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焰 > 第12章 幼帝登基

清焰 第12章 幼帝登基

作者:不吹西北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1:41:27 来源:文学城

承熙元年的登基大典,定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吉日。天色未明,帝都便已苏醒,朱雀大街两侧早早被清场戒严,禁军林立,甲胄森然,肃杀之气冲散了秋日的爽朗。皇城之内,更是旌旗招展,仪仗煊赫,试图用这极致的繁华与庄重,来掩盖那龙椅上主人的稚嫩与这权力交接背后的汹涌暗流。

瑞王府内,却是一片与之格格不入的沉寂。左丘涟玓以“病体沉疴,恐冲撞圣驾,亦恐病气过予幼主”为由,并未出席这场早已注定结果的典礼。他静坐于澄心斋内,窗扉紧闭,隔断了外界的喧嚣。一袭素色常服,更衬得他面色苍白,眉眼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与一丝冰冷的讥诮。尤可如同往常一样守在门外,气息沉凝。那盆岩松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下,依旧苍翠挺拔,沉默地陪伴着它的主人。

“王爷,时辰差不多了。”周长史在门外低声禀报。

左丘涟玓并未回应,只是指尖在摊开的一卷《舆地纪胜》上轻轻划过,那上面勾勒的是帝国疆域,也是他未来需要一步步夺回、重整的山河。他不需要亲临现场,去目睹那场楚家精心导演的、将左丘皇权彻底架空的闹剧。缺席,本身就是最清晰的态度,一种无声却尖锐的抗议,也是一种在敌强我弱形势下的必要自保。

与此同时,虞景遥身着符合规制的深色礼服,代表着瑞王府,立于百官之中,参与这场注定载入史册——或许是以另一种不光彩的方式——的大典。他面容沉静,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尺规,冷静地丈量着紫宸殿前的每一寸空间,审视着在场的每一张面孔。

龙椅被擦拭得金光夺目,高高在上,却因那即将坐上去的瘦小身影而显得格外空洞滑稽。幼帝左丘泓穿着特制的、依旧显得宽大沉重的冕服,在小黄门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向御座,那张稚嫩的脸上满是惶恐与无措,眼神躲闪,几乎不敢看向下方黑压压的百官。珠帘之后,楚太后(楚馨)一身繁复隆重的朝服,妆容精致,眉宇间虽也刻意流露出些许悲戚,但那微微扬起的下巴和眼底深处难以完全掩饰的志得意满,却暴露了她的真实心境。垂帘听政,她将成为这帝国实际上的主宰。

御阶之下,楚怀瑾、李翰、王允等人位列百官之首。楚怀瑾身着超品国公冠服,意气风发,顾盼间威势凌人,仿佛他才是今日真正的主角。李太傅则是一副老成持重、忧国忧民的姿态,偶尔与身旁官员低语,尽显清流领袖风范。王尚书脸上则堆着难以抑制的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金银财帛通过户部流向自己的口袋。

虞景遥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礼部尚书周正元,作为大典的主要主持者,面色铁青,每一声唱喏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带着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几位宗室耆老,如永王左丘彰,则是满脸谄媚,对着楚家的方向频频颔首,恨不得立刻表忠心。而更多的大臣,则是面容模糊,眼神闪烁,在楚家已然掌控大局的威势下,选择了沉默和顺从,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

“跪——!”司礼太监那经过特殊训练、极具穿透力的尖细嗓音,划破了殿前的寂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百官如潮水般跪下,黑色的官袍如同巨大的鸦羽铺满了殿前广场,山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直冲云霄。“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仪式感,却透着一股虚浮,仿佛失去了灵魂的共鸣,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必须的程序。这声声“万岁”,并非献给那龙椅上懵懂无知、瑟瑟发抖的孩童,而是献给了珠帘后那只无形的手,以及她背后那个正如日中天的庞大家族。

虞景遥随着众人俯身,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的清明。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左丘皇权已然名存实亡,一个由外戚和权臣把持的“承熙”时代正式开启。而他所效忠的那位亲王,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艰险,每一步都可能踏入万丈深渊。

