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秋归风烟录 > 第13章 千里家书乘戏船,旌忠座下求平安(上)

仕渊答应大伯的三日之期已到,而铁索依旧在君实身上捆得稳稳当当。

“杏苑及第”毕竟还是大伯说了算,即便出尔反尔也不好将君实藏在那里。但出行在即,若真的将他送回镇江又不好联络。

眼下扬州城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闲言碎语怕是会越传越出格。思来想去,仕渊便带着君实来到了坤珑阁。

此时未到日中,坤珑阁还没什么生意。四叔陆季堂正在试印着几个刚刻好的雕版,弄得满堂油墨味。

谭掌柜跟见了鬼差似地挡在了楼梯口:“哎呦我的小少爷啊,你这又是唱哪出啊?当家的再问起来我可不好交代啊!”

陆季堂见状,擦了擦手,打量了君实一眼,道:“看来林班主也无能为力啊。所以你顺走我五两银子,究竟干了些什么?”

仕渊哪管谭掌柜的阻拦,拉着君实兀自上了二楼,边走边道:“这铁索的门道我都替你打听好了,今天是来给你入库的!”

“入什么库……哎,你等等!”陆季堂赶忙追了上去,“我这儿可没东西再给你糟践了啊!”

仕渊平日里没少来坤珑阁翻翻找找,自然对这里的规矩轻车熟路。

他径直走到书案处,翻开库存簿,抄起一支笔用舌头润了润,边写边道:“神荼索一只,东海小破岛所得,乃上古陨铁所制,匠人年代均不详。其手柄内藏机括,一朝相扣,非磁石锁匙不能解。”

陆季堂任由仕渊胡写,末了将那库存簿抢过来细细一读,面露难色:“那,那这锁链岂不是不成套?这可不好卖了……哦,我是说,要上哪儿去帮君实找锁匙啊?”

“所以眼下全仰仗金蟾子那道士知道些什么了!”仕渊白了陆季堂一眼,“人家主动送上门了两趟,你们不想着从他口中套出点有用的来,倒先想着讹人家香火钱。这下倒好,我们得主动去找他了!”

“你自己惹的祸,别往我身上推,要找谁自己找去!”陆季堂将仕渊从座位上推了下来,“瞧把你能耐的,起来起来,你录到工笔部了!”

君实看懂了陆季堂的小算盘,心中不免寒凉,却还是承诺道:“四爷您放心,我和少爷绝不会给府上添麻烦。待我解下这锁链,定当连同锁匙一齐奉还坤珑阁。”

“喏,四叔,你听到了?”仕渊嬉笑道,“锁链自己都发话了,赶紧入库吧!”

“入库?”

陆季堂一脸惊诧,君实则闭目叹息,心中生出一丝不详的预感。

“对啊,你自己收的‘宝物’可得找间屋子好生放着,莫让他人瞧见,也别让它自己跑了。”

仕渊一脸理所当然,朝二楼里间扬了扬下巴,“哎,我看你平时小憩的里屋就不错!那美人榻睡你可惜了,睡这‘锁链’刚刚好!”

“那叫罗汉榻!”陆季堂气得直瞪眼。

“行行行,都忘了你是个万年光棍儿,只衬罗汉榻!”

仕渊演上瘾了,自己都笑得前仰后合,“哦对,这‘宝物’还要好吃的好喝的供着,不能让它闲着,更不能让它脏了落灰。放心,不劳四叔亲自费心,我一会儿回府上会找个下人来搭把手!”

君实听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自己一个大活人被仕渊当成物件儿调侃了半天,却硬是生不起气来。

陆季堂哭笑不得,虽然隐约猜中了仕渊找上门的缘由,却没猜中这曲里拐弯的说辞。

他平生最怕麻烦,但仕渊所托之事无非就是让他少睡一阵子午觉而已,便不痛不痒地答应了下来。嘻嘻哈哈间,竟真的将君实带到里屋“入库”了。

安置好君实后,仕渊不再嬉笑,双手握着君实的肩膀,正色道:“君实,你信我么?”

君实被他这么四目相对地一问,怔了一下才道:“君实自然是相信少爷的。”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外面的事情交给我来办,你且在这里等我。”

仕渊紧紧捏住君实肩膀,郑重道,“我一定让你坦坦荡荡地秋赋,然后风风光光地回乡!”

君实双肩吃痛僵立在原地,温暖与酸楚一并涌入心弦,嘴角不由地上扬,连连点头。

-------------------------------------

仕渊离开后没过两个时辰,纯哥儿就大包小裹地来了坤珑阁,负责照顾君实。

纯哥儿是数月前进府的,这两日君实的起居全靠他伺候。

他姓李,山东人,比君实还要小两岁,灰黄的小脸上稚气未脱,身材却精壮得很。虽然性子大大咧咧,吃饭时跟匹饿狼一般,但干起活来事无巨细,任劳任怨还麻利,君实只得佩服书琼姐姐挑人的眼光。

兴许是平时在园内值夜久了太寂寞,纯哥儿在君实面前话格外多。好在君实这几日被藏在坤珑阁,因为怕引人闲话,所以终日足不出户,无聊得紧,便也同他天南海北地瞎聊,自然也将自己被锁链捆住的原委和盘托出。

纯哥儿听罢不可思议:“娘嘞,人家都跟俺似地往南方跑,没见过恁这种金枝玉叶的上赶着去北方的!北方可大了去了,找人岂不是大海捞针?不过,淮河以北就属俺们山东两路道士最多,那‘金蟾子’是哪座山头的恁知道不?崂山泰山昆嵛山?”

