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臣家的小绿茶又在造谣 >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物是人非

许是大限将至,那些尘封在内心深处久远到白书毓自以为遗忘了的记忆又重新鲜活了起来。

她是父皇的第一个孩子,父皇待她自是千宠万爱,便时常将她带在身边,哪怕是有些同臣子议政的场合也不曾避让。

公主是天下女子的表率,她要学的只会更多。

父皇为她请来了最好的先生教授她君子六艺,也带着她参与每年的秋猎。

彼时的白书毓常与同龄的世家子争个高低,更不愿在骑射上低人一等,每当她胜出时。

底下的大臣便会在父皇面前夸赞她:

“不愧是我大宁的公主,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模样像极了陛下年轻的时候。”

“是啊,尤其是这骑射之术,颇有陛下当年的风采。”

……

大臣们表面上夸的是公主,但其实是父皇,父皇时常因为他们的夸赞而眉开眼笑,父皇捋着胡须谦虚地回应着臣子们的奉承:“哪里哪里,是你们家的小子让着朕这个女儿了。”

偶尔父皇也会询问她国家大事,譬如税收、譬如民生、譬如如何处置官员**……

每当白书毓的言论被父皇所欣赏和采纳时,父皇便会说上一句:“不愧是朕的女儿,简直和朕一模一样。”

但父皇还会扼腕叹息地再补充上一句:“若小毓是个皇子,来日这储君之位一定是小毓的。”

她所有的优秀都因为她是个女子而被否认,所有的努力都抵不过一句:“若你是个皇子就好了。”

既如此,那为什么要让她学会这些,要给她不该有的念想?

是为了向臣子们炫耀吗?

她这一生注定远离朝堂,注定不能守万家灯火、护山河无恙。

她会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温柔典雅、高贵端庄,也从不逾矩、从不违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

她也曾认过命,因为父皇待她是极好的,而她已经贵为公主了,万人之上、锦衣玉食,而这世间不知多少庶民死于天灾**,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也该满足了。

父皇答应过她,会尊重她的意愿为她挑选一位驸马。

可天子的承诺也是可以不作数的,直至北羌使臣来到长安求娶我大宁公主。

为求两国永久盟好,父皇大手一挥就将他“最珍贵”的安平公主许给了年逾不惑的羌王。

那一日麟德殿上觥筹交错满是欢声笑语,那一日她白书毓如坠深渊。

同样是那一日,父皇纡尊降贵到了她的住处。

父皇似要安慰她,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你是大宁的公主,你受大宁百姓的奉养。

如今国家需要你,你就应该舍弃小情小爱成全家国大义。”

白书毓瞧着父皇不语,当年的她很想问上一句:若大宁国弱,送一个公主过去当真可以永结盟好吗?

父皇或许是瞧出她的不情愿便又道:“北羌与大宁毗邻,素有领土争端、干戈往来。

何不趁此机会化干戈为玉帛呢?

你是朕最疼爱的孩子,自幼便聪慧异常,朕也将你充作男儿教养。

父皇也知道小毓的心志丝毫不逊于男儿。

这些道理小毓不会不明白,小毓会理解父皇的是不是?”

她少时所学竟成了父皇禁锢她的枷锁。

若她不愿意呢?世人会抨击她不忠不孝吗?会说她不配为一国公主吗?

亲手将她推入深渊的也是“最疼爱”她的父皇,她就这样被轻易地牺牲了,白书毓应声:“是,父皇,皇儿明白的。”

是夜,她哭得泣不成声。

那是她最后一次哭,至此不再对父皇心存任何妄想,也彻底熄灭了多年来在心中微弱地摇曳着的火光。

后来在北羌的二十年里,她将少年时的理想忘了个干净彻底。重归故土后满心满眼只有那个位置。她变得不折手段,选择了与虎谋皮。她要坐上那个位置,她要所有人都臣服在她的脚下,她向世人证明女子从不逊色于男子……

她的执念或许是父皇的那句:“如果你是皇子……”

她便穷极一生想要证明父皇以为的是错的。

为此不惜代价,也早就无法回头了。

或许十三四岁的白书毓遇见了如今的白书毓还会惊讶地问上一句:“你怎么变得这样面目可憎了?”

白书毓的声音断断续续,却仍是固执地往下说着:“而只因为我是女子,这一切便与我无缘了。

至于你说我与虎谋皮。

我在十五岁上被送往北羌和亲,至此在北羌待的时间比在长安还要长。

我对长安的风土人情已经很模糊了,可那些仍旧是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我是大宁的公主,也是北羌的王妃。

你说我是哪国人?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白书毓言语微顿,她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再开口了,缓了半晌才又道:“沈溪知,你信不信,我若是皇子,断不会让朝局走到今日这一步。”

沧海桑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沈溪知理解白书毓,却不赞同。

不赞同她为了铲除异己的不折手段;不赞同她为了获取民心于天灾来临时在朝廷赈济上耍手段,耽误了百姓的性命后再由公主府出面笼络人心;不赞同她为了权势不惜与虎谋皮……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再多的话也说不出口,沈溪知只剩下一句:“我信。”

他从未怀疑过白书毓的能力,只是白书毓远离乡土过久,在长安的根基太浅,沈溪知理解对方的不折手段、理解对方想要拉拢自己的意图,若白书毓是个皇子,哪里还轮得到白疏垣。

白书毓的唇角弯起一丝弧度:“常言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现在的我有些庆幸你还没变,这个朝廷或许还有救……”

