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倾衍录 > 第14章 天衍之行

倾衍录 第14章 天衍之行

作者:细雨生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6-19 13:26:36 来源:文学城

钟柳函房里灯还未熄,蔡霈休走到门前,敲门道:“钟姑娘,我姓蔡名霈休,霖煦实乃我师父给我取的字,并未欺瞒于你。”

钟柳函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君侯姓甚名谁又与我何干?再者,我也未道出真实名字,你无需过多解释。”

听她一口一个君侯,蔡霈休只觉心下烦闷,想到二人在梨花林中,还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块交谈几句,如今钟柳函话语分明冷上几分,着实让人无奈。

蔡霈休叹道:“我也只是不想你误会,明日还要麻烦钟姑娘带我去见你师父,你早些歇息,我回房了。”

次日清晨,蔡霈休从后山提水下来,就见钟柳函将昨日采摘来的梨花,悉数放入簸箕中晾晒。

蔡霈休将水桶放下,立在一旁观望。钟柳函垂首仔细挑选,一朵梨花拿在手中,听到声响,只侧头看了一眼,又垂眸做活,待梨花挑选完毕,便将簸箕放到木架上。

有弟子送来早饭,两人同坐一桌,却都无话,等钟柳函拿上几本医术,便带着她穿过昨晚的竹林,沿着青石板,往东面的小路走去。

昨夜到天衍宫,四周漆黑,只一盏灯笼引路,蔡霈休也无暇细观,这白日里,天衍宫的全貌就显露在眼前,仿若悬挂在半山腰,以青石板路相连,最大的主殿就矗立在南面。

天衍宫有济世堂、冶木堂、术数堂三堂,金、木、水、火、土五部,主殿居中,三堂五部分布在八个方位,而济世堂则在主殿的东北方,离钟柳函的居所最近。

不到三刻钟,两人到得济世堂,蔡霈休面露讶色,这济世堂除了最里的院落由木材建造,屋顶上也铺设灰瓦,其余却是一个个简陋的茅屋。

十几人在院落中进进出出,进入主院,两边分晒各类药材,有三人在簸箕中拣选翻弄,众人行色匆匆,见到钟柳函也只是点头,又看到一旁的蔡霈休,无不惊诧,接着转瞬即逝,埋头忙碌手上活计。

先前一个药童就告知钟柳函,唐堂主现在于后院教导弟子熬药。蔡霈休随钟柳函穿过游廊,方到后院,就闻到冲鼻的药味,但见数十个火炉上,各烧了一个沙罐,那十名弟子又每人照管三个火炉,右手举蒲扇,左手抓一块幡布,才给这面的火炉扇着火,左手已伸到另一个沙罐上,打开盖子看上两眼,分身不暇。

而不远处的树荫下,一个老者卧于躺椅,双眼半眯半睁,如睡着一般。忽见老者双目一睁,抓起手边青枣,砸向一名弟子脑袋,口中喊道:“动作太慢,药糊了!”

那弟子吃痛,忙打开左手边的沙罐,鼻子嗅了一嗅,苦着脸叫道:“啊!又糊了。”她旁边一弟子笑道:“师妹再不留意,当心另一罐也要糊了。”那弟子急忙又跑去看另两罐药材。

此时,老者已瞧见进来的二人,笑着走向钟柳函,激动道:“丫头,我昨日改了药材分量,药效应比之前的又好上几分,我带你去试试。”说罢,就要拉人进屋,全然不顾身后的蔡霈休。

钟柳函看向蔡霈休,提醒道:“师父,有人找你。”

老者正是唐百生,蔡霈休欲要行礼,只听唐百生哼声道:“今日一早,你爹就与我说了,说了不治外人,便是砍了我的脑袋也不治!”

说罢,拉着钟柳函就往一侧的小屋走,钟柳函回头看了眼蔡霈休,她便赶紧跟上。唐百生也不理会,只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日子快到了,保不定这次的药会有成效。”

刚进屋子,唐百生就叫人赶紧将药取来,一名弟子捧着一碗药汁从内屋走出,看到钟柳函,笑道:“师姐来得真巧,这是今日成功熬出来的第一碗。”钟柳函道:“有劳师妹费心。”

唐百生将药递到钟柳函面前,催促道:“火候正好,你赶紧喝下。”钟柳函接过药碗,一口气尽数饮完,蔡霈休看几人神色,想来这件事也是时常发生。

钟柳函喝得急,忍不住咳嗽两声,唐百生盯着她面色,紧张道:“这次如何?”钟柳函沉默一阵,摇头道:“初时身体热了起来,现下没有感觉。”唐百生拿过药碗,双眼盯着碗底,边走边喃喃自语:“到底哪味药不对?”

