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 第1章 枯逢春(一)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第1章 枯逢春(一)

作者:我羡春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02:50:55 来源:文学城

初平元年的雪,下得格外早,也格外凶。

惨淡的白兜头而下,将整座雒阳城覆于其间。连往日鼎沸的市井喧嚣,也冻得只剩断续呜咽。

一乘驷马轩车,扈以铁甲锐士,迤逦行于长街,便很难不引人注目了。

“这天气也有贵人出行?”沿街跪着的小兵卒犯了嘀咕。

身侧同袍赶忙肘击其肋,低叱道:“噤声!小心祸从口出!”

小兵卒一时悚然,偷眼上觑,赫然撞见轩车辕轼之上,属于相国赵怀洲的徽记。

他赶忙低头,唯恐稍有不敬,惹来雷霆之怒。

“相国驾到!”

司空府那两扇厚重的朱漆铜钉大门,在甲士悍然撞击之下,轰然洞开。

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沫,呼啸着灌入暖意融融的前厅。

轩车并未驶入,车帘纹丝不动。

只有众扈从锐士,沉默而迅疾地涌入大门,分列甬道两侧。

侍立的仆役被突如其来的寒气激得浑身一颤,慌忙匍匐在地,大气也不敢喘。

“司空何在?”赵怀洲的声音并不高亢,却沉沉压下。

“相国亲临,下官有失远迎,快请入内避寒。”司空王应礼闻声而出。

虽然早知赵怀洲的来意,他还是装出恰到好处的惊愕与无措。

“司空府的暖阁,果然是隔绝风雪,自成天地,好不惬意。”

“相国言重。数炉兽炭,聊御寒威耳。相国劬劳国事,万金之躯,岂能久立风雪?何不移玉厅内,容下官奉茗请罪。”

赵怀洲适才撩开车帘,露出半个身影。

“今日风雪甚急,本相心忧国事,雒阳内外,粮秣辎重,诸般调度,恐有迟滞。司空掌度支,想来必有高见?厅内叙话吧。”

须臾,他终于踏在一名甲士背上,步下马车。

靴底的污雪与泥泞混作一团,在光洁如镜的厅堂上,踏出一行行刺目肮脏印记。

污浊向前蜿蜒,直至在一袭素白裙裾前,戛然而止。

前厅灯火茕茕,摇影幢幢。

王应礼抢前半步,侧身挡在两人之间:“此乃小女王昉之,乡野粗陋,不识礼数,冲撞相国虎驾,万乞恕罪。”

“司空,某入城,便闻街巷哄传,道是司空府中藏着一件稀世奇珍。”赵怀洲眯起眼。

自赵怀洲提兵踏破东都,为苟全性命、延续门楣,多少簪缨世族,不得不将世代珍藏、视若拱璧的奇珍异宝,战战兢兢献于这位权相。

王应礼亦未能免俗。

“相国明鉴,寒舍唯置寻常陈设,安称稀世奇珍?必是市井讹传,徒扰相国清听。”

“然本相所闻,乃谓司空府有奇珍,皎皎似天上月,凛凛若檐下霜。”赵怀洲意有所指。

他权势鼎盛,帝王也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小小司空。

未等王应礼相邀,先落座于主位,倒好似他是这间暖阁的真正主人。

王昉之闻言,并未退避,反而自父亲肩后款步移出。

她微微垂首,敛衽为礼:“相国谬赞。府中微物,不过尘世凡品。纵有几分月色霜华之形,亦是匠人巧手雕琢,徒具其表,岂敢担相国此誉。”

赵怀洲的目光追随着这王昉之的身形,如鹰隼攫物,沉沉落在她身上。

“风雪侵骨,相国为国操劳,不胜辛劳。”王昉之双手捧盏,将茶盏呈于赵怀洲面前,“请相国饮荼,暂驱寒意。”

其实她同样清楚赵怀洲的来意。

赵怀洲起家于边军,早年袭封父位,以豪酋之身,啸聚虎狼,暗结羌胡,遂制陇右。后举兵袭取凉州,自制官吏,兵势渐盛。

又逢东都奸宦横行,赵怀洲便举勤王之名,踏入雒阳。

东都之家皆是世代簪缨,虽畏惧他权势鼎盛,但背地里也瞧不上他不通翰墨、粗鄙无文。

身为世家魁首的王氏,更不愿背弃清名,与赵怀洲为伍。

赵怀洲此行,一是为了胁迫王应礼,二是为了亲眼看看她这位有死而复生之名的“神女”。

念及此,王昉之再请贵客饮荼。

他非但不接,反而将身体更深地陷进主位的锦貂凭几众。

靴底沾着的泥污在光洁席面上,洇开一片刺目污迹,距王昉之的裙裾只寸许。

“神女奉荼?”赵怀洲意味不明地笑笑,“本相戎马半生,渴饮刀头血,倦枕塞上沙,这等精细物事,怕是消受不起。”

王应礼闻言,接过王昉之手中的茶盏,亲自奉上。

“相国乃国之柱石,万民仰仗。小女无知,只道是寻常待客之礼,岂敢僭越以神女自诩?”

“司空过谦了。”

话虽如此,赵怀洲还是语带讥诮,如鹰隼的目光环顾四下,最后又落回王昉之身上。

“本相入雒阳,耳闻最盛,除朝堂风雨,便是贵府神女。听闻神女曾历生死,涅槃而返。这般际遇,怕不是寻常匠人手笔能雕琢出的凡品吧?”

这话有诛心之意。

若王昉之认下神异之说,便是授人以柄,自甘卷入谶纬巫蛊的浑水。甚至会被有心之人利用,诬她不敬上天。

若不认,又难应对赵怀洲的诘问。

老匹夫!