典礼的每一个环节都按部就班,繁琐而冗长,却又透着一种急于求成的仓促,仿佛楚家迫不及待地要将这“既成事实”烙印在天下人心中。当象征着皇权的传国玉玺被内侍监高公公捧到幼帝面前,由楚太后隔着珠帘代为接过,再象征性地、几乎是强行塞到幼帝那小小的、不知所措的手中时,虞景遥清晰地听到身旁一位年老官员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几乎不可闻的、带着无尽悲凉的叹息。那一声叹息,轻如羽毛,却重似千钧,敲打在每一个尚存一丝忠义之心的人心头。

礼成。新帝登基,改元承熙。

然而,笼罩在帝都上空的阴云,并未因这盛大典礼的完成而有丝毫散去,反而更加浓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楚家党羽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相互道贺,而如周正元等少数忠直之臣,则是面色灰败,默默退场。

虞景遥随着人流退出皇城,回头望了一眼那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刺目光芒的宫殿群,心中没有半分新朝伊始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对前路更加清醒的认知。他必须尽快回到王府,将所见所闻,一字不落地禀报给那位正在府中“养病”的王爷。

夜幕降临,瑞王府内灯火零星,更显寂寥。澄心斋内,只点了一盏孤灯,左丘涟玓依旧坐在窗边,身影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愈发清瘦孤寂。

“王爷。”虞景遥轻声唤道,走了进去。

“结束了?”左丘涟玓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仿佛在问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是。幼帝已登基,楚太后垂帘,楚怀瑾、李翰、王允等人辅政。典礼……很‘顺利’。”虞景遥言简意赅地汇报,特意加重了“顺利”二字,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朝臣……大多顺从,周尚书主持典礼,面色不佳,但……无力回天。”

左丘涟玓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楚怀瑾今日,很得意吧?”

“意气风发,顾盼自雄。”虞景遥如实描述,“李太傅亦是稳坐钓鱼台之态。王尚书喜形于色。”

“嗯。”左丘涟玓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虞景遥走到他身边,并未点灯,只是默默地将一杯温水放在他手边的小几上。他能感受到左丘涟玓周身散发出的那种冰冷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压抑与一种在极致平静下酝酿的风暴。

“楚家接下来,会加快清洗的步伐,排除异己,安插亲信。”左丘涟玓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肯定,“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名单上的人,联络要加快,但务必更加隐秘。楚家和李家的眼线,此刻恐怕正像猎犬一样,嗅着任何可疑的气息。”

“明白。已通过多条商队秘密渠道传递消息,会采用新的暗语和交接方式,小心甄别,绝不留痕。”虞景遥答道。他看着左丘涟玓在黑暗中依旧挺直如松的脊背,心中那份追随的决心愈发坚如磐石。

“景遥,”左丘涟玓忽然唤了他的名字,这是自他病后,第一次在谈论正事时如此称呼他,“我们需要钱,需要粮,需要军械,需要一切能支撑我们走下去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楚家掌控了国库和大部分税赋渠道,我们……只能靠自己,靠你。”

虞景遥迎上他转过来的目光,即使在黑暗中,那目光也锐利如星,带着沉甸甸的信任。“王爷放心,虞家百年积累,并非虚言。南洋、西域商路皆已启动,采购物资的清单臣已拟好,皆是当前紧缺且不易被察觉大量收购的品类。资金方面,首批五十万两白银已通过钱庄汇兑、货物抵押等方式,分散转入我们控制的秘密账户,随时可以调用。”

他没有丝毫迟疑,仿佛那庞大的财富只是一个数字,可以随时为眼前之人倾尽。

左丘涟玓深深地看着他,没有说感谢的话,但那目光中的沉重与毫无保留的信任,已胜过千言万语。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虞景遥放在小几上的手背,一触即分,那短暂的接触却带着灼人的温度。

