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阙台摇 > 第33章 长公主的棋局

阙台摇 第33章 长公主的棋局

作者:安沫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3:43:36 来源:文学城

地下密室中那短暂而沉重的坦诚,如同在两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信任依旧脆弱,危机四伏,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联结,却已悄然生根。

萧玦的火毒在槃石碎块(他随身携带的一小块)的压制下暂时平复,但脸色依旧难看。他将谢萦妥善安置在安全屋,留下足够的伤药和清水,又仔细检查了周围的警戒机关,确认无误后,才拖着疲惫伤痛的身躯,如同融入阴影的孤狼,悄然离去,去处理赵奎府邸后续的麻烦,并将那关乎生死的证据,通过隐秘渠道送抵该去的地方。

谢萦肩下的伤口依旧疼痛,但更让她心神不宁的,是体内那种陌生的、因亲密接触与沉重秘密交织而产生的悸动,以及对外界局势的担忧。她强迫自己静心休养,同时通过秋知意小心翼翼传递来的零星消息,关注着外面的风雨。

赵奎府邸昨夜“遭贼”,丢失“重要物件”的消息,果然如同插了翅膀般传开。虽然赵奎和太子党极力压制,声称只是小毛贼,并未丢失紧要之物,但结合卫琮正在调查的背景,以及某些“恰好”流传出来的、关于赵奎与北狄勾结的骇人听闻的“谣言”,整个京城官场已是暗流汹涌,人心惶惶。

卫琮在收到那些“匿名”送达的、包括信件原件与账簿在内的关键证据后,调查进度陡然加快,雷厉风行地传唤、查封、审讯,动作之大,牵扯之广,令太子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一封来自长公主府的帖子,再次悄无声息地递到了尚在“病中休养”的谢萦手中。

这一次,不再是口谕,而是正式的、以鎏金笺书写的请柬。邀她过府“品茗”。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谢萦看着那封精致却沉重的请柬,心知此番前去,绝不再是“赏画”那般温和的试探。长公主定然已从近日的连番变故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尤其是她谢萦在这其中若隐若现的影子。

她不能不去,也无法再以纯粹的“柔弱无知”来应对。经过昨夜生死与密室坦诚,她需要更主动地,为自己和萧玦,在这波谲云诡的棋局中,寻找一个更稳固的支点。

再次踏入长公主府那间临水的清雅画阁,谢萦的心境已与上次截然不同。她依旧穿着素净,脸色因失血和休养不足而显得有些苍白,但腰背挺直,眼神沉静,那份刻意伪装的怯懦已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内敛的镇定。

长公主胤华端坐主位,今日未施粉黛,只穿着一身家常的杏子黄绫裙,少了几分逼人的华贵,多了几分闲适,却更显深不可测。她正在亲手烹茶,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浸淫已久的优雅与韵律。

见谢萦进来,她并未抬头,只淡淡道:“谢小姐来了,坐。尝尝本宫新得的雪顶含翠。”

“谢殿下。”谢萦敛衽行礼,在她下首的绣墩上坐下,姿态恭敬却不卑微。

侍女奉上茶盏,茶汤清亮,香气清幽高远。谢萦双手接过,小心品了一口,赞道:“殿下茶艺精湛,此茶入口微涩,回甘绵长,确是极品。”

长公主这才抬起眼,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嘴角含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茶如人生,总要经历些苦涩,方能品出真味。谢小姐近日,想必对此深有体会。”

她不再迂回,直接切入主题。

谢萦放下茶盏,迎上她的目光,坦然道:“殿下明鉴。家父蒙冤,家门不幸,臣女确实经历了一番煎熬。”

“哦?”长公主挑眉,语气听不出喜怒,“仅是煎熬?本宫怎么觉得,谢小姐在这煎熬之中,似乎……还做了些别的事情?”

她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篦子,一寸寸扫过谢萦的脸,仿佛要刮下她所有的伪装。“赵奎府上昨夜不太平,紧接着卫琮那边便如有神助……这京城的风,吹得可真是巧啊。”

谢萦心知无法完全撇清,索性半真半假地回应:“殿下说笑了。臣女一介弱质女流,身处深闺,岂能左右朝堂风云?不过是……机缘巧合,听闻了些许风声,又恰逢兄长在军中,担忧边关将士,忧心父亲安危,不得已……将一些道听途说的零碎消息,通过可靠渠道,转达给了该知道的人罢了。至于其他,臣女实不知情。”

她将部分功劳推给“道听途说”和“可靠渠道”(暗指萧玦),既承认了自己有所动作,又模糊了具体手段和深度,更点明了自己行动的动机——为父伸冤,忧心国事。

长公主静静听着,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瓷杯,未置可否。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沧桑与诱惑:

“谢萦,你很聪明,比本宫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也……大胆得多。”她不再称呼“谢小姐”,而是直呼其名,这是一种微妙的态度转变。

“这京城,就是个巨大的棋局。想做棋子,还是想做棋手,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她目光锐利地看向谢萦,“你父亲之事,本宫可以帮你周旋,保他无恙,甚至……让他官复原职,更进一步。你谢家的困境,本宫亦可助你摆脱。”

条件来了。

谢萦垂下眼帘,做出恭敬聆听的姿态:“殿下厚爱,臣女感激不尽。不知……臣女需要做些什么?”

