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倾衍录 > 第3章 光瑞初现

倾衍录 第3章 光瑞初现

作者:细雨生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6-07 18:55:40 来源:文学城

群英聚,五里庄,平地卷尘,高檐满霜。雨照残阳终有时,孤月隐寒江。先人去,悼国殇,三清再现,剑指天罡。匣置完璧未可期,双影赴莽苍。

蔡谨惊讶于张远道识得自己,见他周身气质出尘,高风峻节,行事举止随性恣意,更像是出世不近凡俗的隐士,有心与之结识,便道:“眼下雨势未歇,张先生不妨与我们去亭内暂避一阵。”

宋问青也道:“方才听先生话语,想来不是第一次到塬江,今日有幸遇见,还望先生能让我们聊表谢意。”

张远道既然看中蔡霈休,见二人有意相邀也不推辞,笑道:“那贫道便却之不恭了。”

三人上岸,宋寄悦在亭内翘首以盼,见到母亲不由欣喜挥手,宋问青连忙入亭关切道:“可有不适?”宋寄悦摇头道:“我有武艺傍身,身体好得很。”

宋问青摸摸她的双手和脸颊,只觉冰凉一片,少有血色,当下渡了些真气过去,又把外衫脱了为她披上。

“嫂夫人,先是宋兄被人支走,后又撞见左冷仟杀害雪风居弟子,此事实在诡异,我们还需赶紧上雪风居告知一声。”蔡谨救回女儿,脑中思虑一番,直觉两桩事并非巧合。

宋问青颔首道:“雪风居豢养白鹭,可惜我们无人能驱驶它去报信,若要上山,这两个孩子倒是得有人照看。”

经此一事,两人却不敢离女儿身边太久,不由心下犯难,忽听蔡霈休问道:“先生刚才击退坏人用的是什么功夫?为何我以前从未见过?”一边说,手指还模仿了弹射的动作。

原来二人在一旁低声交谈,蔡霈休闲着无事,便寻了近处的张远道攀谈。

“休儿,莫要无礼!”蔡谨轻斥一声,随意探询他人功夫是江湖上一大禁忌,有人还因此丢过性命,那一手弹指奇功他也未曾见过,想必属于本门不外传绝学,蔡霈休如此问起却是十分不妥。

张远道也不在意,这弹指技法也是闲时所创,他有心收徒,只看着蔡霈休笑问道:“你年纪尚小,世间功夫何其之多,如何保证自己见个十足?”

蔡霈休双目澄亮,神情自得,不想便答:“娘和爹爹认识许多会武的婶婶叔叔,我见过的功夫没有数百也有数十,何况书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先生的功夫我没见过,故提出疑问。世间功夫我无法见个十足,但我会尽力去把遇见的功夫知个十足。”

“哈哈哈,好一个‘知个十足’!早慧如此,当真少有。”张远道畅怀一笑,目露赞许,“你既解了我的疑问,那我理应回你一答,这弹指的功夫是我偶然所创,暂且未给它取名,只需将运转周身的气聚于两指发出即可,通过弹指控制气的运用,精准击中所想之物,就如这般。”只见张远道朝一个方位轻轻弹指,亭外一滴雨水霎时崩散。

只这一手,蔡霈休与宋寄悦惊叹不已,蔡谨与宋问青却是大为震惊,两个小孩更多是感到新奇,而她二人习武多年,心知若要达到自身内力收放自如,没有一番苦练极难做到,何况是将内力聚于两指发出,便是能释放内力,想做到这般准度和威力亦是不可能之事,如若控制不当强行运气,致使内力在体内暴动,轻则走火入魔,内力尽废,重则爆体而亡。

张远道玲珑心智,耳听八方,方才二人对话尽已听见,当下开口道:“二位若信得过我,可让贫道上去报信。”

蔡谨心里犯难,张远道的武功他自是认可,然此人来历不明,几人仅是萍水相逢,心性人品并不熟知。宋问青感念其救人之举,但也不愿冒险一试。

张远道知二人顾虑,便郑重道:“不瞒武阳侯,我乃正一派第三代传人,家师赐字‘离源’。得蒙家师张静先高看,授在下道学武艺,我派向来都是一脉单传,今观令爱面相并非平庸之辈,周身清气环绕,实与我派所求之道有缘。”

话及此,蔡谨与宋问青亦明白张远道欲收徒之心,蔡谨心道:“张静先真人当年颇受齐国皇帝敬重,汖地一战得他相助才成功突围,此战后,张静先也随之销声匿迹,百年下来,江湖上再未出现正一门人。若非张远道先前表现不俗,他定会怀疑话中虚实,只是休儿担负此等重任委实辛苦,又与夫人所愿正好相违。”

想到这里,蔡谨心里有了计较,还未开口,却听蔡霈休问道:“先生可是要教我弹指的功夫?”

