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情人崖的浪子 > 第2章 第 2 章

情人崖的浪子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Leclisse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3 10:06:49 来源:文学城

在天色彻底擦黑之前,沈西砚离开了逐渐喧闹的沙滩。不久之后,这里会摆满一排排海鲜大排档待客用的白色塑料圆桌,并伴有艳俗的霓虹和令人头疼的流行歌曲。何况,他不喜欢走夜路。偏偏这里的路灯总是很稀疏,非主干道上往往漆黑一片,不知道迎面会碰上什么人。

他在七弯八拐的小巷子里穿梭,脑子里漂浮着离开前酒窝男最后一句话‘下次再来呀’,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客套话,也不知道为什么像投在地上的影子一样跟了他一路。

来到热闹的主路后,沈西砚在一家越南餐馆打包了鸡肉三明治、春卷和木瓜沙拉,推门出去之前又掉头要了一份虾饼和越南米粉。

住的地方离餐馆不远,步行过去五分钟,是毗邻小马路的一栋宽大民宅,两层四居室,白墙红瓦,有点西式风格,带了一个不小的院子,里面种植着鸡蛋花、鹿角蕨、芭蕉和各种藤蔓,还有两个并列的秋千。沈西砚第一次看见这个院子就挪不开步子了,巴巴地望了一眼一同过来租房子的林赛,林赛一贯依他,再说在伦敦人的眼里这里的租金便宜到不值一提,当即就答应了。

推开门,果然林赛正咬着笔杆绕着餐桌一圈圈转着,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瓶里面的蜜蜂,他烦躁地抓了抓有点长的金色卷发,猛地坐下来对着电脑噼里啪啦狂敲了一顿,不到一分钟后又叹了口气,推开椅子站起来。

沈西砚摇摇头,把食物放在桌子上,拍了拍林赛的后脑勺,“林赛同学,先吃饭吧。”

林赛哭唧唧地抱住了他的腰,“啊,砚砚宝贝,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大部队明天就要杀过来了,我的剧本还没改好呢。”

林赛这次来要拍一部东南亚美食的纪录片。他是个地道的欧洲人,却对亚洲文化情有独钟,工作室自成立之初就制作了不少关于亚洲建筑、寺庙和人文的片子。虽然他还是电影学院尚未毕业的研究生,但是在业内已经收获不少口碑和赞誉。前阵子他受邀去马来西亚完成一个亚洲饮料品牌的广告片,拍摄过程中突发了不少灵感,决心趁热打铁,做一部食物的片子。

工作室不大,统共也没几个人,每个人都身兼多职,林赛自己就兼任制片、导演和编剧,偶尔还要做半个场务。比如这次,场务杰西卡因为临时有事不能提前过来,只能他先飞过来租房、看环境、联系采访的对象。他口中的‘大部队’,完全就是夸张的说法。

沈西砚拆开打包带,把食物一一摆放在桌面上,米粉的香气一下子就在房间里蔓延开来,“边吃边找灵感,否则你的胃炎在灵感来之前就要来找你了。”

林赛被勾起了食欲,放弃了挣扎,又用猎犬般灵敏的鼻子在沈西砚身上嗅了嗅,“你是不是刚偷食回来,怎么身上一股烤肉味?”

沈西砚拉开椅子,把他按下去,冲他笑了笑,“去看日落,正好吃了点路边烧烤。”

林赛不满地‘’哼‘’了一声,“看在你带外卖回来的份上,原谅你了。”

沈西砚把三明治塞到他手上,托着腮看他,“大导演,你不给我派点活儿干嘛?”

林赛咬了一大口三明治,没怎么咀嚼就大口地吞咽下去,像只饿坏的豺狼,“你负责吃,宝贝儿,” 他含糊不清地应道。

这确实是林赛把好朋友带过来的初衷。沈西砚的熟人们都知道他从小嘴馋,听到好吃的眼睛就发光,关键是还不挑档次,上百镑的米其林可以吃得彬彬有礼,几块钱的路边摊也能吃得津津有味。这次他们做美食片子,要讲亚洲食物的故事,少不了美味,因此他第一时间便邀请他过来。果然他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说实在的,我看过好多美食纪录片,感觉什么花样都被他们做过了,你这次要怎么推陈出新啊?” 沈西砚盯着好友墨绿色的眼睛,这位英国意大利混血儿的艺术才华他从小到大一路见识了许多,对他满脑子的创意钦佩不已。

“说说你看过哪些?”林赛吞下一个三明治后,又把手伸向那碗冒着热气的米粉。

“这是我的,” 沈西砚抓住碗沿,对上那双可怜巴巴的眼神后不由松了力道,叹了口气,分了半碗推给他,才继续说道,“我看过主厨的餐厅、绝味街头、菲尔来蹭饭……”

林赛摇着头,似乎对他报出来的片子颇不认同的样子,直到沈西砚说“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安东尼·波登的,和David Chang的”,那双俊美的欧式双眼皮下沉寂的墨绿色才忽然亮起来,像蒙尘的宝石被搬到了镁光灯下,继而他得意地大笑,还奖励般地夹了一块虾饼放进沈西砚的碗里,“果然在我那高雅的艺术教育下,你的品味也从不让我失望。孺子可教啊!”

