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又去到了礼部,其他负责春闱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到来了。几人又开始探讨此次会试起来。
稍作休息的时候,范闲眼尖地发现昨日跳得最高的那个司守黎竟然没有来,不应该啊,就算昨日范闲下了他面子,按照那位大人在林相面前都毫不退让的态度来看,那位大人应该不会就此罢休。
莫不是家中出了什么事,范闲想起今早范若若跟承安说的话,便故作不经意地问道:“昨日那位司大人怎么没来?莫不是昨日与范某争辩后,不愿再与范某人接触。”
他这么一说,昨日帮着劝司守黎的那位大人便站了出来。
“小范大人言重了,司大人今日请假乃是因为家中有事,绝无对大人不满之意。”
那位大人温信也是没办法,他与司守黎乃是多年好友,最是了解司守黎。他并非故意针对林婉儿,只是一心维护着心中坚持的礼教。也正是因为如此,司守黎这么多年也只有他这一个好友。
“大人不知,这司大人昨日家中可是不太太平。”这不,立刻就有人跳出来,言语中大有将司守黎家的事当做笑话来看。
温信记得这个人,家中独有一子,此子曾去青楼狎妓,司守黎毫不犹豫就上奏弹劾了,说君子端方,此举有违礼教纲常。当时那个青年刚刚荣获功名,正是春风得意之际,司守黎一纸奏书,直接让他离了京都,到一个偏远的小城做了县官。
温信也劝过司守黎,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过去就行了,但偏偏司守黎就真是死守礼,眼睛里就容不得一颗沙子。
温信一直觉得司守黎这种性子就应该去御史台,御史台的御史都没有他管得多。但陛下却一直没有将司守黎调去御史台。温信私下以为,这是因为他们的陛下也不乐意司守黎去烦他。
御史台的御史跟普通的官员不一样,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现在司守黎在礼部待着,还有别的事情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要是让他去了御史台,那估计案上弹劾别人的奏折要多出一摞。
“可是出了什么大事?”范闲一脸关心地问道。但在温信看来,范闲这只不过是在幸灾乐祸。其他几位大人也是一脸八卦地在旁边看着。不过他也没办法,司守黎得罪的人太多了。由他们去吧。
“司大人家有两个姑娘,这二姑娘自小就爱舞刀弄剑,与司大人不知道吵了多少回。前段时间我国与北齐打仗,士兵有所伤亡。陛下就下旨,要在各地征兵。听说昨夜司大人家的二姑娘就闹着要去参加边境军的选拔,说她自幼习武,自认不会输给男子,凭什么不能去参军?司大人的性子大人你也是知道的,怎么可能会让自己家的姑娘去参军呢?这不就闹起来了。听说这二姑娘现在被司大人关了禁闭,司大人估计打算近日就为二姑娘定一门亲事,好让这二姑娘收收心。”
那位大人见范闲有兴趣,便把他知道的事情像倒豆子一样都说了出来。
其实这位大人也没想着要将司守黎怎么样,他的独子被他妻子宠得有些娇气,去外地当官这几年性子倒是被磨砺得有点像样子了。只是司守黎当日下他面子的事情,让这位大人实在忍不住想要寻到司守黎的错处,好报当日之仇。
温信不知道的是,这位受弹劾的大人在司守黎弹劾他跟他儿子之前就特地去了一趟司守黎的家,送上一份厚礼,希望司守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司守黎却是个油盐不进的。从那以后,这位大人就暗中派了一位下人去司守黎身边守着,就等着抓司守黎的小辫子。也就是因为这样,司守黎家里昨夜发生的事情,他要比其他人了解得更多一点。
“没想到司大人这种性子还能养出这样一个闺女。”这还是范闲来到这个世界上,听到的第一个放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姑娘。
“小范大人不知,这司守黎虽然恪守繁文缛节,但却拗不过他那个疼爱孙女的老母亲。老太太性情温和,与范府老夫人也有所来往。”这个人应是知晓范老夫人回京一事,特意来套交情的。
范闲看了那人一眼,没有接话。众人看范闲的反应,也不清楚范府老夫人与范闲的关系如何,便默默转移了话题,又回到他们的本职上来,接着探讨会试的问题。
范闲并不想着将自己的家人牵扯进这些事情来,也不希望有人因着他的关系去接触他的家人。
范闲在这边跟诸位大人讨论司守黎家的事,那边范若若跟李承安也在说这件事。
门外范思辙跟李承平正在站军姿,时不时就得挨高达一手板。
“这样晒不会有事吗?我担心他们中暑。”范若若有点担忧地说道。
“放心,范闲同我说了,晒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再过一会就让他们歇息去了。”李承安让人送来凉茶,放在一旁放凉,等那两个人待会休息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喝了。
“既是大哥说的,那应该就没有问题了。”范若若对范闲的话简直是奉为圭臬。
李承安也没有纠结他跟范闲到底谁才是范若若的大哥的问题。
“你今早不是说,司家二小姐已经被你说动了吗。可否详细与我说说?”
