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庆余年之真假皇子 > 第13章 一见钟情or日久生情

李承安醒了过来,躺在床上,只觉得四肢酸软无力,强撑着身体爬了起来。

守在他床前打瞌睡的侯公公被他的动静弄醒,连忙上前扶住他,又拔高声音让在外头休息的太医们进来。

太医们给李承安一一会诊之后,说李承安的烧已经退了,接下来要好好休养。

“那安儿昨日为何会昏迷不醒?”收到李承安醒过来的消息急忙赶来的宁才人,质问着太医。

“这,”几个太医四目相对,三殿下为何会昏迷不醒,他们几人诊断过,三殿下的脉极软而沉细,本身是因为其气血不足,但脉象沉,轻取不得,因其忧思过重,导致郁结于心。

准确来说,就是三殿下自己不愿意醒。但是他们又不能直接跟主子们这么说。还是躺在床上的李承安解救了他们。

“宁母妃,是儿臣自己没照顾好自己。您不要责怪太医们了。”

李承安这样说,宁才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她坐在床前,让李承安躺回床上去,又用被子将他裹起来。

“你这个孩子,太医说你忧思过重,你跟宁母妃说,到底有什么烦恼?可是看上了哪家姑娘?”

宁才人对着大皇子一向是铁血教育,但对李承安,却有着用不完的母性。叶姐姐对她有恩,她自然对李承安爱护有加,再加上李承安从小到大,都是小病不断,还有几次凶险地去阎王殿走一遭。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也许正是因为李承安身体如此脆弱,众人对他的关照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惯。

“宁母妃说笑了,儿臣不过是昨日偶然看了黛玉葬花那一段,心有所感,不免多思。”

“听说这书是那个叫什么范闲的人写的?”宁才人接过书,随意翻看了几页,只觉得头昏脑涨,果然看书不适合她。宁才人将书合上,见李承安点头,又接着问道。“是那个与婉儿有婚约的范闲?”

李承安点了点头,宁才人笑着说道:“范闲若如此有才,你婉儿妹妹嫁于他也是极好的。”

“父皇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李承安说完像是累了一般,往旁边偏了一下头。

宁才人又将被子给他盖好,叮嘱李承安好好休息,就要离开。

李承安突然开口问道:“宁母妃,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因为你母亲对我跟毅儿有恩,但更重要的是安儿你招人喜欢。”宁才人这话是真心话,一开始她确实是因为叶姐姐对安儿多有关照,后来也是因为李承安的性子对了她的胃口。

“莫要多想了。好好躺着,我让人送完粥过来,你吃了药就休息。”

宁才人认为李承安只是因为人在病中,精神有些脆弱,才会问她为什么对他好,想要寻些安慰。

“承安醒了?忧思过重是因为看了《红楼》?”庆帝正在处理政务,收到宫人传来的消息。本来为李承安提着的心放了下去。

“是,三殿下跟宁才人是这样说的。”侯公公低头说道。

庆帝有些犹疑,李承安虽然心思细腻,但并非是这般容易感伤的人,竟然会因为一本书而忧思过重到昏迷不醒。

《红楼》一书他也曾看过,书写得挺好,当时庆帝内心还是挺为范闲这个孩子感到骄傲。小小年纪,便能写出如此奇书,可见其文采斐然。

想到范闲与李承安的渊源,《红楼》中绛珠仙草为了报神瑛侍者甘露浇灌之恩,下凡化身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范逸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欠了范闲什么债,今生要替他受那么多苦。

庆帝很快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让人传口谕,让李承安好好休息,休养好身体,不许随意出宫。庆帝便接着处理公文。

太子正与长公主商讨事情,前日因为范闲的事情,庆帝撤掉了一些他们手下的官员,以示惩戒。

此时太子手下的人来报,三殿下已经苏醒了。长公主不愉地皱着眉头,她对李承安并不喜爱,这是阖宫上下都知道的事实。

但李承乾之前吩咐过,三殿下那边有任何动静,都要报过来。手下的人这才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见到长公主不悦的神情,就怕讨不到赏还要被罚。

“行了,下去领赏吧。”李承乾注意到姑姑的神情,挥手让手下的人赶紧下去。

“我不是说让你以后少跟李承安来往吗?”李云睿神情变得有些癫狂,她不喜欢李承安,只因她知道,这是叶轻眉的孩子。

“姑姑,父皇对小安甚是喜爱,与他交好,对我也是有益处的。”李承乾苦口婆心地说道。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一提到小安,姑姑跟母后两个人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李云睿听到李承乾说庆帝对李承安甚是喜爱,心中越发恨得厉害。为什么,为什么你们母子总能这样轻而易举地获得别人的喜爱。李云睿只恨当年没能将李承安毒死。当年,她特意挑拨皇后对李承安的不满,引她去给李承安下毒。怕皇后下手不够狠,她浑水摸鱼也给李承安下毒,只是没想到他命如此硬。

