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乎杨嫂子去一回妹子家就大包小包地带东西,两姐妹各自成了家关系也没见生分,她男人也还不错,几人一提出要买粪的事儿,两口子都说既是杨嫂子介绍来的,就不消收钱了。
沈川自然不答应,只道一辆车粪的话也就厚着脸皮向人讨了,但寨里要得多,且还是长期要粪,若对方不收钱他们也不好意思要。
最后定下十一文一车粪,又和吴丽娘夫妻俩走了十来户人品不错的人家,每家都以这个价定了粪,要人送到山寨去。
有个别人家心里没底,疑心山寨路远,恐怕一个来回要花去大半日,那这价格就不划算了。
沈川就让孔方金先带人走一趟山寨,巧的是若不绕路去城里,从大牛村到山寨要近便很多,来回用不了一个时辰。
要是把牛车赶快些,除却上粪下粪的时间不算,一日能送将近六趟,那就是七十多个铜板,一月下来能攒二两多银子,可是好大一笔进项哩!
是以几家人都愿意干,回去喂了牲口就招呼家里人干起来了。
事情谈得顺利,唯独几人从吴丽娘家出来时,撞见她弟妹家的小子在窗下玩,一见着人出来就蹿回屋去。
走到院门口,她弟妹端着一盆脏水出来,一下往几人脚边泼,溅了几人一裤腿的泥水不说,泼完还不走心地告歉说没见着几人杵在她家院里。
“这人可真讨人嫌,那么大几个人她还说没见着。”
梅寒觉着沈川吃了气,心里很是不快,饶是没亲自跟人相处过也厌了人,对人没甚好印象。
“听杨嫂子说她妹子家这弟妹确实讨人嫌,还爱占人便宜得很,眼皮子短浅。”
沈川跟梅寒说着话,手上没停,安装着刚买来的床。
他原本是没想买床的,预备自己琢磨着搞两张,结果进城买日用时进了家木匠铺子,瞧见一张大床才两百多铜子,且木料结实做工也细致,就忍不住买了两张。
不止如此,他又买了衣柜、箱奁、锅架、书架一类的大件家具,还每一样都买双份的,直把梅寒给他应急用的三两银子花了个干净,领着铺里送货的小儿回山寨时就心虚起来,怕钱花多了惹梅寒责怪他。
梅寒倒是没生气,只有几分心梗,暗暗决定下回给他钱要少给些,或者采买时跟人一块儿去,否则这人一花起钱来没数得很。
就说那书架吧,瞧着好看却极不实用,家里一没书册二没读书人的,买来多是放着吃灰,还一买就是俩……
他想着沈川恐怕是对钱没什么概念,只瞧着好看家里又没有,禁不住店家的花言巧语,就被人捧着买了这许多。
书架衣柜这些好装车,床却是大得过分了,拆做几部分才装上车,回屋一卸下来沈川就安装起来。
阿简和小米去寨里玩了,家里就他们俩人,梅寒搬来木桩,坐在沈川边上拾捡芥菜——也是沈川买来的。
好大的四捆,直买光了两个菜农的芥菜,说是一半做成酸菜一半做成冲菜,等两人成亲办酒的时候,冲菜拿来炒肉,酸菜拿来做酸汤,或去山里摸几条鱼来做成酸菜鱼。
怕酸菜做不成,还到人家铺子里买了两大竹筒的酸本来做引子。
这才二月初一,还有八天才成亲,就惦记着成亲要做些什么菜式了。
梅寒也是惯着他,当真陪他做这样做那样的,边做边还替沈川打抱不平。
“那人这般不好相与,我听你说杨嫂子妹子性儿好,恐怕在家里吃了不少亏,上她那头讨些粗茶还要受白眼。”
沈川:“可不是?你是没听杨嫂子说,她妹子夫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吴丽娘夫妻俩没孩子,早先却是有过一胎的,只不过日子过得苦,又受公婆和妯娌磋磨,孩子没保住。
杨嫂子是直爽性子,妹子吃了亏,她就要上门讨说法,可吴丽娘却是软和性子,只想着息事宁人,好说歹说拦住了杨嫂子。
杨嫂子心疼自己妹子,怕妹子身子不好时再受欺,就收拾了包袱住到妹子家去伺候人小月子。
那也不是白吃白喝,猪肉、糕点、布匹一类都带去了不少,生怕自己妹子过得差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沈川瞧着梅寒啧啧摇头,“才在她家住了几日,她那恶婆婆遭她弟妹两口子拱火,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了。”
“就站院子里指着杨嫂子骂:‘给老娘滚出去,别住老娘房子,这房子你吴丽娘是出一块砖还是一片瓦了?都给老娘滚!’”
梅寒觉着沈川学得滑稽,又止不住有些生气,“这老太太真不讲理!先时你们去了那般长时间,也不见她出来见客,当真不尊敬人!”