张远道不语,眼睛看向蔡谨,蔡霈休何等聪敏,当即明白先生用意,抬头眼巴巴瞅着蔡谨道:“爹爹可否应允?休儿保证只学这一招,绝不贪玩伤人。”

蔡谨有些哭笑不得,这可不是一招半式就能说清的事。罢了,罢了,既是女儿的机缘就让她自己决定吧。

“休儿可知,习武是要拜师的。”

“拜师?”

见蔡霈休满脸疑惑,张远道轻轻一笑:“孩子,你可愿随我修道?”

蔡霈休凝眉,似是更为不解:“什么是修道?”

张远道从袖中取出一柄三清铃,摇晃数下,铃声清脆悦耳,问道:“声音如何?”

蔡霈休点头答:“甚好。”

张远道将三清铃递予蔡霈休,续道:“大道三千,各人有各人的道,你只需追随本心便可。”

“本心?”

蔡霈休仍是不解,身后宋问青走近,轻轻推她后背,道:“你现在想做的事为何?”

蔡霈休恍然,即刻双膝着地,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待起身时,额上起了一片红印。

张远道神色和悦:“这三清铃是祖师所赐,今日我便赠与你,入我正一门下,须知‘正一’乃‘正以驱邪,以一统万’之意,望你日后为人处世紧守自我,不拘泥于俗世,不放纵于形骸。正一派没那么多规矩,一切随心即可,你名霈休,那我便赐你‘霖煦’二字,寓否极泰来,和乐美满之意。”

蔡霈休接过三清铃,再次一拜,脆声道:“弟子霖煦,谢师父赐字。”

拜师礼成,蔡谨摸出与雪风居居主顾游的书信,道:“先生上到雪风居,只需将此物交予居主,告知山下状况即可。”宋问青也取下玉佩一并奉上。

张远道将二人信物收入袖中,作揖道:“贫道去去就回,还容二位在此静待佳音。”话毕,纵到亭外,只见蓝影掠起,倏忽间离地几丈,竟未上栈道。

待一跃趋于缓势,又见张远道右脚踏出,这一步仿若置于实地,借这一力再次腾高几丈,之后几次都是在将要回落之际,又登步借力直上,身姿稳捷,衣袂翻动,仙人上山或亦如此。

蔡、宋二人目光始终追随他身影,一路看下来可谓惊心动魄,上山途中,张远道只借了六次力,双脚踩上虚空如踏云梯,一步步登云直上,消失在云雾之间,此等身法,非常人所能及。

“登云步!”

宋问青回神惊叹,雪风居的“平江飞鹭”已属当世上乘轻功,可早前出现过一门更为神异的轻功,只可惜这门轻功早已失传,几十年来也未再见有人使出。

登云踏雾,可上九天。

“蔡兄,蔡侄女入张道长门下,日后必大有作为。”今日得见失传的轻功绝技,宋问青自是欣喜万分。

蔡谨对此并不作答,心下不免担忧,直到此刻,也不知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从女儿拜师的那一刻起,她以后的生活恐怕不再平凡。

蔡谨默然半晌,转了话头:“原来嫂夫人与柳夫人是故交。”宋问青微微一愣,问道:“你见过柳瑶?”

蔡谨叹一口气,将当年之事缓缓道出,宋问青未发一言,愣怔看着远处,之后向蔡谨拱手拜道:“我与柳瑶亲如姐妹,她自小体弱,在万般呵护下长大,不想却遭逢此难,蔡兄仗义相助,余莫敢忘怀。”蔡谨忙道:“嫂夫人不必如此,内子的病全赖天衍宫赐药方得好转,且苏家与柳家亦有交际,便是路人遇难,我见了也会出手的。”

宋问青眼含泪水,摇了摇头,俯身将宋寄悦搂进怀里。

“娘,你还有我和妹妹。”见母亲落下眼泪,宋寄悦搂住她脖颈,埋首细声安慰。

蔡霈休亦吸了吸鼻子,上前贴在她肩头:“青姨你别哭。”

被两个小孩一左一右抱住自己,宋问青破涕为笑,紧紧抱着两人。蔡谨亦被这至真至情一幕感染,不胜喟然,道:“柳夫人的孩子算来也三岁了。”

宋问青抚摸着女儿的面颊,叹道:“苦了那个孩子,出生便失去母亲,钟明熠给她取了名字吗?”蔡谨回忆道:“明熠兄弟给她取名柳函,钟柳函。”

“钟柳函,他也是痴情之人。”宋问青拭去泪水,“我和柳瑜没看错他。”

