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秋归风烟录 > 第21章 潮来别君二十载,著眼沙头雁归来(上)

“雁儿,真的是你!”

骆马湖畔,漕船被落霞嵌上了金边,潮水不断冲刷着岸边白沙头,险些就要没过久别重逢的故人。

燕娘望着眼前的“怀安哥”,见曾经老实巴交的少年人,如今已是伟岸挺拔,人过中年。

声音容貌虽已改变,但称呼不变,一声“雁儿”激得她眼中水气涌现,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抿嘴痴笑,像是个孩童,终于得到了日思夜盼的礼物。

是了,她是当年海边冻得瑟瑟发抖,以为大限将至的雁儿。是仙音岛飞升蓬瀛,却被大浪拍昏了头的秦归雁。也是林家班技压群芳、名冠东南的燕娘。

这些年来,她换了许多姓名,可只有在秦怀安面前,她才坚定了自己是谁。

她本叫蒲鲜哈儿温,女真语里“鸿雁”的意思。祖父是大金国最后一位猛安孛堇蒲鲜凤鸣,父亲是“霜锋白刃”蒲鲜玉鹏,而她,蒲鲜归雁,是栖霞山庄唯一的继承人。

“这便是阿敏所说的‘月落参横,无——’”

“无远弗届!”秦怀安仰天长叹,“二十一年了!雁儿,你去哪里了?”

燕娘强忍着眼泪:“我哪里都没去,一直在滩头等你回来,直到昏睡过去。再醒来时,已被道门高人接到海外仙岛。明明隔海相望,却怎么也回不去了……”

“我找了你三天两夜,四处打听。问附近渔民,他们说那日潮汐最大,兴许是被浪卷走了。问驻防军屯,又被告知那海岸本是金军水师要地,到处埋着震天雷,兴许是你乱走触了雷,就、就像当年我们的马车一般……”

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种的雷火埋了自家人,道是无情又无奈。

说话间,秦怀安近前一步,“但我偏不信邪,料理了后事又顺着南迁的流民队伍挨个询问,一路打听到了扬州,依然不见你踪影。我以为你真的已经……”

他想细细端详一番出落成人的雁儿,却始终不敢直视她的双眼。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二人如无根浮萍,流散天涯,再相逢时,憋了二十载的话并没有那么轻易能说出口。

良久,燕娘问道:“所以云鹰哥可有消息?”

“当年我原路折返,师兄和那群红衣兵已经不在了。我又循着马蹄印回到了登州城,一路上并无血迹,想必是被红衣兵带走了,后来也再未听说过他的下落,恐怕……”

秦怀安没有继续说下去。

燕娘眼眸低垂,脑海中闪过滩头之上那骇人的血泊,又问:“我娘她……可有入土为安?”

“当年我回到海滩时已是第二日晌午,大潮已涨,师娘的尸身……已被潮水带去不知何方。好在马车上的大件辎重在泥沙中扎得深,我捞上来几个箱子,师父最珍爱的琴,还有师娘的嫁衣都还在,于是我在海岸林中找了处地方埋起来,为她草草立了个衣冠冢。”

“那……那我爹他们呢?”燕娘声音颤抖,明知他们凶多吉少,却还是问了。

秦怀安面色苍白,垂首蹙眉,双拳紧握。

他内心挣扎了一番,觉得雁儿已心智成熟,理应着实相告,便咬牙切齿道:“蔡锐那厮说金贼当诛,将师父、师公,还,还有我爹三人……曝尸城门,示众三日……”

虽早已做了最坏的设想,但秦怀安说出的每一个字,依然如利刃般扎在燕娘心肉上。

往上不说,她蒲鲜家这两代人皆生在登州、长在登州,一直安分守己、乐善好施。蒲鲜凤鸣一诺千金,几十年来从未扩地蓄奴,凭何谓之“贼”?蒲鲜玉鹏更是自小穿汉服讲汉话,醉心诗棋琴剑,何来金、汉之别?

栖霞山庄保境安民在所不辞,家族多少男儿命折沙场。太平时人人敬他们一句“庄主”、“少侠”,大厦倾颓后竟落得这般下场。

思至此处,她悲恸不已,再也无力支撑,瘫坐在沙头涕泪交垂。

“他们一生无愧于人,青天可鉴!”

秦怀安在她身边坐下,擦拭着她眼角,“你放心,我寻你三日无果,便把散落的物件拿去变卖了,正好在城门清理前赶到。我将师父、师公、和我爹的尸首从团头那里赎回来后,找了个板车将他们一路拉回山庄,在后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下葬了。”

秦怀安说得轻描淡写,燕娘却越听越难受——他当年也只是个半大的少年啊!

当时的她在半亩园躺着热炕、吃着饱饭,而她的怀安哥正在海对岸饿着肚子找她。东奔西跑,只身拖着三个成年人尸身,一路走回了栖霞山!

“是我的错……都怪我当年说错了话,让蔡锐那厮起了疑心……本来这一切都不用发生的!本来我们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的!都怪我,我……”

她拽着他的衣袂,埋首其间,啜泣不已, “怀安哥,我对不住你……”

“你当年丁点儿大,这种恩怨何必往自己身上揽?若真要论,是我对不住你,雁儿。若是光阴逆转,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将你一人留在海滩上。这二十年里,我无数次午夜梦魇,醒来恨透了自己,恨自己把最后的家人弄丢了。”

他像小时候一般捋了捋她的发髻,“还好苍天有眼,你不仅平安长大,还轻功了得!方才我都没察觉你来,想必那世外高人定是待你不薄。”

燕娘回道:“我有姜老太养,有师尊教,如今在林家班有钱挣,怀安哥又何必自责?”