沈西砚习惯了他的自恋,忽视他又一番夸张的表演,好奇地问:“所以大艺术家你要怎么做?”

林赛却先点评了沈西砚刚才提到的片子:“和两个片子的共同点是依托着美食讨论了很多人文的东西,这让美食纪录片看上去更有厚度,而不是让食物仅仅停留在色香味的表层,这个方向确实是我想做的。”

“嗯,而且安东尼和大卫都是个人风格很强的厨师,他们一个是白人,一个是亚裔,对照着来看,还挺有趣的。” 沈西砚说。

林赛点点头,“虽然都在讲食物,但是他们侧重点不同。核心还是在讲旅行,食物或者说餐桌只是一个载体,他们在餐桌上讨论当地的文化、艺术、音乐、生活,还有大量的政/治,摄像机镜头几乎会涵盖城市里面最典型的文化表征,带着一番清醒的审视。的话呢,倒是更纯粹的厨房和食物,看点是由食物引申出来的文化和种族的差异、歧视、隔阂等等问题。”

沈西砚:“安东尼过分的清醒,时常带着讥诮和嘲讽,有时候总觉得他游离在镜头之外。大卫的镜头让我觉得他怀有很大的慈悲心,他想通过片子消除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隔阂,也在为亚裔这个群体发声,获得更多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林赛摸了摸他的头,“哎呀宝贝儿,你简直是我的分身。”

沈西砚心想,那是当然,你们搞艺术的人那么挑剔,如果没点气味相投,不可能从小一起玩到大。

林赛双手撑在后脑勺,他思考的时候总是有这个习惯,“虽然食物纪录片不胜枚举,但大家视角还是可以有差异的,最终的观影感觉也会不一样,我在想拍巴厘岛的食物,从哪个视角切入最新颖辛辣。”

沈西砚笑了笑:“安东尼也拍过巴厘岛,倒几乎没怎么讲食物,你还有发挥的空间。”

林赛也笑了:“那我还得感谢他。话说回来,我拍人文的话,里面涉及社会和民俗的东西,你应该也会感兴趣,我亲爱的社会学家。”

沈西砚纠正他,“我念的是人类学。”

“抱歉,我总是搞不清楚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差异。”

也不能怪他,沈西砚一路读的是人类学里面的社会人类学这个大分支,和社会学有模糊的交界,民俗、饮食、社会规范确实是研究的范畴。

沈西砚这次来也不全是蹭吃的。

他现在处在研究生的最后一个学期,论文早就写完了,导师也一早收了他继续读博,已经跟他讨论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去年暑期跟哥哥一起去印度参加一个婆罗门朋友的婚礼后,他忽然对印度教及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令人惊讶的是,巴厘岛是世界上印度教信仰浓度最高的地方,甚至超过比印度本土,但形式上和别处印度教差异甚大。他琢磨着这空档先写一本关于巴厘岛人的民族志,围绕印度教信仰展开,再和印度本土及亚洲其他地方做比较研究。林赛的美食之旅地图和他想做的事情高度重合,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跟过来,正好可以做一些田野调查。

这完全是出于兴趣自发的行为,身后没有追着他跑的deadline,因此他没什么压力,完全可以在旅游胜地好好吃喝玩乐一番。

说起玩,他忍不住瞄了一旁袋子里的宣传单,林赛眼尖,帮他抽了出来,看了看图案,又盯着他的脸瞧了瞧,好似在打量一个陌生人。

“你不会是想去学冲浪吧?” 林赛疑惑地问。

沈西砚踌躇道:“还在考虑……”

林赛听完毫无形象地哈哈大笑起来。

“喂,你没事吧?” 沈西砚不满地推了推他,“至于这么嘲笑我嘛。”

林赛好不容易停下来,一本正经地开口:“你不正常。”

“啊?” 沈西砚小声辩解,有些心虚地说自己大概率不会去的。

他其实从小到大没上过几节体育课,在一个崇尚体育运动的国家,简直是格外突兀的存在。而他现在的想法明显有悖于过去那突兀的行为模式。

林赛说他不正常,他也觉得自己很不正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