王昉之心下暗骂。

厅堂内,静得只剩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你叫王昉之?”赵怀洲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他是东都之主,有的是耐心与这父女二人兜圈子,“本相之问,为何不答?”

“相国垂询,不敢不答。然市井流言,捕风捉影,多因愚昧而生妄念。”

王昉之缓缓抬起眼帘,并未被他咄咄逼人的气势所慑。

“昔者宋玉作《神女赋》,极言其‘其象无双,其美无极’,然终是‘不可乎犯干’。神女之说,飘渺高远,本非尘世可容。纵有偶合天道、蒙蔽视听者,亦如巫山**,朝聚夕散,岂能长久?”

赵怀洲没读过什么书,只粗识几个字,并未听出王昉之此言绵里藏针的意味。

但那股子针尖对麦芒的抗拒,他却清晰地捕捉到了。

王昉之以《神女赋》典故自解,将一切推脱至虚无缥缈的天道和小民的妄念。

这也不算撒谎。

大卉朝连年天灾肆虐,饥民鹑衣百结,十三州流民聚啸为兵,揭竿作乱。

亦有人假托天道之名,蛊惑流离之众,高擎褴褛黄旗,成冻馁者心魂所寄。

但她也清楚,赵怀洲并不是好糊弄的人。

雒阳这座城池,更换过太多主人,也涌现过太多权臣。

他要什么?

她很清楚。

赵怀洲在为皇帝挑选一位新皇后。

这位皇后姓甚名谁皆不重要,只要这位皇后的身后站着世家,且这个世家愿意一齐登上赵怀洲的贼船。

王应礼自然也清楚。

所以一直以她抱病为由,替她推辞了所有宴席。

但赵怀洲还是找上门来了。

她在言语中暗讽赵怀洲只是时势所造、他的权势朝聚夕散。却不能将全家押上棋局,直面赵怀洲的杀意。

“好一张利口。司空,你这女儿,倒是有趣得很。伶牙俐齿,引经据典,果然不负世家风范。”

王昉之望向父亲,眼神中没有询问,只有了然。

“相国谬赞。下官谨记家训,不敢妄言虚妄之事,以免惑乱人心,徒增笑柄。”王昉之换了谦称。

她提醒赵怀洲,她与东都其余贵女,都不一样。

她并不仅仅是王氏的在室女,也是隶属于大卉朝,与赵怀洲一样领俸禄的官吏。

赵怀洲脸上的兴味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阴翳。

在时候,他习惯了别人的战栗与顺从,也习惯了用刀兵直接碾碎障碍。

但东都是不一样的。

王应礼并不畏惧于他,王昉之更是平静,他们二人只是东都公卿的缩影。

他的威压,如同重拳砸在棉花上。

赵怀洲终于接下了王应礼的茶盏。

温热的陶盏甫一触掌,他却似被那微烫的余温灼了心神,五指倏然一松。

孤零零的泥胎陶盏,便这般失了凭依,自半空直坠而下。

霎时间,碎瓷四溅,犹带着余温的茶汤蜿蜒流淌,在王昉之的裙裾上洇开一片深褐的湿痕。

对于世家而言,这无疑是在受辱。但面对赵怀洲的突然发难,王应礼也不得不忍此一时。

赵怀洲泼了茶,便意味着,他暂时不会再有更深的动作。

这是好事。

王应礼几乎在茶盏落地的同时便上前半步,恰到好处地挡在王昉之与那滩狼藉之间。

他躬身垂首,面上却无半分波澜:“此物粗陋,不堪进奉贵人。寒舍仆役驽钝,未及奉上合制器皿,污相国清听,下官之罪,万死难辞。”

“呵。”赵怀洲低笑了声,“看来这凡尘污秽,神女之姿亦不能幸免。”

温热的茶汤渗入织物,只留下冰冷的湿意紧贴肌肤。

他期待在她脸上捕捉到一丝裂缝。

但她没有后退,甚至没有拂拭的动作。

只是极其自然地微微屈膝,对着赵怀洲的方向,也对着那摊狼藉。

姿态无可挑剔。

“父亲言重了。器物之用,贵在承载。今日它承载相国之手温,又承载相国之意兴,碎裂落地,亦是物尽其用,何憾之有?”

“风雪侵衣,茶汤污袖,本属世间常情,何足挂齿。今日天寒地坼,相国不辞劳瘁,纡尊降驾,下官铭感五内。

相国手握社稷重器,心系九州万方,区区尘芥小事,岂敢再扰相国清怀,更遑论扰相国经纬天下之志。”

她给赵怀洲扣上顶高帽子。

若你赵怀洲还是揪着“神女”不放,便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这话说得直白,赵怀洲脸上的嘲弄凝固了。

死寂重新笼罩暖阁,只有风雪拍打窗棂的声音愈发清晰。

良久,赵怀洲才起身,深深看了两人一眼,鼻间发出一声冷哼:“司空府的荼汤甚好,本相记住了。”

他知道今日再耗下去,也不过是继续听这父女二人一唱一和的推诿。好在初步施压已经达到,更深的图谋,此刻并非良机。

“不必送了。”他头也不回地丢下一句。

厚重的暖阁门被侍立门外的甲士猛地拉开。

更猛烈的风雪裹挟着刺骨的寒意,吹散了暖阁内最后一丝虚假的暖意。

赵怀洲的身影径直踏入那片白茫茫的风雪之中。

肃立的甲士沉默而迅疾地护卫着他们的主人,重新汇入那乘驷马轩车。

王昉之缓缓抬起眼,目光越过洞开的、犹自颤抖的门扉,望向风雪狂舞的庭院。

墙头之上,空空如也。

全文重写了,我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已重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