那弟子忙道:“师姐,师父怕是又陷进去了,我去看看。”钟柳函点头道:“你快去吧,这里有我看着。”那弟子便匆匆离开。

蔡霈休看她神色如常,拿手帕擦拭嘴角,皱眉道:“你生病了?”钟柳函淡然道:“我有体寒之症,师父在找方子给我医治。”

蔡霈休沉思不语,唐百生作为一代名医,怎会对一个寒症也束手无策?观两人对话,他把这事看得极重,是药三分毒,钟柳函想必也不是第一次试药。

寻常寒症,靠经年累月的温养,也可有所改善,昨日蔡霈休就奇怪,自己也曾见过患有体寒之人,却都不如钟柳函这般要紧,她既不愿说,却也不好再追问。

院中的十名弟子仍在熬药,钟柳函道:“君侯也看见了,师父并不想再理会外界之事,你如何劝说他?还是尽早离开天衍宫,寻其他救你朋友的法子吧。”

蔡霈休蹙眉道:“唐前辈当真见死不救?身为医者,却冷心冷情至此,原来医者仁心在这也只是一句空话。”

钟柳函在药柜前站定,手上翻开一本医书,从中取出几味药材,垂首道:“君侯不必说这话来激我。”她葱白纤指拨动铜杆上的秤砣,语气平淡,脸上未露半分情绪,只说道:“你大可去找我师父说这些,我今日还要下山送药,君侯也请自便。”

将药材逐一按量分装,钟柳函再抬头时,已不见人踪影,低低一叹,收好药包,便背着药箱去了山下村落。

济世堂的弟子,每隔半月就会下山坐诊,钟柳函拜入唐百生门下,一年也常会过去。每位弟子会将病况记录在册,对照着上一位弟子写下的内容,给各家送所需的药材,为染病之人施治。

原本钟柳函还在为吴家奶奶看病,就有小孩在外面叫道:“钟姐姐,有个没见过的漂亮姐姐说是与你认识,大家把她拦在了村口,你快去看看。”

钟柳函一听便知小孩口中那人是谁,慢慢收着针包,吴家奶奶见状,说道:“那人既说与你相识,钟丫头你赶快过去,别让村里的人将她伤了。”

钟柳函心想:“村里人可伤不了她,可千万别是她把人打伤。”这样一想,钟柳函不由面色一变,急忙叮嘱几句,就与赶来报信的小孩一起,快步走向村口。

等钟柳函赶到村口,就见被十几个村民围着的蔡霈休。

蔡霈休见人赶来,也是松了口气,她本想藏身等人,未料被几个村民撞见,几人当场锄头镰刀相向,其中一个又跑去村里喊人,不一时,十几个村民拿着武器冲了出来,纵使她百般解释,这些村民仍是充耳不闻。

蔡霈休亦不愿与村民交手,索性把清一剑搁在地上,村民见她主动弃剑,倒也没立时动手,但众人还是渐渐合拢,以防她突然发难。

“少宫主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纷纷回首,钟柳函已赶到近前,显然是跑得有些急,轻喘着气,对众人道:“她是天衍宫的客人,大家把东西收起来吧。”

众人听她一说,倒是收了武器,一人道:“姑娘,抱歉了,以前也没见过你,没吓到你吧?”蔡霈休摆手道:“无妨,是我冒犯在先,让各位受了惊吓。”说着,朝众人行了一礼。

见她如此,那人挠着头,窘促道:“这事闹得,姑娘不必如此客气。”在众人不知如何是好时,钟柳函开口道:“姐姐来找我,想必有紧要的事,正好我也该走了,不若在路上慢慢道来?”

蔡霈休见她使着眼色,微笑道:“一切都是误会,我确有事找钟妹妹,就不打扰诸位。”

与众人作别,两人走在上山的小道上,蔡霈休不紧不慢地跟在身后,待走出一段路,钟柳函才回首道:“君侯不抓紧劝我师父,找我有何事?”

