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染就荼靡慰长风 > 第3章 入梦

染就荼靡慰长风 第3章 入梦

作者:余梦无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0 06:58:30 来源:文学城

那场怪病的降临,其实早有预兆。

在此之前的许多个夜晚,我便已深陷于一连串光怪陆离的梦境。梦里总有一条黑色的大河在无声奔流,河面上雾气氤氲,不见源头,亦无尽头。我赤足站在冰冷的岸边,河水深处有无数阴影缠绕涌动,一个既熟悉又无比陌生的声音,总在迷雾的尽头幽幽呼唤我的名字。我望向浓黑的河水,试图在那些破碎的涟漪里,寻找到我心底里的答案。

终于,那些破碎被拼凑成了一张苍白妖孽的年轻男子的脸,他渐渐睁开了紧闭的双眸,不带一丝情绪,无声的凝视着我。一看到他,我的心就持续地生出撕裂般的疼痛。直到从梦中惊醒,还是觉得神魂震荡,识海深处仿佛有万载冰凌骤然碎裂,寒意彻骨,久久难以平复。

清晨,我再次从那令人心悸的梦中醒来,却骇然发现,周身僵直如被冰封,连指尖都不能颤动,喉间更是发不出半点声响。仿佛梦中那河的寒意,已浸透了我的四肢百骸。只能睁着浑圆的双眼望向祖母。她发现我的异样后,焦急万分,赶忙唤来祖父,背起我便往村医家跑。经过一番诊治,又施了针,我那僵直的四肢才渐渐恢复了知觉。许是年岁太小,梦中那河的寒意如何浸透了我的骨血,彼时我全然不知。

我有时会想,或许厄运并非只潜伏于浩渺的江河或深潭,它也可能蛰伏于一方看似平静的水塘,甚至,就附着在这些由竹子制成的物件上,无声地,等待着某个松懈的瞬间。

它在我心底扎上了一根更深更隐蔽的刺,让我在许多个夜晚,听着窗外无尽的雨声,恍惚觉得那命中的“水厄”从未远离,它正以各种形态,悄然浸润着我的生活,等待着将我拖入那片它渴望逃离的,冰冷的幽暗之中。

待身子爽利了,祖父再去赶集时,依旧会捎上我。我们常常天微亮就启程,走上很远的路,道上尘土飞扬。饶是再小心,鞋袜上也难免蒙上一层细尘,怎么拍也拍不干净。

可一踏入集市,所有的疲惫便瞬间被冲散。往来商客比肩接踵,骡马牛羊夹杂其间,好不热闹。担货郎混在人群中往来穿梭叫卖,牲畜的响鼻,铃铛的脆响,商贩的吆喝,混杂着吵嚷的人声,沸沸扬扬,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街边铺子鳞次栉比,沿街开设:卖糕饼的,卖胭脂水粉的,卖布匹成衣的,卖金银首饰的,卖古董字画的,卖丝竹乐器的,卖药草香料的……无所不有,百货俱陈,令人应接不暇。

集市上有术人正在表演吞刀吐火,看客们围了一圈又一圈,喝彩声一阵高过一阵。我们只远远的看了几眼,不敢似旁人那样围拢过去,一是怕耽搁了行程,二来也怯那些术人,怕他们冷不丁摊起衣摆,伸到面前来讨要那几文钱的打赏。

于是我只好强压着满心好奇,面上偏要装作浑不在意的样子,只状似无意的随意瞅上几眼,如蜻蛉点水般掠过那喧腾的人堆,便迅速抽回。再牢牢粘在祖父的侧脸上,仿佛他胡须的颤动都比喷薄的火焰更有看头。只是我的脖颈却不自觉地,朝着喝彩的方向,偏过去那么一寸。

此刻的我衣衫粗朴,满身尘灰,却也忘了羞怯,眼中只剩新奇。米铺里用麻袋装着各种粮食,脱粒的稻米,金灿灿的粟米,小粒的高粱,麦香四溢的麦粒……除了用簸箕盛来展示的,其余一袋袋整整齐齐地堆叠在店内,没有一丝杂乱。

