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染就荼靡慰长风 > 第1章 云雾

染就荼靡慰长风 第1章 云雾

作者:余梦无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0 06:58:30 来源:文学城

这里名唤杏花村,因村里遍植古杏而得此名。这些老树虬枝盘错,不知经历了多少春秋。最奇的是,别处的杏花多是粉白,唯独此地的杏花,年年春日总绽出一树树浅绯,如烟似霞。村中老人也说不出确切缘由,只道许是水土不同。

此刻枝头繁花累累,远望似绯云栖落,将整个村子都浸在一片温柔的霞色里。风过时,浅绯色的花瓣簌簌而落,在地上铺成一层柔软的毯,连空气中都浮动着若有似无的清甜。

村东头并排着两块池塘,中间是一条几尺宽的土埂,供人穿行。埂子两侧低洼处,各生着一排柑橘树,是祖父早年亲手栽下的。右侧池塘东岸丛生着矮矮的薄荷,南面斜坡上则开满金灿灿的野菊,每次路过,清冽与甘醇的香气便交织着铺面而来。

农闲时,祖父总爱拿了锄头,在柑橘树下湿润的泥土里掘些地龙做饵,随后便坐在树荫里,钓一整日的鱼。我常陪在他身边看他垂钓,有时也帮他挖挖那些细细小小的地龙,用盛着湿泥的竹筒装了,轻轻放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能这样互不打扰的呆上很久。

常有灵巧的水鸟轻快的从水面掠过,也会有调皮的鱼儿突然跃出水面,惊起一圈涟漪。蜻蛉与彩蝶总在花间飞来飞去,几只金翼香使围着野花乱转……可祖父总是神情专注的落在高粱杆做的浮漂上。若等了许久都没动静,他会提起鱼竿看看,若饵已被偷食殆尽,只余光秃秃的鱼钩,他便从竹筒中取出一条地龙,窝在掌心轻拍一下,再利落地分成两截,一截抛回土中,另一截仔细穿好,再次将带饵的鱼钩重新丢回塘里。

至于他始终默然不语的原因,祖父说是怕人声惊走了鱼,但我知道,也不全是,他一向沉默冷淡,不喜言语,也从不许我在旁喧哗闹腾。

小道尽头,池塘北侧,便是祖父家的小院。院西是几畦菜地,再往西去,便是一片茂密的桑树林。

祖母常年养蚕,当蚕还是乌黑的幼崽时,她常让我背起小竹篓,去采最鲜嫩的桑叶。归来后,她会将嫩桑叶切得极细碎喂蚕,我总爱听那沙沙的进食声,很像下小雨的声音,细细密密。

待蚕宝长大,便换了大圆竹筛来养。这时已不必挑剔桑叶的老嫩,它们已变得皮实好养了,只需时不时的给它们撒上一层桑叶,无需再做太多。直至某天,它们的身体微微发黄,透出光亮,便不再进食。祖母会小心地将它们捉到蚕簇上,不过几日,便能收获满簇白如冬雪的蚕茧。

我出生时,正值荼蘼花开。白色的花朵漫山遍野,烂漫如雪。父亲读书不多,见花开的正好,便为我取名“荼蘼”。后来妹妹出世,父母便携了她去了遥远的月华城经商,长年累月,鲜少归来。我自此便留在村中,伴着祖父母长大。

祖父在村里颇受敬重,一则因他年长,二则他处事向来公允,加之素日里不苟言笑,村人对他便多了三分敬畏。

在村里,我也有几个玩伴。其中和我最为要好的,是长我几岁的莼萝。她家门前种着几丛鸢尾和一簇花色洁白的小菊,我极为喜爱。每次去寻她,望着那迎风摇曳的花朵,心痒难耐,总要强忍住伸手攀折的冲动。

若是赶上凤仙花开的时节,我们便采来花瓣,细细捣碎染指甲。十个指头都染得红红的,互相比较着孰优孰劣,心里便欢喜得很。待凤仙花谢了,会结出青嫩的小果,等小果慢慢由青转黄,我总爱用指尖去轻触那泛黄的小果,看它“啪”一声炸开,并以此为乐。

我们常在她家一道用墨画梅,梅树总是被画得孤峭遒劲,梅花则红艳如血。有一回,我不慎打翻她的墨盘,新磨的浓墨泼洒了一地,她却并未怪我。还常给我讲一些私塾里孩童们写字的趣事,我听得入迷,回去便央着祖父教我习字。

