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卿 > 第6章 算尽千帆

青云卿 第6章 算尽千帆

作者:道红豆饼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05 来源:文学城

太医署中陆敬那番绵里藏针的警告,如同在沈云霓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又加了一道无形的枷锁。她回到帝师府,屏退左右,独坐灯下,袖中那本无字账册似有千斤重。

陆敬看穿了什么?看穿了多少?他的目的是什么?是善意提醒,还是别有图谋的掌控?

一个个疑问在脑中盘旋,与身体的虚弱感交织,让她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漕运这条线,既然已经扯出线头,就必须在被人察觉前,尽快理清。

接下来的几日,沈云霓白日里依旧去东宫讲学,只是授课内容,悄然多了几分对漕运历史、经济作用的阐述,引着萧景玄思考“漕运若梗阻,国之命脉当如何”的问题。小家伙听得认真,偶尔提出的见解,虽稚嫩却已初具格局。

而课余时间,她则利用翰林院侍读的身份,以及皇帝特许的、可调阅部分非机密档案的权限,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之中。她不再仅仅寻找与那本账册直接对应的证据,而是开始构建一个更宏大的数据分析模型。

她调取了近五年来,漕运各段河道每年的疏浚记录、船只通行数量、沿途主要粮仓的入库与出库明细、乃至各关卡收取的“常例”银钱数额。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衙门的卷宗里,看似杂乱无章,但在沈云霓眼中,它们是一个个等待连接的节点。

【系统,辅助进行数据交叉比对与异常值分析。】

【指令收到,正在建立数据模型……能量点-3。当前能量点:12。】

脑海中,系统的辅助下,海量的数据开始流动、关联。她以现代统计学的眼光,寻找着那些偏离正常区间太多的“异常值”。

比如,某段河道疏浚费用连年飙升,但同期船只通行效率却未见提升,反而时有“搁浅”事故上报。

比如,某个位于运河枢纽的粮仓,历年上报的“损耗率”远高于平均水平,且呈现出规律的波动。

再比如,几处关键关卡的“常例”银钱,在特定年份、特定官员任内,会出现不正常的陡增……

这些分散的异常,单独看来或许都能找到借口搪塞,但当它们被一张无形的逻辑之网串联起来,指向的便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有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寄生在漕运体系之上,通过虚报工程、谎报损耗、夹带私货、收取超额陋规等方式,源源不断地吸食着国帑民膏!

其涉及的银钱数目,初步估算,竟可能高达朝廷岁入的一成以上!而这背后牵扯到的官员,恐怕遍布漕运沿线,乃至朝堂中枢!

就在沈云霓的数据模型逐渐清晰,即将锁定几个最关键节点和可疑人物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来到了帝师府。

来人身着不起眼的青灰色道袍,面容普通,属于扔进人海便再难寻见的那种。但他递上的名帖,却让观墨手一抖,几乎拿捏不住。

名帖上,只有一个字——“赵”。

沈云霓的心沉了下去。赵王,萧景明。他终于坐不住了吗?

她在书房接见了这位使者。来人态度恭敬,言语谦卑,只说是奉王府长史之命,前来拜会名动京城的沈侍读,并奉上一份“薄礼”——一套前朝孤本的算经。

“王爷素闻沈侍读精通数算,尤擅推演,心生仰慕。此算经乃王爷偶然所得,思来想去,唯有沈侍读这般人物,方配研读。”使者笑容可掬,话语却带着深意,“王爷还说,沈侍读乃国之栋梁,如今身负教导太子之重任,更应爱惜自身,有些无关琐事,费神劳力,恐于养病无益。”

沈云霓看着那套价值不菲的孤本算经,心中冷笑。示好与威胁,如此直白地捆绑在一起。赵王这是在警告她,停止对漕运的探查,否则……

她面上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欣喜与感激:“王爷厚爱,下官愧不敢当。请转告王爷,下官定会细细研读此算经,不负王爷美意。至于王爷的关怀,下官铭记于心,自当……量力而行。”

