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却顾所来径 > 第27章 望海潮(10)

却顾所来径 第27章 望海潮(10)

作者:沉釜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9 09:44:23 来源:文学城

李良玉,为什么会在这?

事情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成这个样子?

还得将时间倒退回,山门初试的那一天早上。

是时,登仙梯下面站满了人,不够平均身高的李良玉,是人群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就算数人头也数不到她身上。

而太华剑派的弟子,站立在台阶右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人当值。却不是为了防止有人偷奸耍滑。

而是参加山门初试的弟子,多来自于普通人家,想要往上爬的决心更为坚毅,有时候就算折断了腿,吐了血,要伸出一只手往上攀爬。

这种情况实在没有必要。

因为这种地址收到太华剑派,就算有用,也需要在治伤方面给他花费一些时日,还要担心他行事过于极端,以致修炼走火入魔。

故而提倡,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其他所说的规则,竟和那先前在登仙梯下的说书老人,所讲的别无二致。

却须知,想要突破自身,跨越阶级的人,必须有一份狠意,要么对别人,要么对自己。

他们高高在上的一声令下,登梯开始了。

小半戳的人冲在了最前头,好像是要争抢个彩头似的,如狼似虎地往前扑去。

这些人静观不动的心,是没有的。凭借着一股莽劲,走了大约十几个阶梯,就在无形的重压之下,累成了一滩软泥。

便只剩下眼中那份怨恨和不甘。

反观在他们身后的人,先探查了一下形势,随后在不急不缓地出发,步履悠闲,从容不迫。

很快就超过了,这些一开始冲在最前头的人。

但他们从容自在的表象,也维持不了多久,迈过了三四十台阶,力气有所不逮,就算全凭一股清醒理智往前走,也觉得头晕眼花,耳鸣心乱,行走速度越来越慢,便逐渐败下阵来。

当然这个时候依然有人强行要走。

脚走不动的时候,就用手爬,手爬不动的时候,全身便只剩下一双眼睛在用力。

他们活脱脱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殉道者,殉自己的道,葬自己的身。

太华剑派的弟子,最怕就是看到这种人了,连忙把他扶起来。

看了一眼他的考牌,称呼他道。

“吕思衍师弟,你已经爬了五十一个台阶了,可以通过了,不用再勉强自己,还是多为后面的考试留一留力气吧。”

抱着“”不成功、便成仁”想法的吕思衍,这会才松下脑子中紧绷的弦,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他自然不会知道。

他费尽千辛万苦爬过的阶梯,有些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走上去了。

青年男女们像是一群冉冉初升的太阳,往下看的时候,便会照见那些垂垂老矣,不能动弹,沦为枯枝败叶的人们。

陆施琅爬到七十阶的时候,就有一些喘气了,她听刚才的师兄师姐说爬到五十,就可以了。便不再勉强自己,从台阶上退了下来。

至于走在她前面的是少男少女。

她也只是钦羡地看了一眼,想着他们是极有实力的人。并不多做留恋。

只是往下看的时候,刚巧看见她之前在街上认识的一个朋友,李良玉。

她站在台阶起始位置,似乎还没有出发。

陆施琅想举起手,跟她高声打个招呼,但太华剑派的师兄师姐说,完成本次考试的人不能在此逗留,她便只好跟着他们走了。

站在台阶最下面的李良玉,在想些什么呢?要不是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定登仙梯,太华剑派的弟子,还会以为她只是来观览,而非来参试的。

可是竟然来参加山门初试,又为何一动不动呢?

她那种紧张到了极致,惶恐到了极致的神情,并不像是表演出来的。

可她一层台阶都还没有踏过呢。

就算是普通人,也能走上几个台阶。

似乎除了她不想走之外这个结论以外,并没有别的解释了。

太华剑派的弟子便收回了自己的好奇心,不再留意登仙梯下那个奇怪的孩子。

李良玉在想些什么呢?

她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她跋山涉水,不远万里,从宋国的即墨来到这里。对于一个原本身份是渔村女孩的她来说,这已经是想也不敢想的殊荣和好运了。

现在改变命运的机遇,就摆在她的面前,只等待着她踏出第一步。

可是她还是没有动。

她在想些什么呢?如果能透过她仓皇恐惧的眼眸,又能看到她内心的哪些挣扎呢?

