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葵儿可还算满意了,她原本的打算也不是要多少钱,但是也不能让三叔白白使唤他们吧,给他白干,这是不行的,哪怕是不要的搭头,也要把态度给出来。何大林这次能这么大方,已经是超出她预期了。有来有往,有的赚,才有挣钱的动力啊!
“三叔,你可真行。你等着,不会让你失望的。”葵儿当即和何大林做好了约定。
过了三天,葵儿总算是压着有进,帮着有木把十个拨浪鼓做了出来。他们怕她伤到手,都是不让做事,不过她就负责提意见,改良成品。比起上次的,更是在鼓上画了简单的生肖图,让有木雕了大概出来。正面生肖,反面都是福字,村里人认字不多,这就够了。
有木做了两个以后,葵儿就让他把几个零件分开。组装可以她和有进来做,节约时间。
每个拨浪鼓都不大,但是打磨得细致。
何大林检查了一下,这一看,就发现了葵儿的巧思。
“我以往怎么就瞧不出来你这丫头还有这样的本事!”
“嘻嘻,咱们家也不能只有三叔厉害啊,这些都是两个哥哥和我弄的。三叔,你看看这些都可以吗?”葵儿开心地说道。
“行,我看县里的都没有这么好看,只除了颜色,做这个的时候,没人看到吧?”何大林问了一句,心里已经想着,就当自己是从县里拿货拿来的!
葵儿说:“三叔,没有人看着,我只说是我和三叔换,叫哥哥他们不用到处说,再说了,别人想和三叔换,也不会做啊。”
“这生意啊,就得独门的,三叔告诉你,你要是告诉了别人,以后不论是糖也好,还是什么也好,可都没有的。”
何大林也不管是小孩子听不听得懂,但是他觉得自己侄女肯定能听懂。
“三叔放心!你看这是什么?我看有进哥特别喜欢,你说和有进一起玩的那些小哥喜欢吗?”葵儿拿出了手里的一个弹弓。
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子,拉开了弹弓,力度不大不小刚好拉开,打烂了一片菜叶。何大林看着脸有些圆呼的侄女,再看她手里的弹弓。
“小孩子喜欢拨浪鼓,大孩子就喜欢弹弓了,是不是这样的,三叔?”
葵儿一副求夸奖的样子,让何大林觉得这个侄女想法还真是不错,言语幼稚却都到点上了。前几天许出去的布头让老婆孙氏好不高兴,差点发火。说要二房的东西还不容易,但他却没那么眼皮子浅,你看,现在不是就又有新的东西了吗?
“哥说别的弹弓都没这做的好呢,一会就做了五个。”葵儿补充道。
“确实是不一样,瞧着经用又好使。”
“这线是王叔的弓箭一样的呢,王叔可以打好多东西的。”
何大林研究了一阵也是发现了这不同的地方,弹弓用的弦特别有弹性,但是只用了一小截,糊弄小孩子够了,且杀伤力不大,但是做弹弓的树杈子却是打磨过的,让
人感觉就不一样。
“给你了!”何大林把那一截布拿出来给了葵儿,然后拿走了拨浪鼓和弹弓,然后走村卖货去了。
“多谢三叔!”葵儿可算是凭自己和哥哥赚到拿在手里的东西了。
马上她拿了布就去找杨氏,杨氏看得她手里的布,很是诧异。这布虽然不多,可也不是什么没人要的粗布,看着像是才剪下来的。
“娘,你别翻箱找布头了,你看这块布怎么样?可以给爹做鞋面了。”葵儿直接安排上了这块布的用处。
这几天看她找了不少旧衣裳出来,破旧的不能再穿了,就拿来纳鞋底,眼看鞋底做好了,鞋面还没有,她都想拆一件好衣裳了。
“这么好的布,拿来拼拼,都可以给你做一身衣裳了,怎么能做鞋?你这孩子,还没说这是哪里来的?”杨氏心中葵儿一直是比较懂事的,应该不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所以还是要问一下这是怎么来的。
葵儿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杨氏,杨氏还有些不敢信,就何大林那性子,要说比起大房来,是没有那么苛刻,可会心甘情愿给这布,那真是不容易了。
“你也是的,你二哥才学多久,你就敢叫他做这些!咱们家也只有你了,能想到这些。既然给了就收下,也不是白得的。你三叔反正是不会吃亏的,不过晚上你叫你哥他们回来先过来找我,别到处去说,免得惹些事情。”
葵儿自然是应了,杨氏要给葵儿他们做衣服,葵儿好不容易劝说杨氏做鞋面。杨氏又拿出些破布,叫葵儿练手,先做鞋底,针脚这些都得先练起来,村里的好姑娘可都是缝补样样都行的,杨氏最私心的企盼也就是这些了,希望女儿练好这些女儿家巧技。
晚上何大林高兴地哼着小曲回了家,路上遇到何大山,大林都是一副好说话的样子。这让何大山还有些莫名其妙,大林这个弟弟向来是比自己得爹娘两个喜欢的,感觉他平时能不吭声就不会和他说话,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
何大林当然不会解释,回了家就回房找孙氏去了。三房里,两人清点了今天的收获,何大林今天可是得意:“往常你总说只有你们女人关心孩子,我瞧着,咱们男人一点不差。”
“那些拨浪鼓,都卖出去了?你卖五文钱一个也有人要?快赶上镇上的价格了。”孙氏有些不相信。
“换了女人家,肯定扣扣索索地不肯出钱,我专门挑了几个才成亲生了孩子的男人,多说说,就痛快掏了钱了,且男人身上多少备点私房钱,这几文钱算什么!”何大林不以为意,今天他可是走了不少村子,才卖完的,其实目标客户都卖得差不多了。
“你也有吗?”孙氏有些不高兴地问道。
“说正事呢,别扯这些,我有没有你心里没数?”