米铺旁,便是一家柴草铺。店中整齐得码着一捆捆松明子,我认得此物,家中引火常用,其脂浆饱足,一点即燃。铺子除却售卖木柴和煤炭,也兼营饲养牲口的草料,诸如麦秆、豆杆、栗杆,稻草之类。这些柴草皆是近处收来,大人们常挂嘴边的“千里不贩樵”,说的便是此理,若从远处贩运,耗费甚多,实不合算。

若是临近年关,集市上便有人支起摊子,售卖新制的桃符。有的桃符上画着威风凛凛的门神,有的则已用墨笔写上驱邪的“神荼”、“郁垒”之名,笔走龙蛇,自有一番气派。祖父虽也写得一手好字,但比之专于此道的摊主,终究逊色几分。即便他偶尔在集市上忘了买也无妨,总有制卖桃符的匠人会走家串户。

每每到了集市,祖父总会先带我去那间他最熟的糕饼铺子。卖糕饼的大娘会用新鲜的芭蕉叶将糕饼仔细包好,方才递送到我手中。那糕饼混着芭蕉叶的清香,吃起来又甜又软,是儿时最深的慰藉。

随后,祖父便会领着我采买家中所缺的物事。置办齐全后,他总会带我去茶肆歇脚,点上两盏清茶。他一边与熟识的茶客闲话桑麻,一边慢慢啜饮。待日头偏西,我们才踏上归途。我若走累了,他便将所有物事装进一个箩筐,让我坐进另一个箩筐,稳稳当当的挑着我回家去。

在家中我向来恣意妄为,他们却舍不得动我一根指头。祖父母怜惜我父母远在异乡,便心甘情愿地惯着我,纵着我,也养成了我许多难与人言的毛病。

祖父泡酒的枸杞,被我偷吃了不知凡几,他下酒的豆子也叫我糟蹋了不少,他却从不计较。因为我爱吃甜食,他便常买了蜜煎冬瓜,同南瓜子、胡豆一道藏在木柜里,每日限量取给我。那蜜煎冬瓜外生有一层糖霜,我总嫌它过甜,每每先咬掉外层的糖霜,再慢慢享用内里的冬瓜条。

有一回,我掰胡豆壳时,一片尖利的壳竟猛地扎进了指甲盖下,骤然的钝痛让我顿时嚎哭起来。祖父焦急地把我送到村医那里,经过好一番折腾,才取出了深陷在指甲盖下的胡豆壳。

还有一回我逃了学,接连几日藏在小树林里,只觉得天高地阔,无拘无束,畅快极了。后来被人告发,祖父知晓后,并未打骂,只折了一根细软的枝条跟在我身后,亲自押送我回私塾,我心中别扭,故意将步子拖得极慢,他也不恼,只是默默跟随。

又一回,祖父带我去赶集,因要采买的物事繁多,他把我寄放在相熟的店铺里,托店家代为看顾。待他转身离去,那看店的大娘便逗我说:“你祖父许是不要你喽。”

我虽不信她的话,眼泪却不争气的一粒粒兀自往下掉。她见我这般,觉得无趣,也就不再打趣。

那日我和祖父很晚才踏上归途。走着走着天色便黑沉下来,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我们借着朦胧的月光,走了很长一段路。直到望见远处一点灯火,祖父急忙上前敲开那户人家的门,讨来一支火把照明。在无边的暗夜里,这束跳动的火焰,成了我心中唯一的光亮与依傍。

祖母曾给我讲过许多关于黑夜的故事,大多与鬼怪精魅有关。其中一个姑获鸟的传说尤为骇人——说那姑获鸟乃是难产而死的女子所化,形貌怪异,能夜化为鸟,昼变人女。总在深夜挥动羽翼,踏月而来,潜入人家,在孩童的衣物上用鲜血留下标记,再伺机夺走被选中的孩子。因此,乡间向来有在外晾晒幼儿衣物不得过夜的说法,流传甚广。

我心里虽怕,但紧紧牵着祖父温暖而粗糙的手,那点骇然便顷刻间散去了。

到家时,祖母正提着风灯,在路口焦急张望。昏黄的光晕映得她花白的发丝格外显眼,她轻声责怪我们怎的这般晚才回来,叫她担心了半宿。祖父那素来不苟言笑的脸上,此刻也浮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然。

往昔种种,终成梦幻泡影;旧日时光,亦如离弦之箭,再难追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