“辛苦了。”他低声道,随即又转向窗外,恢复了那个沉默而孤绝的姿态。

但那一触的温暖与信任,却久久地留在了虞景遥的手背上,也更深地烙进了他的心里,化作了无穷的力量。

夜深了,王府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巡夜侍卫偶尔走过的脚步声,更添几分肃杀。澄心斋内的烛火却依旧亮着。

左丘涟玓与虞景遥相对而坐,中间摊开着那张帝都简图,上面已经被各种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标记得密密麻麻。

“楚家掌控宫禁,首要在于羽林卫,楚澜是关键。”左丘涟玓指尖点在图上的羽林卫大营位置,“但我们不能直接动他,打草惊蛇。可以从他副手,或者下面几个不得志的中层将领入手。尤可,‘暗影’在这方面有什么进展?”

侍立在一旁阴影中的尤可上前一步,低声道:“回王爷,已锁定羽林卫一名姓赵的校尉,此人曾是边境老兵,因得罪上司被贬至京中,对楚家任人唯亲早有不满,且家中老母重病,急需钱财。可以尝试接触。”

“嗯,谨慎接触,先观察,再试探,不可操之过急。”左丘涟玓指示道,随即看向虞景遥,“李翰操控舆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声音。景遥,你通过商路,找几个不得志、有才学、又敢说话的寒门士子,最好是受过李家打压的,暗中资助他们,让他们在士林中发声,不必直接攻击楚家,先从吏治**、民生艰难说起,引导舆论。”

“臣明白。江南几位颇有文名却屡试不第的学子,或可一用。臣会安排人与他们‘偶遇’,提供些便利。”虞景遥立刻领会其意图,这是要釜底抽薪,动摇李翰清流领袖的根基。

“王允贪财,盯着户部和漕运。”左丘涟玓的指尖划过户部衙门和漕运码头,“他必然会在这些地方动手脚,中饱私囊。搜集证据,但暂时按兵不动,等到关键时刻,这些就是扳倒他的利器。另外,他卡我们商队,我们就绕开他。景遥,有没有办法开辟新的运输渠道?哪怕是成本高一些。”

虞景遥沉吟片刻,道:“陆路风险大,耗时久。或可考虑海路。从东南沿海雇船,虽然海上风波险恶,且需打点海盗水师,但若能成功,不仅可避开王允的耳目,更能直接连通南洋,获取我们急需的海外物资,如良种、药材,甚至是……鸟铳火炮的图纸或样品。”

左丘涟玓眼中精光一闪:“海路?此计甚险,但若成,便是奇兵!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需要多少银两,直接调拨,务必找到可靠的海商和船队,安全第一。”

“是!”虞景遥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更多的是被委以重任的激昂。

“至于我们自身,”左丘涟玓的目光变得深邃,“‘病’总是要‘好’的。但不能是现在。要等楚家以为我彻底不足为虑,放松警惕之时。在这之前,我们要像冬眠的蛇,积蓄所有力量。”

他抬起眼,看着虞景遥,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近乎托付的意味:“景遥,如今我能完全信任的人不多。外有三哥,内有你。王府之事,尤可负责明处的安全,而你,要替我执掌这暗处的脉络。钱财、物资、信息、乃至部分人员的联络,皆系于你一身。此担千钧之重,你……可能扛起?”

虞景遥站起身,整理衣袍,对着左丘涟玓,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清晰而坚定,如同宣誓:“王爷以性命相托,以江山相付,景遥虽肝脑涂地,亦不敢有负王爷信重!此身此命,愿为王爷前驱,百死无悔!”

左丘涟玓静静地看着他,看着这个在灯下目光灼灼、神情决然的青年。许久,他缓缓站起身,走到虞景遥面前,没有扶他,只是与他平视着,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了一种沉静的、坚不可摧的信念。

“好。”他依旧是这个字,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那便让我们,看看这‘承熙’的年号下,究竟能掀起怎样的风云。”

他伸出手,这一次,不是轻拍,而是稳稳地握住了虞景遥的手臂,将他扶起。

“同舟共济。”左丘涟玓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虞景遥反手握住他的手臂,力道坚定:“生死与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