长公主笑了笑,那笑容雍容而充满掌控力:“很简单。本宫需要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颗……足够聪明、懂得审时度势的心。你留在谢府,留在你父亲身边,将你看到的、听到的,尤其是……关于靖王,关于某些不安分的藩王、边将,乃至……宫里某些人的动向,及时告知本宫。当然,若有机会,在适当的场合,为本宫说几句话,亦是好的。”

她要将谢萦,培养成嵌入谢家、乃至更广阔圈子的一枚眼线,一枚能为她传递消息、偶尔影响风向的棋子。

谢萦心中冷笑,面上却适时地流露出恰到好处的震惊、犹豫,以及一丝被巨大“机遇”砸中的惶恐与……心动。她沉默了片刻,仿佛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抬起头,目光带着孤注一掷的坚定与感激:

“殿下如此看重,臣女……臣女若再推辞,便是不识抬举了。臣女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惟愿殿下能庇护我谢家周全!”她起身,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

长公主满意地看着她“臣服”的姿态,亲自虚扶了一下:“起来吧。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放心,跟着本宫,本宫绝不会亏待于你。”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半个巴掌大小、触手冰凉的黑铁令牌,令牌样式古朴,上面浮雕着一只形态模糊、似凤非凤的禽鸟。

“这令牌你收好。”长公主将令牌递到谢萦手中,“凭此令,你可调动本宫安置在城西‘听风阁’的三名暗卫,供你差遣,处理一些‘不便’之事。亦可凭此令,在紧急时,向本宫传递一次消息。”

令牌入手沉重,带着金属特有的寒意。调动暗卫,紧急传讯——这已不是简单的眼线,而是给予了一定程度自主行动权的、有限度的信任与利用。

谢萦握紧令牌,感受着那冰冷的质感,再次躬身:“臣女,谢殿下信任!”

从长公主府出来,坐上回府的马车,谢萦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手中的黑铁令牌沉甸甸的,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她成功地踏入了长公主的棋局,获得了一层暂时的庇护和可利用的资源,但未来的路,也必将更加凶险。

她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脑中飞速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枚令牌,如何在长公主与萧玦、乃至靖王之间周旋平衡。

马车行至谢府所在的街巷,缓缓停下。

谢萦在云鬓的搀扶下刚走下马车,便察觉到一道熟悉的、冰冷中带着一丝灼热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她抬头望去。

只见府门旁不远处的梧桐树下,萧玦斜倚着树干,一身玄衣几乎与浓密的树荫融为一体。他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似乎比昨夜好了些许,此刻正抱臂看着她,唇角噙着一抹惯常的、慵懒而戏谑的弧度,只是那眼神深处,翻涌着些许晦暗难明的情绪。

他怎么会在这里?是特意在等她?

谢萦心中微动,示意云鬓先回府,自己则缓步走了过去。

“公子。”她在他面前站定,语气平静。

萧玦的目光从她脸上,慢慢滑到她手中那未来得及收起的黑铁令牌上,眼神倏地冷了几分。他扯了扯嘴角,语气带着一种刻意拉长的、泛着酸意的嘲弄:

“长公主的船,”他慢悠悠地开口,每个字都像是从冰水里捞出来的,“好乘么?”

谢萦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他知道了她去长公主府,也认出了这令牌的来历。这股子酸溜溜的讽刺意味……是在不满她与长公主接触?还是……在担心?

她抬起眼,迎上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锋芒的目光,忽然起了几分戏谑的心思,唇角微弯,反问道:

“公子这是……”她故意顿了顿,眸光流转,带着一丝罕见的狡黠,“醋了?”

萧玦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反问,慵懒的神色僵了一瞬,眼底那晦暗的情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深潭,骤然波动起来。他盯着她带着浅笑的脸,看着她因伤病而略显脆弱、却又因这笑容而焕发出别样生机的模样,心头那股无名火与某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交织攀升。

他猛地向前逼近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他身上那股冰冷的松针气息混合着淡淡的药味,强势地笼罩了她。

“是。”他俯身,靠近她的耳畔,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与一丝负气般的坦诚,“又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