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秋归风烟录 > 第10章 尘泥无端凝作霜,闲言碎语费思量(下)

仕渊气势汹汹地踹开房门,但见庭院另一头六七个人围在一起。

君实被两人架着肩膀,动弹不得,那为首者正是前几日让他滚回临安城的泼皮,于勉。

于勉正拨弄着君实身上的铁链,言语轻薄,全然不知几十步以外的厅房外正传来浓浓杀气。

总算有理由治治这厮了!

仕渊准备新仇旧恨一起算,一挥袖间,手中戒尺直奔于勉下盘飞去。

那厮正耍得春风得意,忽地膝后窝吃痛,腿立马打弯,“扑咚”一声跪在了君实眼前!

君实同周围几人齐齐怔住——怎地这人前一刻登徒子,后一刻就行大礼了?

于勉也是一惊,一时起不来,刚要破口大骂,却被甚么东西迎头一甩,但听:“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知不知道!”【1】

仕渊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拿着两本册子,未等其反应过来又是反手一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知不知道!”

于勉这下是彻底被扇蒙了,全然忘记自己还跪在君实面前。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不知道!”

仕渊重复着徐山长方才的教诲,见于勉两颊的大红印和一脸懵样,瞬间破功了。

他一边格格地乐,一边将手中册子搭在于勉头上:“这《修学门庭》和《观琼书院揭示》拿回去各抄三遍,明日一早给我,我便放你一马!”

于勉气急而立,撸了袖子便要同仕渊拼命,回头却见徐山长站在厅房前,只得悻悻收手。

方才架着君实的两人见状也立刻撒手,夹起尾巴道:“山长莫见怪,大家都是同窗,不过下学了闹着玩儿而已!”

“是啊是啊,不知山长在内,多有叨扰!老于这大礼也行了,知错了!”

说罢,这几人抓起地上的两本册子,连拖带拽地架着于勉往外跑。这厮临走时还不忘呛一句:“陆秋帆你神气个甚!就会仗着家世唔唔唔……别捂嘴!疼着呢!”。

仕渊也想拉着君实溜之大吉,却被徐山长一声“站住”拦了下来。

徐山长上前来,捋着胡须摇了摇头:“我方才的规劝你倒是记得挺牢。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知不知道?”

“那于勉光天化日羞辱人,山长怎地不规劝规劝他?”仕渊指了指衣冠不整的君实,恼道,“观琼书院只教书不育人的吗?”

“于勉那帮孩子,家里都是市井商贩。读书入仕于他们,不是唯一的道路。”徐山长缓缓道,“他们街头巷尾闹事闹惯了,又有何人在意?”

他捡起地上摔成两半的戒尺,又道:“但你是什么身份?今日你动手打人,明日满城皆是风言风语。嘴长在于勉身上,怎么讲都是他有理、怎么讲都有人信。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啊!你以为你是在为君实出气,实则更为败坏你二人名节。入仕之途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不易,切莫让少年意气成了你举荐选官的污点!”

仕渊脑中嗡嗡作响,仿佛又回到了前一晚与大伯的对话。

为何错总是在自己?为何自己的言行在他人眼里总是不合时宜?为何临安府他过得如鱼得水,到了这扬州城却处处碰壁?为何明明自己生得众星捧月,而他于勉却可以活得逍遥自在?

气闷难鸣间,徐山长拍了拍着他的肩膀,道:“我这观琼书院太小了,纵使我前后操持,也快要容不得你了。你且回家反省一阵,暂避风头罢!”

他转而又对君实道:“我昨日拜访时,陆员外已将你的情况悉数告知。眼下还有十余日便放田假了,我准许你二人提前告假,望你们早日了却眼前事,不要误了八月的秋闱。君实,你颖悟绝伦,要多多督促你家少爷。”

末了,他望着二人,白须颤动:“待二位杏苑及第之时,别忘了着书一封,告知扬州观琼书院徐茂晖。”

言毕,徐山长躬身行了个礼,随后转身离去,苍老枯槁的身影隐在了卷帙浩繁的厅房中。

-------------------------------------

回到陆园,仕渊四下踱步,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怕大伯知道自己打了人,又担心于勉是否真的在四处嚼舌根。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恨不得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地告知街坊邻里:我陆秋帆绑了家中伴读只是无心之举!我俩没有安陵之好,全是那邪门铁索惹的祸!于勉挨打也是他欺人在先!

但扪心自问,他自己也有错。错在二十多岁了一事无成,错在总是令在乎他的人寒心——大伯如此、徐山长如此、君实亦是如此。

若是明日林子规解开了锁链则皆大欢喜,倘若解不开该当如何?难道真要跟一个戏子北上找人?要怎么捎上秦大人?一行人要如何通关,又要如何找那道士?若是连那道士也解不开锁链又当如何?

仕渊越想越没底,顿时觉得大伯了结此事的方法虽然粗暴,但确实省去了诸多麻烦。况且君实似乎还挺宝贝那张地契的……

不知不觉间,他散步到了前院莲湖旁,不远处的老太君正带着他七岁的侄女喂鱼。

老太君看见仕渊,便让小侄女将他喊来,在他手里放了把鱼食,道:“你看你,差点儿就走到湖里了!”

仕渊行礼,叹了口气后蹲坐在老太君身边,魂不守舍地丢着鱼食。

“小叔叔这是怎么了?”小侄女揪了揪仕渊衣角。

他一时不知如何应答,反被老太君抢了话头:“全府上下都知道,你小叔叔的好朋友要被送走了,他舍不得,正难过呢!”

“那就想办法把那个朋友留住呗,这有什么难的……”小侄女努了努嘴。

老太君喂着鱼,旁若无人道:“是啊,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儿,瞧把你小叔叔愁得!”