原来是当她站到登仙梯下。

想要迈步的那一瞬间。

来到仙缘镇当晚,所做的那个梦的记忆,全部如翻江倒海向她袭来。

那真是抬头抬眼的一瞬间。

所产生的即视感。

在梦里,她见过这个场景了。

没有太华剑派的弟子,没有其他参加山门初试的人。就只有光秃秃的石头和这一排,不知要延伸至何处的天梯。

只有她,和站在台阶上方的良玉。

她们两个女孩像是玩游戏一样,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良玉笑着回头,向她招招手。似乎在跟她说快来。

李良玉也点点头,便要快步往前走去。

这一刻她也忘了自己好友离世的事实。

可下一刻风经过,吹动这杳无人烟的寂静。

站在台阶上方的良玉,笑容忽然一滞。她像是一座雕像一样,全身粉碎,然后变成了白色骇人的骷髅,从最高处,伴随着撞击声,一圈又一圈地翻转,最后滚落在她的脚边。

她的呼吸一窒,心跳似乎也停了片刻。

终于想起自己好友离世的事实。

不只是她,还有自己村里面的人,道士哥哥……

她蹲下身,很确定那一具白色的骷髅,就是自己的好朋友良玉。

她也清楚现在所见的一切东西,皆为虚幻。她在梦里,可她就是无法醒过来,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心碎和绝望。

在她低头落泪的那一瞬间。

有一只温柔的手,抚上了她的头顶。

她抬头。

不是她爹,也不是道士哥哥许怀清。

而是那个一脸病容的宋国皇帝,他对她笑着,至少是表面上的慈爱着。

下一秒便用他枯瘦的手指,将自己的头拧了下来。

她还没有感受苦痛,没有感受震惊。

身体的另外一股意识,恐慌到了极点之下,就开始逃跑。不是她的身体。

她的脑袋还抓在宋端帝手中。

他带着、手上从来没有沾染过鲜血的平静表情,问她:

“你为什么想要修道?是因为想向我复仇吗?”

李良玉没有说话,但她心里的答案是:不是。她只是很害怕地往下面跑去,脚下是无数个台阶,同样看不见尽头。

一瞬间,她不再是她自己。

平和的宋端帝,也变成了兴风作浪的海龙,翻腾着巨大的蓝色身躯挺立,发出类似神明的语言:

“那么凡人,你是想战胜我?”

那一瞬间,她停下了脚步。

她是李良玉,又不仅仅是李良玉。

她是渔村所有村民的具象体和集合。

她应该有些什么情感。

愤怒也好,悲伤也好,痛苦也好。

但就在止步的一瞬间。

所有的海浪自天上的楼梯,倾泻下来。她又成为了在滔天洪水中,不断挣扎,想求得一线生机的溺水者。

海龙也不再是海龙。

他的身形消融,成为无形的天道,哪里也看不到它,但它又无处不在。

“凡害你跌入泥沼者,皆使你产生怨恨,你能杀死一个皇帝,你能杀死一条海龙,可你能战胜这无形的天道吗?”

是啦,她终于想起了她自己是谁,她是虎头峡溺水死去的无辜百姓,亲人爱人失散,身上财宝尽皆坠入水中,对无可挽回的珍视之物的遗憾。

并由此产生的怨恨和痛苦。

害我丧生者,皆有所恨。

那么恨天吗?要戮天吗?

招致遗憾者,皆有所愿。

那么求道吗?就能如愿吗?

醒来之后,李良玉吐了血。

站到登仙梯前,梦中所发生的事情,又变成了眼前的噩梦。

是的,她可以迈出第一步。

这里没有宋端帝,也没有海龙,但是却有无形的天道,却有她战胜不了的心魔。

所有人都走在了她前面,而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那一瞬间,她忽然想到了炼气成功的那天晚上,白云院长对她所说的话。

“有时候聪明反而是有害的,淡泊也是有害的,就算是坚持,错了方向也是有害的。你会失去信心,早早接受不属于世间的真理,更缺乏动力前进。”

李良玉败了,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踏出一步,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所有人都散去了。

她还呆呆地站在登仙梯前,看着她无法跨越的天堑横沟。

便也就倒在了第一关的山门初试。

后面,同样失意的王弗,崔选回来了,她依然没有把自己的心事,跟任何人说。

只是在连绵的雨天,时常撑着一把伞在登仙梯下面站着。

阶梯是湿的,路是湿的。伞下的人,心是湿的。

重复着失败,重复着当日的梦魇。

她似乎看清了什么东西。

又什么也没有看清。

唯一成为定局的事,就是她没有考上太华剑派。

前面的路该怎么走?

她还能走吗?所有事情并不像砍柴烧水一样简单,她疑心自己选择了一条走不通的路。

但路就摆在那里,不走又如何呢?

对于所有的落选弟子来说,仙缘镇已经变成了一个伤心地,不值得他们逗留丝毫,越早离去越好。

于是这一天,所有外来的船都要离开。

仙源镇依然是那个仙源镇,就算是在烟雨蒙蒙之中,山河也没有丝毫动摇。

崔选说:“没关系回到书院,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李良玉却望向了另一艘船,像是上天特意安排停泊于此的另一艘船。

那不是带她回宋国即墨的船。而是一艘运载杂役去山上、简陋的乌篷船。

两条路摆在她的面前。还是说表面上是两条路,实际上是一条路,甚至根本就没有路?

