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宦 > 第44章 慈宁博弈

权宦 第44章 慈宁博弈

作者:祁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22:56:09 来源:文学城

慈宁宫的檀香燃得正烈,烟气从鎏金香炉里袅袅升起,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殿内的人都罩在其中。萧彻站在殿中,玄色东厂提督服的下摆垂在青石板上,纹丝不动,唯有腰间的绣春刀鞘,在烛火下泛着冷硬的光。他刚从东厂狱赶来,靴底还沾着狱道里的湿泥,可此刻,他连拂去泥点的心思都没有——太后传召的速度太快,快到他连给沈清辞安排好影卫守卫的时间都没有。

帘后的太后始终没有露面,只有一道模糊的身影映在明黄色的帘幕上,手指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腕间的玉串,发出细碎的“咔哒”声。这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像是在敲打萧彻的神经。

“萧彻,你可知罪?”太后的声音终于传来,带着刻意压低的威严,却掩不住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她显然也知道,萧彻此刻来者不善。

萧彻微微垂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浅影,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戾气。他语气平静得像一潭深水:“臣不知。臣近日因处理盐运案余波,偶感风寒,故闭门养病,未曾踏出静尘轩半步,不知何处犯了过错,还请太后明示。”

他这话半真半假——盐运案的后续确实需要处理,可闭门养病是假,暗中安排影卫追查伪造信件之人,才是真。但他必须这么说,先把自己摘干净,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发难。

“养病?”太后嗤笑一声,帘幕后的身影微微前倾,“哀家倒是听说,你今日不仅踏出了静尘轩,还去了东厂狱,甚至私自打开牢门,见了沈清辞那个通敌犯?萧彻,你眼里还有没有哀家,有没有陛下?有没有这大靖的律法?”

最后一句话,她刻意加重了语气,带着明显的质问。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滞,站在一旁的国舅爷嘴角勾起一抹隐晦的笑——他早就料到,太后会拿这件事开刀。

萧彻抬眸,目光穿透缭绕的烟气,落在帘幕上:“太后明鉴,臣并非‘私自’见沈清辞。沈清辞通敌一案,证据仅有几封书信和一名小吏的证词,既无人证,也无物证,疑点重重。臣作为东厂提督,掌管刑狱之事,有责任核实案情,以免错杀忠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国舅爷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手里捧着那几封“通敌信”,脸上摆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萧公公,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信上的字迹是沈清辞的,印章也是他的,翰林院的小吏还亲眼看到他写这些信,怎么就成了‘疑点重重’?莫非……萧公公是收了沈清辞的好处,想包庇他?”

“包庇”二字,他说得又重又响,像是要把这顶帽子直接扣在萧彻头上。

萧彻的眼神骤然变冷,像淬了冰的刀,直直看向国舅爷:“国舅爷这话是什么意思?臣在东厂任职五年,经手案件上百起,从未有过‘包庇’之举。倒是国舅爷,沈清辞不过是个刚入仕的编修,与您无冤无仇,您为何对他的案子如此上心?从送‘谢礼’到指证,步步紧逼,莫非……这案子背后,还有什么隐情,是国舅爷不想让人知道的?”

他的话像一把钩子,直戳国舅爷的痛处。国舅爷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随即又强装镇定:“萧公公这是在怀疑本王?本王只是看不惯有人通敌叛国,想为朝廷除害而已!”

“为朝廷除害?”萧彻冷笑一声,“国舅爷若真的想为朝廷除害,为何不先查查江南盐运的事?盐运总督贪墨三百万两盐税,背后牵扯出的官员多达十几人,其中还有您的亲信。臣多次想彻查此事,却都被国舅爷以‘边境不稳,不宜动武’为由拦下——不知国舅爷,是真的担心边境,还是担心查下去,会牵扯出更多不该让人知道的事?”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陷入死寂。国舅爷的脸色彻底白了,手指紧紧攥着信纸,指节泛白。帘后的太后也没了声音,玉串碰撞的“咔哒”声停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的声音才再次传来,带着几分怒意:“萧彻!哀家在问你沈清辞的事,你扯盐运案做什么?沈清辞顶撞权贵,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哀家下旨斩他,是为了震慑朝堂,稳固皇权。你却百般阻挠,莫非你和沈清辞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她刻意强调“不可告人的关系”,就是想激怒萧彻——只要萧彻失态,她就能抓住把柄,治他的罪。

萧彻的指尖微微收紧,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他知道,太后这是在故意挑衅,可他不能失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戾气,语气依旧平静:“太后明鉴,臣与沈清辞只是工作上的往来。沈清辞虽刚直,却有才华,殿试时直言‘宦官干政、外戚擅权’,虽触怒太后,却也证明他心怀天下。这样的人,若真的通敌,未免太过可惜。臣恳请太后,暂缓处斩沈清辞,给臣三天时间。三天内,臣定能找出伪造信件之人,查清真相,还沈清辞一个清白,也还朝堂一个公道。”

“三天?”国舅爷立刻跳出来反对,“萧公公,三天时间,足够沈清辞的同党销毁证据了!再说了,沈清辞通敌一事,已经传遍京城,百姓们都在议论陛下和太后‘赏罚不明’。若不尽快斩了他,百姓会怎么看陛下,怎么看太后?怎么看我们大靖的朝廷?”

“百姓看的是真相,不是谣言。”萧彻毫不退让,目光锐利地看向国舅爷,“国舅爷若真的问心无愧,为何怕臣查这三天?莫非……国舅爷怕臣查出什么不该查的东西,比如……是谁模仿了沈清辞的字迹,又是谁买通了翰林院的小吏?”

