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静儿知道她姐姐没什么事,也就安下心来。她问李承安打算如何帮她。李承安告诉她想要在京都参加边境军的选拔是不可能的。
林婉儿参加科举一事已经让世人震惊,但她背后站着林若甫,再加上庆帝对他这个侄女还有一点情分,所以林婉儿才能获得一个机会。但是若是司静儿想要参加在京都边境军的选拔的话无疑是在如今烈火如荼的京都再添上一把油。
司静儿听到李承安的话有些失望,难道她努力了这么久,到头来是一场空吗。但司静儿并没有将自己这种情绪表露出来。之前李承安答应过她,想来他应该有别的方法。
“京都不成,可以去别的地方。我已经修书一封给一个人,等过几日你便出发去寻那个人。到时候只要你能通过边境军的选拔,你可以参军。”李承安并没有明确指出那个人就是李承毅,他并不打算让司静儿知道他的另一层身份,只是他心中还有另一层疑虑,“司姑娘,边境离京都上千里,路途艰难,你可?”
送司静儿去边境是最好的,边境远离京都,就算有女子参军,一时半会也传不到京都,而且那边有他大哥在,也不用担心司静儿会因为女子身份被为难,李承毅甚至会帮着遮掩这个消息。
“范公子,不必再说。我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这条路再苦,也是我自己选的;京都再好,也不是吾之所愿。等明日若若确认家姐安好,静儿便可安心离去了。”
“是范某不够信任司姑娘了。”李承安对上司静儿坚定的眼神,不免有几分愧意。司静儿从未想过要后退,倒是自己。虽说是担心司静儿的安慰,但说到底就是对司静儿不够信任。
“静儿,我哥哥只是担心你。”范若若在旁边看到李承安的表情,忍不住替李承安辩驳几句。
“若若,我明白的。范公子的好意,静儿心领了。”司静儿落落大方地向李承安行了一礼,但却不改其志。
李承安激动地冲范若若点了点头,这还是范若若第一次叫他哥哥,也是范若若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维护他。
范若若刚才也没想太多,那一声哥哥就那样脱口而出,面对李承安的激动,范若若突然觉得叫李承安哥哥也没什么。就当做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嫂子看待。
“静儿,女子参军多有不便,我觉得你可以扮做男子,这样就可以少几分阻力。”范若若提议道。李承安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但司静儿沉思了一会,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若若,我知道女子参军多有不便,可若是我舍弃了女子的身份,扮做男子,那世人对女子的偏见就不会改变。他们依旧会认为,女子就应该待在深闺中,依附他人而活。我去参军,一是为了济世报国,二是希望用我手中的剑,让世人知道,我们女子不比男子差什么。”
司静儿犹豫了一会,对李承安说道:“范公子,我知道若若的提议很好,我若是坚持以女子身份参军,肯定会让事情变得很麻烦。但我,”
“没关系的,司姑娘,你有你的坚持,我明白的。我既然说了要帮你,就不会反悔,你且放心。”李承安明白司静儿的未尽之语,他之前承诺司静儿,现在自然也会反悔。
“你与若若年龄相仿,如果不嫌弃的话,称呼我一声范大哥即可。”李承安接着说道。
“好,范大哥。”司静儿也就大大方方地听从李承安的话。
之后范若若送司静儿去她的院子,李承安则转到隔壁的院子,范思辙跟李承平两个人正在里面读书呢。
李承安因为司静儿有话要跟他说,所以就让高达先看着他们。高达这个人一让他看着习武还行,但让他看着范思辙他们读书,高达整个人就特别地丧。
李承安踏进院子,正好看见坐在上位的高达,手里拿着一本书,但整个人都不知道已经游神到哪里去了。
而李承平也十分无聊地在底下画着小人,李承安都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明明前几天他已经都给他没收了。而范思辙,那就更不用说了,睡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咳咳咳”李承安咳嗽了几声,里面三个人立刻吓得清醒了过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承平手疾眼快地将小人本收了起来,然后立刻拿起手中的书开始念,范思辙赶紧紧随其后念了起来。
高达走到李承安的身后,唤了一声殿下,企图掩盖自己刚才走神的事实。
