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一路蹦蹦蹦地从县城蹦到了吴山村。
李家桥和张远真两人不仅觉得屁股嗡嗡的,脑瓜子也是嗡嗡的。特别是狭窄的盘山公路上,迎面而来的四轮车与他破皮电动小三轮狭路相逢的时候,内侧是足有4个电动三轮车大的四轮车,外侧是树木丛生但又不少沙石滑坡的峭壁悬崖,很有命悬一线的刺激!
李家桥腿软下车,对吴释说:“要不我先借你点钱,你买辆车吧。”
吴释摆摆手表示你可真不识货啊:“你不懂,这可是晕车人的天选车辆。”
李家桥:……
那晕车人也是挺苦的!
电动小三轮从县城道吴山村,这会儿也已是傍晚时候。吴释带着两人先去家里放好行李,喝了口水歇会儿,就想趁着村里快要做饭时候,估摸村民都在家,想把买米的事情搞定了。
“我刚问了有田鱼的人家,他在外村,估摸要半来个小时回来。但他怕到时候天色晚了,你门没抓过鱼,下地会伤到他的稻谷,商量了下,问你们明天行不行?到时候抓田鱼、摸田螺都行。”
“好啊。”
张远真和李家桥两人都没意见。
张远真问:“那我们明天要不要换个装备,准备准备下田?”
吴释说:“村里都是自家养着自家吃的,不是真的农家乐,可没有什么下田的装备。鞋子脱掉,裤子一挽,下地摸鱼就是了。”
原来如此。
两人一脸学到了的模样齐齐点头。
张远真忽然想起不能抓田鱼了,那今晚吃什么?他好奇问:“村里不搞农家乐的话,那晚上岂不是没饭吃?”
吴释失笑说:“你都在我家了还怕没吃的?”他带着人出门绕到后头自己做得鸡鸭笼,引他们看,“那两只胖胖的老母鸡看到没,我前两天去赶集买的,那可是村民自己养得鸡,非常补。我一直没舍得吃,便宜你们了。”
“田鱼也有,不过是我爸养在小池塘里的,你们明天自己抓了吃更香,就不带你们去看了。”他带着两人去看房子前的一小块菜地,之前吴爸爸种了一点菜还有葱,后来小纸人撒了小青菜种子还有小萝卜种子,这会儿都长出一片嫩嫩的苗了。
先喝老母鸡汤,吃完觉得腻了,就摘这地里嫩嫩的菜苗,拿来烫着吃最鲜甜好吃了。
吴释说:“家里头还有香菇腊肉,放点菜苗,给你们来个我们这儿的特色炒粉干,香得你们两吞掉舌头。”
“有没有这么厉害啊。”两人哈哈笑着,一下子就期待感满满。
张远真撸起袖子,磨刀霍霍地说:“那我来抓鸡?
“还早呢。”
吴释说,“之前不是问你们买不买米么,实际上你们一来就带你们过来是因为村里有一户人家急需卖米。”
张远真跟李家桥心虚地相视一眼,祸是张远真先闯下的,只能他硬着头皮,嗡嗡开口:“小释啊,是这样的,我恐怕买不了10吨这么多。”
话说出口,他实在心虚,说话都含混得厉害,好在是说出口了。
吴释一脸诧异说:“你说10吨我以为你开玩笑呢?你还真当真了啊。我还想着你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尽力而为就是了。买自己需要的就行,没必要买那么多。而且我本来还想着让你们先试试米怎么样,再买……”
对哦,这点他忘记了,“要不明天?今晚我把炒粉干换成米饭好了,让你们试试看。”
“不用试了、不用试了。”张远真摇头,“我们还信不过你么,你说好吃的肯定好吃。而且2块钱一斤的米要什么自行车啊。你忘记了,去年我们在公司附近的超市狠狠心买的8块钱一斤的米也难吃的要命,最后都变成买4块的了。”
李家桥点头说:“就是。说好了就吃炒粉干,以前你总说省城的粉干不好吃,一直说你们家这边的有多好吃,我就等着吃呢。难得有机会了,今晚必须吃!”
吴释笑说:“行,那晚上还吃炒粉干。”
张远真说:“我跟家桥凑了个单,估算一下估计加起来要个1000斤,你看可以吗?”
