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权妇重生 > 第11章 第10章

权妇重生 第11章 第10章

作者:晚风吹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9 06:36:07 来源:文学城

有时候只是一点点的变数,所有一切都会改变,就像一只有着斑斓色彩的蝴蝶,震一震翅膀,就悄无声息的就改变了大局。

王通回去后还捉摸着姚父怎么没给他来个信儿什么的,难不成是他猜错了?他不是要把她女儿嫁给他?虽然这种天下的好事儿他从前是不敢想的,但那个有钱的姚老爷明明都把他女儿带出来给他看了啊?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也没办法去明着问那个富商,毕竟别人也明说,连个娶嫁的凭信都没,不好贸然找上去问。遗憾一番,没过几日王通就把这事儿抛在脑后了。媳妇儿娶不到不是还有银子呢么,他也没吝啬,召集了十几个兄弟大吃大喝了几天,又帮了几个家里困难的朋友,银子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减少了。

再多的银子都经不住他这么败啊,没过几天,又成了个穷光蛋,反而又惦记起了姚家小姐了,要是她能嫁给他……

可惜这事儿是怎么着都成不了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也只能痴心妄想了。

姚盈要是知道他这时的想法,必定是一声呸,那日她见到她时看似镇定自若,内心却是巨浪翻涌,虽然知道自己这辈子一定不会嫁她,但她心中仍有害怕,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行。她一想到上辈子这一个男人竟然因为打仗忘了她与儿子两人就在附近,不当没把他们接回安全的营帐还叫她被掳了去,想必是美人在侧都忘了都有她这么个糟糠妻吧!

还好她没遭到对方将领什么凌辱,不然她早就随便找根结实的绳子把自己勒死了。只是仍旧有些敌营的兵会忿忿不平的在关押她的帐子外说些令人作呕的话。如今想起也是一阵恶寒。

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田野间家家户户的小百姓都高兴的很,自己的那几亩地产了不少粮呢,今年可是能过个好年了。虽然收获的大半都要交了赋税,但好歹能留下一半。但丰收的好心情却很快被打破了。

姚盈在秋收时就让父亲多买些粮食屯着,姚父也是个有先见之明的,难得丰年,价格低质量还好,农民们丰收了也乐意出手,而且屯着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大家的的好心情很快就被上头要加赋的命令浇了一盆冷水。为什么加赋?因为茂帝要给他新宠的美人儿修宫殿啊!听说那美人儿美若天仙,只可天上见啊!所以皇帝十分宠幸,日日歌舞,夜夜笙箫都离不得那美人儿了。皇宫里的太监宫女对皇帝的白日宣淫也已习以为常。

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住的是皇帝妃子,他们乐得享受,苦的就是黎民百姓了,好不容易盼来一年好收成,又要收赋税?听说明年还要征劳役去修宫殿?

民生哀怨,可阻止不了政令的颁布,谁叫这天下都是皇帝的呢?人们也不敢议论,在街上走动时都三缄其口,生怕招惹了麻烦。

姚家也遭了秧,富商是赚的多,可其中赋税也重的很,这种要钱的当口,他们当然是首当其冲了。

西市卖猪肉的李二家本打算今年过个好年,日日吃好的呢,听了这事儿后也只能叹了一口气,拉拉裤腰带,紧巴点过日子吧。

还在茅草屋里生着柴火稻草的驱寒的许大娘一家听到这噩耗脸色变的煞白,年轻气盛的许二拉起袖子就是破口大骂:“这狗日的皇帝……”

还没说完就被许大娘捂住口:“我的儿啊,这叫人听见是要杀头的罪啊!”

民怨沸腾,但又不能去非议,因为但凡漏出一点不满被知道了,那就是死路一条,家中人也要连坐。路上行人不敢谈论这件事,只能是眼色交流。

姚父和姚盈心领神会的也不提起这件事。不过姚盈也没想到以前的这段时日父亲发愁竟是为了这个,那时候她已经闺中待嫁了,为了开春的出嫁绣荷包绣嫁衣忙的一塌糊涂,哪有心思关心外头的事儿。

丞相林清书本想联合众臣上奏,但没人想在皇帝兴致高的时候去触霉头,而林相的话皇帝又不听,此事也就消声灭迹了。富丽堂皇的朝阳宫里灯火摇曳,美人如墨的青丝披在了珠圆玉润的肩上,身上也只穿了几层薄纱,倚在皇帝肥硕的身上,也亏是宫里奢靡,火地取暖,日夜都有宫女在阴冷的低下去看着,日夜都不停歇。再加上脚边摆着精致的珐琅铜炉,任谁坐在这里也感觉不到寒冷了。

一岁已至,再难得生活也抵不住百姓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洒扫尘除,新衣新帽,正日一到,给先祖在香炉里点上冒着青烟的香火,祈求来年顺遂,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吃着比平日里不知丰盛多少倍的菜肴,饭后长辈们再给稚儿童子压岁钱。一群垂髫小儿在街头巷尾耍着炮仗好不热闹……

