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熏腊肉的木柴很有讲究,要是柴没选好,轻则熏成的腊肉味道不好,严重的话,会导致腊肉存不住、坏得快。
沈川带着梅寒找到一片松树林,却是为了松树林里面的青冈木来的,这是熏腊肉常用的木柴。
因为老鸦山远离村落城镇,林子里的青冈木也就没遭人砍伐过,大的有两人多高,根部比海碗还粗壮;小些的就和人胳膊差不多,但也有一人多高。
梅寒在一边挖野菜,沈川就拎着柴刀挑偏小的青冈木砍,大的砍起来费劲不说,熏肉时也不好烧透。
沈川砍下几棵青冈木,修枝条时瞥见梅寒在掐田艾,有些疑惑,“这个采回去蒸菜粑吃?”
这一片田艾生得多,但因为还没到时候,能采的芽很有限,大多是一截手指长的。
梅寒摇摇头:“焯水吃,蒸菜粑得用很多面粉,再说也不够吃。”
“焯水吃能嚼得碎吗?”沈川十分怀疑。
他只吃过田艾蒸的菜粑,田艾叶片倒是很软乎,但是背面有很多细小偏长的绒毛,如果一直嚼菜粑,到最后就会剩一嘴缠在一起的细绒毛,也能咽下去,就是有点难为人。
梅寒嗯了一声就没了声儿,沈川就换了个说的,“用炒会不会好吃点?”
“寨子没有油。”所以野菜都是热水焯熟就吃,或者切碎了放到米粥里煮。
沈川:“那把这八头猪的油都炼了,只卖猪肉,之后可以用猪油炒野菜,除了盐什么佐料都不用放就很香。”
猪腰部有两块猪板油,大肠上还附着网状的脚油,就是专门用来炼油的,其中猪板油卖得和肥猪肉一样贵价,脚油便宜些,但也就比瘦肉便宜几文钱。
因为要卖肉,柱子把猪肉各个部位的价格都说过一道,沈川听了一耳朵,就记下了。
沈川心想古代的猪肉价格还是很不一样的,他和外婆以前杀了年猪也卖过肉,那时的人都不怎么吃猪油,猪板油就卖五六块钱一斤,瘦肉和排骨倒是卖得贵。
“你会熏腊肉?”梅寒想着二人总这么疏离也不是办法,毕竟,毕竟……反正该更自然些相处,就也主动跟沈川搭话。
沈川自是不知梅寒心中所想,在他看来,两人已经挺熟络了,“会啊。”
以为梅寒好奇,就解释说:“先用盐把肉腌了,在盐水里泡一晚上,第二天提出来挂着晾干水分,晾个三四天就搭架子烧火熏,熏一天一夜。”
“这儿有一丛野葱,长势不错。”沈川说着,忽然弯腰将野葱拔了起来,抖抖上面的泥,扔进梅寒的篮子里。
梅寒眼皮一跳,抿着唇忍了忍,没忍住,把野葱又拿了出来,抖掉细泥,再把缠在葱叶上的枯草叶捡干净,理顺沈川扔乱的葱叶,这才扒了扒篮子里的田艾,腾出个空地儿放野葱。
沈川砍柴很快,专挑大小合适的青冈柴扎堆的地方去,一处砍完,如果不远处只有一两棵合适的,他就懒得费功夫去砍了,只径直去下一处起码能砍五六棵的地方。
是以梅寒在一处停不了不多久就得提着篮子跟着走,沈川还时不时随手往他篮子里丢东西,他就总也忍不住理齐,忙活一圈下来,野菜没采多少,净干整理的活计去了。
“哎这儿竟然长了几朵木耳,可以剁碎了放肉馅里提鲜。”
说着就是一把木耳飞到梅寒篮子里,梅寒皱着眉全捡到手里,剔除里面混着的松针和青苔,清完了刚放进篮子,一把木耳又飞了过来,正落在他整理好的木耳上,白整理了。
梅寒忍无可忍了,蹙眉望着沈川,“你砍柴吧,其他的交给我。”
“不用,顺手的事儿……”沈川抓着一把木耳一回头,就见梅寒不是很高兴地看着他,眉头皱着丹凤眼挑着,唇线下拉地抿着唇,使得他的唇珠更加明显了。
有些生气了。
见状沈川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也没惹他啊。
梅寒蹲在地上捡木耳里的脏东西,沈川纳罕地看了一会儿,才约莫看出人生气的点了,于是等他捡完了才把那一把木耳塞到他手里去。
之后沈川就只砍柴了。他眼力极好,看到什么好吃的能吃的就告诉梅寒一声,让梅寒自己去采。遇到长在高处的木耳酸枣这类,梅寒垫着脚也够不着,便喊沈川一声,早等着的沈川就会伸一手给人采下来,照例递到梅寒手里。
如此,没人往他篮子里扔东西,他自己放的也整齐干净,梅寒采得就快了。
见人眉眼又渐渐舒展开了,沈川看得心里好笑,暗戳戳把搜寻的目光放到更高处。
“嗯?”沈川砍树的动作突然停住,在一棵树干直径约一尺的大树下站定,仰头往上看。
见他看着什么,梅寒也抬头看去,就看见一棵高五丈有余的树,椭圆的常绿叶片夹在松树稀疏的松针中,打眼一瞧很是突兀。
“怎么了?”梅寒问沈川。
“八角树,我上去看看。”沈川把柴刀别在腰间,长腿长手扑棱几下,就在梅寒微微睁大的眼睛中爬上了树。
“你小心点。”沈川爬得太快,速度快得惹人心惊,梅寒忍不住出声提醒他。
沈川胡乱应和几声,一爬上树就看清树上还有很多半干的八角,一条小枝上就足足吊着七八颗八角,一棵树上全是,就像吊着一树的星星一样。
沈川摘了一把垂下手,唤梅寒:“接着。”
“八角?”梅寒疑惑地喃喃一声,跑到沈川正下方举起篮子,“冬日还有八角吗?”
