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问鼎 > 第32章 第 32 章

青云问鼎 第32章 第 32 章

作者:老娘与山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2:53:05 来源:文学城

天还没亮,京兆府的大门已被敲得震天响。于是不出半日,符府昨夜遭数十人入室行凶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晋阳。

“严大人,这事儿你必须给我个说法!”

高堂之上,符陟云负手而立,满面怒火:“京兆府统管晋阳治安,竟然任由数十人夜半跑到我府上行凶,这天子脚下到底还有没有王法?!”

她越说越激动,挥手指向宫城方向:“如今袭击我府上事小,若是这批贼人去夜袭皇宫,试问京兆府、长安万年两县以及金吾卫有几个脑袋够砍?!”

京兆尹严罗成被叫醒时便已知道大事不好,如今听了苦主的指责更是汗出如浆。但他宦海沉浮二十载,深知此时绝不能自乱阵脚,当务之急是稳住苦主,再将这口黑锅尽可能地甩出去。

“这些贼人当真是胆大妄为!”严罗成一掌拍在桌上,黑着脸站了起来,“符校尉,你放心,本官一定严查昨晚的巡逻人员,若是我们京兆府出了纰漏,必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只是,”他倏尔话锋一转,“若是京兆府这边没有问题,那稽查盗匪本官自然责无旁贷,至于其他事情,大概就爱莫能助了。”

符陟云暗骂一声老狐狸,虽然明知他是甩锅给县衙和金吾卫,面上也只能见好就收,表示调查案子要紧。

她回过身,指着身旁两个五花大绑的暗卫道:“严大人,昨夜袭击符府的贼人共二十八个,一个重伤,一个轻伤,剩下的全数伏诛,已经抬到京兆府后堂去了。您要审就审这两个活的吧。”

说到这事严罗成就头疼,这个该死的符陟云为了把事儿闹大,愣是给这二十来人一人准备了一副担架,盖上白布,当着全京城百姓的面儿浩浩荡荡抬到了京兆府,半点没给他息事宁人的机会!

可他能怎么办呢,只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一拍惊堂木喝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是何人指使你们袭击符府?”

两个暗卫自被捕就做好了必死的准备,此时都垂头跪在原地,仿若两尊无知无觉的石像。若不是口中的毒药早被搜走,嘴里又被布条绑住,只怕早就自尽了。

符陟云本也没打算从他们嘴里问出什么,此时便对严罗成道:“严大人,这些人都是死士,普通的审讯手段恐怕奈何不了他们。但他们昨夜的袭击目标非常明确,正是我昨天路见不平救下的这祖孙三人,此案的突破口恐怕可以从这三人打开。”

见严罗成狐疑的目光落在她身后的杨春花三人身上,符陟云便简单陈述了一遍昨天发生的事:“当时她们自称遇到山匪,我见她们孤儿寡母便起了恻隐之心,将她们带到家中暂居,没成想居然会招来这种祸事。”

说到这里,她回头状似迁怒对三人道:“看这情形,你们必定不是遇到山匪这么简单,亏我还好心救你们,没想到却是好心没好报!当着严大人的面,你们还不从实招来!”

杨春花和武月对视一眼,便垂下头,将早就打好的腹稿和盘托出。

听完杨春花的话,严罗成终于忍不住抬手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他哪里想得到,一桩本已够棘手的入室行凶案,竟还能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博陵崔氏牵扯进来,这显然已经超过京兆尹的职权范围。

因此,大理寺卿成秉直很快便收到一份京兆府要求联合办案的公文,与此同时,京兆尹请示的折子也紧急送往建宁帝案头。

-----------------

公主府内,颍川公主面沉如水,眼下因睡眠不足泛着隐约青黑,咬牙切齿道:“好啊,三十人全军覆没,我真是小看了符陟云!”

她调暗卫去刺杀虽是招险棋,但搏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京师承平日久,谁能想到有人敢夜闯四品大员府邸?偏偏符陟云防备心竟如此之重,她派出这么多暗卫全折在了符府,连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能留下。

她看向自己的谋士,询问道:“你们说,她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幕后主使是本宫,故意与本宫作对。又或者,她早就暗中投靠了魏王,此次就是在为魏王做事?”

她越想越觉得没错:“所以她才会拒绝本宫的招揽,还能正巧在那时出现在京郊救下那三人。且在她出现之后,魏王的暗卫们便没再出现过!”

“还有城门口的那个简校尉,应该是魏王的人,必然是特意安排在那里与符陟云接应的!”

说到这里,颍川公主眼中闪过杀意:“若果真如此,此人断不能留。”

一位谋士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公主稍安勿躁,事情未必到了最坏的地步。依在下看,此事不过两种可能:一种便如公主猜测的一样,符陟云已经投靠了魏王;另一种是她机缘巧合下介入此事,魏王便顺水推舟相助于她,制造出她已经投诚的假象,便能既借她之手给咱们添麻烦,又借您之手逼迫她倒向魏王,正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颍川公主听得此言,紧绷的神色微微缓和:“那依先生看,本宫如今该怎么办?”