“嗯,没什么事,你就先回去吧。”高达只是被他跟范闲抓了壮丁,李承安当然不会为难他。前几日他还跟范闲商量,他们这样把高达弄来教导范思辙跟李承平,用不用另外给高达开一份工资。毕竟虽然李承安一开始是打算用范闲说的军训去训练两个小孩的。
只不过李承安还真不是武术那块料子,所以基本上上午的训练是由高达接手的。军训虽然好,但到底跟这个世界不是很融洽。他发现高达这几日已经开始在教授两个小孩真气了。范闲就说这事他去办就行。
“是。”高达开心地走了。前天大人找了他过去,给他多开了一份工资。今天正好可以约上王启年一块去酒馆喝几杯。
“来,你们谁来给我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李承安打断了两个小孩装模作样的朗诵,昨日他刚给他们讲解过这首诗的意思,今天正好抽查一下。
当然所有的意思解释均来自范闲。没办法,李承安还真没有什么教书的经验,这个时代的教书先生基本上也是这样,讲一遍解释一遍意思,然后就过去了。
不过李承安在范闲的建议之下,开发了作业与考试这两个项目,目前的实验对象,两个:李承平跟范思辙。
这也就是范思辙已经很多天没有出去推牌九的原因,每天要抄写那么多作业,还要背诵,哪有时间出去鬼混,当然这个就是范闲跟李承安两个人的目的。
这两个臭小鬼太不像话,又容易闯祸,还是背背诵,写写作业,以此消磨一下他们过剩的精力,就不要出去做什么坏事。
所以李承平跟范思辙就成功成为南庆国第一代被作业压垮的学生。当然他们别无选择,谁让他们父母无情地把他们交给范闲跟李承安两个人看管。
其实柳如玉也不太希望范思辙每日在外面晃荡,她虽然希望自己这个儿子能够干一番这个事业,但这个念头在范思辙这些年的表现中已经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柳如玉只好寄希望于范思辙能够获得一番家产,然后生活得无忧无虑。
但范思辙开青楼一事又让她开始担忧范思辙不知道天高地厚,等将来她跟范建百年之后,他一个人没办法照顾好自己。
如今有了范闲跟范逸,看他们两个将来肯定是有大成就之人,正好让范思辙抱一抱他们的大腿。将来范思辙若是真犯下什么大错,范闲跟范逸也能看在他们跟范思辙是兄弟的情分帮扶一把。
所以就算这次范思辙撒泼打滚,柳如玉还是坚持将他送了过来。
而且她还进宫去见过宜贵嫔,跟宜贵嫔讲了,李承平跟范思辙私下开了一间青楼的事情。宜贵嫔知道此事,也被吓了一跳。这虽然在宜贵嫔看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到底不光彩。
所以柳如玉说担心将来李承平再闯出什么大祸,不如就让他一块跟范思辙一起,被范闲管教一段时间。柳如玉这话可是说在了宜贵嫔的心坎上了。自己管教下不了手。让范闲这个小范诗仙管教正好可以拉近跟范闲的关系。
要知道范闲如今还被任命为春闱的主考官,朝中新贵。看陛下的态度,对范闲怕是要重用。让李承平与之交好,对其也有好处。宜贵嫔倒不是觊觎那个位置,毕竟朝中太子跟二皇子斗得如火如荼,谁敢去这热油锅趟一趟?宜贵嫔不过也是想为自己这个儿子加一层保险罢了。
而且那个孩子离世之后,平儿的性子就变得更加古怪了。让他远离这个宫中,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柳如玉倒是一点都没提范逸的事情,毕竟她从范建口中知道了范逸的身世,自然不会跟宜贵嫔多嘴提三皇子还未身死的事情。
至于李承平,宜贵嫔送他去范府之前,还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与范闲交好,将来好有个保障。
李承平对宜贵嫔这些话可谓是左耳进右耳出。范闲抢走他四哥,还想要他给他好脸色看。想得到是挺美。
谁也不知道李承平临出宫之前,庆帝曾经将他叫了过去。
“参加父皇。”李承平有些忐忑地跪在下面。他与庆帝的关系并不紧密。庆帝终日忙于朝政,根本没有空闲来与李承平交流感情。
说起来也是可笑,与庆帝父子感情最深反而是那个跟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庆帝语气温和地叫李承平起来。
“你四哥情况怎么样?”
李承平猛地抬头看向上头的庆帝,又很快低下了头。他不知道李承安为什么回京都了,却不回宫。也不知道明明已经身死的四哥为什么会活着回来。他只是下意识去维护这个从小到大都护着他的亲人。
“父皇,在说什么?四哥,不是已经死了吗?”
庆帝轻笑了一声,没想到他这个儿子竟然会这么维护他四哥。李承平吓得身子一抖,又努力保持着镇定,不愿意让庆帝看出他的慌张。
“下去吧。要去范府就去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