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玉案 > 第14章 金风玉露(2)

青玉案 第14章 金风玉露(2)

作者:快来看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23:49:34 来源:文学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去岁的上元节天子下令各大家族开锅煮元宵,于府邸前支起一口铁锅烧水煮些宵食,分发给那些吃不起元宵的穷苦人家,百姓自是翘首以盼,各大家族不敢公然抗命,只好支起了雨棚铁锅,使唤府里的家丁煮元宵。

可一碗两碗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十碗八碗也不过九牛一毛,可要是千碗万碗呢?

虽然一碗元宵不值几个钱,他们平时一餐就能花掉上百两银子,可这布施元宵一事,是由皇帝亲自开口的,做的好了全都是皇帝的美名,这种损己利人的事,哪能这么做呢?

因此,大部分家族皆是做了做样子,实际落到百姓碗里的,不过是煮的发稠的面糊汤。

唯有几家除外。

一是位居正三品礼部侍郎之职的江家,一个是素以君子之名冠誉上京的七皇子殿下。

江家家主江靖乃是寒门出身,十二年前乃是先皇钦点的状元郎,从七品芝麻官到如今正三品礼部侍郎,这一路不可谓不辛苦,而他也十二年前那场惨案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身居高位之后,他依旧保持一身清风,不拉帮结派,不玩弄权术,不醉酒押妓,不滥用职权,与糟糠之妻陈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忠于朝堂敢于上谏,可以称得上是一身正气,满袖清风。

这样的人往往都会成为百姓口里的青天。

江靖与妻子陈氏在上元当天准备了数万份元宵,一一发给前来讨要的百姓,面上一直和和气气的,无论是路边的乞丐还是残疾的老民,他们都一视同仁,引得百姓竞相夸赞。

锦衣卫将这一切都报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大声称赞,一连提拔了几个江家子弟,并且赏了江府好些金银玉器。

而另一个主人公却不了了之。

今年各大氏族都吃足了教训,宫里还没下令,就已经自发摆好雨棚大锅,几个机灵的家族还分了不少元宵的种类,只等收获百姓的交口称赞,陛下龙颜大悦。

百姓也乐的多吃一碗不要钱的元宵,好话嘛,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说出来,大家皆大欢喜。

不过今年他们的如意算盘,又要打空了。

李玥跪在窗边的凳子上,掀开了垂下来的帘幕,兴奋又好奇地打量着各家府邸前排起长队的百姓,转头向她哥哥问:“哥哥,为什么他们都在这里排队啊?”

李逢舒念着李玥还小,不准备把那些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告诉她,就说:“各大家族家家供应一碗元宵与民同乐,他们都在排队领元宵。”

“那为什么他们不回自己家里吃啊?”李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问道,“难道是他们都没有家吗?”

“不是,他们有的有家。可能是跟别人一起吃元宵,会更好吃一些。”李逢舒将李玥抱了下来,合上了帘幕,轻声道,“玥儿先坐好,别让他们看到我们。”

“哦,好的哥哥。”李玥歪在李逢舒身上,撑着下巴看他,“我也觉得人多元宵吃起来好吃一些,哥哥,去岁上元节时四哥哥给我的那碗元宵就很好吃呢!”

“是吗,那你喜欢他吗?”李逢舒垂下眼睛,不动声色地抚摸着李玥的发髻,不过力道很轻,李玥感觉就像是一片羽毛拂过她的头发。

她歪过头,不再让李逢舒摸,撅着嘴道:“哥哥!你再摸我的头发,它就要乱了!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哥哥啦,只是觉得四哥虽然外表看起来冷,其实内心也很温柔呢。”

他似乎很容易被这种话取悦,又似乎是因为对方是李玥的缘故,他们是兄妹,是亲人,是深水里沉浮时抓紧的浮木,也是彼此在皇宫中唯一的依靠。

在李逢舒心底的底线,叫李玥。

权势,东宫,财富,其实他也不是很在乎,只是生在这深宫中,拉拢、合作、威胁也只不过是活下去的一种方式而已。不手握权势,最后就会沦为权势的牺牲品。

他的姑姑,先帝在时她是一个不太受宠的公主,后来是一个被派去和亲的却无人为她送行的牺牲品。边疆艰苦,路途遥远,举目无人,水土不服,不到三年就薨逝了。

想到这里,李逢舒握紧了李玥的一角衣裙,也像是悄悄抓紧了这个人。

寻了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下了马车,李逢舒踩着矮梯下了车,随后站在旁边,伸出手让李玥扶着下车。

李玥很自然地扶着李逢舒的手臂,蹦蹦跳跳的下了马车。

这样的动作在旁人看来显得亲昵无比,若不是因为两人容貌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谁家恩爱的小夫妻。

王元早就见怪不怪,凡是自家主子在场,清平公主还没有扶过其他人的手下马车,这份宠爱,即使是放到其他皇子公主间也是没有的。

正要跟上前面两人的步伐时,李玥环着李逢舒的腰,软声撒娇道:“我想跟哥哥一起逛灯会,哥哥你让他在这里等我们好不好?”