他同君实聊久了,也没把对方当外人。君实被他连珠炮似的乡音问得有点懵,反应片刻后笑道:“我不知道,不过有人知道。话说回来,人家践行黄老之术,怎被你说得像山贼?”

“海了,恁马上就起锚拔锭咧,连去哪儿都知不道?”

纯哥儿诧道,“山东两路如今十座山有八座都是贼窝,还有两座被鞑子占着。这些年收成不好,谁都不好过——胆儿肥的落草,劫粮劫钱还劫色,胆儿小的投军,但干得还是搜刮钱粮的事儿!俺当时没到参军年龄,不然现在也是个吃官粮的!”

这北方来的少年似乎懂得不少,君实让出了罗汉床的一边让他坐,细细地打听了一番。

原来自蒙金交战以来,不少人抛家弃业地南渡。乱象之下,许多土地被强占,佃农们无路可走,只能落草或者参军,此状况自金国覆灭后尤甚。

李璮在山东虽拥兵自重,但义军出身,不懂经邦之道,内要筹集自家军饷,外要应对蒙人盘剥。蒙人当李氏是只漱金鸟,画地为笼,又想从其嘴里捞好处,逼得李氏转而向南扩展地盘,进犯海洲楚州。

然而军队打仗也需要粮饷,田间地头本就收成不好,农民自己都没得吃,如今更是颗粒无收,致使落草参军之人更多。

如此循环往复,即便是齐鲁这自古的天佑之邦,也如鬼打墙一般,不得其解。

“俺爹以前在沂州务农,但他死守田地,被鞑子一锤子抡死了。”纯哥儿讲道,“俺娘就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回了莱州娘家,随后就把我送去当道童了。”

“哦?你还当过道童?”君实奇道,“不知侍奉的是哪一位仙师?”

“娘嘞,还仙师,都成仙儿了哪还能见得到人?现如今,去有名气的道观当道童还得倒贴钱,况且他们只挑识字儿的收,根本轮不到咱!俺们那儿全真道士满地跑,但俺娘说‘入了全真教,媳妇娶不到’,就找了个同村卖符箓的收了俺。虽然没给几个钱,但他有度牒啊!”

君实只是随口一问,没成想纯哥儿越讲越起劲:“恁有所不知,北方几乎全民崇道,但最近这些年不知怎的,几乎不给道门发度牒了。俺跟着那道士云游了三四年,碰见不少新鲜事儿,也多少学了些门道。字儿虽然不会写,但照猫画虎地画符还不会么?那道士卖的符箓嘛,大半是咱的手笔!”

他言语间甚是得意,君实却稍显不悦:“贴符箓做法事实乃下品,皆是无用功。”

纯哥儿不以为然:“贴符做法、烧香拜佛这种事,说无用便无用,说有用便是真的有用!”

“何解?”

“世人比恁想象的要坚韧,小病小灾的其实什么都不做,也能渡过。花了钱办了事,若渡过了,便是有用,若渡不过的话就继续花钱,早晚会渡过的!”

“这可是行骗啊!”君实难掩嗔怒。

“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纯哥儿不急不慢道,“别忘了,世人也很脆弱。若真是大难临头,其实啥都不好使,但又不能啥都不做。所以恁别看这小小符箓一张纸,不能吃不能用,但就是能让人安心些,恁说这不是法力是甚?”

纯哥儿此话不假,君实恼火也是真:“诡辩!所以你们道士卖符箓给危难之人,就只是让人安心等死?”

“哎呦君实哥,恁可别一棒子打死一群人!习武读书的有真有假、良莠不齐,修道的又何尝不是?谁叫俺娘所托非人呐……”

纯哥儿说着说着双手插进袖管儿里,蹲在君实身边一脸委屈样儿,“那道士不是啥良人,赚了点儿钱就往赌场钻。刚到扬州他就输了发大的,旁的没有,就把俺抵给了牙侩!都赖俺当年饿得心慌,脑子也冻坏了,问都没问就跟那道士走了,如今没钱没度牒没户籍回不了家。若不是书琼姐,俺怕是还在牙行后面跟牛羊窝着……”

君实闻言,登时没了脾气。

纯哥儿也是个可怜人。世道艰险,都是为了口饭吃,谁又比谁高尚呢?背井离乡、看人脸色谋出路的无奈,君实又何尝不懂?

左右无事可做,他听着纯哥儿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度日,也不知仕渊那边是何进展。问纯哥儿,却总被告知没见到过少爷人影。

这些日子,陆季堂早上都会从涌春茶社带早茶糕点放到二楼,傍晚又会叫索唤送些山珍海味到坤珑阁。

如此奢靡几日,君实觉得自己身上的锁链又紧了几分,索性开始辟谷,让那些美味佳肴都入了纯哥儿的胃袋。

他平日外表装得波澜不惊,实则一直心神不定,生怕仕渊那边又出了岔子,再加上辟谷期间饿得心慌,便硬给自己找事做。

他从外间找了笔墨,开始教纯哥儿认字,从“天地玄黄”教到“得能莫忘”,依旧没听见外面传来一星半点的消息。

哈哈纯哥儿是沂州话 莱州话=鲁南鲁北大乱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千里家书乘戏船,旌忠座下求平安(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