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儿要的篓子,有木挑时间做了出来,和葵儿之前记忆里的有一些差别,不过看样子功能应该差不多。
在篓子的基础上,葵儿做了一个竹子的帽圈,做成了一个开放的喇叭式,圈上挨着插上了削好的竹片,这个圈刚刚好能卡在篓子上,而这个篓子的口子葵儿特意让大哥做得大了一些深一些。这个是她曾经看过的少数民族捕鱼的方法,这样放入水中,鱼只进不能出。
抓鱼直接抓是不好抓的,如果这个篓子有用的话,抓到的鱼也不容易伤着,趁新鲜送到县里,好歹也是个进项。就算是没有进项,想到自己娘做的鱼汤,葵儿心里想,那也是值得的。能不能用还要再看,实践出结果嘛。
葵儿又找了三哥有进摸了一些螺蛳出来,这东西到处都是,泥沙又多,又腥臭,这个时候是没有多少人吃的。指使着三哥把这些螺蛳拿石头砸烂了,让腥臭透出来,放进了篓子里,再在篓子里放了块石头,以便可以沉下水去。三兄妹便将这个篓子放到了村外的河沟里做好了记号。
等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有进就开始上蹿下跳了,有木和葵儿都沉得下心来吃早饭。
“个狗儿,多吃点,急什么呢。”老李氏看着有进放下了碗,连忙说道,“多吃点,慢点吃,来再吃一碗。”
有进本来不想吃,但是看妹妹都还在吃,自己一个人吃了也得等他们,只好又接过碗来,开始吃。
好不容易吃完饭,有进拉着有木葵儿风风火火地出门了,菊儿看着,不是很感兴趣,杏儿看着兄妹三人,盯了一眼姐姐,也跟着跑了出去。
何家老二看到有木被弟妹拉走,憨厚地笑了,有木这个孩子太老实,这些天也一直跟着家里做事,他还这样小,能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才是真的对他好。不仅是他,家里的人也都把有木做的事情看在眼里,何家老头很是满意,大孙子去了县里,二孙子却是争气的,庄户人家,哪个不苦,有木有这样的心,是真不错。
杨氏心疼,但是也只能给儿子多添些饭食,多拉着他说说话,叫他陪着弟弟妹妹,别那么不知疲倦的做事。虽然有木被特殊对待,但是家里难得没有什么酸话说出来。
在葵儿和有进的注视下,有木正小心地将他们的篓子拉出来,几个人都紧张着,离出水越来越近,葵儿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篓子,拜托,拜托,一定要有鱼,心里的小人做双手合十祈祷状。
很快,有木将篓子拉了上来,一阵哗啦啦地水声之后,篓子的水去了一大半,有木趁此一把将篓子拉离了河沟,两个小的眼睛随着鱼篓也一起远离了河沟,动作神情神同步。
“有鱼的,有鱼的。葵儿,有进,你们两个过来点,小心别带进了沟里。”有木也十分高兴,他是真没想到这样也能抓住鱼。
哇,真的有鱼啊,葵儿激动得不行,有进更是直接把篓子拉过去看,“哥,你看,真的有啊”,又兴奋地对葵儿说道,'葵儿你真行,真的有鱼!”
有木将堵在篓子口的圈拿掉,好让两个小的看得更仔细,葵儿高兴地伸过头去看,粗略看过,“不止呢,还有泥鳅和黄鳝,还有一条大鱼啊!”兴奋之情不用言说。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半大不小的鱼活蹦乱跳,溅出水来,直接到了葵儿脸上,她却丝毫不介意,有进更是已经翻来覆去地数了几次了。这些都是河沟里常见的种类,大的那条是白鲢,还有一些杂鱼,黄鳝,泥鳅,平日里这样大小的鱼如果不下网,可很不好抓,葵儿估摸着最大的一条怕是能有两斤重,还有几条半大的,也在一斤左右,这些都是天然长的,不像后世那般喂着饲料长大的鱼,长得肥,长得快。这样的大小,已经很少令三兄妹满足了。
“拿回家,拿回家,我昨儿看到豆子,他说他家今天做豆腐呢,咱们换了豆腐,做鱼汤吃。”有进好似猴儿一样围着鱼篓蹦蹦跳跳,恨不得立马拿回家炫耀去,葵儿听着,也连声附和。
三兄妹高兴着呢,杏儿看到了,“葵儿,你在这里玩水,小心我告诉奶奶。”杏儿现在外面比在家里多些,先前她远远地瞧着,看见他们几个好像在往河沟里凑,于是就跳出来。
有进和杏儿年龄相当,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最是人嫌狗憎,不喜欢理小女孩子的,当然,葵儿是不一样的,这是老娘耳提面命要自己好好看着的嫡亲妹子,他一听这话,便不耐烦,“麻烦精,我们这就回去,哥,快点,别让鱼死了。”
