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求财求诡不求仙 > 第182章 旧地有鬼(一)

求财求诡不求仙 第182章 旧地有鬼(一)

作者:胖兔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6 15:51:26 来源:文学城

暮色四合,晚霞的余晖将祆祠断壁染成凝血般的绛紫,那些突厥人的尸身转眼便化作腥臭腐水,渗入青砖缝隙发出细微的滋滋声。

“原点……”于雪眠摩挲着腕间玉钏,梵文凸起在暮色中泛着血光。残破的善神壁画突然自燃,阿胡拉·马兹达的金箔面容在热气中扭曲成痛苦模样。她望着壁画中坠落的火灰,恍惚间忆起小妹病重时焚烧的艾草——青烟也是这样打着旋儿消散在雕花窗棂外,冥冥中注定了某种终局。

李不坠的刀鞘重重磕在翻倒的供桌上,惊散梁间栖鸦:“长明观?天生堂?还是那天杀的太液池?”

“都不是。”泠秋并指抹过剑锋,真气沿着青砖缝隙游走,白霜在砖面勾勒出长安舆图的轮廓,“他从最开始便是朝廷送至长明观用于求道的死囚,若要论说一切的原点……我想,应是他曾经被砍下头颅的刑场。”

这番有些骇人的话语让于雪眠心中一惊,不过她并没有追问往事,而是尽可能地提供线索:“如果是长安城内的刑场,东市狗脊岭和西市独柳树是固定行刑地,朱雀大街和京兆府门则多为临时决定——仙长他……是何时被处决的?”

“朝廷送来的头颅用冰镇着,看不出时间……况且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也不会在明面案牍上留痕。”泠秋的视线悬停在地面舆图轮廓的东市西北角——这里地处繁华的商业区,车水马龙,符合“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的观念。

然而此事既是朝廷秘辛,或许不会这般公之于众。

少女凝视着逐渐黯淡的舆图轮廓,忽然蹲身屈指叩击京兆府方位:“既是秘刑,家父曾言司天台有本《阴司簿》,专录不便示人的阴私事,只是……司天台必不会拱手相让。”

“西市独柳树往东三百步有间典当行,掌柜是沂丘城来的瞽目老吏,同我是旧识。”李不坠背起大刀跨越满地狼藉,靴尖碾碎暗箭上的孔雀翎,“十年前是狗脊岭的刽子手,如今靠给人写阴状过活。”

暮鼓恰在此时响起,惊起梁间栖鸦,泠秋挥指一划一挑,离火将霜气舆图熔作青烟。“宵禁坊门关闭,行动须趁早。”他转身望向祆祠坍毁的后殿,蛛网密布的穹顶缺口处,天上星子似有异动,“于姑娘可还能撑住?”

“雪眠既趟了这浑水,断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那便烦请李兄带路。”

三人趁着暮鼓未歇混入归家人潮,李不坠的粗麻衣襟残留着驼绒膻气,倒像个真正的胡商。途径西市酒肆时,波斯舞娘足踝的金铃惊散了追兵的阴影——至少表面如此。

“到了。”典当行的桐油木门比记忆中更斑驳,门楣上“济世典”的匾额斜挂半截,金漆剥落处爬满蛛网。门环上的椒图兽首缺了左眼,李不坠叩门时的节奏带着某种暗号意味。三长两短过后,门缝里探出根竹杖,杖头悬着的铜铃已锈成墨绿色。

木门吱呀洞开,一个佝偻身影立在影壁前,双目覆着褪色的绀青布条,应当就是李不坠所说的老吏。老吏凹陷的脸颊随着咀嚼动作起伏,齿间漏出含混的秦腔:“丙子年霜降刀口子,戊寅年惊蛰断头饭…李家娃子都长这么大哩……”

“鲁三爷,讨碗孟婆汤喝。”

听闻此言,老吏停止咀嚼,握紧了手中竹杖,脖颈转向于雪眠时发出朽木摩擦般的咯吱声:“带煞的雏儿……”他忽然咧嘴,露出半口黑黄的牙,“要问阴司事,须拿阳寿抵。”

“三爷,您这就不厚道了。”泠秋的手一直按在剑鞘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却没想到于雪眠直接将自己的左腕摆上了典当台。

那人的鼻翼剧烈翕动,绀青布条下渗出暗红液体。他颤抖着捧起少女的手腕,残缺的指甲抚摸着血玉钏,诉说起往事:“乙未年七月半,朱雀大街石础木桥前……”他摸到内壁的梵文时,眼上蒙着的布条微不可察地颤了颤,“刽子手砍了九十九刀,刀刃卷了,脖子还没断透。”

“后来呢?”于雪眠忍着腕骨的疼痛,脑海中浮现出当时的画面——戴枷的死囚被压跪在雨中,刽子手的斩刀映着围观者惊恐的面容,他却在刀下一遍遍狂笑。

“监斩官吓得尿了裤子,太常寺连夜请来龙虎山的天师……”他忽然噤声,瞎眼对准了泠秋,“尸身剁碎了喂狗,狗全毒死了,而脑袋……”

老吏从身后取出半张泛黄的麻纸,上面写着段令人胆寒的记载——乙未年七月十五,斩邪道陈氏于朱雀大街。妖身不死,胸骨自裂,脏腑皆空,唯余黑须万千。后天师伏之,断首置冰窖三日,送润山长明观以求道。

沉默中,典当行后堂的铜炉飘来腐朽的槐花香,于雪眠的幞头被穿堂风掀起一角。老人放开了她的手腕,皲裂的指头在麻纸上游走,纸面洇出暗黄尸蜡般的污渍。

鲁三爷留下麻纸轻轻摇头,拄着竹杖的背影隐入暗中,并未收取钱财,也未收阳寿。

“朱雀大街的五座石础木桥么…之前半路碰到的那两个官吏,似乎也提起过它。”泠秋从桐油木门缝隙中眺望,入夜的坊街不知何时下起了冻雨,“二位换身夜行衣,我来准备遮掩气息的术法。”

一行人于一刻钟后启程。

夜雨渐密,青石板上的水洼倒映着坊墙间游弋的灯笼残影。泠秋将真气凝成薄幕笼住三人身形,水珠顺着无形的屏障滑落,在靴边洇出椭圆的湿痕。李不坠的大刀裹了层雄黄浸过的葛布,暗红经络蛰伏在鞘中,偶尔传出细微的搏动声。

朱雀大街第三座石础木桥隐在槐荫深处,桥栏浮雕的獬豸兽首早已被岁月蚀去棱角。桥下的暗渠早已干涸,河床上几片零碎的纸钱已被雨打湿,几乎要和青苔融为一体。

桥畔老柳的枯枝忽然窸窣响动,李不坠警觉地按住刀柄。须臾,树后飘出个戴着头巾的老妇人,手里提着一篮冒着热气的毕罗,似乎是虚惊一场。

“几位郎君可是来寻古的?”提着毕罗的老妪佝着背挪近,竹篮里散发出陈年油垢的酸气,“这桥附近闹鬼,邪性着哩!前日还有官差来贴符……”她突然噤声,凹陷的双眼盯着于雪眠腕间玉钏,干瘪的嘴唇剧烈颤抖。

“婆婆近来可见过穿素纱衣,颈间缠着缂丝带的郎君?”泠秋将半贯铜钱塞进老妪手中,真气顺着钱孔钻入她经脉——

却发觉她的脉象早已消失。

再一低头,那竹篮里装的哪里是毕罗,分明是拆散的人体器官!

“这桥附近…闹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