她没有明确承诺什么,但“量力而行”四个字,已足够让对方暂时安心。

使者满意离去。

沈云霓看着窗外绵绵的雨丝,眼神冰冷。赵王的反应,恰恰印证了她的推断——漕运这块巨大的蛋糕,赵王及其背后的旧贵族集团,涉足极深!他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威逼利诱。

这非但没有让她退缩,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的决心。敌人已经出招,她若退让,只会被啃噬得尸骨无存。

她没有时间再慢慢收集更多证据了。必须抢先出手,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是夜,沈云霓书房灯火长明。她将连日来的分析结果,去芜存菁,凝练成一份条理清晰、数据翔实的密折。她没有在折子中直接指控任何具体官员,而是以“臣近日研读漕运数据,发现几处异常波动,恐滋生弊案,损耗国帑”为由,将那几个最关键的异常数据点、其背后的逻辑关联、以及初步估算的损失数额,一一列明。

同时,她附上了一份“审计漕运新策概要”,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漕运审计流程、引入第三方监督、优化考核指标等数条基于现代管理学的建议。

这份密折,既是指向弊案的利剑,也是一份展现她卓绝才干的投名状。

第二日清晨,雨歇风住。沈云霓亲自将密封的密折,通过观墨联系上的、皇帝直领的隐秘渠道,直接送入了大内。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但沈云霓知道,这平静之下,是暗流汹涌。她照常入宫讲学,萧景玄似乎也察觉到老师比平日更加沉默,乖巧地没有过多打扰。

第三天,大朝会。

沈云霓官阶低微,并无资格参与每日的常朝,但这一次,皇帝却特旨传召她列席。

当她踏入久违的金銮殿时,明显感觉到气氛与上次截然不同。许多道目光落在她身上,不再是单纯的鄙夷或好奇,而是混杂着审视、忌惮,甚至……一丝恐惧。

龙椅上,皇帝的面容隐在十二旒珠玉之后,看不真切,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笼罩着整个大殿。

朝会进行到一半,皇帝忽然开口,声音平淡,却让满殿文武心头一跳:“沈卿。”

“臣在。”沈云霓出列躬身。

“你前日所呈密折,朕已览毕。”皇帝缓缓道,“其中数据,可都核实无误?”

“回陛下,臣以性命及所学担保,数据来源皆出自翰林院及户部存档,推算过程,臣愿当殿演示。”沈云霓声音清晰,不疾不徐。

“不必了。”皇帝淡淡道,目光却扫向班列中几位重臣,那几人顿时脸色发白,额角见汗。

“漕运,国之血脉。”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厉,“竟有人敢在此处,蛀空国本,中饱私囊!尔等食君之禄,便是如此为君分忧的么?!”

一声怒斥,如同惊雷炸响!几名涉及漕运事务的官员腿一软,当场跪倒在地,口称“臣有罪”。

皇帝没有再看他们,目光重新落回沈云霓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许:“沈云霓。”

“臣在。”

“你于病中仍心系国事,洞察秋毫,献策有功。朕心甚慰。即日起,擢升你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加翰林院学士衔,协理漕运审计一事!朕予你便宜行事之权,望你秉公办理,肃清积弊,不得有误!”

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协理漕运审计!

一连串的擢升和任命,如同又一记惊雷,震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这意味着,这个一个月前还只是从六品侍读、病弱将死的书生,如今已一跃成为手握实权、可风闻奏事、并可直接介入漕运这块肥肉的监察大员!

沈云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深深叩首:“臣,领旨谢恩!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复杂的视线。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真正踏入了大靖王朝权力博弈的漩涡中心。

退朝时,她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身后是无数道意味不明的目光。

一个人影悄然靠近,是面色铁青的赵王萧景明。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

“沈云霓……好,很好!本王……记下了!”

沈云霓脚步未停,甚至连眼角都未曾扫向他一眼,只是唇边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

风雨,终于要来了。而她,已立于潮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