与此同时,沈兰带着谷未来了。

沈溪知心中是难以言喻的酸涩,那酸涩似乎涌到了眼底,让他有些落泪的冲动,他急忙道:“公主殿下,您不会有事的,大夫来了……”

谷未拿着药箱匆匆地蹲在了白书毓的面前,沈溪知催促着谷未赶快为之诊治。

白书毓任由谷未诊治,固执地说着自己的话:“沈溪知,从前是我对你不起,看在幼年的情分上不如给我个痛快。

我可是大宁的长公主,怎么能这样生不如死地活下去。”

白书毓外伤加内伤,最重要的还是她失血过多,能活到现在已是奇迹,这其中定然有主子的手笔。谷未越看越觉得心惊,将带来的伤药一股脑地往白书毓身上用,看向沈溪知的目光更是欲言又止。

沈溪知读懂了谷未的意思心下微沉,白书毓或许罪该万死,但站在朝堂上的又有哪个是干净的,她更不能在这关头死:“安平姐姐,你知道这当口若你出了事会发生什么吗?”

“你沈溪知会遭受天下人的攻讦。”真是久违了的称呼,白书毓连喘息都觉得困难,她又缓了片刻后才道,“北羌人的王妃死在了长安,他们会借此机会对大宁发难。

但即便没有我,北羌就不会对我们发难了吗?

至于沈家,如今的我已经没有余力为之正名了。

就当是你千娇百宠出来的弟弟折磨我的代价吧……”

白书毓的气息微弱,身躯也逐渐变得冰凉,她轻笑着说出了最后一段话:“沈溪知,我从不认为比朝堂上的任何一个人差,即便最后会输,也不是差在能力上。

百密一疏,若我早知道‘你不是你’,也不会落到这么个下场。

沈溪知,你真是招惹了一个恶鬼。

利益才是最牢不可破的关系,我只是想跟你合作而已。

其实当年我真的很想问父皇一句: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沈溪知终究没能救下白书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没了生息、没了温度……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百姓不懂也就罢了,地方官员也不知预防。还有朝廷的赈济粮呢?又被送到哪去了?”

“老爷,那吴知府是长公主的人,他本就不想预防,就等百姓食不果腹性命垂危之际,又得不到朝廷的赈济的时候,再由长公主出面救万民于水火。”

“死了多少人了?”

“三千有余。”

……

这只是虚报上来的数字,而真正死于这场天灾的人数只会更多。

那不是沈溪知第一次意识到白书毓的野心,但那是沈溪知第一次直面白书毓的残忍。

凉州数十年前曾发生过一场巨大的“地龙翻身”,彼时生灵涂炭、凉州百姓伤亡无数,更有许多流民逃亡长安。

流民过多容易引发动乱,官员便将流民当作山匪清剿。

这是朝堂上下心知肚明的“默契”,无一人敢犯颜直谏。

后来是白书毓发现了这件事,她发觉官府清剿的根本不是什么“山匪”,便不管不顾地将那些人保了下来,又告到了先帝那去。

本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解决这些流民。后事情败露,先帝“震怒”,先是处置了底下“阳奉阴违”的官员,又妥善安置了流民……

那个不管不顾不惜得罪百官为民请命的也是白书毓,不过是十余岁的白书毓。

沈溪知难以将如今的长公主同当年的那个白书毓联系到一起。

成王败寇,但在这朝堂之上,谁又比谁干净,谁又比谁该死呢?

白书毓是堂而皇之地被抓来沈府的,这两日不可能无人登门,或许心思各异,但白书毓的人势必是拼尽全力的。沈溪知深吸了一口气,言语平静:“这两日,沈家损失了多少人?”

沈兰答:“回老爷。谷大夫医术卓绝,十余人重伤,数十人轻伤,但无一人死亡。”

沈溪知心神稍缓,他将白书毓放在地上,站起身的时候眼前一片昏沉,摇摇欲坠地向前倒去,随后被沈兰搀住了身子。

沈溪知闭了闭眼,声音微哑道:“你带上长公主,我们入宫请罪。”

沈兰满是不赞同:“老爷,如今长公主死在了沈府,您若是此时进宫请罪,即便不死也会去半条命。”

此时沈松、沈竹也赶来了,异口同声道:“是啊,老爷,请您三思。”

沈竹的秉性历来是有什么说什么,虽然伺候了沈溪渔这么些年,可他到底是沈溪知手底下的人,人心本就偏长,如今替沈溪知鸣不平:“老爷,这些年来您待小公子这般好又有什么用。

小公子他就是个疯子,他不仅囚禁您,对您行不轨之事,如今更是闯下了滔天的祸事……”

自家阿渔不是疯子,也并非没有心,只是在自己的事上行事偏激些。

沈溪知拥有过一个很好的童年,即便物是人非,但幼年时的回忆仍然是他一生的珍宝。即便以后的路途遍布荆棘,也会让他始终拥有着能够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但沈溪渔不同,他没经历过沈溪渔经历的,更不能替对方承担幼年时的苦痛。

无论沈溪渔成为怎样一个人,都是情理之中。

因为多数人只有在自身生活温饱且生命不会遭受危险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考虑所谓的善良。

这些年来,沈溪知一直有意无意地想将沈溪渔拉回正途,而沈溪渔多年来也一直掩藏得很好。

但自己既然选择了养着这么个小鬼,那也早就做好了承担小鬼犯错的准备。

大不了就将小鬼锁起来,不让他去为祸人间。

沈溪知沉声道:“小渔也是你们的主子,不可妄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