“那日殿下让我去寻司家二小姐,以婉儿郡主的故事劝告司家二小姐,虽是女子之身,亦可有所作为。叶家小姐叶灵儿知道我的打算之后,便说要助我一臂之力。”
叶灵儿与婉儿一向交好,她知道范若若此举是想要帮助林婉儿扫清一下障碍,自然抢着说要帮忙。
昨日范若若与几位世家小姐聚会时,叶灵儿也去了。叶灵儿平日里爱舞刀弄枪的,这些世家小姐的聚会她反倒不常去。司家二小姐司静儿倒是常常会去,因为她大姐司文儿也会去。司家姐妹关系极好,几乎形影不离。
不过她们这些世家小姐聚在一起,一般也就是讨论一下泽披衣坊新出的衣服或是新出的胭脂水粉,之后自然免不了要谈论一下近日京中的趣闻。
而最近最受这些世家小姐关注的自然是在夜宴上吟百诗震惊四座的小范诗仙。提到范闲,众人就不免提到了与范闲有过婚约又退婚的林婉儿。
“倒不知这婉儿郡主在想什么,放着小范诗仙这样一个如意郎君不嫁,反而要去参加什么科举,这般离经叛道,真是丢尽了林府的脸面。”其中一个一直很嫉妒林婉儿的姑娘出言讽刺道。她就是看不惯林婉儿,不过是一个私生女,配范闲一个私生子刚刚好。谁知道范闲竟然在夜宴上震惊四座,得了小范诗仙的名号,又得陛下爱重,前途不可限量。
女子嫉妒林婉儿虽然是个私生女,但却能得皇家与林家的爱护,还会为她觅得了这样好的夫婿。而且林婉儿想退婚就退婚,想参加科举便能参加科举,她凭什么如此好命?
女子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毕竟她们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点嫉妒林婉儿的好运,不过是一个私生女,却能得父兄为她保驾护航。
范若若按住想要站出来反驳的叶灵儿,落落大方地站了起来。
“李小姐这话说得不在理。既无明文规定女子不能参加科举,那婉儿郡主给林府丢脸一事又从何说起?”
“女子本就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入朝为官乃是男子所为。林婉儿此举不是离经叛道,又是什么?”
“李羽儿,你此话未免太过偏颇。凭什么女人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凭什么女子不能入朝为官?凭什么女子不能上阵杀敌?苑儿的字写得极好,文儿的琴弹得也是极好,而你呢,一手丹青,丝毫不输京中那什么狗屁四大公子。凭什么他们可以扬名天下?我们就是离经叛道,我们输他们什么了?只不过是输在我们乃是女子之身。世人看轻女子,礼教也看轻我们女子。难道连我们都要看轻自己吗?”
叶灵儿再也忍不住了,她们知道什么,她们知不知道婉儿为了这次科举付出多大心力,她几乎日夜都在看书。林相想要为她请来大儒为她传道受业解惑。只是那些大儒一听是要为女子授课,便都拒绝了,说这些东西不是女子该接触的。
范闲听闻林婉儿的事情,竟然送来了北齐大儒庄墨韩的藏书。林相借着这次机会请了几个人到家中教导林婉儿。
那几个人原本只是为了庄墨韩的藏书而来的,教导了林婉儿几日,才惊觉林婉儿亦是个可塑之才,若是自幼学习诗书,也未必会输给男子。
只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跟林相说,可惜林婉儿是个女子之身,否则林家的家业未必不能交给她来继承。
林相并没有瞒着林婉儿这些话,林婉儿若想要进入朝堂,往后像这样或是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话,只会更多。林婉儿必须学着去面对。
“灵儿,你知道吗?听到这些话,我真是又开心又难过。开心是因为我并没有输别人太多,难过是因为世人对女子的偏见竟是如此之深。父亲说得对,身为女子,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得比男子付出得更多。”
叶灵儿站出来替林婉儿说话,其他人倒也不意外。叶灵儿同林婉儿关系她们也都清楚。只是叶灵儿确确实实在刺痛着她们每一个人的心,她们都不禁想要问自己,她们到底输在哪里?只因为她们是女子,所以那些琴棋书画在世人看来便是女孩子家家的闺中乐趣。而男子却可以凭借这些扬名天下。
“我自幼习武,自认不会输男人半分。最近边境开始征兵,我有意前去参加选拔。司静儿,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范若若在旁边还没来得及阻止,司静儿便大声说要。
范若若没想到叶灵儿最后会这样做,她们原本只是听说司家最近要给司静儿定亲,但司静儿似乎不太愿意。打算再在上面浇点油,让司静儿在司家闹一闹,好分散一下司守黎的注意力。
谁能想到叶灵儿如此大胆。林婉儿要参加科举一事已经让很多人不满了,现在叶灵儿还打算去参军打仗,这是闹个天翻地覆啊。
去考英语六级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9章 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