“静观其变即可。”那谋士道,“此事归根结底是博陵崔氏的麻烦,而不是殿下的麻烦。如今人证眼看要落在大理寺手里,该崔氏着急才是。符陟云是否倒向魏王也可再做调查,不论如何,她已是明面上的棋子,不用过于担心。殿下要做的就是扫清首尾,无论如何不能让大理寺查到殿下这里。”

也许是暗卫的损失和接连失利影响了颍川公主的心绪,今天的她显然不如平时冷静。好在经过谋士的分析她也转过弯来,此时只好先认下这个哑巴亏,保全自己才最要紧。

至于博陵崔氏,先前她一心与其联姻合作,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也许调整一下后续的计划也未必全然是坏事......

想到这里,她吩咐道:“先生说得有理,既然如此,那便先暂缓裴氏与崔氏的议亲,等此事解决再议。”

-----------------

不论各方人马有什么盘算,没开天眼的大理寺卿成秉直只觉得自己命苦。

百川书院杀人案发生时他不在京中,回京后还感叹自己运气好,没接到这个烫手山芋。没想到今年似乎流年不利,大案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漠北使团的正使巴雅尔杀了不知怎么起死回生的顺昌侯,虽然巴雅尔被逮捕时堪称人赃并获抓个正着,但成秉直凭借自己多年的断案经验判断此事绝没有这么简单。

但他的意愿有什么用,上头的意思显然是尽快将此案坐实,以至于巴雅尔攀咬出的什么乌兰萨沙之类的他都根本没费工夫传唤——管他是不是漠北人内讧,总之顺着皇帝来就好了。

可这还没消停两天,居然又出了一件大案。他简单翻看了一下京兆府送来的案情卷宗,秦川符氏和博陵崔氏竟都牵涉其中,这案子要真刨根究底,别说博陵郡要变天,只怕朝中和地方军都要拔出萝卜带出泥。

成秉直,大理寺卿,现年五十二岁,入仕二十七载,看着自己肉眼可见的黯淡前程,生平第一次冒出了辞官归隐的想法。

然而建宁帝可不管成秉直心里是不是苦成了黄连,看见此案的那一刻,她就下定决心追根究底。

虽说从前朝开始,历代帝王都在竭尽全力削减世家的势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新的世家总会形成,有些老牌世家也呈尾大不掉之势,博陵崔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崔氏在博陵郡扎根已久,周边地区恐怕早已只认崔氏,不认天子。且博陵郡作为农耕发达、人口众多的富庶上郡,历年呈报的户口数和税收却只能达到中等郡的水平,建宁帝早就疑心崔氏私藏大量隐户,只是一直无从发难。

这个案子来得正好,给了建宁帝一个将博陵翻个底朝天的机会。

她御笔一挥,批准大理寺与京兆府联合办案,限期一月,务必将此案调查清楚。

只是最近的案子桩桩件件,居然都能跟符陟云扯上关系,自己的这个贴身近卫是不是手伸得太长了?

她刚冒出这个想法,就见宫女来通报:“启禀陛下,千牛卫校尉符陟云求见。”

“让她进来。”建宁帝挑眉,来得倒是挺快。

“微臣参见陛下,请陛下治罪!”符陟云大步流星走进殿内,刚一照面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给建宁帝磕了一个响头。

“哦?你何罪之有啊?”建宁帝放下奏折,看着她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是有些疑惑。

符陟云便将自己遇到杨春花等人之后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只隐去了从独孤府调用暗卫之事,末了又伏地请罪:“臣将杨春花祖孙接回家中,就是想今日第一时间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如何处置。没想到幕后之人出手如此之快,昨晚符府闹出的动静太大,根本瞒不住左邻右舍和巡逻兵士,臣只好先到京兆府报案,再来向陛下请罪。”

“请陛下治臣先斩后奏之罪!”她语气异常的坚定。

最近她卷入的案子太多,实在是过于显眼。为了防止建宁帝对她生出什么不满和怀疑,索性先行请罪,表明衷心。

果然,听了她一番情真意切的剖白,建宁帝的语气微微和缓,不似方才一般冷硬。她食指轻敲扶手,意味不明地问道:“那你说,此案是否该继续追查?”

这个问题既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重考验。但符陟云并不慌张,或者不如说,这个问题正中她下怀。

没有过多犹豫,她抬起头来,目光湛湛:“臣以为,于公于私,此案都不能不查。”

“于公,博陵崔氏有侵吞军户土地、制造隐户、逼杀人命的嫌疑,事关博陵一郡之地,不该掉以轻心。”

“于私,此案苦主也算是我在漠北军中同袍的家属,臣实在做不到对她们的遭遇视若无睹。”

“微臣斗胆,请陛下严查此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