提到此事,蔡霈休不禁露出窘态,想到一个时辰前,被唐百生一掌打出小院,唐百生兴许嫌她扰人,只说:“药方要改,再逼我救你朋友,就把我的脑袋提回去。”诸如此类的话,最后更是闭门不见,蔡霈休哪好意思硬闯,在天衍宫也没认识的人,便想着下山来找钟柳函。

却没料到在路上遇见村民,要不是她躲避及时,一把锄头就要招呼到身上了,想到钟柳函先前称呼,却是一扫来时愁闷,神清气爽地上了两节石阶。

钟柳函蹙眉看她,眼中带着些许疑惑,就听蔡霈休缓缓说道:“自然是有要紧事要问妹妹。”她有意加重“妹妹”二字,预料之中看到钟柳函脸色一沉,待人要开口时,忙截道:“不要乱攀关系,是这样吧?”

钟柳函丢下一句“无聊”,走得比先前快了些,蔡霈休心情大好,不忘在她身后喊道:“妹妹且慢点走,山路危险。”

“住嘴!”钟柳函瞪她一眼,从腰间摸出一根银针,“不会说话就缝上嘴巴。”

蔡霈休两手一抬,忙点头道:“我不逗你了,只是想请教昨日说的蛊虫一事。”钟柳函虽不知她为何要问此事,却也应道:“蛊虫我所知不多,明日我帮你问一下师父,他见识广博,相信能为你解惑。”

蔡霈休笑道:“我正是此意,多谢少宫主。”钟柳函微一蹙眉,叹道:“你还是叫我柳姑娘吧。”

蔡霈休等的就是这句话,为难道:“那你也随意叫我什么都行,只要不提君侯二字。”钟柳函说完便知她在设套,只是话已出口,现在只能无奈应下:“蔡姑娘还有别的事吗?”

蔡霈休摇了摇头,之后二人一路无话,直至回到钟柳函居所,过不多时,有三名弟子送饭上来。

只见一人双手抬着生炭的小火炉,随后的一人端着汤锅,两人将小火炉放在桌上,又架好汤锅,剩下一人手提食盒,将里面的食材取出摆放。

钟柳函脸上露着几分笑意,也不用旁人动手,取筷先下了一盘野山菌。

蔡霈休闻着锅中散发的草药味,忍不住拿指抵在鼻尖,她在京都常吃的暖锅都是以鸡、鸭熬制的汤作底料,有些闻不惯这种与药材混合的味道。

钟柳函看她一副抵触模样,对三名弟子道:“你们也坐下一起吃吧。”这暖锅自然人多些才吃着热闹,那三人也不是第一天与钟柳函同桌吃饭,笑着入座,拿小碟分了拌好的调味料,钟柳函又放入野菜和豆腐。

没过多久,汤锅咕噜冒出热气,钟柳函夹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待豆腐蘸满调味的汁水,又拿汤匙盛好,吹几口气便送入口中,另外三人也捞出煮好的食材,蘸上汁水后大快朵颐。

蔡霈休举着筷子,左看一眼,右看一眼,在锅前游移不定,一旁的弟子笑道:“姑娘,这汤底可是用今日打上来的鲜鱼,合几味补气药材熬成,不试试可惜了。”其余两人也忙不迭地点头附和。

蔡霈休试着夹了一片野菜,蘸上汁水,野菜方一入口,她就被辛辣的味道激得咳嗽不止,好容易缓和过来,哑着声道:“这汁里放了何物?”

三人见她如此,大笑出声,一人说道:“这汁水里掺了辣子,就是茱萸的果实磨成粉,山中寒气重,大家便喜欢做菜时添上一些,用来除膻驱寒。”

钟柳函见她捂住嘴巴,眼中呛出泪水,伸手取过水壶,倒了杯水推过去。

蔡霈休小声道谢,将一杯水饮尽,才觉嘴中的辛辣感慢慢消散。虽然这汁水过于重口,但拿中药混合熬制的汤却是别有一番风味,药材的味道并不过分浓郁,初时的轻微苦涩后,野菜的清甜在口中漫开。

蔡霈休顿感新奇,便也放手夹取,锅中又下入春笋和鱼片,三名弟子谈论近来的趣事,钟柳函虽未开口,但也认真倾听,时而点头认同,时而皱眉思索,蔡霈休看着四人,只觉心好似也静了下来。

锅里的汤水还在咕咕的冒泡,耳边的三人依然在热烈谈笑,横在中间的蒸腾水雾,好似轻纱拂动,迷了人眼,对面人的容貌变得模糊。钟柳函抬眼间,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交汇,少女漠然不语,蔡霈休却笑弯了眼。

蔡霈休:[星星眼]

钟柳函:[问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天衍之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