今夜的人太多,人多了反而更容易走散,况且这么多人面前,应当不会出什么意外。李逢舒拇指关节处无意识地磨了磨虎口处细微的茧子,略微思考了一下,当机立断道:“王元你留在这里等我们。”

街角站着个买面具的小贩,支起的架子上摆满了样式各异的面具,有鸟兽样式的也有花草样式,大部分只遮住了上半张脸,这样一来既显得美观,又不妨碍交谈或者进食。

见不远处结伴走过来一对神仙一般的人物,本想开口夸赞一句般配,话到嘴边却硬生生憋了回去,半途改口道:“这位公子想必是带着妹妹出来游玩吧,不如买我这两个面具,也算不白过这一夕上元。你看我这摊上,什么样式的都有,这位娘子,你喜欢哪个样式的?”

“哎哎,哥哥你看,这些都好漂亮啊!”李玥的注意很快就被这摊子上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吸引,这里不仅卖面具,还有些其他小巧的簪花之类。

虽比不得宫里的那些奢华精致,但也算得上是瑕不掩瑜。

怕来人不买,摊贩特意挑了个最受欢迎的样式,眉飞色舞地说:“公子难道不知道上元的传统吗?”他生怕眼前的公子走开,如倒豆子一样将那些似真似假的传说噼里啪啦全都到了出来,又状似不经意问道:“这一路上是不是有很多人在偷看这位小娘子啊?”

李玥伸手去够最顶上的一只猫儿样式的面具,而那架子搭的太高,她惦着脚也拿不到那只面具。

从旁边伸出来的一只手精准的取下了那只猫儿面具,轻轻的放到了她的手上。

“四哥!”李玥先是伸手接过面具欢欢喜喜地戴在自己的脑袋上,抬头正好看见李时芷无悲无喜的脸,更加欢喜的喊,“四哥你也出来玩吗?”

“出来买点东西。”李时芷随手拿了一个能盖住整张脸的面具,又挑了几个银色的簪花戴在了李玥的发上,低声说,“好看。”

“真的吗?谢谢四哥!”李玥下意识地摸了摸新戴上的簪花,笑嘻嘻地问。

“四哥。”李逢舒也注意到了李时芷,也低声喊了一句。

“嗯。”李时芷应了一声,“你喜欢哪个,一起买了吧。”

李逢舒温和的弯了弯嘴角,眉眼带笑,看上去如芝如兰,他随手从摊上拿了一个玉兰模样的面具,声音都带着一点笑意:“多谢四哥。”

“不必,我还有些事,先走一步。”

“四哥再会!”

“四哥慢走。”

李逢舒不动声色地将面具戴到了脸上,方才他看见李时芷挑的面具,跟除夕那日他戴着的那个一模一样。

倒真是巧了。

而另一边——

杨槐今日难得着了一身深衣,脸上戴着那个牛首面具,只露出线条锋利的下颚线,面具是黑色的,衣服是黑色的,倒更显得唇色如春日绚烂早樱。

纵使面具覆面,还是有几个女娘对着他暗送秋波,还有个胆子大的直接递了盏灯笼过来。

杨槐朝着那个女娘微微一笑,接过了那盏灯笼,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香囊给她。

香囊里装着几味草药,药香混杂在一起,多添一分风雅之气。

女娘顿了一会,还是接过了那个香囊,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清新的药香冲入肺腑,原本有些发昏的脑子都清醒了不少,她这才转哀为笑,柔声道:“多谢公子。”

“前面有个猜灯谜的地方,公子不妨去看看?”

“好,多谢提醒。”

“也祝公子今夜也遇着自己的风月。”

一处茶楼前立着一个足足七八米高的架子,从最上一层到最下面一层足足摆了十排的灯笼。

最上面只挂着一盏。

而这一盏,足以抵的余下几十盏灯笼。

那是一盏绘着兰草的四格宫灯,纸面上的兰草栩栩如生,那含苞待放的骨朵儿,那纤细修长的枝叶,连上面如豆点大的小虫都十分逼真,仿佛下一秒就会爬出纸面。

四角灯架上坠着宝石流苏,在灯光下流光溢彩,不可方物。

茶楼的掌柜穿着一身青衣,腰带勾勒出修长身形虽然已是而立之年,但算得上是仪表堂堂。

“各位,在下苏仪筠,乃是身后这家茶楼的掌柜。恰逢上元佳节,在下特意摆这一墙灯笼,意在图个彩头。”

“这里有十道谜题,对一道就可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拿走一盏灯笼,全答对就能取走最上面的那一盏。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各位不妨试试。”

“哥哥,那里好热闹啊!我们去看看好不好?”李玥手上拿着一串咬了三四口的糖葫芦,唇脂印着糖渍流光溢彩,越发显得她可爱动人。

“好。”李逢舒从袖中拿出一方白色手帕,细细地替她擦去了唇角几粒碎糖,“女娘要有个女娘的样子,你看你,像什么样子。”

语气却宠的要酿出糖来。

前面就是那家茶楼。

“哇哇,那个好漂亮,哥哥我也想要!”

“好,先看看怎么个赢法。”

陆陆续续有几个陪着谁家女娘一起游玩的公子哥开始猜谜,女娘们则在一旁笑作一团,打闹着猜他们能答到第几题。

不过猜了好一会,最好的那位也只答到了第七盏。

“左千不足,右万有余。”

旁的几个人抓耳挠腮,脸也慢慢红了,女娘们嗔怒地看着他们,不悦道:“你们不是说学富五车嘛?怎的连这一个也答不上来?”

“仿。”

突然有两个声音插了进来,一清冽,一低缓。

两两对望,互不相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