他的话像一把利刃,直逼国舅爷的要害。国舅爷的额头渗出了冷汗,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帘后的太后见状,知道再这么耗下去,只会对国舅爷不利。她猛地一拍桌案,声音陡然变厉:“够了!萧彻,哀家念你多年伺候陛下,对你多有容忍,可你也别得寸进尺!沈清辞三日后处斩,这事已成定局,你休要再提!若你再敢阻挠,哀家就治你个‘结党营私、包庇罪犯’的罪名!”

威胁,**裸的威胁。

萧彻的眼神沉了下去,他知道,和太后讲道理已经没用了。他缓缓抬起手,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密报,弯腰放在地上:“太后,这是臣近日查到的,国舅爷私藏兵器、意图谋反的证据。臣本想等证据集齐后,再连同盐运案的卷宗一起呈给陛下,可现在……臣只能先拿出来,恳请太后三思。”

密报的封皮上,盖着东厂的朱红大印,格外醒目。

殿内瞬间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国舅爷脸色惨白,像见了鬼一样,指着萧彻,声音发抖:“你……你伪造证据,陷害本王!萧彻,你好大的胆子!”

“是不是伪造,太后派人去京郊庄园查一查便知。”萧彻直起身,眼神冷得像冰,“臣已经派人核实过,国舅爷在京郊的庄园里,私藏了弓箭三千副、长刀五百把,还有二十门红衣大炮。庄园的地窖里,还藏着他与地方官员的往来信件,信中提到‘待时机成熟,废帝立藩王’——这些,都有东厂影卫的证词和画像为证。”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帘幕上:“太后,国舅爷是您的兄长,您想护着他,臣能理解。可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一旦事发,不仅国舅府会满门抄斩,太后您……也会受到牵连。臣可以不追究国舅爷私藏兵器的事,也可以暂时搁置盐运案的调查,但沈清辞必须活着,直到臣查清通敌一案的真相。”

这不是请求,而是威胁。

帘后的太后沉默了,良久,才传来一声疲惫的叹息。她知道,萧彻没有说谎——京郊庄园的事,她其实早有耳闻,只是一直装作不知道,想着等国舅爷收敛些就好。可她没想到,国舅爷竟然藏了这么多兵器,还敢有“废帝立藩王”的心思。更没想到,萧彻会把这件事捅出来,还拿沈清辞的性命做要挟。

她最在意的,从来都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国舅爷是她的依靠,可一旦国舅爷被冠上“谋反”的罪名,她也会自身难保。萧彻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这么和她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太后的声音终于传来,带着几分无奈:“好,哀家可以暂缓处斩沈清辞,但只能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若你查不出真相,沈清辞必须死。而且……你要把私藏兵器的证据交给哀家,不许再向任何人提起,包括陛下。”

这是妥协,也是最后的底线。

萧彻拱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臣遵旨。”

国舅爷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太后用眼神制止了。他狠狠瞪了萧彻一眼,眼神里满是怨毒,却只能咬牙切齿地退到一边。

萧彻没有再看他,转身就要离开慈宁宫。刚走出殿门,就看到影卫候在外面,脸色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公公,出事了。”影卫压低声音,快步上前,“刚才在您和太后谈话时,国舅府的人去了东厂狱,带了十几个高手,好像……想对沈编修动手。”

萧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玄色的衣袍在风中微微飘动,周身的戾气几乎要溢出来。他猛地加快脚步,声音冷得像冰:“备马,去东厂狱!”

国舅爷,你敢动我的人,我定要你付出代价!

他一边走,一边对影卫下令:“让守在东厂狱外的影卫立刻进入牢房,保护沈清辞的安全。若国舅府的人敢动手,格杀勿论!另外,传我的命令,让东厂所有影卫出动,盯着国舅府的一举一动,只要他们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

“是!”影卫立刻领命,转身去安排。

萧彻快步走向宫门,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声响。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沈清辞在东厂狱里的样子——单薄的囚服,苍白的脸,还有手腕上被铁链勒出的红痕。他不敢想象,若是自己来晚一步,沈清辞会遭遇什么。

“沈清辞,你一定要等着我。”萧彻在心里默念,眼底的担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我绝不会让你有事。”

宫门处,侍卫已经牵来了马。萧彻翻身上马,不等侍卫扶稳,就猛地一夹马腹:“驾!”

骏马发出一声长嘶,载着他朝着东厂狱的方向疾驰而去。夜色渐浓,宫墙上的灯笼发出昏黄的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了京城的寂静。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东厂狱里,沈清辞正靠在牢门上,听着外面传来的脚步声,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他不知道萧彻能不能说服太后,也不知道国舅爷会不会派人来灭口。可他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半块刻有“盐铁”二字的令牌,心里却异常坚定——他相信萧彻,相信萧彻一定会来救他。

“萧彻,我等你。”沈清辞轻声说,眼神里满是期待,“我等着和你一起,查清真相,还萧尚书一个清白。”

牢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沈清辞抬起头,看向牢门的方向。他不知道,来的人是萧彻,还是国舅爷派来的杀手。但他握紧了藏在袖口的碎瓷片,做好了随时反抗的准备。

而此刻的萧彻,正骑着马,在京城的街道上疾驰。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赶在国舅府的人之前,赶到东厂狱,保护好沈清辞。

夜色中,马蹄声哒哒作响,像是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较量,敲响了前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