杏儿这才看到,有进抢到手里的篓子里有鱼,她不明白,怎么会有鱼的。
“杏儿姐,回去了。”葵儿笑眯眯地说道,又补充:“咱们家今天吃鱼。”
杏儿不知道怎么回事,懵懵懂懂地跟着回了家,家里一向喜欢孙子的老李氏十分高兴,有进正指着已经拿木桶装上的鱼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了,得意极了。
“我的乖孙啊,你们可真是厉害了,不过你还太小,以后别去了,有木也是。”老李氏看着篓子,以为是他们用篓子去篓的,运气好,捉到了这么一些。
家里的小孩子都围着鱼看,杨氏才收拾完一家人的早饭,就看着自己的儿女进来,她和老李氏比,除了高兴,更是有些担忧。
既然能捉到,肯定瞒不了家里人,杨氏知道葵儿也跟着去了河沟,有些生气,她一向紧张女儿,生怕自己女儿出什么事情。
而说要告状的杏儿看着高兴的老李氏,什么话都不敢说。
“没有下水里,我知道的娘。”葵儿软软地解释着,杨氏摸摸她的头。“都是有木哥编的篓子,才抓到的。有木哥手巧厉害着呢。”她双眼亮晶晶地表扬自己的二哥。
有木有些怔愣,好像这也不是他编篓子就能抓到的,但是葵儿说得也好像有道理,篓子是他编的。
再一看,这丫头在娘亲怀里甜甜的笑着,好像不知道自己的纠结似的,这个法子,还是靠葵儿才行的。他也这样说了,杨氏想了想,“你妹妹也许是偶然想到的,你帮着妹妹,才抓到的,你妹妹说得没错。”
有木听着娘的话,笑起来,决定以后更要对自己的妹妹好点。
“那咱们家今天晚上吃鱼吗?奶?”菊儿也是馋肉很久了,看着这些鱼,满眼期待。
“吃,都吃。今天中午咱们就吃。杨氏你手艺好,今天中午你收拾午饭。”老李氏心情好,也不想浪费口水说菊儿只顾着吃。
“我给二婶打下手,一起帮忙。”菊儿难得聪明一回,想待在厨房,又有名正言顺的借口。
“行,都行,姑娘家也就会厨房里这些活,看咱们家的小子就不一样,都能找到这样大的鱼。”老李氏得意地说到。
“那当然,我以后要和哥哥一样厉害。”
有进拍拍小胸脯保证的样子,让老李氏一阵开怀,她虽然偏心大房孙子,但是也不是不爱其他的孙子,有木不爱说话,但是很得何老头喜欢看重。有进是个嘴甜活泼的,和他爹娘性子都不一样,虽然调皮捣蛋的,但是却经常哄老李氏开心。
因为有很多半大不小的杂鱼,杨氏又听说材叔家在做豆腐,便请示了老李氏,得到允许后,拿着豆子让有木和有进换豆腐去。材叔家的豆腐是家传的手艺,隔断时间就做了十里八乡地去卖,乡里乡亲的,可以拿钱买,也可以拿豆子去换。
何家是舍不得钱的,倒是黄豆去年还收了一些,老李氏也大方了一回,二话不说取了豆子给有木。
有进这个平日里爱四处跑的都不跑了,蹲在家里看杨氏杀鱼,等有木的豆腐拿回来,杨氏的鱼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大的鱼炖了,小的杂鱼拿油先煎了两面,用猪油煎得喷香,熬出了奶白的汤,再放入豆腐,馋得人口水都要下来了。
好不容易中午到了,外面做事的男人也回来了,一家人却只差何家老三何大林,姗姗来迟。
看到家里饭桌上的鱼,老何头还懵了一下,以为鱼人买的。老李氏到底心疼了这个许多的油,“是有木有进两个娃儿篓的,家里也好久没吃肉了。你们最近也累着了的,也没花钱。”老李氏说到。
“该有点酒才是,地里的活差不多了,可以歇一阵,这些正好。”何老头被一桌上的香气勾得酒虫都出来了。
“老三,怎么才回来,去,取一些酒来,咱们今喝几个。”何老头看着才进门的何老三支使到。
“大中午的,喝啥酒呢,老三,别去,别听你爹的,下午还做不做事了。”老李氏凶巴巴的,又不是过年过节的,还喝什么酒,不是浪费了。
何老头乐呵呵的,也没计较考婆子的想法,只是听着有进给他说的话,他不像老李氏只看到了那几条鱼。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午饭,鱼看起来不少,实际上分到每个人头的就少了不少,每个小孩子都分到一条半块的鱼肉和一大碗浓浓的鱼汤,细心地由大人理了刺放到碗里。
吃过了饭,家里女人收拾,何老头把两个小子有木有进叫了出来,单独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