那时我约莫四岁,尽管祖父宽厚的手掌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的教,我写出的字却仍是东倒西歪。看着纸上那堆零落不成形的笔画,我心里一急,竟哇哇大哭起来,祖父母怎么也安慰不了。后来,祖父卖了谷仓里的一些存粮,凑足银钱,送我进了村中的私塾启蒙。

冬日清晨,呵气成霜。祖母坐在灶边,用细密的篦子为我梳头。我的发丝细软,极易打结。她心里怕我迟到,手下不免着急,直扯得我头皮生疼。我强忍着满眼的泪水,一声不吭。

那时我年幼顽劣,对于识文断字的热忱并未持续多久,也不懂长辈的良苦用心。有几次,甚至趁夫子不备,偷偷溜出学堂玩耍,课业也常常敷衍了事。幸而夫子并未深究这些琐碎,如此下来,倒也识得了一些字。

当然,夫子也并非全无要求。

记得有一次,夫子的一支毛笔不见了,他发现后并未动怒,而是默默重新制作了许多支,分给我们每人一支。他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望此类事,往后不再发生。

夫子虽没有追究那支笔的下落,但我们每个人都深受触动。他始终相信,于人而言,端正的品行,远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

课业之余,我最爱和村里的孩子们漫山遍野地玩耍。乡野间的趣事,总带着泥土的清新和质朴的欢喜。

晴日里,我们赤脚踩进温润的秧田,在湿润的泥泞中摸索贝壳与田螺。田螺总有大有小,我却偏爱那些壳厚个大的——螺肉丰腴,捡满一篮归家,祖母便会焯水去盖,用细竹签灵巧地剔出螺肉,去除脏腑,下锅简单一炒,咸香扑鼻,是极好的下饭菜。

若是雨天,便将竹编的簸箕卡在秧田出水口,压上几块石头。待两三个时辰后去取,里头已是鳝鱼滑动、泥鳅钻窜,还有不少一指长的小鱼。用鱼篓盛了带回家去,祖母只略使盐煎香,那滋味便鲜美难言。

稻谷收割后,旱田里孔洞遍布。我们学着村里大孩子的模样,徒手伸进孔洞里掏黄鳝。双脚陷在干软的泥里,虽沾满泥泞,却不必像水田里那般担心被碎蚌壳划伤。

我们也学着用老柳木做弹弓。别的木材虽也能用,但村中老人说,老柳木不软不硬,不滑不腻,最是趁手,也不易滑脱。见过大些的孩子用它打下过飞鸟,我们心里羡慕得很,却总也没那样的准头。

有一次,我们甚至在一个年深日久的坟头上翻起了跟斗。坟垄上青草绵软,倒也不担心磕碰,起初我也心怀畏惧,怕惊扰了逝者安宁,惹来腹疾之灾,转念想起祖母说过,这里安眠的皆是自家先祖,那份恐惧便化作了亲切。

我们还会摘下橡树的果实,将竹签细细插入橡子,做成一个小小的陀螺,看着它在平地上旋转不休,仿佛连时光也为我们悄悄停留。

农忙时节,祖父总有做不完的活计,大多数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在山野间寻找自己的乐趣。

清晨,我去野草叶上拾取蝉蜕,或用细木棍去戳弄小虫。螽斯、蝗虫、螳螂、蟪蛄……都曾饱受我的摧残。有一回不慎戳中一只臭虫,难闻的气味萦绕许久,让我的鼻子受了好一番折磨。当然,也并非总是我欺负它们,我曾被路边野草上的毛虫蛰痛过几次,也被桑树上长着的步曲吓过几回。

夏夜,我常去池边捕捉流萤,将它们置于蚊帱里,那点点流光,灿若列星,像是偷来了天上的星河。我在那些移动的星子里沉沉睡去,一夜安眠。

更多的时候,我会独自漫行于山野,采撷各色闲花野草。比如开黄花的鼠耳,结心形实的护生,常与蒲公英相混淆的苦荬,结实乌黑的龙珠,抽出粉红穗状花的蓼,挂赤灯笼的蛇莓,扬起白絮的茅,花艳果甘的刺靡,可以做蹀躞的芣苢,姿容艳丽却气味独特的臭牡丹,还有那总将小刺粘在裙摆上的鬼针草,以及漫山遍野适合瓶插的大火草……总不会叫我空手而归。

而我最爱的,还是桐花盛放的时节。躺在树下,看枝头那状如牵牛、累累繁繁的桐花随风飘落。蓝紫色的桐花簌簌而下,朵朵都似为我而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