茂国当年也是打跑过匈奴的泱泱大国,正日里太和殿里丝竹声乱耳,皇后妃子们金钗华服,小步走在细腻坚硬专供皇家的金砖上,官员和各国使臣上来朝贺,琳琅满目的贡品云集在太和殿外。一切都如此美好。

等年一过,三四月春光正好花开烂漫的时候,一地突发暴乱了,看似平静的水面终于抵挡不住深藏的暗流,被激起凶猛的水花,京城不以为意,一地暴乱而已,本地的郡守干什么吃的,还不赶快去镇压。

可接连的局势却让朝堂上人心惶惶了,京城东西南北各处都发生了暴乱,起义造反如潮水般荡漾开来,诸侯们也蠢蠢欲动,斟酌局势。

正所谓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茂国本就已经是民怨沸腾,百姓被严苛的赋税可劳役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开春来的强征劳役成了一个导火索,此时起义是民心所向,势不可挡。

各地涌现出了许多领头的,一些还杀了本地的县里郡守直接造反。王通本来靠着朋友的关系在四月份时得了一个差事,但没想到人没看住都给跑了,于是就干脆把那些要送到京城当劳工的犯人都给放了,自个儿躲了起来,在山里躲了两个月。没想到天下这么快就乱了,皇帝的话也不必听了,被曾经的那些弟兄们撺掇着也跟着起了义。

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人他没看好是死路一条,造反也是死路一条,那为啥不造反?王通是个莽夫,有勇但却没什么脑子,好在他这人好像有种天生的亲和力,身边总有些人才,他也愿意去听别人的建议,这才帮着他上辈子走上了高位。

可这一世他却慢了一步,上辈子姚盈已经嫁给了他,姚父给给了他很多银子作为支持,可这一世他却没有这些东西,因此犹疑了几天,可一步慢步步慢。县令的儿子倒是个有胆子的,平日里光风霁月没想到这时候却领着青县的人反了,他爹青县的县令不得不大骂着儿子跟着反了,可也是这样,才救了他一命。

县令被儿子逼着当着众人的面烧了官服和委任状,碎了印鉴,县令心中痛惜不已,可也没有办法了。姚盈在家中得知此事有些惊讶,竟然不是王通在反了陇县后将青县也纳入了势力范围,不过随即她也为青县县令感到庆幸,上辈子他可是被县里的百姓火火烧死了的,因为他是个官,是茂帝手底下派来管此地百姓的,象征的茂国。而县令的儿子一番化解了县令在百姓眼中的高高在上的形象,还保住了他父亲的性命,她也不由得为他的果断和聪明感到赞赏。

不过她也没再多关注此事了,现在还没有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毕竟茂国虽然腐朽,但庞然大物哪有那么容易倒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还需和父亲好好商议以后怎么办才行。

天色不晚了,青县确是灯火通明,刚把陇县县令杀了的王通正准备用同样的办法收下青县,却听闻青县县令的儿子自己带着老子反了,这让他也蒙了,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那几个最开始撺掇他反的都是有几分智谋的人,听闻此事也感觉错失良机,但既然都造反,那就是“朋友”,他们也没那个能力强攻,就劝王通暂且搁置,把陇县稍作整顿。

县令姓贾,家乡本在离这儿几千里的洛丰,在青县也当了七八年的官了,虽说也不算什么好官,但也揪不出什么大错。他儿子叫贾随之,但熟悉的人肯定会说,哪儿随他了,真是一点也不像,特别是这次造反。要让贾县令来肯定是不敢的,毕竟他向来是庸庸碌碌的性子。

姚母遣散了家中一部分的下人,只留下几个不愿走和亲近的,还有些家丁护卫,毕竟到处乱糟糟的,姚盈身边也只剩下了兰心兰玉。兰心兰玉一个家中早就因前些年的大灾没有人了,另一个则是家在很远的地方,家中贫困且重男轻女早早被发卖了,辗转在人牙婆子手中流落到青县,对原来的家也没有什么感情。因此也就全心全意的跟着姚盈了。

第二日姚家就空了大半,县上有些声望的都被贾随之召集在一起了,此刻已反,如何在乱世保全大家伙儿才是要紧之事。姚父是当地有名的商贾自然也被请去了,毕竟他有钱,还是开粮铺的。一伙人聚集在县衙里,平日里显得宽阔大气的衙门此时也被呜呜泱泱一群人衬的渺小了起来。

贾随之众望所归的当了头头,毕竟是他先牵起的头,虽然茂国已乱但谁知道日后会不会又把各地的起义镇压了下去,到时候可是杀头的罪名,谁也不敢冒这个险,都由衷的希望贾随之引领众人。再然后大家伙就在微黄的烛火的照耀下围在县衙的桌子上的各抒己见,探讨前路,平日里甚是威严的惊堂木和签筒此时也不被扒拉到哪个旮旯角里,可怜巴巴,却一点也不让人心疼。

来了来了

天下乱了

小弟预备(贾随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乱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