从10吨变成1000斤,他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1000斤?”吴释看着两人笑不出来了,“你们哪里要得了这么多?你们平常都不带饭,最多周末做上一两顿,1000斤你们两要吃到什么时候去。”
知道吴释是这态度,张远真和李家桥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张远真大手一挥说:“放心吧,我准备以后上班带饭吃。外卖吃多了实在恶心,买了米也是督促自己在家做饭呢。而且也不都是我们两的,我给我爸妈也买了,还有几个别的同事也凑单了,吃得完。”
李家桥点头说:“我们先买这么多,凑单的几个都买得少,不过都说了要是好吃,就以后就在你这买米。”
有1000多斤那还怕什么!虽然不能帮梅婶解决问题,但好歹买了不少了,听说他们家也就5000多斤,能帮着他们挽回一点损失是一点吧。
至于吴七奶奶那边,吴释预备自己都买了。自己在村里要吃,爸妈在县里也要吃,就那么300斤,完成能吃下。
定下了要的数量,吴释带着两人去梅婶家,不过去之前他想去了躺吴七奶奶那把他家的米都先买下给了钱,说好等他去完梅婶那回来再来搬米。也让吴七奶奶把米装好方便他一会儿搬回去。
先跟吴七奶奶说好的买米,吴释必须先来她家定好,省得自己先去了梅婶那,万一被看见了,再给误会了。
虽说就算解释也是一句话的事,但误会这事能没有就没有最好。
吴七奶奶乐乐呵呵地答应,还想着要帮他去梅婶家掌掌眼,不过吴释拒绝了,刚他看着了人锅里正做饭呢,何必麻烦。
三人自行去了梅婶家。
村里吃饭都早,这会儿将将傍晚时分,但不是地里活多的时候,他们来找梅婶,刚好他们都在,也是刚到家,预备做饭呢。
吴释笑只当不知道前头卖米的那些个风波,只笑说:“梅婶你家米还有吗?我有两个同事想买米,七奶奶那我买了,米不够,来问问你们家米还有吗?”
梅婶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忙迎出来:“有有有。哎呀小吴先生,谢谢你想着我们。您怎么还亲自带人过来了,您说一声,我们给您把米送过去就行。”
吴释摆摆手:“没啥。他们也是买回去自己吃,要不了多少,预备买个1000斤左右,你们家够吗?”
“够的够的。”梅婶点头,忙喊在屋里洗澡的丈夫,“志刚,你快点出来,小吴先生带人来买米了。”
梅婶丈夫叫陈志刚,典型的那个时代村民取名。这周遭几个村子,还有吴志刚、王志刚、周志刚的。
“来了来了。”屋里陈志刚匆匆糊弄了一把水,随意擦了擦套上衣服就出来了。梅婶介绍说了他们三个预备买个1000斤的大米。陈志刚答应了声,见到人一脸喜色伸手跟他们三个分别握了握手。
吴释生怕还要寒暄什么,赶紧说:“刚叔,你带我们去看看大米吧,要是没问题,我们想直接买了。”
“行,我带你们去我家粮仓。”陈志刚带着人往粮仓去。
后头张远真小声吐槽说:“吓死我了。一上来就握手,我差点以为自己在谈客户呢。”
李家桥锤了他一下,让他闭嘴吧,再给听着了多尴尬。
张远真老实闭嘴。
陈志刚回头看他们几个,等了等他们,他笑说:“你们放心,我家的米都是好米,刚下来没几个月呢。只是你们要1000斤的话一下子碾好的没那么多,只有个一两百斤吧。主要是稻谷碾好了不太好存放,需要的时候再碾米比较快。你们要得急的话,我连夜拉去碾好,放心不耽误。”
“没事刚叔。”吴释说,“我就是带他们来看看,要是没问题定下了,您再去碾米也行。他们两个还要在村里玩几天呢。”
陈志刚一听心放下了点头说:“好的好的。那你们先开。”
粮仓也不远,就是他家后头阴凉的一处房间,他开了门带人进去。金灿灿的稻谷堆成了谷堆,堆得高高的,边上有几袋装好的大米。
陈志刚拆了一袋大米,拎出来让他们随便看,又瓦了一勺,让他们可以摸摸看闻一闻:“这新米啊,香着呢。我家是稻鱼米,村里都知道,放心不会骗你们的。”
三人其实看不出什么大米好坏,只是跟着陈志刚说的,似模似样浑水摸鱼地闻一闻摸一摸,确实闻着有米香味。
于是走了个过场的三人点了点头。吴释开始后悔没让吴七奶奶一起过来了。
许是瞧出他们不懂,陈志刚笑着直接将瓦出来的那一勺米给了吴释说:“你们带回去,晚上做了吃吃看。我保证好吃,你们吃了还想吃。”
“哈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看不出什么的吴释选择妥协,他接过那一勺大米,然后说,“那麻烦刚叔这两天把剩下的稻谷碾了,给我们凑个1000斤的大米。弄好了您跟我说一声,我们来买。”
“行。”陈志刚也答应得挺快,他回身将刚解开的米袋封上。这米袋要及时封起来才好,不然容易生了潮。
吴释说:“当初定了是2块钱一斤米,这个梅婶跟您提了吗?这价钱您看合适不?”
“那有什么不合适的。”
他们家的米就怕砸手里了,有人买,还是2块钱一斤,他巴不得呢。价钱他没意见,只是亮吧,他笑嘻嘻说,“小吴先生,我听你爸说你那公司有好几千人在上班呢,怎么就2个人要买米啊?你要不帮我再问问,还有没有要买米的,我这实在是困难啊,家里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是借的。”
他摸了下眼眶,眼睛红红的:“我感谢你们帮着买了1000斤大米,可我还有剩下的4000多斤可怎么办啊!小吴先生,您其他的同事能帮着问问吗?或者你们公司有食堂吗,好几千人的公司肯定有食堂吧,要不您帮着问问食堂买不买?”
吴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