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卿 > 第4章 算筹定君臣

青云卿 第4章 算筹定君臣

作者:道红豆饼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05 来源:文学城

东宫位于皇宫东侧,虽也金碧辉煌,但与乾清宫的庄严肃穆相比,似乎多了几分刻意维持的规整,又隐隐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冷清。

沈云霓在內侍的引导下,穿过重重殿宇,最终来到一处名为“崇文馆”的殿阁。这里便是太子平日读书之所。

殿内熏香袅袅,书卷气浓郁。上首主位空置,下方设有多张书案。然而,此刻殿中只有寥寥数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坐在左侧首座的一位老者,身着正二品绯色孔雀补服,面容古板,眼神锐利,正是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周文渊。他此刻正襟危坐,面前摊开一本《礼记》,显然是在等候太子。

周文渊看到沈云霓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鼻翼微不可查地轻哼一声,便又将目光投回书卷之上,态度倨傲冷淡。显然,这位以恪守古礼著称的老臣,对于沈云霓这个以“奇技淫巧”骤然得宠的“幸进之徒”,很是不以为然。

沈云霓也不在意,自顾自在下首寻了个位置坐下,默默调整着呼吸,抵抗着身体深处传来的虚弱感。她能感觉到周太傅那看似不经意的目光,实则带着审视与挑剔,如同芒刺在背。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殿外才传来一阵略显拖沓的脚步声。

一个身着杏黄色四爪蟒袍的少年,在几名內侍宫人的簇拥下,慢吞吞地走了进来。他看起来约莫十一二岁年纪,身形单薄,面容清秀,眉眼间依稀可见其父的轮廓,但那双本该明亮的眼睛里,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疏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这便是当今太子,萧景玄。

他先是规规矩矩地向周太傅行了个弟子礼:“学生来迟,请太傅恕罪。”声音清脆,却没什么情绪起伏。

周文渊脸色稍霁,捋了捋胡须:“殿下既至,便请落座,今日我们继续讲《礼记·曲礼》……”

“周太傅。”萧景玄却打断了他,目光转向了下首安静坐着的沈云霓,带着明显的好奇与探究,“这位是?”

周文渊眉头微皱,似乎不满太子打断授课,但还是耐着性子介绍:“这位是翰林院沈侍读,奉陛下旨意,日后亦会参与殿下之讲学。”

萧景玄上下打量着沈云霓,眼神在他过分苍白憔悴的脸上停留片刻,歪了歪头:“你就是那个,算准了狄人在落鹰峡埋伏的沈云霓?”

他的语气直接,甚至带着点属于孩童的莽撞,毫无皇室子弟应有的婉转。

沈云霓起身,依礼躬身:“臣,沈云霓,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萧景玄摆了摆手,走到自己的书案后坐下,手肘支着桌面,托着腮,目光依旧牢牢锁在沈云霓身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太傅教我们,兵者诡道,难以常理揣度。你怎么就能笃定,狄人一定会在落鹰峡,而且一定是三日内?”

周文渊的脸色沉了下来:“殿下!沈侍读或有急智,然治国安邦,终须依圣人之道,明礼义廉耻。这些机巧之术,非为君者所当沉迷……”

“太傅,”沈云霓忽然开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打断了周文渊的训诫。她看向萧景玄,那双因疾病而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眸里,此刻却仿佛有清辉流转,“殿下所问,正是兵事乃至万事万物中,最有趣的部分。”

萧景玄眼睛一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有趣?”

“是,有趣。”沈云霓微微一笑,尽管这笑容因虚弱而显得有些淡,“若将行军布阵,视为一场博弈。敌我双方,便是对弈之人。落子虽千变万化,但棋盘规则、棋子特性、乃至对手的习惯与目的,皆有迹可循。”

她顿了顿,感受到周文渊那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却恍若未觉,继续对萧景玄说道:“狄人欲劫掠粮草,以充冬需。此为其目的。落鹰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是我军补给线之咽喉。此为其地利。秋高马肥,狄人骑兵机动性最强。此为其天时。综合其目的、天时、地利,再佐以其历年用兵偏好之数据……哦,便是记录在卷宗上的习惯。那么,在落鹰峡设伏,便成为了他们诸多选择中,成功率最高、收益最大的那一个。”

她的话语里,没有引经据典,没有空泛的道德说教,只有清晰的逻辑链条和基于事实的分析。

萧景玄听得入了神,下意识地追问:“那‘三日’呢?你怎么知道是三日内?”

“因为时间窗口。”沈云霓耐心解释,“狄人精锐潜伏,人吃马嚼,消耗巨大,无法久待。同时,朔风关军报已至京城,朝廷争论也需要时间。三日,是狄人判断我军做出反应、调拨物资最可能出发的时间,也是他们潜伏的极限。超过了,要么暴露,要么无功而返。”

一番话,将一场看似玄妙的“预言”,拆解成了冷静客观的“概率计算”与“行为预测”。

萧景玄怔怔地看着她,那双原本带着疏离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纯粹求知的火焰。这种剥开迷雾直指核心的思维方式,与他以往所接触的任何教导都截然不同。

“荒谬!”周文渊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拍书案,站起身来,指着沈云霓,气得胡须直抖,“沈云霓!你这是在蛊惑储君!为君者,当修德明理,垂拱而治!岂能如商贾般锱铢算计,如匠人般钻研机巧?!你将这些旁门左道灌输于殿下,是何居心?!”

沈云霓转过身,面对周文渊的雷霆之怒,神色依旧平静:“周太傅,下官以为,修德明理,与通晓世事规律,并无冲突。知礼,可知如何待人;知数,可知如何理事。殿下未来要治理的,是一个由万千人和事构成的复杂国度。若只知道德文章,而不明其中数据关联、利益博弈,如何能洞察民情,如何能评判政策得失?若连敌人如何思考、天下如何运转都算不清楚,空谈仁义,与纸上谈兵何异?甚至可能因无知而酿成大祸,那时,德又在何处?”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周文渊的心头,也敲在默默倾听的萧景玄心上。

“你……你强词夺理!”周文渊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他自诩学问渊博,辩才无碍,此刻却被沈云霓这番融合了现代思维的“实用主义”言论,驳得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经典来反击。

“太傅息怒。”萧景玄忽然开口,他看了看面色平静却立场坚定的沈云霓,又看了看气得浑身发抖的周文渊,小小的脸上露出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沈侍读所言……学生觉得,有些道理。多知道一些,总不是坏事。”

周文渊难以置信地看向萧景玄,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位自己教导了数年的学生。他张了张嘴,最终,所有的愤怒和失望化作一声长叹,颓然坐回椅子上,仿佛一瞬间老了许多。

“既然殿下觉得有理……老臣,无话可说。”他闭上眼,不再看殿中二人。

崇文馆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而凝重。

萧景玄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他的目光重新回到沈云霓身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好奇、钦佩与一丝依赖的复杂情绪。

“沈侍读,”他轻声问,语气比之前软化了许多,“那明日……你还来吗?”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沈云霓苍白而沉静的侧脸上。她看着眼前这位未来将决定她生死命运的学生,看着他眼中那簇被自己亲手点燃的、名为“理性”与“求知”的火苗。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与这位太子之间,那根无形的线,已经牢牢系上。

她微微躬身,声音清晰地在这寂静的殿宇中回荡:

“臣,奉旨讲学,自当如期而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