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 第13章 入宫台(五)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第13章 入宫台(五)

作者:我羡春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02:50:55 来源:文学城

项城王谋逆的余烬直至上元节仍未冲散。

虽然是一场短暂而草率的祸事,但心有余悸的两宫仍叫停了后续的大朝会,只简单保留了跳傩后送火驱疫。

至这日,东都少年男女出门宴游,纷纷走出雒阳城外。

魏冉与王昉之几日未见,已隔数年之秋,两人相约城外,各自骑马带几名仆从。

他略一低头,瞧见她腰上双雁琼佩,一时难掩喜色,掩藏在宽袖中的手悄悄牵住她的:“增君双珏,君须应我。”

王昉之稍稍向他一瞪,却未挣脱。她早已未魏冉选好了礼物,听他这样一说,反倒更想吊一吊他的心肠。

城郊搭了台子,将宫中送出的火把高高堆起,十二名侲僮围绕着篝火,分别扮作大傩十二神装扮。民间跳傩不比宫中隆重,但热闹非凡,已有小商贩支起简易摊子,售卖髓饼、炙肉和自酿的甘醪。

更空旷之处,已搭起丈余高的二层八角花棚,巫觋捧着玉器,在飘渺云烟中完成祈福。

筴祝远罪虽逐渐远离了宫闱,但仍是平头百姓朴素之愿,虔诚者早已跪伏在地,随着颂唱声祈祷。

而匠人们将生灰铁碾制的地塌烧成铁浆,盛放在柳树棒中,向“老杆”上锤打,是为驱厄。

铁焰攀“老杆”最高者,便是本日头筹,早已有世家备好重礼。

人人皆爱火热。

“打花打花,越打越发!”负责筹办活动的富户率先吹出犀号,十里可闻其声。他请来的祝官喊出祝词,又向人群最聚拢出抛出一把金错刀,孩童与少年一道蹦高,笑颜开来。

铁匠们卯足了劲,铁水与花棚相接,似万点星辰开。

主家人早已登好名册,待一一列出铁花之高,竟惊呼,拔得头筹是个女子。四下沸反盈天,已至鼎盛。

她晒得黝黑,臂膀粗壮,令人不由得赞叹一句孔武有力。

头筹倒不是富贵之物,而是六十石粮食,足够五口之家用三年。于出此物者而言当不算什么,但近些年年成不丰,对东都城郊的平民来说,这确实最实用的厚礼。

女子躬身道谢之际,魏冉与王昉之才看见那个伶仃清癯的主家。

魏冉神色变了变,牵起王昉之本要往下一处去,却被病弱苍白男子唤住:“堂春,经年一别有缘重逢,何不小坐一二共叙故旧?”

转而又颇为歉疚地向王昉之行礼道:“在下鹭江王氏凤致,扰了女公子雅兴,失礼了。”

听他如此说道,魏冉脸色更不好看,只碍于同窗旧情,不好当场发作,“我们尚有约,不若下次请君入府小续。”

鹭江王氏与王昉之同姓,不是一脉。虽稍逊色与琅玡王氏,但在大卉仍是五姓七望之一。

而王氏凤致,其名为瞻,因自幼体弱而未出仕,却是鹭江家族的主心骨。他自离开太学后便返回鹭江故居,魏冉也猜不透他重新出现在东都的意图。

“堂春有佳人在侧,便不顾故友之谊了吗?”王瞻故意叹息了声,捂住心口低低一咳。紧跟着侍奉的仆从当即便为他加上披风,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与王瞻同行的,还有他们同识的太学旧交。见他们将将投来指责目光,魏冉无论如何也得应下,可心底忍不住暗骂了句——

死绿茶,竟会装相!

见此情此景,王昉之一时也不好意思发问向魏冉问起前情,只好解围道:“听闻鹭江茶茗为十四州之首,今日可有幸浅尝一二?”

王瞻拱手请客先行,向王昉之笑言:“此前在家中常用,便觉腻味,今日备下其他。若女公子喜欢,凤致改日亲自登门送至司空府。”

诚然,前世魏冉与王瞻曾远胜手足,甚至在他领兵解东都之困后,王瞻提议迁都至魏冉封邑鄞郡。所以只活到二十七岁的王昉之并不清楚魏冉此后经历过什么。

而重生过一遍的魏冉深知王瞻为人,并不愿意再与之深交。

倒不是因为他汲汲营营、心机深切。反而正是这样一个有经纬大才的人,偏要在魏冉成大事的最后关头,选择当个忠心耿耿的大卉臣子,甚至亲手为皇帝拟旨,判魏冉凌迟。

几人一道走去设了避风所的小摊,因王瞻早早包场,而显得格外清净。摊主是个聋子,但不哑,咿咿呀呀比划几句,为他们泡了壶茶。

“武阳之茶亦是千金难得,王兄倒好似刻意在此等某。”魏冉并不想与他多做寒暄,因而说话并不客气。

王瞻替几人皆斟了一杯酽茶,反倒向王昉之解释:“堂春与我少时有龃龉,我本以为只是小事,不必放在心上。却不想数年未见,竟叫他记恨至此。”