他只在养父家时听说过八角,从没在见过。
“有,八角秋冬开始变干,等春天完全干了,那时候才会掉。”一把八角不偏不倚落在篮子中,一颗也没掉到篮子外。
梅寒放下篮子,拿了一颗八角细细地看,又闻了闻,“好香,原来八角就是这个味道。还真有八个小角。”
望着底下那个圆脑袋,沈川笑了下,“有种果子跟它很像,不过是十个角,每个角还是内扣的,就是有毒,能吃死人。”
闻言,梅寒惊讶地抬头看沈川,表情罕见地有些愣。
“接着。”
梅寒又赶紧把篮子举起来。
“我听我爹说八角炖肉好吃,就是有些贵。”
沈川随口问:“多少钱一斤?”
梅寒:“好像是五十文左右……”
那确实挺贵了,五十文能买两斤肥猪肉呢。
“……一两。”
沈川脚下一滑,看八角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你说什么?!”
“五十文一两。”梅寒当他没听清。
沈川缓缓转动脑袋,看了看这满树的八角,又摸了摸这棵起码三十年树龄的八角树。
五十文一两,一斤就是五百文,沈川掂了掂手里的八角,估计这棵树能摘四十斤,那就是二十两银子!顶得上几头野猪了!
沈川一时摘得更起劲儿了。
还是梅寒说篮子满了才停手。
两人身上穿得单薄,腾不出地儿来装八角,无奈,沈川恋恋不舍地下了树,手脚极快地把青冈柴抱到一起捆起来,半蹲下身,两手从上往后抓住绳子,直起身,和他人差不多高的青冈柴就被背了起来。
梅寒看得眼睛都睁圆了些,饶是听到沈川一人打了八只野猪,也不如眼下亲眼看见他轻松背起近百斤柴来得直观。
沈川背着柴在林子里蹿得很快,梅寒追得艰难,也不敢离他太近,生怕他才走过去,被他带倒的灌木就弹回来扇在自己脸上。
出了林子,沈川甚至还有余力问梅寒要不要帮他提篮子,梅寒看着他不知怎么腾出来的手,赶紧摇头。
梅寒追着沈川的步子,同时心里暗自决定,两人以后要好好相处,有争执时也要稳重点,万事商量着来,不过万一实在商量不来……那就听沈川的商量。
回程的路上两人走得很快,等到寨子里放下东西,水也等不及喝一口,拿上几个篮子背篓,就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山里。
而刚回山寨,端着碗粥看邵元等人杀猪的二当家,听到沈川回来了就回山洞寻人,打算汇报汇报购置物资的开销,结果扑了个空。
沈川和梅寒先前进山时走的不是直线,现在有了明确的目的地,速度就快多了,节省不少时间。
照样是沈川上树,梅寒留在地上,不过这回沈川摘了八角就往地上扔,由梅寒捡。
梅寒也顾不得把八角上的把儿摘了,蹲在地上两只手动得飞快,边捡边挪动,像鸭子凫水一样摇摇摆摆的。
等捡满一篮子,站起身想换个篮子时,才发现腿麻得不行,一动就有一万根针在扎似的麻痛不已。
沈川听到他的嘶嘶声,就说:“你歇着捡,我摘完了下来跟你捡。”
“不用管我,你摘你的,看着些脚下别踩滑了。”
等麻劲儿过去恢复行动力了,梅寒换了篮子又开始吭哧吭哧捡,捡得很仔细,遇到落叶多的地方还要用手翻一翻、拍一拍才放心。
摘到后面,最高处和枝头的八角够不着,沈川就用了些异能将之震落。埋头苦干的梅寒没发现八角雨密集了一阵后渐渐稀疏,到最后彻底停了。
沈川也没闲着,落地就开始捡八角。
两人一刻不停,终于赶在天黑前捡完了。
天还没完全黑,但山里有松树遮挡着,要更黑一些,下山晚了路不好走,万一摔了一跤把八角摔了,捡着都费劲。
“四篮子!跟预估的差不多。”八角已经八成干,一篮子差不多只能装十斤,很占地方。
梅寒笑着点头,“嗯,好多,明天可以和猪肉一起带下山。”
两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浅笑,也不在山里逗留,一人提两篮子,说笑着就下山了。
我将一直憋气,直到有脑婆收藏我[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偶遇八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