙后,拜在薛秋义门下,与杨氏兄妹成为同门。如今昔日铮臣已垂垂老矣,而他接替了他的位置,却摒弃了他的坚持。

若不是王昉之执意要聘薛秋义为师,只怕他们二人这辈子也不会相见。

“自阿昉拟过表字后,我便时常梦见定仪,她要我务必照顾好阿昉,万不可令她涉险。”他又替薛秋义斟了一杯姜汤,“如今尚记得定仪的人,除我便只有老师了。”

定仪是杨栾的表字。

薛秋义陷入长久的沉默,袍裾逶迤,似一条蜿蜒的溪流。他们的目光有片刻交错,可两人都不可直视对方的眼睛。

杨栾与王应礼都曾成为他最出色的学生。

王应礼将茶盏按在案几上转了转,指尖因用力而泛出白痕。“若阿昉与她走上同一条路,当如何是好?”

他与杨栾都不是重情的人。

但人失去过太多东西,就会心生畏惧。

他并不希望女儿与魏冉那样的人搅和在一起。但这种不希望,他又并不会出声阻止。

薛秋义低声反问:“你的心里不是比我这个老东西更清楚吗?定仪看着心重,其实很浅薄,就像一汪水洼,她只有最简单的理想与信念。但雁秋不一样,她什么都想抓在手里,倒与你很相似。”

“老师。”王应礼抬眸直视着老师的眼睛。这句话并没有让他不舒服,反而在期间嗅到哀伤。

烛火久未续上灯油而摇摇欲坠,王应礼的声音很是寡淡:“我已是风烛残年之身,竟不知如何对儿女说起。”

他有很多遗憾,譬如王昉之不是他的长子,不能继承这份家业。又譬如当年,他应杨栾之言,在最后关头选择“背叛”。

“你……”薛秋义犹疑开口。

“情谊不得游离于法理之外,这是我入御史台时,老师教授我的第一节课。”他眼底浮上一丝淡淡的萧索,“可无人能背弃情感而存。”

“老师,明日学生另选一株梅送去府上。”

王应礼对着老师长长作揖,他很少有恭谦之态。薛秋义见此情状,亦觉伤怀。

天下应由年轻人掌控,而不是由他们这些老妖精汲汲营营。

魏冉:老婆主动贴贴了[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舅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