很快又有人过来报,二皇子与范闲见面了,长公主的注意力这才转移。

范闲昨夜将滕梓荆带回自己的房间后,又在滕梓荆的指点下,去一间卖消息的铺子,了解儋州刺杀的相关信息。

那地方的人很轻易就将消息给了范闲。范闲出门之后,觉得不简单,又跑回去查看,发现那里的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范闲身上出了一身冷汗,只觉得京都中,有一只大手,正在推着自己搅入一摊浑水中。

次日,范闲带着范若若与滕梓荆前去赴靖王府的诗会。范闲一到宴会上,便开始四处寻摸手帕姑娘的身影,但却毫无所获。

旁边的郭保坤与贺宗纬不断挑衅他,主位上的靖王世子虽有调解之意,但却未尝没有想要试试范闲才华的想法。

范闲被他们缠得没办法,挥笔写下诗圣杜甫的《登高》,一时间引得众人赞叹不已。

范闲一边在心里向杜甫告罪,一边借着上茅厕的理由离开宴会,实在是懒得与他们纠缠。杜甫老人家,您可千万不要怪罪我。

范闲心里念着他的手帕姑娘,不知不觉中迷了路。看到前方有一个人,便想上前问个路。刚一上前,那人就提剑要打,范闲下意识地还手。

两人在院子打了起来,那名男子像是受到了什么指示,突然停了手,右手向前,做出邀请的姿势。

范闲迟疑地走进亭子,这座八角亭中坐着一个青年男子,他姿态慵懒地坐在座位上,随意地抓起桌上的葡萄。

“范闲?”看起来虽是在询问但语气却十分肯定。

“你认识我?”靖王府中竟然有这样一个人,如此随意在靖王府的后花园中看书,范闲对他的身份心中已有数。

“你是太子仇雠,我自然要记住你。”李承泽抬头盯着范闲,“三次机会。”

“二皇子。”范闲肯定地说道,“殿下,可是有什么事?”

“聪明。”李承泽忍不住为范闲鼓掌,“太子视你为仇敌,我与太子又有些嫌隙。”

“殿下想要拉拢我?”

“是杀你,”李承泽的语气透露出一丝危险,下一秒,谢必安的剑就架在范闲的脖子上,“将你的尸体送给太子,好让我们兄弟二人重归于好。”

范闲内心觉得可笑,两兄弟的事为何会扯上他?更何况,

“杀一百个范闲,你们也不会和好。”

更何况,权力之争,若真是兄弟之情能比得过的,史书上又何来血迹斑斑呢?

李承泽不怒反笑,这个范闲当真有趣。他挥手让谢必安退出去。

“殿下,你相信一见钟情吗?”范闲实在是厌烦因为内库财权而产生的纷纷扰扰,他对李承泽讲了手帕姑娘的故事。

范闲将一直放在胸口处的手帕拿出来给二皇子看,想要问问看二皇子认不认识这个手帕的主人。

二皇子接过手帕,翻来覆去地观察这块薄薄的手帕,对范闲摇了摇头。范闲有些失望地将手帕拿了过来。

“可是父皇跟司南伯不是要你娶婉儿吗?”此话一出,范闲就知道二皇子不懂他。

“我一定会解除婚约,所以殿下放心,内库财权我不会沾手的,你也不用费尽心思拉拢我,或者杀我。”范闲说到最后,语气特意加重了。

“那是父皇钦定的婚约,你怎么可能解除?”二皇子有些急切地问道。李承泽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不怕庆帝的人。自他小时候起,身边的人对父皇莫不畏如虎,就连他自己也是,他的心里,也有着对庆帝深深的忌惮。

“殿下拭目以待。我一定会娶她的。”范闲笑着说道,他知道自己这种思想对于这个时代可谓是大逆不道。时人都认为君命莫敢不从。抗旨不尊等同于莫逆。可他范闲不愿意受别人的摆布。

“那若是有一天你见到那个人,却发现他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人,你会怎么办?”李承泽好奇地问道。

“殿下,为何会怎么问?莫不是你认识那位姑娘?”范闲疑惑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

“不是,我只是觉得你只见过她一面,为什么如此肯定你对她的感情呢?”李承泽解释道。

他拍了拍范闲的肩膀,站起身,穿好鞋。葡萄吃完了,该走了。

“范闲,你相信一见钟情,不知道你相不相信日久生情?”二皇子走着,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对范闲说道。

“日久生情?莫非这二皇子也有喜欢的姑娘?”范闲心想道,不知是谁家姑娘,这么倒霉,被他看上了。

李承泽只想说,不是姑娘,是一只小兔子。

范闲对李承泽刚问他的问题内心还是有计较的。他原先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人说过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确实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外貌。

范闲不否认自己确实因那女孩的容貌而心动,但更让他心动的是那双眼睛,她脸上带着警惕陌生人的不安,但那双眼睛却很明亮,里面倒影着世间的一切。明明害怕陌生人,却因为担心自己的伤势而停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