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城围观:当我被盐商大人的绣球砸到后 > 第8章 丕显新象

“那你就说说吧。”

瞧不得李玉涵那小媳妇儿的劲儿,陈均柏眸色微敛。

得了他这话,李总商抿了抿下唇,“之前北上商船反映,高县那儿的河堤快要决口了。不如趁这次南巡,把那段河道给修了吧?”

此事,几位总商之间早已商议过,若是通往北路的河道出问题,往来船只都要堵在东渡口。

船运若是断了,盐运不出去,银子进不来,于灶户、运商和盐号而言都是灾难。

闻听此言,钟政远腮肉鼓起,胡须抖颤,眯直眼看向高县县令,两道细长眉毛拧成长虫。

高县县令是经年的老人,立刻起身,双手作揖道:““回禀大人,本县河道承载日重,下官得知忧心忡忡,已将拓宽河道之策具折上奏,现今伏候工部核夺,方可施行。”

钟大人两道长眉这才舒展姿态,弯眼浅笑,伸手示意其坐下。

见此情状,陈均柏心知此事今日是议不成了。

这高县的县令忒贼!

这档子事到了工部,不知要排到猴年马月,若是遇上大汛,恐怕……

他这是在赌,看这河道还能撑多久。

思及此,陈均柏沉下脸色。

一旁的甘泉县令朗声道:“启禀大人,甘泉县位于松山镇以西,地势阻隔,水路不通,故百姓困守田亩,物产难以外销。下官愚见,莫若趁朝廷南巡、大兴土木之便,拨款修建一条连通两地的陆路官道。商路一开,则县中物产可输往外埠,民生得以改善。”

他略作停顿,“更可助圣驾顺利巡幸,彰显天子抚慰万民之圣德。此举所费虽巨,然长远来看,必能滋生税银,实为两全其美之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县令爱民如子,本官早已深知。甘泉县有你这样的父母官,是百姓之福,望持之以恒,不负圣恩与民望。”

钟政远一派情深意切。

对嘛!迎奉天颜,自当丕显新象,要让万岁爷看到我的魄力和忠心!若是万岁爷御笔题字,与民同乐,皇恩浩荡,这是何等的风光!

至于那处旧堤嘛,不过是日常维护之务,岂能与迎驾大事相提并论?届时,圣上见了新路通衢,欢喜还来不及,谁还会去留意一道旧堤?修得再好,也是理所应当,无人记功。

他眼前仿佛已看到自己加官进爵的场景,脸上都热了两分,“当集中全力,办好此事!”

李玉涵方才得罪了钟政远,此番十分积极,“大人深谋远虑。不知大人是意在邵家村,还是属意通到那甘泉陈家集?两地皆有其利,还请大人明示。”

李家从父辈那一代起,就与松山镇的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镇上那抵御了无数海寇的城墙,便是由他们主持修造的。自此以后,无论是修路、通渠还是固堤,镇上大大小小的工程,李家都未曾缺席。

其经验老到,一语破的。

邵家村在甘泉县最东侧,距离松山镇约四十里地。陈家集则在甘泉最西,距离约六十里。

两者相差半数,对应的人力物资皆不相同。

甘泉县令面色一喜,转向李玉涵:“邵家村东口即可。”

李玉涵点了点头,又问:“不知是四十里石道,还是四十里土道?”

文县令:“石道自是更好。”

“四十里石道?!唉,我没听错吧?!”刘易同听到这话一蹦而起,“就是宽二丈石道,那也得八个月工期,期间人工,石料,车马运输,乖乖,那得是三百万两吧!”

说话间,他已将账目测算清楚。

“乖乖,你可真敢讲啊!还石道更好,切!谁不知道石道好,那么好,你怎么不自己去修……”

陈均柏从身后拍了拍他手臂,他这才收声回座,嘴里却还在嘟囔,“跟谁家的银子是大风刮来似得……”

熟悉刘易同之人都习惯了他这副狗嘴,文县令却哪里见过这样的富商,急得额上汗珠连连,赶忙道:“刘总商,刘总商,若是不然,土道亦可,亦可!”

“切!”刘易同不知道从哪个位置蹦出这么一声,脸上七扭八拐,不逊于村口的老妪。

“我看这土道可行。”李玉涵忙插话。

又低声对着刘易同道,“这修了土道,便要用工,人有了钱,就要采买……”

镇上铺子,十有**是这三位总商家的产业,这左口袋出,右口袋回的买卖,还能赚吆喝,他相信刘易同能算明白。

转而又朗声道:“刘总商,劳烦再算算,若只是土道,还需多少银钱。”

刘易同原本还在跟陈均柏表情比划,听到此处,眼珠一转,“四十里土道,两个多月就成,十万两足矣。”

陈均柏斜眼俾睨,这人,眼珠子一转,算盘珠子崩人一脸,年纪轻轻,锱铢必较,尖酸刻薄。

只见,李玉涵听了数,即刻表态,“这十万两银,我李家广和盐号出了!”

刘易同不甘示弱,“那我刘家桐桦盐号也出三万两。嘿嘿,这道路两派不得栽树培苗,回头圣上来了,一瞧桃红柳绿,没准儿每人赏个黄马褂穿穿。”

这种以小博大,别人开路他搭桥之事,刘易同惯是得心应手。

只见他转头对着陈均柏一笑,“子衡,这些小事儿,你就别折腾了,我哥俩替你办了。”

陈均柏嘴角勾起,“自然,决计不能同你抢那黄马褂。”

众人哄堂大笑,刘易同得了便宜也不计较,跟着笑。

章有道忙将众人拉回正题,“既诸位所见略同,那这修路善举,便就此定下。”

看了一眼众人又道:“然则时辰不早,恐耽延正务,诸位且论一论接驾事宜待如何是好?”

之后的提议,皆是扣着‘不许奢靡’来做文章,一个比一个寒碜,就连林以槐听了都拧眉摇头,堂内议论渐歇。

林以槐虎目精光射向下首陈均柏道:“圣驾不日南临,陈总商人情练达,屡逢盛典,于此事必有高论,如何今日静默不言。”

众人瞧向二人。

堂上,笑里藏刀。座下,泰然自若。

章有道赶忙笑脸附和:“陈总商但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这话就客气多了,按林以槐的说法,陈均柏这般经验老到之人若是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倒成了对圣上不用心了。

也难怪陈均柏只捧着茶杯自饮,都不见眨一下眼。

只见他放下手中茶杯,一拍衣袍,起身道:“回禀大人,小民愚见,圣驾南巡,乃普天同庆之盛事。迎銮之仪,当极尽锦绣文章。可命百戏杂陈以悦圣心,结彩张灯使夜如白昼,更需葺修行宫,务求富丽堂皇,方不负天恩,上彰国威,下慰民望。”

林以槐面色一凝,讶然道:“陈总商,廷寄之言,声犹在耳! 方才章大人宣旨,‘一应迎驾事宜,务从俭省,毋得稍涉奢靡’ 的煌煌天语,您顷刻便忘了吗?岂非要与上意相悖?”

此言一出,屋内哗然。

“嘶——林大人说得对!廷寄上‘俭’字墨迹未干,陈总商这般反其道而行之,确是……确是与廷寄……略有出入啊。”

“你懂什么,陈总商天恩深厚,能以布衣结交天子,于圣意的体悟,自然远胜我等愚钝之辈。”

“可是,廷寄煌煌,此举简直是视朝廷纲纪如无物。一个不慎,便要招致雷霆之怒,我等皆要受其牵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