仕渊苦笑着摸了摸侄女的头:“若是明日运气好,着实简单,若是运气不好,怕是要出远门咯……江湖那么大,小叔也害怕!”

“吁,别听你小叔叔乱说!”老太君笑得慈祥,话里却带着刺,“两年前,就在这湖边,你小叔叔还同我说他想在外闯荡一番才能问心无愧。如今让他出个远门就怕了,羞不羞?”

仕渊当然记得,这是两年前他在冠礼上说过的话。

那一日,他跪叩了祠堂所有牌位,甫一出来,又脑门淤青地答谢了百来号贵宾。等去到酒席时,尚书公父亲身边早已围满了人,根本没他的容身之地,只得凑到老太君身边坐下。

见小孙子一脸落寞,老太君拿拐杖杵了杵他,道:“一座城有一座城的乐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放心,你爹出了城,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

老太君没有牙,抿着嘴说的几个字还带着扬州腔,让仕渊反应了片刻才听懂。

“孙儿明白。”他回道,“孙儿只是不爱看这帮人的嘴脸,怕今后后也要那般过活,一眼便能望到边!”

老太君笑出了满脸褶子:“小娃娃,都还没出海呢,就见惯了风浪?”

“孙儿并非见惯了风浪。只是这日子千篇一律,但孙儿又不愿随波逐流,想闯荡一番,看看这大江大河、世间百态,才能问心无愧。”

“那便得看你本事了。你若是能乘风破浪,就不必随波逐流。”

那日老太君的话仕渊铭记于心。可两年了,他依然在这金丝笼里,闯出去的意志早被消磨殆尽。

如今老太君旧事重提,他满脸羞赧,暗自赞叹她老人家记性真不错。

小侄女听罢,望向仕渊,认真道:“爷爷说他十七岁就开始跑江湖了,全靠一个好汉三个帮。小叔叔你读了那么多书、认识那么多人,还长得俊,有甚可怕的?”

仕渊哭笑不得。哭是因为自己不像三叔那般有武功傍身,笑是因为头一次被小女娃夸长得俊。

他将小侄女揽过来放在腿上,故作可怜道:“可是你大伯公不让我出门呀,怎么办?”

小侄女敲着小脑袋瓜想了一会儿,道:“我之前想去看新建的宝佑城,我娘也不让我去。我知道她一是怕我走丢,二是想让我在家好好练字。所以我就把半个月的字全写了,然后去求爹爹和爷爷,最后爷爷带我去了。所以大伯公不让你出远门,你去求求我爷爷或者二伯公试试?”

“咱们芸儿真聪明,这么小就懂得投其所好、通权达变啦?”

老太君揪了揪小侄女的鼻头儿,“可惜你爷爷怕是不得空喽!昨日朝廷突然又下达了一桩往北边儿去的漕务,草台班子都搭起来了,正四处点卯呢。你小叔叔只能去求你二伯公喽!”

老太君这番话乍一听让人云里雾里,但仕渊仔细一琢磨,恍然大悟。

“草台班子点卯”是指扬州北上的漕务搁置多年,如今匆忙再立,正逢选调人手之际。

负责征漕的转运使多半是大伯熟人,负责运漕的,大到发运司各职,小到一路上的漕工、纲梢、镖师等,必然由三叔的沧望堂包办。而他自己的亲爹任职吏部尚书,出行官员的举荐、贴黄、官凭皆是分内之事。

换言之,若明日林子规亦无能为力,他大可动用家族关系,借这次的漕运走水路通关至北方,随那“丽妃”去寻金蟾子。

老太太虽足不出户,却早替仕渊想好后路了!

然而柳暗花明间,于勉的讥讽又刺进了仕渊的脑海。

他低垂着头,小声道:“可是我已经三番五次地给家里添乱了,怎敢再兴师动众劳烦那么多人……”

老太君当然知道仕渊在顾虑什么。她扔了把鱼食,见一条锦鲤游了过去却没与群鱼争抢,便又放了几粒鱼食在它面前。而那锦鲤只是碰了一下,依旧没吃。

“你这小鱼儿……”老太君数落道,“不争不抢算你本分,拱手放你眼前的还不吃,那叫傻!”

这话是说给仕渊听的,意思是默许了他利用家中人脉。

“多谢阿婆提点!”

仕渊方才还自怨自艾,现下豁然开朗。他亲了亲小侄女脸蛋,大步流星地回了杏苑及第。

见小叔叔离去,芸儿摸着脸蛋,指着那条锦鲤问:“太婆婆,它是病了么?”

“怎会?分明是吃饱了撑得!”老太君笑道,“咱们喂完这顿,且饿它几天试试……”

-------------------------------------

至次日,君实一大早便去找仕渊,进门后见书房堆了一地的废纸,仕渊则趴在书桌上睡得正酣。

昨晚,这位小少爷遣走了一众下人,独自闷在屋里。书房的灯亮了一夜,还伴着各种长吁短叹、无病呻吟。

众人昨晚还纳闷少爷这是怎么了?看现在这架势,竟是写了一夜的文章。

君实好奇他一晚上究竟憋出了什么奇文,打算品读一番,可刚走两步,身上的锁链叮当作响。

仕渊蓦地被吵醒,睡眼惺忪地望着君实,道:“时辰已到,该上路了……”

君实被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指得是该去找林班主了。

一通梳洗后,二人直奔茱萸湾。

-------------------------------------

【1】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陆秋帆所说三条《观琼书院揭示》皆来源于此。

[熊猫头]文中边边角角里不重要的信息复盘一下:

陆园老太君膝下四子,分别是伯金、仲玉、叔满、季堂(庶出)。

小侄女是仕渊三叔陆叔满的孙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尘泥无端凝作霜,闲言碎语费思量(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