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分家而已,老婆子不用再说,我不信他们几个就敢不管我们了!”何老头话说得平淡但是几个儿子媳妇却不敢小瞧。
还是当家人有见识,这一番话下来,几个人连忙表决心,绝不敢不孝顺爹娘。
老李氏听了儿子媳妇的剖白之语,心中仍旧不能释怀,却不敢再说什么,当家人这是铁了心了,她悲从中来,干脆扭过头不看众人。
“分家以后,我们老两口肯定是跟着老大过的,每个月老二老三你们给孝敬就行。现在我和你娘还做得动,一家一个月五十文钱再加五十斤粮食就行。老二家的孩子多,若是银钱不凑巧,粮食来抵也是使得的,当然,若是你们孝顺,多给也是无妨!”
何老头说到这,“嘿”的一声笑起来,像是在自嘲, “这里没什么不满意吧?”
跟着老大家过,也不是老大家什么都不出了。至少粮食是要给的,这就是说老两口每个月粮食还富余,而且老两口还做得动,对大房来说,根本没什么可担忧的。
杨氏和孙氏难得默契,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说什么,能说什么呢?以后老两口大半都是大房夫妻奉养,偏着大房也没什么不对。就老李氏的那个样子,恐怕还觉得亏了。
“家里的地,这些年积攒下来,水田十五亩,土地二十亩。水田得来不易,你们都是我儿子,偏了哪个都不好,就想着给你们平分,一家五亩。但是,老大家的,你们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大房的人自然领会到了。
“水田平分,那旱地就不能了,河沟村边边的那四亩地就给老三两口子,靠近桃山那边和新开出的那块地就给老二你们,共五亩,地方偏了点,所以多给一亩,剩下的,我们老两口留个四亩地,其余的都给老大家的。这没问题吧?”
水田平分的时候李氏就觉得公爹有些偏心,水田可比那地值钱多了。不过最后这分法,家里大部分的田地还是归了大房,留下的土地都是村里的,又养的好的地,老两口的也就是大房的,且这水田也有选法,她可得给婆婆说好,要好的。
何老头觉得自己分地这没什么问题,几边都照顾到了。又接着说道:“家里现银不多,总共也就一百两,地是差不多平分了。但是银子嘛,我和你娘得留下养老钱吧,算作十两。老大家的是长房,理应拿大头,就五十两,剩下的你们平分。”
一百两不是个小数目,老两口挣了一辈子,能存下这么多钱,也不得不说的确是勤俭节约了。但是要说有没有水分,那肯定是有的,可何老头一向是面上功夫都过得去,不会太偏了谁,这长子得大头是理所应当的事。
杨氏想着,一家也就二十两银子,不过水田是真的分到她心里了,她原以为顶多分到三亩地,结果却有五亩,就没有说话。
何大山也是这个意思,父母一碗水端的差不多就行了,要是老李氏来分,肯定不是这样。
李氏心里也高兴,这银子,刚好是聘礼的钱,公婆都是算好了的,多的钱置办婚礼恐怕得他们自己出钱了。
“再有一点,分家了是分家了,以后孩子们的亲事你们自己做主,聘礼嫁妆都自己打算,可都得好好的聘,好好的嫁出去,不兴陈老婆子家那套!知道了吗?”何老头严厉警告着,分家是分家,不能坏了名声。
他不担心几个媳妇手里没钱,这私房钱哪个不藏着,他们也都留着呢!大房两个丫头,到时候有贵和他们老两口填补着,他们不贪图聘礼的话,也能在村里嫁个不错的人家。二房也是一样的,不可能人人都是有贵那样的婚事,要那么多的聘礼。
“有贵,你那聘礼,还得再去商量,若是不能商量下来,你后头的工钱那得拿出来补贴你两个妹妹,她们还得嫁人,知道了吗?”