“林家班?”秦怀安带着些许鄙夷道,“就是那个路岐人戏班子?你武功造诣不俗,怎地委身做一戏子?可有受苦?”

燕娘心头一紧,手不自觉地摸向了脚踝上的金环。

隔着裙摆和靴袜,这玩意还是如此冰冷、沉重、又膈应,将人似牛马一般牵制得浑不自在。面对唯一的家人,她欲言又止,只苦笑着摇了摇头。

“女儿家抛头露面终归不好。”秦怀安道,“待回扬州,你可愿跟我过?我家中尚有一间空屋,两个孩子进了学堂,你嫂子也正愁白天没人解个闷呢!”

四方宅院,几株花草,一缕炊烟,檐下有人一起煮茶对谈,出门在外总有一盏灯火为她而亮——这样的日子她奢望已久,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我下山入世乃一意孤行,就是为了寻你。如今亲眼见到你幸福安满,我也该回去找师尊领罚了。”

燕娘道,“哥哥方才问我有没有受苦?有,怎么会没有!师尊她老人家甚是严厉,好脾气全给了她养的那群白鹤,倒教我跳殿顶上清理那些扁毛畜牲的粪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她一天都没让我闲着,动不动就按着我的头让我抄经书,十几年如一日,还不让我吃好东西!”

讲到师尊时她破涕为笑,心中甚是思念。

秦怀安听罢反倒放了心,笑道:“我们久别重逢,若不是我公务在身,定要告病几日,好好招待招待你,把这些年错过的吃食都补回来!不过说到公务……我与扬州陆氏素无来往,陆园那小少爷却莫名其妙地为我牵线搭桥,是不是受你所托?”

蓦地从回忆中被拉回,燕娘这才想起来自己是跟着招安队伍来的,那漕船就停泊在几十丈开外。

“不错,正是我。”

她放下秦怀安的衣袖,坐直身子,“我偶然听闻你人在扬州,还做了官,便想趁着戏班行至扬州时与你相会。到了扬州四处打听,得知陆、杨、黄、何家最有面子,而那陆家公子正好进了我的戏船,我又正好能帮到他。”

“我一介武夫,又不是什么朝廷要员,你要见我,去宅子找我便可。有什么难处的话,写封书信也行,何必大费周章地把我架回山东相见?”

秦怀安略显担忧,“雁儿,你是否别有所图?”

夜色将至,明月初升,四下蛙鸣阵阵,湖上漕船亮起了稀疏的灯光。

燕娘望着那灯光沉默了许久。

她拿起帷帽,起身走了两步,再转身时目光如芒:“我看你这二十年来,师父的佩剑不曾离身。不知师父教的剑法,你可有怠慢?”

未等对方答话,她长袖一挥,将手中帷帽甩了出去,直逼秦怀安面门。

秦怀安一惊,猛地抽出腰间白玉长剑竖于身前,嘴上夸了句“妹妹内功不错”,手上一个大力开合,将帷帽原路拨回。

那帷帽如旋转的利刃,来势汹汹,燕娘提气腾空,左脚踏上帽檐,右脚用金环一踢,那帷帽以更迅猛的劲道飞回。

秦怀安左掌抵着剑尖接住了帷帽,随即脚下画弧,双臂随着帽檐周旋,既没将那帷帽打飞,也没让其落地,更未刺破那长纱。须臾间,他反拨剑刃,将帷帽打向了空中。

帷帽在空中没了力道,白纱在黑夜中翻飞,如深海石镜。

燕娘见状,纵身一跃,凌空夺过了那帷帽。将将立住身形,却见十步开外衣袂旋转,秦怀安人与剑连成线,如一根银针夺面而来。

待她定神后,手中帷帽已被刺破,而秦怀安则站在她身后,“簌”地一声长剑入鞘。

“只是试探下你这些年有没有偷懒,怀安哥倒是认真了……”燕娘摸着帽顶的窟窿道。

她虽然输了招式又赔了帽子,却甚是欣喜:“这可是‘栖霞剑法’?我剑法不精,更不记得家传剑法什么样子,只记得你最后这招,像极了阿敏。”

“长风破空。”

秦怀安整了整衣衫,“当年师父杀入红袄军时,用得就是这招,那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他。可惜栖霞剑法三十六式我只学了一半,这区区十八招,我练了二十一年,从来不曾懈怠。可惜那另外一半,怕是永不见天日了……”

燕娘语气凌厉:“怕什么?对付几个红衣兵是绰绰有余了。”

“原来你将我安排过来,是打算先行后闻啊!”望着意味不明的燕娘,秦怀安生出一丝不安与陌生,“妹妹,你究竟要做什么?”

见他未将往事抛于脑后,亦未懈怠师传,燕娘不再含糊其辞:“蒲鲜家向来视你如己出,我也将你当作亲哥哥,哪怕背逃师门也要来寻你。”

她正色道,“行善之人不得善终,而那孽障却依然行走于人世间!你我家人死得不明不白,我们无法侍奉膝前,但仍可尽忠尽孝!”

说罢,她将帷帽扣回头上,纱帘之下的双眸透出寒意,铿锵有力的声音在黑夜中分外清晰——

“秦怀安,经年的梦魇不会自行消弭。我要你助我夺回昆吾剑,亲手砍下蔡锐的人头,带回栖霞山庄祭奠我们的父祖!”

大家猜一猜:燕娘让仕渊带给秦怀安的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嘿嘿,答对有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潮来别君二十载,著眼沙头雁归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