“王郎君负他,自己便不必放在心上。若哪日他负你,王郎君岂能做到宽以待人?”王昉之不想见魏冉受气,当即接过话头。“《国语》有言‘以怨报德,不仁’,但依我之见,以德报怨亦非仁义,反而是懦夫做派。”

王瞻一噎,也想不到她此话直白,只好顺着话说:“女公子所言甚是,是凤致狭隘了。”

他内心紧绷着的一根弦被王昉之拨乱,又自矜不能与女子清辩玄谈,深恨魏冉身边多了此舌灿莲花之辈。等到另有太学故交问他一别经年再回东都为何,才复笑道:“叔父已应陛下相邀,命我出仕太学博士。日后同朝为官,惟请堂春照拂一二。”

“王兄乃松柏之士,何须我这无仪小人照拂。”魏冉并不碰面前茶水。

王瞻心下遗憾,也无力转圜。于太学中,他便觉得魏冉应是匡扶国室的同行者,可惜两人相处几次,皆得不到魏冉的好脸色。他便略施小计,令魏冉不可再立足与太学。

话不投机,魏冉轻轻扶起王昉之,起身便走。

“堂春,愿你终不负此时。”王瞻呷了口浓茶,淡淡微笑。可待二人走后,他当即转了脸色,向仆从道:“茶凉了,何不及早换一杯?”

待着没来由的恼怒散去后,王瞻又招呼其他人一道观傩舞。

再走几步,便是远郊,临近雒水,人烟罕至。

冷僻江风稍稍拂散了魏冉的沉郁,可想起以后免不了与王瞻同朝,仍忍不住烦闷。而听他简述完王瞻之举的王昉之心下暗暗后悔,方才没有再出言讽刺一二。

江畔星火一点,不知是何人焚祭,两人忍不住上前一观。上元节本是庆贺、团员之时,并无哀悼亡者之旧。王昉之皱了皱眉,被前面那隐有泣声的女子骇了一跳。

巫女戴了凫徯面具,她行的是九宫八风太一占,却因浑身上下散发着不祥之气,叫人看着极不舒适。

凫徯在《山海经》中主兵祸,现世便意喻国之不国,终将亡。

前世起兵举事,欲得天下时候,魏冉也见过这样打扮的巫女。因结局太过惨烈,他忍不住斥道:“何人在此装神弄鬼?”

巫女的声音不像人,倒真的像传说中呼唤自己名字的凫徯。她燃了一小簇篝火,袅袅青芜香竟有冲上云天之色,王昉之有些目眩,当即掩住口鼻,拽着魏冉接连后退几步。

“魂兮归来!”

王昉之向来身子强健,可听闻此声,竟仿佛身处黄钟大吕之内,被音浪震慑,一时面色惨淡,栽倒在魏冉怀中。

见她失去意识,巫女也顺势摘下面具。她面上有一道极其可怖的伤疤,贯穿了整个脸颊,又用朱砂在眼下绘了红纹,好似泪痕。一张脸经此分作四块,又以四色分别绘上符咒,魏冉心下一跳。

前世,他举事前曾去明堂向昊天上帝许愿,便是此女引来枭鸟,又以卜筮告诫他非吉时。彼时军中仍有不少深信巫祝之术,对她此言将信将疑。为稳定军心,他举刀劈其面,才留下这道透骨的疤痕。

“主君偏要选这条路吗?”

“果然是装神弄鬼小辈,能杀你一次,焉知不能杀你第二次。”魏冉一手将王昉之护在怀中,一手抽出随身佩刀。两人的仆从被迷障所困,便只有他自己能庇佑王昉之。“昔年不过用你求福攘灾,何要见你假作深情之态,令人作呕。”

巫女见他如此,哽咽难言。

“昔年武帝欲招魂李氏夫人,招来方士,不惜以后世国运为引点燃返魂香。”她心痛以极,字字泣血,“主君明明身负龙气,为什么偏要以千秋万世寿数为代价,换她重生?”

见魏冉不答,她又惨笑道:“我已是一方孤魂,主君哪能再杀我第二次。这青芜香自然也是赝品,伤不到她半点。我为主君呕心沥血求来此物,并非······”

魏冉的刀远胜过她的话语,随着锋刃铮铮落下的,是一声凄厉痛哭:“主君,我悔矣。”

他怔怔不知所言,一时脱力跌坐在泥泞里,王昉之仍被他好好揽在怀中。

她袖里藏了个囊袋,嘟噜噜滚落,露出一只无暇玉冠。但此刻不知为何缘故,竟完完整整碎成两半。

雒水上忽地起了一阵大雾,不多时又尽数散去。匆匆赶来的仆从们,只看见地上落了一只丑陋面具。

“是我心甘情愿。”

让他俩亲一个[狗头]

魏冉:有老婆保护我[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约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