不会骂人,梅寒直把自个儿气得不行。
“可不是嘛,老太婆和那死老头就偏心小儿子家,为着杨嫂子挨了骂,吴丽娘心寒,说什么都要分家,那老两口子别说家财牲口了,一片瓦都不分给她们。”
还是向杨嫂子家借了几两银子才修了个茅草房,又买了几头小猪来喂养,实实在在苦了几年,又担心因借了她们这么多钱让杨嫂子在家里不好过,铆足了劲儿攒银子把钱还了杨嫂子。
是以即便杨屠户收整猪时总先紧着他们家来,他们家日子也过得紧吧,现在也没好起来。
梅寒气得心梗,沈川五花八门地骂了那一家子一通,又说她那公婆和小叔子家甭想赚到寨里一个铜子儿一类,他才没那么生气了。
等到下午些时候,吴丽娘夫妻俩和另几家人架着牛车送粪到山寨,梅寒远远瞧了瞧不知谁是谁,沈川就拉着他过去,顺道叫上邵元孔方金来给人认识。
往后再拉粪上山寨来,若是沈川不在,可去找邵元和孔方金结钱,寨里的钱大部分放在了他俩那儿。
大牛村众人很有干劲,晓得是走了吴丽娘娘家关系才教他们把粪卖了好价,又是挑选过品性好的人家,是以前后几车粪都实在,没有以次充好的。
已开垦的四十多亩地是分好了的,一家分得一亩多,这厢有了粪,各家皆火热起来。
傍晚寨里下了工,大伙儿都不忙着开饭了,各上自家地里鼓捣,或是敲敲泥块或是捡捡石头,恨不得马上就把庄稼种下去才好。
第二日一大早,寨里还没活动起来呢,大牛村人已经赶着送来好几车粪了。
有些是天不亮就叫家里起来挖的,有些是昨儿夜里回去就挖好装好的,都想节省些时间,等今儿能多送几趟粪,就能多挣些钱。
好几车粪分到各家地里去,沈川就把催化好的种籽扛到寨里去,一一说了几样种籽,让各家自个儿决定种些什么。
众人一听能种北边种惯了的麦子,另还有从没听过只知是南边种籽的作物,与家里商量了,大多决定还是种麦子,但也另领了些土豆籽回去,到底还是没把握。
最后麦种都分完了,催化的土豆籽就分出去一袋,沈川也不急,又扛回家去放着。
四十亩地种不完这许多粮种,等种完这批,第二批地开出来了,要是哪家想改主意种土豆的,自拿了其他种籽去他那儿换也是一样的。
分好种籽又说了几遍土豆该如何种,寨里就分开来,汉子还是盖房垦地;妇人夫郎不上山找山货野菜了,扛了锄头到自家地里忙活去。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就留在寨里看着小娃娃,准备巳时左右开始做午食。没到巳时也闲不住,领着几个小儿到地边瞧瞧看看,越看心里越欢喜踏实。
沈川也没闲着,领着孙小大夫继续找蛇洞,得在天暖和之前把寨子和寨子四周清理几个来回。
干了一个时辰,遇着两个大蛇窝,直教孙小大夫忙不过来,沈川就暂时停了,转而回家寻梅寒,家里却没人,想了想到自家地里,就找到了。
“不是说不忙地里,等我回来再干吗?怎么还悄没声儿上地里来了?”
沈川出门时才叮嘱过人,人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跑地里来了。
梅寒已出了一身薄汗,听见声儿直起身子来歇口气。
“本也想等你回来的,但一瞧青哥儿他们热火朝天的,我就有些坐不住,左右家里没什么活计了,索性到地里干会儿。”
农户人家不说妇人夫郎,就算十二三岁大的孩子,农忙时候也要跟着家里下地。
沈川也是十岁出头就下地了,还因下地早、干重活儿,落下一身劳伤病,就连上学坐久了也腰疼得厉害,还是后头有了异能,身体素质强化了,这毛病才好起来。
因此虽妇人夫郎常见下地,他还是私心不想让梅寒多干;再说又是泥又是粪的,他也不想让梅寒沾,只觉人干干净净的才好。
沈川接过锄头来挖地,只让梅寒往他挖的窝里丢土豆籽,一个窝丢两颗籽便够够的了。
这活计轻省,别说梅寒了,便是小米和阿简两个小娃娃来也干得。
等播完种还要放粪,梅寒想帮忙,教沈川制止了,“我饿得不行了,快回家给我做两个好吃的,我等着吃午饭呢。”
说罢在人嘴上啄了一口,拍拍人后腰撵人回家去。
梅寒自知道他心思,仍想留下来帮忙,他就一个劲儿地喊饿,一口一个好夫郎的,好说歹说才把梅寒哄回家去。
梅寒晓得他未必是真饿了,但也说不清自己是心疼人或是惯着人如何,回家就烧了一块腊肉,洗干净了又大手笔地切一海碗来炒。
另还在屋后关鸡鸭那儿捡到两个鸡蛋一个鸭蛋,一并打了调散,一气儿全做了午食。
做法涨收,张张涨涨涨[合十][合十][合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