等得有些不耐烦的王弗,从“望海潮”的船舱里出来,“走吧,别耽误时间了。”

走吧,要回去的自然是宋国。是书院。

但回去做什么呢?她从未做过回去的准备和设想。

崔选知道李良玉心中有执念,劝慰道:“我们还年轻,十年之后再上来也是一样的。”

十年之后,不知为何这个词,像是一道闪电击中了李良玉。

十年之后一切事物会变得更好吗?从这里离开一切事物会变得更好吗?

她似乎能一眼看到,回到宋国之后的十年。

于是,莫名的冲动让李良玉丢掉了伞,就像那个绝望的雨夜,她从父母身边逃离一样。

昔日重现,她是那个落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鼓足勇气,走向那艘乌篷船,跟船上的人搭话。

崔选和王弗在听清李良玉意思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他们看着她,像看着一个神志失常的人似的,但还是尽同窗之谊,劝阻她,将她拉回正道来。

两个人所提供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王弗反应最为强烈,看她的眼神几乎有些憎恶了,“考不上太华剑派,做不了内门弟子,你你就去做杂役,这像什么话,成什么样子!太华剑派值得你这样吗?就算你丢得起这个人,太微书院也丢不起!”

她想将李良玉拉起来,她不愿意她去求别人,不愿意她去跪别人。

这世间哪有舍弃尊严也要得到的东西呢。

但对于李良玉来说,这件东西是存在的,如果良玉还活着,为了救好友的性命,她不惜一跪。

而现在她跪下来,求别人的理由则是……

崔选也在劝她,“要求仙问道,不止太华剑派一条途径,我不相信我们下了山,回到宋国太微书院,我们就成不了才,做不了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李良玉却抬起头直勾勾地看着他,“你说得对,但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我想要走的路,我想成为我自己,所以我注定不能回去。”

那一刻的眼神对视。

忽然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崔选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她不知道李良玉是怎么落选的,又经历了哪些挫折和心理挣扎?但是他知道,她的愿望从来没有变过。

她打心底不愿意回到宋国,不愿意回到宋国太微书院,就算那里有对她很好的先生和师兄。

她也不愿意回去,就算留在太华剑派做一个卑微的杂役,或者离开太华剑派,做一个随波逐流的普通人。

这是她成为她自己的路,雕刻她自己的路。她最初就说过的,她是谁,和太微书院无关。她现在就在践行这个承诺。

于是崔选放了手。

王弗也看出了李良玉眼中的坚决,就算她疯了,她也是个执着的疯子。

只能哀其不幸,怒其瞎争道:“你这样做,书院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很失望。你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以后你怎么回头?”

“那便不要回头。”

希望是所谓有,所谓无的。

意义更是付诸在上面,是最令人痛苦之事。那便不要意义,不要怨,不要道,不要恨。

要自己。

随着李良玉上了那一艘乌篷船。

管事人倒很高兴,白捡一个劳动力,但听明白了他们争吵的逻辑之后,笑道:“你们太微书院的弟子有什么了不起?挑水、浇花、剪枝、养育灵植这种事,还不是一样要有人做,为何做不得?”

王弗眼睁睁看她,和这样一群市井之民混在一起,愤而不言,走回了船舱。

阿鲲大叔似懂非懂,只是在渡口旁边的小摊上,赶紧买了一袋青枣,递给即将和他们分开的李良玉。

两艘船终究要驶向不同的方向。

两批人终究要走向不同的道路。

微动涟漪。

一艘船上行,一艘船下行。

站在“望海潮”船头的崔选,一直远眺到,终于看不见那一艘上行的船。

也许李良玉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她选择了她要选择的那条路。

而坐在乌篷船上的李良玉,在一群常年帮工的大人之间,显得格外得渺小瘦弱。

“是因为没有通过仙缘大会,才想去做杂役的孩子吗?”

“再等十年,未尝不可。”

“十年可是非常漫长的时间。”

那个管事人也就是船长,从李良玉粗布口袋里拿走一个青枣,一边吃一边笑着道。“我之前也见过几个,像你一样落选转去做杂役的孩子,不过你的年纪是最小的。十年吗?去哪不是修道呢?”

他吃完了青枣,将核丢进了水里,又开始快活自得地划船桨,“不过要是小虚峰不肯收你做杂役,那你也不能怪我!”

李良玉抱着阿鲲大叔给她的青枣。

看着船外的美景,心颤不已,后面她还要经过四洲奇观的水幕大阵,经历与当时举荐弟子相仿的心情。

如果前日她能通过山门初试,她便能更早地看到这一些,现在却是以另一重身份,在另一个时间:

——看到山雨过后,天空和群山,都被洗净。

这连绵不绝的雨,或许对人来说是烦恼,对天地来说,确实是常态。

自然之态就是。

不求雨。

也不求雨停。

李良玉因重大打击,而濒临破碎的炼气境,终于在此刻重新凝聚,小得圆满,到达三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