何大林又说道:“我说那弹弓是县里的货,嘿嘿迷倒了不少臭小子,最后这弹弓的钱差不多就值了我那一截布的钱了。还有因为来凑热闹的小孩子多,总有些糖啊,果子什么的比平日卖得多!”
孙氏和他清理了一阵,又扣了本钱,只今日一日,竟然赚了有一百多文钱。一个月他走货要是每天都能收货这么多,那银钱岂不是赚得更多。
不过何大林也只是想了想,这村里人大都节俭,像给小孩子买这弹弓,也不是很多人愿意出的。一般的东西,消耗没那么快,短时间里没有那么多进账了。要他来讲,他的目标是进县里开个铺子。
这天晚上,何大林当着大家的面,拿了四十文钱给老李氏,这钱就意味着他挣了有八十文。
李氏说道: “三弟的钱真是挣得不少,眼看你小侄子就要生了,少不得要准备些衣裳鞋袜的,到时候嫂子找你拿。”
李氏看着何大林,她知道这三弟的便宜不好占,“大林不会不愿意吧,嫂子保持着这家也这么久了,都是一家人,不过是你做叔叔的一点心意。”
孙氏笑了,说道:“大嫂说的是,娘,有荣的衣裳可是你亲自准备的,有荣也大了,这不,给大嫂正好啊,你说是不是?”
“娘,这孩子来得不容易,这……”李氏不由撒娇。
“这还哪到哪,孩子的事情以后再说,你三弟挣钱不容易,这么辛苦一天,也就比下苦力的好点,且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这钱都归家里,等以后的时候,还不是儿女的。”老李氏说道。
李氏才不信何大林这两口子没有藏钱,什么不容易不容易的。别人都看着的,就她婆婆装着看不到,她有什么办法,心里却想着,下次有贵带东西回来,可得自己先选一遍。
这边,何大林没管他大嫂,直接叫有木再给他做几个小拨浪鼓。有木也想换点东西,可是说不出什么话来。还是葵儿说他想存钱换好点的工具,何大林本想马虎过去,可是看着小侄女,决定还是给一文钱一个。有木红着脸答应了下来。
晚上回了房,何大山拿着妻子给他做的鞋,崭新的布料,厚实的千层底,还有一如既往合脚的尺寸。
何大山突然有些深情地看着杨氏,握着她的手说道:“孩她娘,辛苦你了。这些年家里忙里忙外的,一晃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跟着我,都没什么好日子过。”
杨氏有些不好意思,看到何大山这么感性。她也有些感触:“这些年我算不得什么辛苦,只要你和孩子们好,我就觉得满意了。”
“孩子们懂事多了,这鞋上的布都是他们齐心给你换回来的。山哥,我们再努力积攒积攒,以后总不能亏欠了他们。看看大嫂和三弟,大嫂是一心一意为了有贵,三弟挣钱也有些门路,咱们可更要努力了。”
何大山把鞋子仔细放好,心里却陷入了沉思,大房侄子都能挣钱了,三房也有了门路,二房这,下苦力的,他何大山一个就够了。但是,除了他现在能去做苦力来贴补家用,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杨氏知道他心思,怕他又和别人比,又安慰他半天才算过去。