柳家这辈只有一儿一女,柳老家主痛失小女,最后一蹶不振,这段时日已有退隐之意,柳瑜现在作为唯一的孩子,不久便会掌管柳家。

蔡谨身居京都,而今对江湖之事知之甚少,与宋问青聊了一些旧事,盏茶的功夫,顾游亲自带领弟子下来相迎,又叫人收敛死去弟子尸体,随后一同回到雪风居。

宋鹤申时方上了雪风居,只说仇人狡狯,叫人逃了,宋问青心中有事,第二日宋家三人便拜别众人回了飞来庄。张远道与蔡谨父女在雪风居小住几日,随后一同去了京都。

自此,张远道长住武阳侯府,传授蔡霈休武学,又将本教道学与自身学术倾囊相授。蔡霈休每日勤学苦练,读书习字,天赋愈显。

启兴十五年,张远道与府内众人告别,他本纵情山水,行事随心,为了蔡霈休才在京都停留六年之久。

蔡霈休如今一十有一,因多年习武,身形劲拔,举止文雅,初显锋芒。

离别前,张远道取下随身佩剑:“此剑名‘清一’乃祖师张道陵托几位名匠数月不断锤锻所制,三清十二剑你已习得‘形’‘神’二境,今后仍需勤加练习,融会贯通,切记练武最忌冒进。”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可师父行走江湖少了这称手的兵器……”蔡霈休俯身行礼,清一剑却未收下。

“器乃外物,一切外物皆可为器。”

张远道不以为然,待蔡霈休再欲劝说,“清一”却被张远道抛来,她只得急忙接入手中,再抬眼,张远道早已远去。

启兴十七年三月,新济绕过南林地界从西北方乘水路来犯,武阳侯蔡谨请旨率军出征。同年九月,新济连连败退,退出习国边界,蔡谨身负重伤,不久于回京都的路上不治身亡。

十二月,先皇崩逝,太子吴昊泽继位,年号嘉明。嘉明一年,新皇追封武阳侯蔡谨为忠义侯,念其为国为民之大义,封其独女蔡霈休为光瑞侯,承袭爵位,可继续住在武阳侯府。

习国废除前朝分封制度,诸侯俱居于京都皇城,平日里除了按时觐见皇帝,也没有其他实权,虽封女侯之事闻所未闻,但百姓大都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未起多大波澜,众人只认为这女侯与其他侯爷一般,是由皇室养着的一个挂名闲人,日子一久,皆习以为常。

嘉明三年,江湖上出现前朝宝藏的传言,虽众说纷纭,版本不一,但都传达着同一个意思:“得秘宝者,可得天下。”

同年,鉴良湖一带,一座前朝荒废下来的山庄,合周围的大片土地由一支军队接手,经过修葺的山庄重焕昔日风采,当地人惊叹于朝廷的雄厚财力,却极少见到山庄内有人出入,偌大的山庄只有武艺高强的侍卫把守,方圆百里无人敢进。

又一年中秋,皇上今次兴致一起,特在顺和门下设宴,诸侯皆在受邀之列,意君臣共度佳节,同赏明月。

习国如今授予爵位的人共十二位,除近月年老重病的勇平侯赵徽未能到场,其余十一人均已入席。

“静澜郡主生辰将近,你可备好了礼?。”

“说起这事,我昨日在东街茶楼,见王大人的侄儿正被郡主的人追打,听闻一路打到南街的宝脂斋去了。”

“郡主得太后宠爱,王大人这次怕是要跟着掉一层皮。”

皇上未到,有几人聚在一处,谈论着京都逸事。

热闹的氛围中,一人坐于偏后的一张食案,径自取了茶盏抿上一口,却也无人上前交谈。与其他赴宴之人不同,此人却是在场唯一的女子,但见其左手扶案,右手拿箸吃菜,高髻长鬓,一身金丝刺绣丹色裙外罩藕色薄纱,发髻上插着一根嵌玉金簪,姿容绝丽,气质脱俗。

“王宝造谣生事,出言顶撞我手下侍女,打一顿已是轻放。”一个娇软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闻声望去,但见一位紫衫少女负手立在花荫之下,嘴角勾起,凤眼流光,众人纷纷起身拜道:“见过静澜郡主。”方才议论的两位青年不禁身体颤抖,拜得极低。

“不提这烦心事,诸位受皇兄相邀,今夜应当尽兴一场。”静澜郡主一挥手,挨着女子坐下,“我看这还有位置,光瑞侯不介意吧。”

蔡霈休点头应了一声,斟茶道:“郡主来此想必有事相商。”静澜郡主推开茶盏,笑道:“皇兄有事找你,你随我来。”说罢,拿起桌上酒壶,起身离席。

蔡霈休跟随出了顺和门,外面早已候着两名掌灯宫女,待将人送到书房,静澜郡主摇晃酒壶,推开房门示意人进去。

蔡霈休迈步进入,躬身一拜,吴昊泽端坐主位,抬头看了一眼,内侍忙递上札子到她手中。

甘陵一带七月遭逢涝灾,农田淹没,庄稼绝收,赈灾的十万两官银在运送路上不翼而飞,负责此事的刺史林宗治在几日前也失去音信。

林宗治曾在蔡谨手下做事,这次赈灾银两丢失一案,蔡霈休怀疑与江湖中人相关,便向皇上举荐武功不弱的林宗治,如今林宗治失踪,此事自然落到她手上。

“朕给你一月时间去查明这两件事。”

“皇上,臣请求调动地方兵力,协助臣破案。”

吴昊泽轻点书案,说道:“朕给你下一道圣旨,风庆城一千府兵,任你调遣。”

蔡霈休俯身道:“臣,领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