李氏刚刚就没有想过两个女儿嫁人的事情,她之前还想着她们的聘礼拿来做有贵的聘礼,虽然不好听了点,但是实际上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就是现在,她也没有放弃菊儿和杏儿两个人的聘礼的想法。
不过公爹现在说话了,她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惹他们不高兴,菊儿杏儿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她总会有办法的。
有贵自然奉承何老头,说他想得周到。
孙氏开口道:“还是公爹这么些年有见识,女孩家的都考虑到了,可惜我就没个女儿,要不然也能得她爷的好了。”
老李氏听得儿媳妇和孙子奉承,心里好受许多,不过这大都来源于有贵,有木说不上什么话,有进虽然也大了,但是爹娘都在,他也不用说什么,毕竟家里说什么都是以有贵为重,他们的意见什么时候重要了。
这厢,几个女孩收拾碗筷,各个都有些心不在焉,杏儿葵儿是想着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事了。
菊儿更多的是心不在焉,还差点打碎了一个碗。
“姐,你是为了哥担心吗?不会有事的,娘那么疼他,肯定让他得偿所愿。”杏儿以为菊儿是担心这个,连忙说道。
不过菊儿的神情没有放松的意思,还是一会苦恼一会走神的,一会忧愁一会又抿嘴痴痴地笑。
葵儿看着这样子,心想,难道是菊儿的未婚夫过来了吗?怎么菊儿一天这副样子。她不管她们两姐妹,自顾自烧了开水,泡了茶送去堂屋。
“说是哥哥,可从小,哪样不是我们让着他,哪里像葵儿那丫头,有木和有进都护着她。娘只会让我们什么都为了大哥着想,什么时候大哥能为我们着想呢。娘只想着哥哥的婚事,怎么都不想想你和我的呢?是吧?姐?……”杏儿愤愤不平,却发现菊儿什么话也不接她的,就靠在旁边望着屋子外面。
外面有什么好瞧的?杏儿跟着瞧了瞧,实在是不懂菊儿,也不懂她娘。
“这家里我说的话谁都不听,都不听,也不知我待着还有什么意思!”她转身回了屋子,也不管菊儿。
葵儿送水去堂屋的时候,何老头正好有点口渴,他看着葵儿,几个孙女里面,他最满意葵儿,可惜了,是个女孩,要不然家里咬牙送去学堂读书认字也行的。
他知道二房稀罕葵儿,不会对她不好,等葵儿出去后,却也嘱咐何大山和杨氏一句:“葵儿以后也是一样的,得找个好人家。她是个心细的好孩子,做事稳当。”
何大山憨厚地笑道:“都听爹的,以后还要爹给掌掌眼才行。”
葵儿不知道她转身出去以后还有这个待遇,她琢磨着把昨日的帕子收好边。
屋里被葵儿打断了的话题又继续下来,都说得差不多了,农具粮食都分得差不多了,正说道最后一件事情,这房子的事情。
何家这些年存这么多银子很了不起,但是存下来的钱都是一点一点省出来的,具体就可以从房子看出来。何老头老李氏住正房,三夫妻各占了一间房。
菊儿杏儿葵儿三个住了一间房,本来只有一张床,葵儿睡不惯,有木又给搭了一张,屋子就更小了。
有木有荣有进三个一间房,有贵这几年不在家常住,可是他的床铺也还留着,另外就是堂屋一间,杂物房一间,草棚一个。
李氏正说道:“娘,虽然有贵日后在家住的日子少,可是新婚总得住家里的,总得有一间房吧,要不然如何成亲。照道理,这屋子……”屋子当然也是大房该得的,但是李氏却不会说出口,这由她说出来也太得罪人了。
她收了这话头,又说道:“不说有贵,就说后面的有木他们,也要成亲了,到时候可怎么个章程。你说是吧,二弟妹?”她柔柔弱弱地说道。
杨氏心里也觉得担忧,家里这些年,老两口一直捂着银子,不肯修房子,大房自然不愁,于情于理有贵都不会没有房子,他为长,定是有屋子也是先要紧着他的,那有木怎么办?
杨氏抿了一口水,她也不傻,这屋子难道能大风刮来的,还不是要银子。分家,有贵他们的东西就由他们分得银钱置办,不分,由公中出,日后公中再分家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也没有那么多银子可以分了。
何老头一时也很为难,他本意是想着要他们以后再慢慢寻找机会搬出去的,可大儿媳妇说得也是事实,这样确实是没办法办喜事。
他也不想自己儿子就这样搬出去,但是,唉,既然分家了,这些事情迟早都要面对!
“本来也不想这么早让你们搬出去,但是这的确是问题。家里的屋子不够用啊。早些年想着,这几间屋子修的精细,想着后面再起的屋子也要如同这样,就一直没动工,哪知道,你们都大了,都要到分家的地步了。”
何老头叹气:“之前就和村长说了,桃山那边有从前留下的旧屋子……不过这……”
谢谢给我投的营养液,没想到还有人投,但是看不到人,在这里谢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